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天人哲理
天人起源最早,那时甚至还没有文字,故当时人们的确切想法现今已不可知;但譬如距今8千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墓葬场景,明确无误地传递出当时人们对天人关系认知的信息(见下图)。先民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我们仍可从按星象方位的墓体/陪葬品布置中窥探一二;而在文字产生以后,则更可从历法的进化过程和最后定型中还原。
距今8000年前的贾湖墓葬中墓主两旁由贝壳堆砌的青龙白虎图像
如果进一步把中华文明放到世界中考察,可以发现,观天是世界所有古文明萌芽的共同特点。何也?因为天象中日/月/星的时空关系,既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又不断重复出现于古人眼前,从而产生了对循环或周期意识的启发,而这正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规律”这一意识的原始起源。规律起源于不断重复的事象,但当人的认识达到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则可突破周期性重复这表象的限制。故观天可说是人类思维进化的起点,天人哲理则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在中华大地上萌发的第一株花朵。
认识规律或“周期性”的需要催生了数序的记号:干支。干数十,源于十个指头;支数12,源于一年约12个阴历月(月绕地周期)。干支符号在商周的甲骨文和金文里就已出现,但只用于纪日和王名。【关于干支序号还有很多未解的谜团,其中之一是这些序列的起点如何决定。对此问题,我们或可从干支在十二时辰的应用得到一些启发:大家知道,一日的起点为子时,但子时什么时候到来,在古代很难作为较正的时刻;但到中午时,却有日晷之类的工具利用太阳作为校准之用。因此,在一个永续循环的周期里,那一个序号是起点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
从技术角度看,历法是天人哲理“形而下”成“器”之关键或抓手,因为日、月、年之间背后的天体绕行关系,并不能用一个简单整数去表达。历法成熟的标志在于四分历的出现(四分指一年须增加[约]四分之一天来满足地绕日的周期)。据专家考证,四分历创制于战国初期,行用于周考王十四年(前427)。到西汉之时,《史记》的《历术甲子篇》对四分历已有完整记述,日月周期之间的差异用19年7闰[为1章]去调整;四分历中的余数(即约四分一天与实际(~0.2422天)的差异)用4章为1蔀共76年去吸收。
这是人类社会对日月星所构成的“天”最基本的规律性认识,有了它,就可以准确推算一些特殊天象如日、月蚀,至此,“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一个完整循环遂告完成。(注意:由此可见,“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个形字,前者指事象之形;后者则指道之“形”。)
想想从第一眼仰望星空到搞清楚地绕日的周期规律(而且这是在没有对此表象背后的发生机制有确切了解的情况下完成的),古人花了整整超过五千五百年!然而,有了文字、尤其是纸张和印刷术以后,天和人究竟是啥关系,渐渐成了文字工作者可以参与的事情,天人之道也就慢慢失去了原来古人观天的原动力(“天垂象,见吉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