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9|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仝小林:态靶辨治,克服中医短板,汇通中西医构建新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5-24 19:5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2-5-24 11:59 编辑

仝小林:态靶辨治,克服中医短板,汇通中西医构建新医学!

精诚之心  2022.05.24  16:58 发表于安徽

有机融合中医整体“调态”理念与西医精准“打靶”策略,有效弥补中医“刻”强“轴”弱、“个”强“群”弱、“态”强“靶”弱的不足,构建融古汇今、衷中融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

人物介绍
仝小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自西医传入我国以来,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全社会能达成共识的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疗效才是医学最本源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疾病谱发生巨大改变、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升级……这为医学发展带来新挑战。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用科学语言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机理和疗效,重新认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中医药人必须思考的课题。就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

时代发展为中西医学
带来挑战

记者:时代发展对医学发展带来了哪些挑战?

仝小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病、慢性病、多系统代谢病、心因性疾病、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这六大类疾病正在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疾病。在面对这些多病因、复杂病因、不明病因类疾病时,现代医学遇到了诸多瓶颈。如何整体认识患病的人?如何整体治疗复杂病因(多靶点)、不明原因(未知靶点)类疾病,特别是老年病和慢性病?面对这些问题,现代医学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都还准备不足。

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微观化,中医学界(包括患者)均不再单纯以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为疗效的标准,还需要关注微观指标的改善、长期预后等问题。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仅有理化指标异常,无异常的症状和体征,这常让中医陷入无证可辨、无症可参的境地。古代的本草医书,也没有哪一本告诉我们,该怎么去调治这些微观指标。因此,如何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如何治疗理化指标的异常、如何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等问题,同样是中医人需要思考和迎接的挑战。

记者:在这一背景下,想要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需要克服哪些短板?

仝小林:中医治病讲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擅长“调态”,即从宏观入手,通过取类比象、司外揣内等方法,判断疾病的状态。进而用药物之偏性调整机体之偏态,改善疾病发生发展的内环境,充分调动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在“调态”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它在治疗复杂病因疾病、不明病因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时,往往有整体扭转、先发制人的优势,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运用就是很好的证明。但基于整体观的传统中医,也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首先是“刻”强而“轴”弱。传统“调态”更多在关注疾病的刻下症(就诊时的“四诊”表现),而缺乏对疾病全过程的把握。这是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中医多为个体行医,进而缺乏对疾病全周期的系统观察,尤其是慢病。

其次是“个”强而“群”弱。中医“调态”讲求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个体化治疗,缺乏对群体化治疗措施的研究,这造成中医对疾病共性规律的把握明显不足。近现代的专病分科,才使中医具备了研究群体化治疗的条件。

最后是“态”强而“靶”弱。“态”即传统中医的“调态”理念,“靶”分“病靶”“症靶”和“标靶”。“病靶”指直接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症靶”指针对症状或体征的治疗,“标靶”则指针对现代医学理化指标的治疗。对于“症靶”来说,中医传统文献,包括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皆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而“标靶”是现代中医的短板,比如什么药能降转氨酶,什么药能降尿蛋白,什么药能降肌酐,什么药能降压、降糖、降尿酸等,古人没有研究过,也没有记载,因而“标靶”是当代中医必须直面的问题。

记者:了解这些短板后,应该如何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

仝小林: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如何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人不懈的追求和使命。辨证论治是中医重要的辨治模式和遣药依据,是中医个体化治疗的集中体现。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一方面是对患者的个体化辨证施治,体现了因人而异的特点,这是中医的优势所在,必须肯定和发扬;但另一方面,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模糊性,这导致中医的疗效难以稳定、无法固化,诊疗经验不易传承。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医从形成之初,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其临床辨治模式和遣药依据均在随着医学理论的提升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现代科技背景下,西医的发展也给中医带来了很多启示,西医有诸多优势值得中医借鉴和融通,如西医对疾病的精确诊断,以及精准治疗、群体治疗、疗效的可重复性等。因此,中医要在系统总结传统辨治模式的基础上,融汇现代医学的优势,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助力,由各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通过重新梳理临床诊疗策略,来构建一种根植于传统中医,同时可以弥补传统中医短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这是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医临床的迫切需求。因此,要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应当重新构建中医诊疗体系。

汇通中西医,
诞生“态靶辨治”体系

记者:如何构建这种新的诊疗体系呢?

