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怀瑾对未来的惊人预言(惊喜:很多已经应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4 23:2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

  以未来的趋势来看,不可忽视科学的力量,一个新的理论出现,马上可以使整个世界改观,在科学上的成就也是最高的智慧,也是菩萨,并不简单!“我在此预言,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不如此不能转变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靠敲敲木鱼、打打坐所能改变,这是时代趋势,各位拭目以待吧!”(《圆觉经略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年1月北京第1版,第196页)
2
 楼主| 发表于 2019-2-4 23:27:4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点

  我告诉他们二十一世纪,所有宗教,要把宗教的外衣脱掉,所有宗教的大门要打开,联合的沟通,不然将来一定被自然科学打垮,因为跟自然科学配不上啊!自然科学发展到最高点,可以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唯识、《楞严经》、《楞伽经》这些学理配合上。(老古版:《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下 P82页)
3
发表于 2019-2-6 07:15:34 | 只看该作者
        当科学变成迷信,如同宗教衰老的时候,宗教中的精华才能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辩证法。美国总统以及许许多多科学家,都信奉基督教。
        在中国,外来的宗教都要中国化。自然科学发展到最高点,回归到老子的“道”。

点评

您好,李先生, 我截取一段楞严经的精彩片段经文给大家欣赏: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6 09:38
4
发表于 2019-2-6 09:38: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2-6 07:15
当科学变成迷信,如同宗教衰老的时候,宗教中的精华才能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是辩 ...

