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93|回复: 5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 11:5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4/01 04:24pm 第 1 次编辑]

这是近作《新经络学说》第一章。现予发表,诚挚希望同仁、老师、学者共磋,批评,指正,并寻求合作。功在当前,利在千秋。有意者请发邮件:drxujinjing@163.com

第一章,破解“经络”之谜
中医学现存于世的经典文献虽然很少,但《内经》记载着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所以,《内经》可以说明“经络”是什么。
根据中国医学史,《内经》成书于战国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医学逐渐形成医学体系的时期。《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表明,这一时期的“医经”有七家,共二百一十六卷,大部分失传,《内经》是仅存者。所以,《内经》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文献。经络学说流传后世,主要根据《内经》的记载。
《内经》原名《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各八十一篇。其中,对经络学说的记载,主要见于《灵枢》,但《素问》有所补充。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以此为依据,可以说明“经络”是什么。
《灵枢·经脉篇》说:“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剌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为,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本文讨论的问题,即对“经络”进行解释。其中,“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是询问怎样产生的“经脉”。所谓“经脉”,不单指“经”,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显然,根据这段经文,可以探讨“经络”是什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经文的表达方法比较隐晦,必须依文解义,由义显理,才能说明“经络”是什么。比如:雷公曰:“愿尽闻其道”,意思是说,希望全面了解经络学说。黄帝的回答,是从胚胎开始的。即:“人生始,先成精”。接着介绍人体在胚胎期间生成的主要结构,即:脑、骨、髓、筋、脉、肉、皮肤、毛发等。其中,“脉”是血脉,“肉”是肌肉,“骨”是骨骼。很明显,按黄帝介绍,人在胚胎期间生成的结构,虽有“血脉”,但没“经脉”。于是,雷公接着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尽快知道“经脉”是怎样产生的。但黄帝的回答是:“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文不对意,似乎答非所问。其实,这是一种隐晦的表达方法。只要破解了这种表达方法,就能说明“经脉”是什么。
若深入探讨,可以发现:雷公与黄帝的两次问答,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黄帝介绍了人体在胚胎期间生成的结构,但雷公接着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这说明,人在胚胎期间生成的结构,不包括“经脉”。其中,“脉为营”的“脉”是“血脉”,而不是“经脉”。否则,雷公不用再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第二个问题是,雷公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的回答是:“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乍看答非所问,实际是解释“经脉”的作用。意思是说,所谓“经脉”,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这种作用,是一种综合性的作用,决不是人体某种结构的作用,显然是论理工具的作用。所谓“通”,作“通晓”解,非“通畅”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内经》所说的“经脉”,不是人体内生成的结构,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纯属论理工具。
当然,凭以上理解认定“经络”是论理工具,恐有牵强之嫌。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更确凿的证据和史实可以充分说明,所谓“经络”,确实不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举例如下:
1,《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如《灵枢·经别篇》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所谓“建阴阳诸经”,即创建十二经。这说明,五脏六腑是人体生来就有的,但“十二经”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把这段经文与《灵枢·经脉篇》对“经络”的解释结合起来,更能证实这一点。
2,《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创建“十二经”以后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
如《难经》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这段经文说明,在中医历史上,“十二经”的创建在先,“奇经八脉”在后。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古代医家又创建了“奇经八脉”,这是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
3,《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十二经”的名称,导源于“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和“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循行路线,都是古代医家在人体模型上画的。其模型,即《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的“圣人面南而立”。各“经”的阴阳属性、起止、分布和走向,都以“面南而立”为标准姿势。详见《发现经络》。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是为了对人体的复杂体系进行系统研究。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所谓“论理人形”,即对人体进行研究。所谓“各从其经”,是将人的脏腑和各种结构分别归属十二“经”,等于把整个人体划分十二个系统。这说明,在《内经》以前,“经络”就是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所以,用现代语言说,“经络”是论理工具。