仝小林:经过半个多世纪探索,中西医结合领域出现了“病证结合”和“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结合”这两种意义深远的思维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与科学研究。如何有机融合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如何融合“宏观”与“微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尊重中医的原创思维,又最大限度地结合现代医学和现代中药学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一种旨在沟通宏观与微观辨治和汇通中西医学的中医临床辨治新模式——“态靶辨治”应运而生。

记者:什么是“态靶辨治”体系?能否结合具体治疗解释一下?

仝小林: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是各具特色的医学体系。近年来,社会的变迁、疾病谱的巨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态靶辨治”为核心的中西医融合医学创新体系。

“态靶辨治”体系覆盖中医的“诊断、用药、剂量”三个核心环节,融汇了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等新颖思路,使中西医的特色优势得以互补。目前,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领域已经获得验证。以高血压病为例,有一类高血压患者脸红、手红、眼红、便干、口干,中医辨证(态)为肝火炽盛。治疗时,泻肝火即为调态之治,降血压即为打靶之治。选择什么中药既调态又打靶呢?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发现清热泻火类中药黄芩、夏枯草、钩藤等,既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这就是针对该类患者的“态靶”同调药。

记者:“态靶辨治”体系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创新之处?

仝小林:“态靶辨治”是对中医诊疗体系的一次全面创新,其既保留了传统中医的“调态”理论,亦充分融合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系统认知和精准治疗策略。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诊断之创新,该体系提倡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为框架的“病证结合”模式,即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认知,从中医视角重新审视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完整过程,从而为关注刻下的辨证论治引入了动态时间的属性。

二为用药之创新,提出基于宏观态(证)与微观靶相结合的“态靶结合”用药模式,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回归到临床中,使得中医在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降尿蛋白、降肌酐、降转氨酶等一系列指标上取得突破。

三为剂量之创新,通过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明确临床方药应用中的剂量疗效关系,为中药合理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态靶辨治”模式,可谓有机融合了传统中医的“调态”理念与现代医学的精准“打靶”策略,进而可以有效弥补中医“刻”强“轴”弱、“个”强“群”弱、“态”强“靶”弱的不足,推动中药在打靶和用量方面的精准化研究,拓宽中医对现代疾病的认识,为“治未病”的落地提供理论支撑。另外,表型组学研究是现代医学用来整合微观和宏观的抓手,这是揭示中医“态”科学内涵的有效研究方法,表型组学的研究成果亦可以为“态靶辨治”体系所充分应用。反过来,中医在“调态”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亦可以用来解决现代表型组学在研究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

总之,“态靶辨治”是一种融古汇今、衷中融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其在中医逻辑上是自洽的,符合传统中医的理念,同时融合了现代医学在认识和诊疗疾病方面的优势。因此,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中西医汇通之“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的原则,是中西医融合的未来发展之路。

中西医相向而行
形成未来新医学

记者:总的来看,您认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仝小林:我认为当前医学发展存在着一种大趋势,就是现代医学从微观走向宏观,比如系统生物学、整合医学的兴起。而中医从宏观走向微观,比如证候本质研究、病证结合研究、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态靶辨治研究等。

在调治理化指标等方面,中医需要“打靶”。在诊疗老年病、慢性病、新发传染病等方面,西医需要“调态”。这样的趋势表明,中西医正在相向而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山之宝,远未枯竭。目前,中医药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勇于打开疆界,积极汲取现代科学成果,在继承优秀传统医学基础上,构建新的医学体系。