您好,李先生, 我截取一段楞严经的精彩片段经文给大家欣赏: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译文:阿难,我现在问你,当初你发心求无上智慧,是因为如来三十二种妙相的缘故,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又是用什么感到欢喜的呢?阿难告诉如来:世尊,我是用心和眼来感受欢喜的。我的眼看见如来的美妙相,我的心就生起了欢喜,于是我发心求无上智慧,誓愿舍生弃死。如来又对阿难说:如你所说,真欢喜之处在于心和眼,那么,如果不知道心和眼在什么地方,就不能够制服俗尘生活中的烦劳。就好像一个国王,当他遭到了敌人的侵犯,他发兵讨伐,就应当知道敌人在哪里才行。你之所以仍在生死轮回中不得解脱,就是受制于眼和心的缘故。我问你,心与眼现在在什么地方?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译文:阿难对如来说:世尊啊!全世界中的种种众生,都认为能够识知外界事物的心是在身体内部,即使是如来的青莲华眼,也是长在脸上。而这些对应于四尘(地水火风组成的浮尘根)虚浮不实浮根,即,眼、耳、鼻、舌等器官,只是长在我的脸面,但是能知能识别的心却是隐藏在身体的内部。如来又对阿难说:你现在正坐在如来佛的讲堂上,你看看衹陀树林现在在哪里?阿难回答:世尊,这些重阁叠楼的清净讲堂,就在这衹园里,那衹陀树林就在讲堂的外边。如来说:阿难啊!你在这讲堂之中,先看见什么呢?阿难回笞:世尊,我在讲堂里是先看到如来,然后看到大众,再往外看去,才看见那些林园。如来说:阿难啊!你看见林园,是因为什么才看见的呢?阿难回答:这大讲堂,门窗宽阔,四方洞开,所以我在讲堂内能够看见那些树林。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译文:如来对阿难说:就像你所说那样,你在讲堂内,因门窗洞开而能看到远处的林园,难道有众生在讲堂上看不到如来,只能看见讲堂外的东西。阿难回答:世尊啊!在讲堂内看不到如来,只看到外面的林园泉水,没有道理。如来说:阿难,你也是这样的。你的灵明真心本来就一切应该清清楚楚的。如果你现在认为此真心就在你身躯之内的话,那么,这时就应先透澈知道身躯的内部。但是,难道真有这样的众生,先能够明了身体内部,然后才能看到外面东西?实质却不是。依照你的见解,既使看不到身躯内的心肝脾胃,也应该看到指甲毛发在生长,筋骨血脉的运动流淌。却任何一点也看不到,由此可知真正的透彻明净能明白一切的真心一定不在身体内部,那还谈什么能够了知到外面呢?所以应当知道,你所说觉悟灵明的真心,驻在身躯之内是不对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译文:此时阿难行礼叩首,并对如来说:我聆听了如来宣示的佛法,顿时觉悟了我的真心,其实是驻在身外的,为什么呢?就像灯光那样,灯点亮在室中,就应是先照亮室内,接着才照亮门户,然后才是照亮庭院。一切众生,不能识见自身内部,只能看见自身之外事物,这就像灯光是驻在室外,所以不能照亮室内。明白了这点,就不会再有迷惑,就能达到与佛的智见一样,这大概不会有什么颠倒妄乱的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译文:如来对阿难说:这些比丘们刚才随我在城里乞食行斋,现在回到衹园来,此时我已吃过了。你来看看,一个比丘在吃东西,其他人会不会饱呢?阿难回答:其他人不会饱。世尊,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比丘们虽然都已成就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他们各有各的躯体,一人吃饭,其他人怎么会饱呢?如来对阿难说:如果像你能够识知的心,其实是在身外,那么,身体与心各在一处,即两处,则它们并不相干,心所能识知的东西,身体就不能感觉到,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心却不能识知。我现在伸手给你,你用眼睛看到它时,你的识知的心能辨别出来吗?阿难回答:能的,世尊。如来告诉阿难:心和眼有相互作用而产生了知的功能的话,则证明心与身不能分离,所以你应该知道,说此真心在身体的外部,是没有道理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译文:阿难对如来说:就像如来说的,由于不能知内的缘故,所以说心不居于身内。又由于身与心相互认知即能够相互间不分离的缘故,所以又说心不在身外。现在我想,了知之心是在某个地方。如来说:在什么地方?阿难说:这种能知之心,即使不能了知内部的事物,但是却能看见外部事物,那么,我想这了知之心就像是潜伏在一个根里面。这好比有人拿水晶碗盖在眼上,虽然遮住了双眼,但却不妨碍眼看见东西一样,了知之心随从根里对外作用。见随即显现,这个见随即也就能分别识知事物,这就是说,眼睛看见什么东西,心就能够辨别。所以我认为,了知之心所以不能识知身体内的器官等,了知之心能够了知外物而无障碍遮盖。这也是它潜藏在眼根后面的缘故。如来告诉阿难:如你所说,识了知之心藏在眼根后面,就像透明琉璃碗盖在眼睛上一样。当人们用琉璃盖在眼前时,就应当看到河流山川,但是,能不能看得到琉璃呢?阿难说:世尊,当人们用琉璃遮在眼前时,实际看到的是琉璃。如来告诉阿难:.当你的了知之心与琉璃同在一处,只看到河山,为什么看不到眼睛呢?如果看到眼睛,眼睛即同眼前景像在一起,眼睛就是眼前的景像,不能说随同眼根看见外景。如果不能看到眼睛,为什么说这了知之心是潜藏在眼根后面呢,这是与琉璃盖在眼前是一样的情形呢?所以,你说了知之心潜伏在根里,与玻璃盖在眼前一样,是不对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外)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外)。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译文:阿难对如来说:世尊,我现在又想,众生的身体上,内脏等深藏在体内,眼耳等露在外面,深藏即是暗的,外面的则是明的。现在我面对着如来,睁开眼就能看见明,这就叫见外,闭上眼睛看到暗,这就叫见内。这样解释如何?如来告诉阿难:当你闭眼看见暗时,这个暗的情景是与眼相对,还是不与眼相对?如果是与眼相对的,那么暗的情景就应当在眼的前面,为何要说什么见内呢?如果你定要执着眼前的黑暗境界是见内,那么,你坐在暗室里,没有日、月、灯光,这暗室之中,就都是你的心肺腑脏,岂有这种道理呢?
假如所见的黑暗境界不和眼相对,那怎么能看的见呢?(因为认知有观察的主体和所观察的对象才能成立)如果你强说见暗时,是离开对外之见(否认对外),是内对身体内部,而这是由于闭眼所造成的;那么你的脸部是属于身体的外部,当你睁眼时,为什么看不到你的脸。(内:为体内,外:脸当然是外)如果向外看不到脸,那么向内也就不能看见内(就是外对也不成)。如果你强说你能看到自己的脸,那么:这了知之心以及眼根必处在虚空之中,哪里在什么内呢?如果它们处在虚空之中,虚空自然不是你的身体,和你就无关系。如果你特别固执仍然执着这个离开身体的了知,还存在在虚空里、还有另一个身体存在,那我如来,现在明显的在你的体外,而且能够看见你的脸,难道我是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经有知,虚空中你的身体就应当没有知,如果你一定执着虚空里的身和现前的眼都有觉知的能力,那么一定有两个分开的了知的心,如果是这样,岂不是你这个人,修成后应该有两个佛?所以你应知道, 你所说的见暗即是见内,是不对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5:44:30 | 只看该作者
再从教相上来看,则本经系圆摄[显、密、性、相][禅、净、密、律]诸法,再以禅密为主修。至于禅与密的配合,则取[先禅后密]、[由禅入密]、及[外禅内密]的方式。所言[密]者,秘密也,广而言之,即诸佛如来自行的秘密、不可思议境界,以非九界凡圣(六凡三圣)所知,故称为秘密。详言之,即如来的身、语、意三业,皆是秘密不可思议;故称为如来之[三密],即[身密、语密、意密],如来以自住之身语意三密,教授菩萨及大根众生,菩萨及众生依教熏修此三密,即得自于八识中熏得三密之气分,于外则能感得如来依本愿威神之力,三密加持行者;内外胜因胜缘和合,是故速得生起菩提道种、乃至熏转八识、断恶生善、转身为菩提萨埵。现将禅密修行的配合方式,简述如下:
6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5:45:43 | 只看该作者
1.先禅后密——本经在如来详说首楞严神咒之前,其教相主要是以禅为主,因为如来要以[显说]的方式,来引摄阿难等,先行破妄,而于真实之道得信解,并发心修行,故这一部分非要显说不可。于无上法得信解发心之后,再说密咒,及其修法,方便引摄,渐次入于如来甚深三密不可思议境界。是故,即是以禅入[信、解、行]之门,而以密入于深密修证之门,以是之故,本经在大藏经中,列于密教部,良有以也。

