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286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51:3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7月23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中医妇产科临证经验。今天主要介绍产后乳汁分泌异常,不孕症,郁证的辨治。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产后乳汁分泌异常,不孕症,郁证的辨治。
        产后乳汁分泌异常有几种情况,产后乳汁分泌不畅原因 产后乳汁分泌不畅的原因主要是肝郁气滞。 原因分析 所谓肝郁气滞通常是由于易怒伤肝,脾气暴躁而引起的,因情绪压力而使气血运行不顺,乳汁分泌受阻;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或“乳汁不下”;产后乳汁不经婴儿吮吸或挤压而自然溢出为漏乳症之特点。但须与溢乳相鉴别,溢乳发生于妊娠期,则属“乳泣”,溢乳症也可因肿瘤引起,如垂体瘤,如溢出为血性液,乳房有块者,应警惕乳癌,对以上异常之溢乳,应结合有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和诊断。
       不孕症的医学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主要分为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原发不孕为从未受孕;继发不孕为曾经怀孕以后又不孕。根据这种严格的定义,不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大约影响到至少10%~15%的育龄夫妇。
        郁证,郁证是中医学上的一个病证名,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导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喜怒无常、咽中有异物梗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郁证分为不同的证型,对应着不同的药物,例如肝气郁结需要柴胡疏肝散治疗,气郁化火需要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痰气郁结用半夏厚朴汤进行治疗,心神失养用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
        路志正国医大师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这些病证也积累了很多案例,可以供大家学习。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866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50:54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陈静中医师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今天(2024年7月22日)我们学习张仲景的“医论、制方、医案”等内容。今晚8点半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祝贺河北中医陈静中医师在石家庄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关于张仲景的“医论、制方、医案”等内容。
        张仲景说: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张仲景的方子很多,有继承《汤液经》的,也有他博采众方、自己创制的很多方剂,都被尊为“经方”。
        感谢陈静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865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45:27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2024年7月21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九)
      内容简介:荣盛卫疏,三焦失常,可发生血崩;里气虚寒,可致短气;少阴阴血虚,致微烦厥逆;脾不升降,致身冷肤硬;尸厥的脉、证、机、治。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九)的有关 内容:
        37.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38.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39.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40.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41.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28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4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4年7月2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这本书的内容。
        第七章:带病延年有方法,巧妙借鉴
        一,噩梦反应健康状况
        二,七情内伤损害脏腑功能
        三,暴喜暴怒有损健康
        四,病入膏肓也可带病延年
        五,带病生存需要智慧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在衡水市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主编的《颐养天年》  第七章:带病延年有方法,巧妙借鉴。
           人都怕有病,尤其是有大病。有些病被称为不治之症,实在令人恐怖。但是,只要生命存在一分钟,就有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不能轻易放弃。病入膏肓是一个成语,这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其中就折射出很多耐人回味的道理,吸取经验,避免教训,就可有益于养生保健,有利于健康长寿。
为了深刻地借鉴古人的智慧,下面我们就再现一下这段历史:
据《左传·成公十年》和《史记》晋世家、赵世家有关文字记载。首先,“膏肓之疾”不是非常急迫的疾病,不属于急症,否则,就不会说“不食新矣”,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死,而且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进一步我们可以推断,“膏肓之疾”只是疾病的部位比较特殊,秦国的医缓不能治疗,或者他没有措施治疗,不等于当时或者后世就没有措施治疗;
再进一步说,晋景公的前期生活调养是有效果的,“膏肓之疾”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也没有要了他的老命,“带病生存”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他在生命的最后的几个小时里,情绪激动,愤怒、狂喜,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使他旧有的疾病突然加重、爆发,因此导致他的暴死、卒亡,这与他不懂得养生,放任自己的情绪,喜怒无常是很有关系的。
