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紫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4 07:5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紫苏(附:紫苏梗、紫苏子)
紫苏性味辛温,其气芳香,主要用于解表散寒,但兼有芳香理气、和胃止呕的功能。常用它治疗兼有胸闷、呕吐、胃部不适的风寒感冒(即俗话说的“停食着凉”)。常与藿香、荆芥、防风、陈皮、神曲等配合应用,例如藿香正气散。从近些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本药常用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
解表散寒用紫苏叶,行气宽中用紫苏梗,和胃止呕用紫苏
(梗、叶同用),降气消痰用紫苏子(要略炒捣碎用)。
紫苏梗还有理气安胎的作用,常用于妊娠呕吐、妊娠腹胀等的治疗。
紫苏有香气,能芳香辟秽,祛暑化浊,解鱼蟹毒,所以也常用于暑湿秽浊、鱼蟹中毒而致的胸闷、呕吐、腹痛等的治疗。
紫苏子下气消痰的作用比较明显,善治肺气喘逆、痰嗽等症,但脾胃气虚常有泄泻者忌用。
紫苏配独活、苍术、槟榔、牛膝,可用于脚气病;配生石膏、白芷,可用于口臭病;配香附、麻黄,可用于发汗解表。
用量一般为6~9g。用紫苏叶时,一般要写明“后下”。
2
发表于 2021-4-29 19:03:49 | 只看该作者


龚士澄经验

紫苏之苏,有舒散之义,故凡气弱表虚而无风寒外感以及出血证患者,均应慎用之。

治咳血《泗溪医案·痰喘》记载松江王孝贤夫人,素有咳血症,又感冒风寒,竟成痰喘,不能平卧,日夜俯几而坐。徐大椿诊断为“小青龙证”,逐投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等品而效,谓“急则治标”。咳血症又因风寒痰喘,不避辛温发散而效,并未动血,对我们启迪较大。

在临证中遇到外感风寒咳嗽,痰中带血者试用紫苏叶5~6g,蘸醋以后,炒干,入煎剂,既散风寒,亦止痰血,取效较捷。是取紫苏叶“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胰理”,以代麻、辛、桂、姜,取醋之酸收,以代小青龙汤中之五味子也。如率投阴柔药止血,则留邪,病必纠缠。

治喘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以苏子降气平喘为主药,治疗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之证。据临证观察,斯证多因外感风寒所诱发,所以我喜用紫苏叶,不用紫苏子,取其散寒、宽中行气:用桂枝不用肉桂,取其走肌表而无须温肾纳气。对于“风寒咳嗽痰涎喘”,疗效益佳。疾乃变原方之降为散矣。

点评

紫苏之苏,有舒散之义,故凡气弱表虚而无风寒外感以及出血证患者,均应慎用之。外感风寒咳嗽,痰中带血者又当灵活处理。 学习了,王老师补充的只是很有意义,感谢!  发表于 2021-4-29 20:4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0 04:56 , Processed in 0.0897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