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4|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动脉夹层的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7 11:5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27 04:0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夹层动脉瘤,可以并发许许多多的病症,而且是随机的,不能预计影响到哪支动脉,影响的程度,因此,出现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哪个器官受到损害?损害的程度如何?都是随机的!因此,这个疾病与中医的某一,或者某几个证具有相对固定的联系,是不可能的!

所以,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疾病,根本不是一条铁轨上跑的车!不在一个层次上!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1:59:24 | 只看该作者
夹层动脉瘤,可以并发许许多多的病症,而且是随机的,不能预计影响到哪支动脉,影响的程度,因此,出现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哪个器官受到损害?损害的程度如何?都是随机的!因此,这个疾病与中医的某一,或者某几个证具有相对固定的联系,是不可能的!

一一这个地方正是现行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模式的死穴!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27 04:0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看来,先生的确是做学问的人,与众不同,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现行的中西医结合学派,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首先诊断出西医的疾病,然后再运用辨证论治把西医的病分为几个证型!而没有看到西医的疾病是一个连续的、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而是把疾病看做僵死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机械的分为几个中医的证型!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始终强调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要以中医的整体观、发展观对西医的疾病进行辨证论治。证与西医的疾病不在一个层次上,不能相提并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1:29 | 只看该作者
一一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

一方面,西医的病概念内部有不同阶段或不同种类的病理改变,同时,疾病往往不是孤立静止的,病可以通过病因(很多时候也是病理,所谓的因相对于继发的病理改变言,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相对于冠心病)、并发症(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兼病而与多种病理过程或状态发生互动,其间的组合随机而近似于无穷;

但另一方面,剥离病因、并发症、兼病,关注疾病内部的病理过程或状态,此时的病理过程和状态是有限的,可分析的,与一种或数种证型可以产生某种特定的关联。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1-27 04:0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按照形式逻辑推理,你说的没有错!请先生具体说说:夹层动脉瘤与哪几个证型具有特定的关联?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2:55 | 只看该作者
——从症状上看,主动脑夹层主要表现为胸痛,可以从中医胸痛病或胸痹病去展开辨证论治;

从病理层面上,似较贴近中医所描述的“离经之血”,可从血瘀证角度去考虑。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3:41 | 只看该作者
——主动脉夹层的资料:

主动脉夹层即主动脉动脉壁夹层形成,过去曾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剥离的内膜片分隔形成“双腔主动脉”。但Coady报道有8%~15%的病例并无内膜撕裂,这可能是由于主动脉壁中层出血所致,又称为壁间血肿“。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4:19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原文作者后期应用大黄䗪虫丸,及溪总版的意见,何九公先生的意见,都指向于此。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4:4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第十一天,患者诸症消失,身体稍感疲惫,其后,我又给他配了磨成粉的大黄蛰虫丸的方子,磨成粉,装了胶囊,嘱咐患者继续服用半年。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05:16 | 只看该作者
——溪流总版:

主动脉夹层瘤,这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病。其危险的主要表现是主动脉夹层瘤破裂出血,不可挽救。但是,从中医的角度说,主动脉夹层瘤应该也属于心“淤血”的范畴,治疗手段仍应该是活血化瘀,有痰凝化痰散结。但是,活血时要万分小心,要用那些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药物为主。如果有高血压肝阳亢盛,辅助以平肝潜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7:07 , Processed in 0.0565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