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因此说,晋景公之死,今天还是一个生动的反面教材,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定要注意养生,特别不要忘记“带病生存”不仅是可能的,而且“破罐子熬过柏木桶”的例子是很多的。也有人说,长寿的秘诀,就是得一种慢性病,它能教会你善待生命,注意养生。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86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43:04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师兄师姐,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黄小平和大家一起分享《名老中医之路》 ,今天(2024年7月19日)和大家分享的是陈源生先生,题目是:医学生涯六十年
陈源生(1897生),四川铜梁县人。中医世家,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年。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临床意义多有阐发,善于汲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具心得。治病不拘成法,主张轻灵巧取,在内、妇、儿科临床上,有较深的造诣。著有《临床常用中草药选编》、《简便验方歌括》等。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名老中医之路》陈源生先生的事迹。
         陈源生(1897-1992)致力于中医临床工作七十余年,学验俱丰,善于汲取各家学说之长,对中草药的研究尤具心得。先生既善用经方,又不懈搜集民间单方、验方,更创制了多个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的方剂。临床中对于危急疑难病症,辨证极为精当,用药简便灵动,方法自出心裁,每起沉疴于平淡无奇之中。
        他说:作为一个缺乏现代医学知识的老年中医,探索新知的唯一手段只能借助临床观察,并以临床疗效为标志。一九六二年,我所名老中医周湘船邀我会诊一尿毒症患者。病人已神智不清.躁扰不宁,大小便三日未解,历经中西医两法治疗,几次导尿,收效不显。其人年逾七旬,证涉险境,命在垂危。诊毕,我对周老说:“巧取或可冀生,猛攻必然毙命。”经协议处方:以滋肾通关丸为煎剂内服,外用莱菔子、生姜、火葱加白酒炒热,温熨腹部,内外合治,希冀于万一。上午药后,下午得矢气,尿通。不料,通而复闭,又增吐,再施前法加减失效。怎么办?夜间殚思极虑,穷究良策,偶然翻到王旭高治肿医案一则,案云:“肺主一身之气,水出高原,古人‘开鬼门,洁净府’,虽曰从太阳着手,其实亦不离乎肺也。”这几句话使我茅塞顿开:此证何不下病上取,导水高原?进而联想到《金匮》治百合病亦不离乎肺,其症状描述与此患者颇多吻合之处,又何不权借百合病诸方以治之:清肃肺气,百脉悉安;导水高原,治节出焉。翌日,陈所思于周老,遂与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汤三方合宜而用,并加琥珀粉、腊梅花,煎水频服;外治法改用新鲜马蹄草冲绒,炒热,加麝香少许包肚脐。经内外合治幸得吐止,二便通快,神智渐苏。如此,随证加减,月余而竟全功。通过此例治疗后,近十余年来,陆续又治了七八例尿毒症患者,只要其证偏于肺肾阴虚而伏内热者,沿用此法,咸可奏效。从以上这些病例的治疗获效,使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学不仅有丰富的遗产亟待继承,更重要的尚有许多未知数需要我们去解答,需要我们探索新知。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286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42:0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大家好!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今晚(2024年7月18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五十三讲“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白茅根、苎麻根、地榆、槐花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凉血止血药大蓟、小蓟、白茅根、苎麻根、地榆、槐花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大蓟,大蓟,中药名,为菊 科 ( Compositae ) 管 状 花 亚 科 菜 蓟 族(Cvnareae) 蓟属 (Cirsium Mill. ) 植物 C.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多年生宿根草本 ,野生于山坡、路边等处。功能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

大蓟
痈疡肿毒,疔疮。
        小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苎麻根,清热利尿,安胎止血,解毒。用于感冒发热、麻疹高烧、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孕妇腹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跌打损伤、骨折、疮疡肿痛、出血性疾病。
       地榆,性微寒、味苦。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槐花,味苦,性平,无毒,具有清热、凉血、止血、降压的功效。对吐血、尿血、痔疮出血、风热目赤、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淋巴结核、血管硬化、大便带血、糖尿病、视网膜炎、银屑病等有显著疗效;还可以驱虫、治咽炎。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286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41: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4年7月17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黄胜昔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
该书于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主人公曹东义,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1977年考入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1985年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读研
          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河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兼任河北省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等。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等多部中医学术和科普著作。

         今天晚上听黄胜昔中医师为大家分享第九章章:却是人间奈废兴上半部分内容。
               祝贺河北中医黄胜昔中医师在正定县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作家愚公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岐黄使者》该书于2022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今天晚上分享第九章章:却是人间奈废兴上半部分内容。
         2006年12月19日,第二届名师与高徒会议在广州召开。经历了一场捍卫中医的论战,曹东义与邓老和朱老相逢于会议分外亲热分外欣喜,二位恩师看他的目光也带着一种赞赏和关怀的热乎乎的温暖。不用问,恩师邓老和朱老一直关注着爱徒的每一场战役,看了爱徒每一篇文章。不用讲,从二老脸上微微的笑意和欣慰的神态中能看出来,他们已经知道曹东义和他的战友们击溃了反中医逆流。
