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30|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素商兑》白话文版-连载5——第五章 经脉络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28 08:5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灵素商兑》白话文版-连载5——第五章 经脉络脉

《灵素商兑》余云岫 著 民国六年(1917年)出版 景新 译

第五章 经脉络脉

  旧医看病,古代有望闻问切四法。今天切脉盛行,另外三法废了。用三部九候,判断生死、百病、五藏六府,是荒玄诡异、不可理解的。魏晋之后,附会更杂,歪理邪说,虚妄邪僻而放肆。唉!它欺骗迷惑人很厉害呀。推究原因,全因为不了解血脉的起止、出入、分布、联络运行次序。于是脉的功能作用,全都模模糊糊,不得要领,胡乱推测,走错了路,这是解剖不精的罪过。要了解脉的真理,不明白它的解剖不行,解剖了解了,脉的出入联络,运行次序部位得到了真相,于是生理病理的作用变化就可以讨论了。不然的话,不知道运行道路,却要谈它的性状,凭空猜测,根本上就是错的虚的。偶然说中的,一千个里面也没有一个,那是一定的。

灵素中说的经脉运行次序,用今天实地解剖见到的对照,没有符合的。对于古人这是因为技术不精,器械不好,好空想却少做实验,被时势见闻限制,没有办法。我又何必用今天的学问知识,去批评古人的荒陋呢!但作为生在二十世纪的人,在医学昌明的时代,实物真理已经很明确了,却固执成见,用切脉判断疾病的,在国内还到处都是,真不知道这些人想干什么!治病也象治国一样,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我也说当医生得从明白筋骨、肌肉、神经、血管、脏腑的位置功能开始。不这样,就象走在宫墙外面,看不到宗庙的美丽,百官的富有,却要谈论升堂入室,没到港口就想到大海,一辈子都是门外汉那。

  脉字古籍作衇,《说文》说:“血理分邪行体中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那么《灵素》说的脉,就是今天的血管,Blutgefaess,这是没有疑问的了。今天说的血管,分动静两种,动脉(Artherien),静脉(Venen)。动脉,在深处,不停跳动,颈侧、腕下、足踝下这些地方稍微走到浅处,用手指按着能感到跳动。静脉,大枝也在深处,跟动脉并行,小枝一般在浅处,象青色树枝一样的网络,在皮下可以看见。

今天考查《灵素》全书,里面说的脉也分两类,经脉,络脉。寻找定义,《灵枢·经脉篇》有话说:“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际,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又说:“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这样看来,里面说的经脉,似乎与动脉相当。所谓络脉,似乎与静脉相近了。即使这样,也不能马上下结论。因为《灵素》里面的静动脉界限还有两个可疑的地方。上文引用的经文,用来区别经脉的,只是深浅和隐藏显现,并没有明说静或动。那么静脉大干,在深处走的,叫经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怎么知道《灵素》里说的经脉,不是深部动静脉的总称呢。其中说的络脉,不是单指皮下静脉而言。要是把经脉当动脉,那把深部静脉放到哪去呢?这是第一个可疑的地方。灵素把经脉分成十二条,手足三阴三阳,手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络经、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厥阴肝经、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总共十二经,负责十二藏府。他说的手三阴足三阳的运行性质,属于远心性,由躯干走向四肢,符合今天的动脉血行方向。他说的手三阳足三阴的运行性质,属求心性,从手足指端开始,反走向躯干,符合今天的静脉血行方向。那么《灵素》说的经脉当中,手三阴足三阳是动脉,手三阳足三阴是静脉,其中的络脉,专指皮下浅处的静脉,也不一定,这是第二个可疑的地方。

  但是进一步考查,《素问·三部九候论》说:“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看这段话,上部三候,明确说是动脉了。历代注家都认为上部天属足少阳,地属足阳明,人属手少阳,那么足少阳,足阳明、手少阳三经是动脉,就确定了。中部三候,注家都认为中部天是寸口中的动脉,地是大指、次指、歧骨、合谷间的动脉,人是掌后锐骨端的动脉,那么这手太阴、手阳明、手少阴三经,也是动脉了。下部三候,注家认为天在五里的地方,摸得到跳动,地是足内踝下动脉,人在箕斗的地方,摸得到跳动,那么足厥阴、足少阴、足太阴三经,也是动脉了。《灵素》经脉,在手足的不过十二条,而根据上面说的,其中九经,已经确定为动脉。这样推断,知道另外三经,也一定是动脉,不是指静脉说的。

  不只这些,上部人,中部地,是手之阳。下部三候,是足之阴。全是逆行的脉,就是符合今天静脉血行方向的,也全是动脉。《灵素·动输篇》,也说足少阴是跳动不停的,那么即使是逆行的经脉,也全是动脉。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08:51:15 | 只看该作者
读者还有疑问吗?那就说得再深一点。《灵枢·五十营篇》说:“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这里说的二十八脉,是左右各十二经,两条跷脉,一任脉一督脉。看到这,十二经中,全都有营气在其中运行,一运行脉就动(义见动输篇)。那么十二经脉,他全认为是能动的了。