另外,中国医疗的历史和环境决定了中国必将是新医学的发源地和诞生地。这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国医生骨子里的中国文化基因;二是中医几千年的医疗实践和近百年的中西医碰撞,以及超过一个甲子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三是中医分科及中西医诊疗的相互渗透;四是基于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的现代中药学研究体系的形成。

“以中为本、西为中用”和“以西为本、中为西用”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的两支队伍,前者落脚点是发展中医,后者的落脚点是发展西医,但殊途同归。我相信,中国新医学的诞生已指日可待。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点评

南京陈斌滥用职权严重地干扰了本论坛的学术交流管理撤消南京陈斌版主职务  发表于 2022-5-25 19:46
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17:5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2-5-25 10:09 编辑

什么叫中医整体“调态”?出自中医学哪部经典?哪本教材?
什么叫西医精准”打靶“?靶是什么?精准打靶适用于什么疾病?
近年只闻西医有靶向治疗癌症,尚未见到打靶之说!
提出的概念虽然标新立异,意欲创新,但却大有滥用词语,概念不清之嫌!
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5 18:00:44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只知道近年来西医有靶向治疗的先进技术,未见有精准打靶之说。
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也就是靶标,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蛋白分子,也可以是基因片段,设计出的相应的靶向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性选择致癌位点,通过干扰癌症生长、发展和传播,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相比较于化疗,靶向治疗能够更加精准的消灭肿瘤,作用时间持久,副作用更小,已经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可见靶向治疗是分子水平上的新技术,这一先进治疗方法主要是用于癌症的精准治疗,并不是用于常见病、普通病的治疗。常见病、普通病的靶点在哪里、西医怎么确定?中医怎么去辨靶?

点评

癌症专业梁利民搏士说:“靶向”治疗实践不怎么样。  发表于 2022-5-30 13:52
4
发表于 2022-5-25 18:1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2-5-25 10:50 编辑

……总之,“态靶辨治”是一种融古汇今、衷中融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其在中医逻辑上是自洽的,符合传统中医的理念,同时融合了现代医学在认识和诊疗疾病方面的优势。因此,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中西医汇通之“师古而不泥古,参西而不背中”的原则,是中西医融合的未来发展之路。


一一自成体系,自圆其说,自说自话。

点评

“态”状态是模糊(生物)医学,“靶”(现代病因病理)是理化数的精准医学,两者的思维 理论和操作体系完全不同,且不相容,临床实践的具体內容和领域,各有侧重和盲区。这正是中医与西医长久並立,互相不能取代...  发表于 2022-5-30 14:10
5
发表于 2022-5-25 18:47:35 | 只看该作者
        但另一方面,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模糊性,这导致中医的疗效难以稳定、无法固化,诊疗经验不易传承。
         如何有机融合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如何融合“宏观”与“微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态靶辨治”体系覆盖中医的“诊断、用药、剂量”三个核心环节,融汇了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中药量效关系研究等新颖思路,使中西医的特色优势得以互补。目前,其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领域已经获得验证。以高血压病为例,有一类高血压患者脸红、手红、眼红、便干、口干,中医辨证(态)为肝火炽盛。治疗时,泻肝火即为调态之治,降血压即为打靶之治。选择什么中药既调态又打靶呢?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发现清热泻火类中药黄芩、夏枯草、钩藤等,既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这就是针对该类患者的“态靶”同调药。
          二为用药之创新,提出基于宏观态(证)与微观靶相结合的“态靶结合”用药模式,将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回归到临床中,使得中医在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降尿蛋白、降肌酐、降转氨酶等一系列指标上取得突破。
======================================
       使得中医在降糖、降压、调脂、降尿酸、降尿蛋白、降肌酐、降转氨酶等一系列指标上取得突破。简而言之,在中药里制造出:降糖素、降压素、调脂素、降尿酸素、降尿蛋白素、降肌酐素、降转氨酶素等等,如同:青蒿素、黄连素、麻黄素等等一样。无需辨证论治了!
           这种思维方式的根子在于: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模糊性。在仝小林这些中西医结合派的院士头脑里,“证”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他们根本没有认真学习伤寒杂病论与温病条辨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热实结胸证,在《伤寒论》里,概念是非常明确的、确切的:病因、病机、前因后果、鉴别诊断、方剂及其加减变化,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温病条辨》中白虎汤,有四条禁忌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到底,这些院士们对于中医没有自信。




