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味中药会否存在几种药性?(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8 13:4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单味中药会否存在几种药性?(欢迎讨论)
                                                   包祖晓

    见过张xxx院士的报告《申报自然基金注意事项》,里面有个记载:“单味中药本身不存在寒热统一的双重药性。一味药或寒凉或温热,不可能同具有寒热两重性。——不是假说,是真说”。
作者认为,此说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1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  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2众所周知,一味药由许多成份组成,甚至作用相反的成份。例如,大黄中的蒽醌类、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是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可以认为这些成份的药性是寒凉的;而其中的鞣质类物质具有止泻作用,其中的雌激素样物质显然性补的成份,可以认为这些成份的药性是温热的。但就整个大黄而言,其性的寒热就要看哪个成份的作用占主要的了。
3一味中药的寒热两重性有点类似于一味中药的功效“即能补,又能泻”。再以大黄为例,成分蒽醌类、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等是泻下的成份,但其中的雌激素样物质显然是补益的成份。但就整个大黄而言,是补是泻也就要看哪个成份的作用占主要的了。
4其实,从成份角度看,一味中药本质上还是复方,当然可能(甚至必定)存在寒热两性,补泻两性。就类似于传统中医中的阴阳无限可分性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果承认阴阳存在之种特性,为何不能承认一味中药的寒热两性呢?
5我们不能解释一个药又寒又热,是因为中医理论的局限性与矛盾性。
6有些药性,可能反应的不是功效,而是不良反应。

4
发表于 2009-2-24 18:38:58 | 只看该作者

单味中药会否存在几种药性?(欢迎讨论)

“单味中药本身不存在寒热统一的双重药性。一味药或寒凉或温热,不可能同具有寒热两重性。——不是假说,是真说”。肯定是胡说!
这就是当今院士水平?哈哈!
不但理论上有双重性,而且在实践还可做出来!只不过院士们不懂而已哈!
3
发表于 2009-2-24 18:06:31 | 只看该作者

单味中药会否存在几种药性?(欢迎讨论)

单味药性五味与归经关系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


  李信民,杨晓峰,王花娥
    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国药典中261种单味药性的五味与归经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苦-辛,甘-咸,辛-咸间归经规律明显不同外,余均类似;相表里两经合并分析,对归经规律影响颇大。本文结果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
【作者单位】:西安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西安石油化工厂医务所
【关键词】:五味,归经,中药

2
发表于 2009-2-24 15:28:23 | 只看该作者

单味中药会否存在几种药性?(欢迎讨论)

中药本来就是阴阳矛盾的统一,怎么能说就是单纯的寒热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应为万物之理。 石膏解肌为其热,止渴为其凉。个人意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1:45 , Processed in 0.0506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