  从这以后我才敢断言:《灵素》说的经脉,意思都是说动脉,把深部的脉说成经脉,是错把静脉合进动脉里去了。

  有人说:先生说灵素里经脉意思全是动脉,我听得很信服。说深部静脉,也被错当成了动脉,还有确实的证据吗?我愿意详细听一下。我回答说:灵素脉只有两大类,既然把深部脉当经脉,那深部静脉,还能到哪去?这深部静脉,也被归入经脉当中是明显的!既然把经脉当动脉,这就是把深部静脉当动脉了。因为灵素知道动脉多数在深部,而不知道静脉大干,也在深部。就胡乱断定深部的脉全是动脉。不只这样,其实灵素不知道有静脉。即使他说的络脉,好象属于静脉,但综合全书,可以知道其中说的络脉,全是说的经脉的分枝,由一条经脉联络其他经脉的。

请看《灵枢·经脉篇》的话,说:“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解释的人说,凡是经脉都走在分肉之间、溪谷交会的地方,络脉走的,纵横错杂,是经脉走不到的,所以说是绝道。这样看来,《灵素》说的络脉,只不过在经脉不到的地方,出入联络,起到流通作用罢了。不是经脉的别枝,还是什么呢?这是第一个证据。还有《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这就明确说经脉的分支横走的,叫做络脉,这是第二个证据。还有《经脉篇》有十五络的名字,手太阴的别枝叫列缺,少阴的别枝叫通里,厥阴的别枝叫内关,太阳的别枝叫支正,阳明的别枝叫偏历,少阳的别枝叫外关,足太阳的别枝叫飞阳,少阳的别枝叫光明,阳明的别枝叫丰隆,太阴的别枝叫公孙,少阴的别枝叫大钟,厥阴的别枝叫蠡沟,任脉的别枝叫尾翳,督脉的别枝叫长强,脾的太络叫大包。明确地把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的别枝,叫做络脉,这是第三个证据。根据这三个证据,《灵素》的络脉全是经脉的分枝,不用怀疑了。它说的络脉,显然是今天的静脉,还误认为经脉的分枝,何况深部的静脉呢?

所以我说:《灵素》不知道有静脉,其中说的络脉,是今天的浅层静脉,而《灵素》误认为是经脉的分枝。其中说的经脉,包括今天的动脉和深部静脉,而《灵素》误认为全是动脉。这样谬误疏忽,把它奉为金科玉律的人,怎么还不知道回来呢?
3
发表于 2021-11-28 11:13:24 | 只看该作者
      以西医解剖学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潜在的参照物,先入为主,疑邻盗斧般的做学问,没有不出错的。
     《内经》中的经脉与气血是什么关系?西医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与中医的“气血”是什么关系?中医的“气与
血’”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牵一发而动全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13:58: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21-11-28 03:13
以西医解剖学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潜在的参照物,先入为主,疑邻盗斧般的做学问,没有不出错的。
     ...

以西医解剖学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为潜在的参照物,先入为主,疑邻盗斧般的做学问,没有不出错的。
     《内经》中的经脉与气血是什么关系?

一一余云岫先生的考证,不是"先入为主,疑邻盗斧",而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客观存在,考证出,内经中(或内经时代)的经脉概念,是与机体血管有着密切关联的。

点评

有关联而不能等同!  发表于 2021-11-28 17:51
5
发表于 2021-11-28 16:23:11 | 只看该作者
科学的发展经常表现出“否定之否定”,不知何时,认为所谓的现代医学理论是错的,中医则是对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1-11-28 17:56:25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理论是正确的,中医理论也是正确的!大家能够接受吗?
        真理不止一个!大家能够接受吗?
        对于同一个人体,有两个绝然不同的认识,都是真理!大家能够接受吗?
7
发表于 2021-11-28 18:45:23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21-11-28 08:51
读者还有疑问吗?那就说得再深一点。《灵枢·五十营篇》说:“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 ...

这个考证态度,还是比较客观求实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1-28 19:1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21-11-28 11:18 编辑

能平心静气的讨论《灵素商兑》,是论坛的进步。中医一直不敢面对它,不去理正辞严的讨论,而是断然否定反对的声音,从实际效果看,是阻碍了中医的进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19:57:01 | 只看该作者
有关联而不能等同!

一一从余云岫先生的考证及结论来看,他认为,内经(或内经时代)经络概念的原型(或雏型),即是机体的血管。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20:22:32 | 只看该作者
从余云岫先生的考证及结论来看,他认为,内经(或内经时代)经络概念的原型(或雏型),即是机体的血管。

一一余先生的局限性在于,经络概念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上百上千年)的流逝与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经络概念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演变,不在单纯只是血管,单纯是一个解剖层面的结构,单纯只有着运血的功能,而是将机体内相关相近的生理功能或过程(如周围神经的调节支配功能)人为的主观的归纳到经络的名下,使经络不再是一个解剖层面的单元,而是成为一个生理的、功能的单元。如同脏象学中,将主神明(高级神经中枢的意识功能)人为的主观的归纳到"心"的名下,将主运化(消化吸收功能及营养物质生化代谢过程)人为的主观的归纳到"脾"的名下,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5:51 , Processed in 0.0823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