点评

简直不可理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6-2 06:20
6
发表于 2022-5-25 19:14: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病讲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擅长“调态”,即从宏观入手,通过取类比象、司外揣内等方法,判断疾病的状态。进而用药物之偏性调整机体之偏态,改善疾病发生发展的内环境,充分调动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最后是“态”强而“靶”弱。“态”即传统中医的“调态”理念,“靶”分“病靶”“症靶”和“标靶”。“病靶”指直接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症靶”指针对症状或体征的治疗,“标靶”则指针对现代医学理化指标的治疗。对于“症靶”来说,中医传统文献,包括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皆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而“标靶”是现代中医的短板,比如什么药能降转氨酶,什么药能降尿蛋白,什么药能降肌酐,什么药能降压、降糖、降尿酸等,古人没有研究过,也没有记载,因而“标靶”是当代中医必须直面的问题。

……提出基于宏观态(证)与微观靶相结合的“态靶结合”用药模式



一一作者所谓的态靶结合,态即是证,换了个名称。同时,作者对态(证)内涵的认识:疾病的状态。后面又出现了三个靶:病靶(直接针对疾病本身的治疗)、症靶、标靶。不知态(证)与"病靶"是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一个是"疾病的状态",一个是"疾病本身"?"疾病的状态"与"疾病本身"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7
发表于 2022-5-25 19:30:05 | 只看该作者
以高血压病为例,有一类高血压患者脸红、手红、眼红、便干、口干,中医辨证(态)为肝火炽盛。治疗时,泻肝火即为调态之治,降血压即为打靶之治。选择什么中药既调态又打靶呢?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发现清热泻火类中药黄芩、夏枯草、钩藤等,既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这就是针对该类患者的“态靶”同调药。


一一此案例中,高血压应当属于什么靶?病靶?症靶?标靶?另,高血压与肝火炽盛的本质关联是什么?是相兼相并(可以降压,又可以清泻肝火),还是互为因果(或标本),相互转化?
8
发表于 2022-5-26 07:38:16 | 只看该作者
        方剂君臣佐使具有严格的规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几个中药拼凑的。
”明代何柏斋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可见“君臣佐使”的含义是经过不断补充而逐渐完善的。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其药味较少,药量根据药力相对较其他药大。臣药协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峻烈性,或为其反佐。使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证所在,或调和方中诸药作用。例如:《伤寒论》的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治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属风寒表实证。方中麻黄辛温解表,宣肺平喘,针对主证为君药;桂枝辛温解表,通达营卫,助麻黄峻发其汗为臣药;杏仁肃肺降气,助麻黄以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麻黄、桂枝峻烈发汗之性为使药。由于“君臣佐使”为封建政体名称,现多改称“主辅佐使”或“主辅佐引”。
9
发表于 2022-6-2 06:20:2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5-25 18:47
但另一方面,不同医生对于“证”的认识,往往是基于个人经验所作出的理解和判断,因而具有差异性和 ...

简直不可理喻
10
发表于 2022-6-18 08:10:45 | 只看该作者
      方态体系与态靶体系的区别?方态体系是由(方—证—病理状态—相对应的西医的诊断治疗方案)这个公式从临床的角度总结、推导出来的。而态靶体系是西医的疾病为基础,研究中药药理得出来疾病的特效成分 例如降压素之类的靶向治疗药品。

     态靶治疗,就是希望用一个方剂活或者提纯一种化学物质,针对西医的疾病标准,主要指标进行治疗。例如降压素,降脂素,青蒿素等等。这不符合中医的理论体系,把中医理论的辩证论治精神就去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0:29 , Processed in 0.0872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