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证实录选75:女孩间歇深吸气治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2-21 21:5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2-2-21 19:09 编辑

      冯x月,女,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住本县土兴镇。2021年9月30日由奶奶吴秀x仁(电话18111xx3376)陪同来诊。
      主症:间歇深吸气近7天。其奶奶代述:孩子从6天前开始出现每隔一阵子就使劲深吸气一下才感觉舒适的现象,跑跳少,
不想说话,饭量比往天略少。她父母带去医院做胸部照片等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孩子就诊时出现了一次努力深吸气,
精神稍差,不活跃,面色欠红润,舌苔薄白。脉沉而虚,双寸脉尤甚。
      诊断与辨证:肺气不足,宗气下陷证。
      治法与方药:补气升陷;方中升陷汤加味:
     黄芪12g、知母6g、生晒参6g、桔梗5g、柴胡5g、升麻3g、山茱萸6g、山药9g、谷麦芽各15g甘草5g。3剂。
     10月6日复诊:其奶奶代述:近几天呼吸正常,没有再出现隔一阵深吸气的现象,能跑跳,吃饭也正常了。要求开个巩固
治疗、防止复发的药。孩子精神较好,面色红润,比上次活跃,脉象平和。处以升陷汤合四君子汤3剂善后。
随访1月未见复发。
      按:本案小孩间歇性用力深吸气的证候表现与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的证候相类似,只是较轻而已,笔者辨证为肺气不足,宗气下陷。
      肺气的定义为肺之精气,表现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的功能活动。肺气源于肺,根于肾,基于脾的充养。肺气不足又叫肺气虚,就是肺的精气虚弱,主气、司呼吸等功能降低了,进而导致了宗气下陷。     宗气又称胸气、大气、胸中大气。宗气积于胸中,是以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从饮食物中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
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宗气与肺气密不可分,又有所区别,笔者认为宗气主要指的是肺活量及肺中含氧量、
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和辅助呼吸器官──胸廓在肺呼吸活动中的舒张与收缩功能。这个孩子间歇性用力深吸气,就是因为肺主
气、司呼吸的功能不足,进而导致肺活量相对偏小,吸入的氧气(清气)不足,肺的含氧量和血氧饱和度偏低,胸廓在参
与辅助呼吸时的舒张功能下降而形成的病证。孩子出现间歇性用力深吸气以来,食量也有所减少,也影响了肺气、宗气的
合成。故用升陷汤主治,并加生晒参配黄芪培补肺气之本、加山茱萸固肾纳气、酸收以防气之涣散,加山药、谷麦芽、甘
草健脾养胃和中以增强水谷精气的摄入而充实肺气、宗气,三剂获效。
              原作于 2021年12月10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2-2-24 07:25:20 | 只看该作者
善太息,肝气郁结?仅供参考。
3
 楼主| 发表于 2022-2-24 13:1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2-2-24 05:4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2-2-23 23:25
善太息,肝气郁结?仅供参考。

谢谢先生关注、指点!
太息为长声叹气,又名叹息。有虚实之分:实者为肝气郁结所致;虚者则为宗气不足宗气下陷而成。间歇努力深吸气类似太息,而又有所不同,只有抬肩用力深吸气之动作,而无叹气叹息之声,多属虚证,即肺气不足,宗气下陷,成人、儿童皆可见之,当然也有从肝气郁结,久而耗伤肺气而成者,本例属于虚证。
无论太息、还是间歇努力深吸气,治法都基本相同,属肝气郁结之实证者,治以疏肝解郁,开提肺气以行肝气,方用逍遥散加郁金百合桔梗黄芪;虚证治以补肺益气升提宗气,升陷汤加味,即本案之治法。
此为个人管见,欢迎指正!
4
发表于 2022-2-24 14:45:05 | 只看该作者
太息为长声叹气,又名叹息。有虚实之分:实者为肝气郁结所致;虚者则为宗气不足宗气下陷而成。

一一肝气郁结,多为神经性,功能性(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调一类病症)。宗气不足宗气下陷,似与低氧血症、心肺功能不健密切相关。从相应的治法与方药亦可看出,疏肝理气一类药物,多偏重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而补中益气一类药物,多可以改善增强机体心肺功能。
5
发表于 2022-2-24 18:02:40 | 只看该作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 [1]  :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五分或倍作二钱也。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学习打卡,感谢老师精彩医案!
6
 楼主| 发表于 2022-2-24 18:55:0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2-2-24 06:45
太息为长声叹气,又名叹息。有虚实之分:实者为肝气郁结所致;虚者则为宗气不足宗气下陷而成。

一一肝气 ...

学习了!感谢陈总版主评、点评!
7
 楼主| 发表于 2022-2-24 18:59:1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小陈 发表于 2022-2-24 10:02
《医学衷中参西录》 [1]  :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 ...

感谢小陈版主点评并引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升陷汤的方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9 08:41 , Processed in 0.1224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