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考古发现正常古人的寿命超出想象。考古揭示,汉代存在大量80岁以上的老人,宋明存在大量60岁以上的老人,比例不比现代低。因此,只有中医、没有现代医学的古人,活的并不随机。
值得一提的是,从《集簿》记录的情况来看,汉代平均年龄是不是如林万孝所说的那般低,其实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唐宋明古人寿命:普遍能活到60岁
在我们的印象中,唐宋明名人享年鲜有不足40岁的,比如李白61岁、杜甫58岁、白居易74岁、王安石65岁、欧阳修65岁、苏轼64岁、陆游85岁、杨慎72岁、王阳明58岁等,那么这是个别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呢?
李燕捷的《唐人年寿分析》,对正史与墓志铭上记载了生卒的2944个唐人,作了统计分析,最终计算出样本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7.55岁。
根据《宋词鉴赏辞典》,生卒齐全的有137位,平均寿命高达64岁,其中很多都活过了70岁。
郑丽萍的《宋代妇女婚姻生活研究》中,研究者根据4802篇宋代墓志铭的记载,考证了宋人寿命情况:享年51—60岁的宋人占比20.81%,61—70岁占比24.44%,71—80岁占比19.80%。最终,经过计算的平均享年,男性死亡年龄平均为60.69岁,女性死亡年龄平均为62.31岁。
学者做了一份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寿命调查(见上图),样本接近2000人,可以看到平均寿命在65岁左右。
与宋朝大致相同,明代古人享年普遍也在60以上,详见下图,源于葛剑雄、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四卷)》。
尤为重要的是,上述统计人群的享年,主要是较为富裕的一群人,他们不仅拥有较好的营养、卫生条件,而且还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更有条件看中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无疑是上述人群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国中世纪古人寿命:80岁以上占比0.8%
奇波拉的《欧洲经济史》记载,1276—1300年英国1岁以上1000人存活情况,其中40岁之前剩下436人,50岁之前剩下311人,60岁剩下194人,70岁之前剩下81人,80岁之前剩下8人(详见下图)。
也就是说,针对1岁以上的人群,英国能活到60岁的只有19.4%,能活到80岁的只有0.8%,明显不如尹湾汉墓简牍记载的情况,更不如上述唐宋明的古人寿命情况。
中世纪的英国,生卒能被记录在历史资料上的也都不是普通人,同时通过英国也可以管中窥豹古代欧洲人的寿命,与英国相差不会太大,但他们寿命却远不如中国,背后无疑凸显了中医的作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