邓铁涛目光炯炯地看了看东义,然后转向朱良春:“我看呐,借着东义打胜仗的东风,咱们这次会上做一件事。”
朱老似乎已经猜到邓老的打算,笑吟吟地望着邓老。邓老说:“我想以咱们老一辈中医的名义给全国青年中医写一封公开信,表明我们老中医的态度,坚定青年一代中医人的信念,回应社会上的反中医思潮,同时把我们这场名师与高徒传承会议的精神传播出去,形成一个全社会人人关心中医学术传承,关心中医人才培养的大好局面。”
朱良春合掌叹道:“好!这个建议非常好非常重要,把咱们的心里话说给青年中医们,说给全社会,让全国人民都来关心中医。”
        感谢愚公先生的传神妙笔,感谢黄胜昔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286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9 21:40:48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7月16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中医妇产科临证经验。今天主要介绍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痹的辨治。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讲述。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张培红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产后发热,产后恶露不绝产后痹的辨治。
       产后发热,中医病名。 本病感染邪毒型发热,类似于西医学的产褥感染,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危急重症,仍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外感发热包涵了西医学的“产褥中暑”,其重症亦可危及生命,应予高度重视。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lochia),这是产妇在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属于生理性变化。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其颜色及内容物随时间而变化,一般持续4~6周,总量为500ml。如超出上述时间仍有较多恶露排出,称之为产后恶露不尽。
       产后痹,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的类似症状。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产后营血亏虚。
        路志正国医大师对于这些病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感谢张培红院长、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859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22:21:29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好、各位同道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7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陈静中医师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该书于 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今晚8点半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祝贺河北中医陈静主任中医师在石家庄市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的有关内容。
          关于外感热病伤寒的传变,《素问·热论》按照六经来论述,此后华佗按照“六部”,张仲景对于前人经验在继承之中,有创新。
        华佗独创“伤寒六部传变”和以汗吐下三法治伤寒的学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得的学术见解。他还非常重视伤寒病过程中“胃烂斑出”的证治,实为后世温病学家辨治斑疹的先驱。他的学说深受王叔和、《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等医家的推崇,影响极为深远。
华佗论述伤寒病证治的著作,虽久已失传,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引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之即愈。若不解者,二日在肤,可依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即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之则愈。若病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也。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若热毒在外,未入于胃,而先下之者,其热乘虚入胃,即胃烂也。然热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也。胃若实热为病,三死一生,皆不愈。胃虚热入烂胃也,其热微者,赤斑出。此候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此候十死一生。但论人有强弱,病有难易,得效相倍也。”
        华佗的经验,王叔和进行了继承和发扬。
             感谢陈静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2858
 楼主| 发表于 2024-7-15 21:21:34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2024年7月1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八)。
      内容简介:由于荣卫不能相助,以致三焦失职的病证;从脾胃的实热或虚寒,推断治疗的难易;荣卫衰微的脉证;宗气微衰,四属断绝的脉证。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八)。
     33.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34.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35.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
33.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逮dài
1.达到;及 2.捉拿/dǎi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注解伤寒论》卷一作“足”。不逮,不足],荣卫不能相将[相将,相扶持,相协调],三焦无所仰[仰,依赖,依靠/是说三焦失去依靠]身体痹不仁[不仁,失去感觉,不知痛痒]。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酢(cù醋, “酢”为醋的本字,味酸。酢梨酸枣)吞,吞酸。/噫而酢吞:“酢”古与“醋”通用,即噫气而醋心吞酸];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遗溲,小便失禁]。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5 02:53 , Processed in 0.0702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