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1-11-17 19:53 编辑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三十六。[174]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去桂枝加白术汤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评注:这里174与175两条,很像是错简于此了。事实上,是林亿辈把痉湿暍三病,从王叔和撰次的“仲景遗论”中分离出去时,将这两条遗留下来了,风湿病原本就是张仲景“论广《汤液》”中太阳篇的内容。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这是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于体表,身体因疼而烦,不能自己转身;主要是病人体表津血流动量不足、水湿郁滞所致。“不呕,不渴”;说明胃肠道没有问题。而“脉浮虚而涩者”,也正是人体表津血流动不畅的表现。可用桂枝附子汤治疗,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用附子、桂枝、生姜、甘草、大枣,温通、温补人体津液,将津血输送到体表,则诸证即可愈。其实,这就是个少阴病。
“若其人大便硬,一云脐下心下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但是,少阴病人即使大便不正常,也是初硬后溏;所以加白术是为了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利水祛痹;其实,这是少阴太阴合病了。
“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这是服药后的效验,“其人如冒状”,就是有点头脑不清醒,昏昏沉沉。但“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应该是林亿辈所附。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方三十七。[175]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评注:“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这是风湿相搏于体表,骨节因疼而烦,抽掣疼痛不能屈伸,用手揉按疼痛加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其中汗出、恶风不欲去衣,是人体表的津血不足了;短气、小便不利,说明胃中停饮了;而身微肿者,是人体表的津血流通量减少导致水湿郁滞了,可以甘草附子汤治疗。其中甘草补津液,白术促进胃肠消化吸收,附子、桂枝温阳化气,将津血输送到体表,津血通畅则诸证自愈。 另外,在这两条中桂枝是桂树侧枝的皮,即桂皮;用现在的桂枝,一定要量大,否则疗效不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