5,近代出土的简帛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所记载的“经络”均较粗陋,仅十一经,缺手厥阴经,且未明确“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的表里关系,这是经络学说尚不完善的痕迹。
与《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吻合的是,《难经·二十五难》曾论及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其曰:“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所谓“心主”,即“心包”。其实质,是心脏的外膜。所谓“三焦”,即上、中、下三焦。其实质,是整个胸腹腔。《难经》的记载说明,“十二经”与脏腑之间的联结和匹配,经历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其中,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容,是在“十一经”的基础上逐渐完善的。并且,“手厥阴经”与“心包”的络属关系、以及“心包”与“三焦”的表里关系,都是按哲学原理确定的。这是因为,人体只有五个脏和五个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胃、胆、大肠、小肠、膀胱,合起来十个脏腑,再加三焦,是十一个脏腑,不能与“十二经”相对应。所以,在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古代医家把“整个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称“三焦”,归手少阳经。再把“心脏的外膜”看成一脏,称“心主”或“心包”,归手厥阴经。这样,才实现了“十二经”与脏腑的匹配和对应关系。因此,经络学说逐渐充实和逐渐完善的历史证实,“经络”与脏腑的联结和匹配,带有理想的倾向,并非脏腑长着“经络”,而是按哲学原理和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设计的。由此可以充分说明,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决不是在人体上发现了“经”或“络”,而是根据“阴阳离合”的哲学原理和“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首先衍化出“十二经”的名称,把人的脏腑和各种结构与“十二经”相配,分别归“经”,并用“经”和“络”把人的脏腑和各种结构互相联结起来。因十个脏腑不能与“十二经”相配,才把“胸腹腔”和“心脏的外膜”看成是脏腑。这才完成了脏腑与“十二经”的匹配。后来,又补充了奇经八脉,最终形成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所以,不能把“十二经”和“奇经八脉”误解为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但“心包”和“三焦”是人的结构。
6,其它记载
《灵枢·经水篇》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不仅借鉴了哲学原理和解剖知识,而且借鉴了天文、历法和地理知识。其曰:“建阴阳诸经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又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所谓“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即解剖知识。所谓“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时”,即天文历法知识。所谓“十二经水”,是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这是古代的地理知识。古代医家把“十二经”比喻为十二条大河流,故有“十二经水”之称。
据《灵枢·脉度篇》记载,除阴维、阳维、冲脉、带脉外,其余二十八经,总长度为十六丈二尺,这个数据,并非实际度量的数据,而是按日行“二十八宿星”的运行规律计算出来的。详见《发现经络》第六章。
《灵枢·五十营篇》记载了古代医家用“经络”阐释人体“气血”运行的具体方法,是把“二十八经”比拟为“二十八宿星”,并不是说人的血液运行以“二十八经”为管道。并且,在中医学的概念范畴,“气”和“血”都有物质基础,可以互相转化,血能载气,气能行血。“经”和“络”的实质,是古代医家在人体模型上画的线条,决不是可容纳任何物质的管道。所以,不能把“经络”误解为人体“气血”运行的结构,更不能认为“气”或“血液”运行于“经”和“络”构成的管道。古代医家是按各“经”的顺序阐释“气血”运行的规律,绝对没说“经”和“络”之中容纳着“气血”。并且,古代医家是用“经络”联结人的脏腑和各种结构,并没说人的身体上长着“经络”。
另外,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难经》开创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伤寒杂病论》开创了“六经辨证”,这是古代医家根据经络理论开创诊疗方法的范例。其具体方法,都是以“经络”为论理工具。比如,所谓“六经辨证”,是把外感热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别归属于“六经”,并不是“经络”本身的疾病。所谓“六经”,是“十二经”的简化。由此可以证实,《内经》以后,在《难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经络”的实际意义,仍是论理工具。在当时,经络学说是用来阐释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或开创诊疗方法的方法论。
以上说明,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解释和相关记载都是一致的,既互相吻合,又互相补充,综合起来,可以看出“经络”的概念是怎样产生的,是干什么用的,足以说明,“经络”是方法论的论理工具。
7,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论理工具。《内经》告诫后人,不能把论理工具混同人体的结构。
如《素问·徵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所谓“工之所循用”,说明“经络”是古代医家使用的论理工具。所谓“工”,古指医生。
用现代语言来说,所谓“精神不专”和“志意不理”,是指对“经络”的理解不透彻,或没理解“经络”的实际意义。所谓“外”,指“经络”。“内”,指人体的结构。“内外相失”,是分不清“经络”和人体的结构,故时“疑殆”。这是说,如果对“经络”的理解不透彻,或没理解“经络”的实际意义,混淆了“经络”和人体的结构,必然导致疑惑。这说明,《内经》告诫后人,“经络”与人体的结构有“内外”之别,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必须区别开。否则,若“内外相失”,就不能“十全”。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近代医书几乎都把“经络”误解为人体的结构。
         8,临床实践和现代研究
世界各国医学和中医学数千年的医疗实践表明:世界各国的历代医家,都没发现人的身体上有“经络”,也没治疗过“经络”本身的疾病。历代文献记载的“经证”或“经病”,都是把脏腑组织器官的病证归“经”,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疾病。
在近代,虽有“经络生理功能”的说法,但实际上,都是用“经络”阐释人体各种结构的生理功能,而不是“经络”本身有生理功能。还有“疏通经络”或“温经通络”等治法,实际上,是治疗相关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并不是治疗“经络”本身的疾病。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医学家,都没见过“经”或“络”的发育、形态、损伤、折断、连接、异位或占位。所以,把“经络”误解为人体的结构,没任何临床意义。
对“经络”的现代研究表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既没在人的身体上找到“经络”,也没找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这是因为,在人体上寻找“经络”的研究方法,等于在人体上寻找论理工具,违背了经络学说的实际意义。所以,无论用什么手段,在人的身体上永远找不到“经络”。
对“经络”的研究过程中,常有“经络现象”或“经络感传”的报道。但是,所谓“经络现象”,实际是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或病理现象偶尔与“经络”的循行路线相吻合,而不是“经络”本身的表现。所谓“经络感传”或“循经感传”,是针剌感应的传导与“经络”在某一处的循行路线相吻合,而不是“经络”本身的传导。针灸临床可以证实,针剌“腧穴”,并没剌在“经”上,也没剌在“络”上。在“腧穴”与“腧穴”之间,并没“经”或“络”的解剖实体相联系。所以,对“腧穴”的剌激,不是对“经络”的剌激,而是对腧穴本身或周围组织的剌激。针灸学的发展史表明,“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是把“腧穴”归“经”,并仅归”十四经“,而不是“腧穴”长在“经络”上。
总之,中医学的经典文献和大量史实都可充分说明:所谓“经络”,决不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内经》对“经络”的解释丢失以后,后人误解了“经络”的概念,误认为“经络”是人体的结构。所以,经络学说逐渐掺杂了曲解误说。并且,由于年代久远,掺杂在经络学说的曲解误说,已经根深蒂固,影响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和科学研究,严重阻碍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必须根据《内经》对“经络”的解释,解开“经络”之谜,弄清“经络”是论理工具,彻底澄清曲解误说,重新恢复经络学说的实际意义。
2
发表于 2007-12-13 20:02: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写的太好了
论证充分,真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所谓找经络实质的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证明已经证明不可能走通,是该反思为什么走不通了。
3
发表于 2008-1-31 18:19:1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经络应该是由有形的组织与无形的气(只是以现代的方法还不能完全发现和证实)组成的。
4
发表于 2008-4-4 14:12: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先生谬矣,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非亲身实证感悟而不能真正理解,就连有些老中医也并未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精髓。说个简单的现象,心脏有病的人左手臂上心经那条线路发冷,那就是心脏的病气沿它本脏经络传导的原故,临床上在左手臂心经上刮痧排出冷气后心脏的病状往往好转。练过气功经络敏感的人可用意念专注心脏,冷气也会沿心经排出而病情好转。经络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活人身上的。陆流教授对经络的探索比较切合实际,先生可参看一下。
5
发表于 2008-8-20 15:37:3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剌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为,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将上文用现代语言习惯,围绕雷公的提问,关于经脉的文字整理一下:脉为营;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乃通过)调(血气)虚实,营其所为。
如此这般,终于从《内经》文字证明,经络是主管 调 脉道血气的神经,是现代医学神经的一部分。
6
发表于 2008-8-20 15:49: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把“经脉”解释成 论理工具,将使中医理论变得虚幻缥缈。
7
发表于 2009-2-10 10:37: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近作《新经络学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哈哈  见到医哲 的文章,可见先生的学识和用功,但我还是给先生浇冷水了.把“经脉”解释成 论理工具是绝对错误的,经络是有物质依托的.
8
发表于 2018-11-23 20:42:50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论证很有启发,经络并不是一个解剖结构,《内经》也没有这么说过。
9
发表于 2019-11-3 20:11:17 | 只看该作者
王耀勋 发表于 2008-1-31 18:19
经络应该是由有形的组织与无形的气(只是以现代的方法还不能完全发现和证实)组成的。

10
发表于 2019-11-3 20:19:39 | 只看该作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1 02:17 , Processed in 0.0911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