2.由禅入密——由对无上禅之闻、思,而得于如来藏不思议性心得开悟,复由如来三密威神之力加持,令行者顿得三密相应,顿入、顿证此不思议之本体。此即是本经由禅入密之处。

3.外禅内密——亦即外修首楞严定,内持心咒,如是即是禅密一体、外禅内密。

因此可知,本经之法门,殊胜无比。此外以本经教法而言,可说是:[非禅不得密,非密不证禅]。因为若光修密,而毫不习禅,则于无上理,无从信解、悟入,如是径修三密,则不知所云,即使遍学、遍修种种密法,也不知在修什么,因为无信、无解、无悟,则所修何事?所谓[悟而后修,不悟复何修?]而欲悟,则须先信解。因此古德说,修密须先有十年的显教基础,此话颇有道理。

其次,[非密不证禅],以无上禅乃如来不可思议的[秘语秘意]境界,故非言思可得;是故不能以[思议法]而求于[不思议法],须得径以[不思议法]而证入[不思议法]。是故,于禅得悟之后,即顿舍一切凡夫言说思议之法,而径以如来所开示之不思议[三密]法门为所依,以此而顿入如来三密不思议、万德庄严之境。

再次,于经教中,像本经这样圆摄禅净密律、显密性相诸法者,实不多见,其中以《华严经》最为明显;不过《华严经》虽圆摄显密性相诸法,但较偏于理,至于本经,则不但圆摄显密一切诸法,且理事均等。

又次,本经圆摄显密性相诸法,含有两层深义(即所谓[如来密义]):

1.成就从生之具足信、决定信——何谓[具足信]?即具足信受如来所说一切显密性相诸法,等心修学,不以自妄想心而妄生分别、计着。何谓[决定信]?即决定谛信一切佛语;佛语谛实,决定不虚;不为一切凡外邪小所动。行者以得[具有信]及[决定信]故,满足信根,速入菩萨正位,而得十信满心,于佛法中住。

2.速断法执——以如法、等心修行一切法故,于诸法门,远离妄想分别、爱憎取舍;于初发心时,即顿断法执、法爱;法执断故,我见、我慢、我执亦断。我法二执断故,顿了本具清凉法体(所谓[不历僧祗获法身]),顿与如来萨婆若一切智海相应,堪修无量无上不可思议大行,入普贤行;是故当知,此法门者,即是熏习、长养、成熟、成就[菩萨种性]、[如来种性],令佛种不断。是为[如来真实义]也;何以故?一切法皆为一佛乘故,非若二、若三、何况若五,是皆化城,而非宝所。
7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5:46:23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真经无疑

摘自成观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义贯》。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有人说《楞严经》是一部伪经,为什么?又,讨论《首楞严经》真伪之辨的文章或论文,可参看哪些刊物或书籍?】

答:[首先,为何近代有人说《首楞严经》是一部伪经?因为这是一部专门破魔的大宝典,令修行人得以辨魔、远离魔事,修行没有障难。而末法时期魔强法弱,故魔力令愚痴邪妄之人,谤此法门,令人不信,即无所依怙;此法门即被谤、被毁,众生不信此正法,魔于是得肆无忌惮,放心大胆地大造魔业,大成魔事,于是一切修行人不能出于魔掌,堕于三途,更遑论明心见性、修行菩提;故可知毁谤此经,即是毁去末法时期修行正法之人的最大靠山,窍取一切正修人士的护身符、以及破除魔事的无上法宝。因此,毁谤此经之事实,即末法一大魔事之肇端——魔尚未被破,已然先发制人,【抢先出招】了。恶心、邪心之人为魔所用,而发如是破法邪言,而一般大众,愚昧无知,不知轻重,也盲然随之应合。

其次,《首楞严经》是一部破魔大全的宝典,是诸魔的克星,有人说它是末法时期的一面[照妖镜];一切佛法修行人,欲免于魔事,必须参究《楞严经》。又,末法时期,法欲灭时,这部《首楞严经》最先灭;因为《楞严经》一灭,诸魔横行,即无人能制,一切邪魔外道、邪师邪说便能肆无忌惮,横行无阻。如今末法已五百年,经法将灭时,即有邪心人,为魔所用,因而自疑经谤法,且令人疑经谤法;众生疑经谤法既久,共业成就,经法即灭,这世间便再也找不到这部经书了——法如是故,众生业报如是故:因为众生共谤如是经法,便再也无福见闻、领受如是经法。话说近世最先起来倡导疑谤《首楞严经》的,是民国初年几个白衣,后来亦时有所闻;有人在注解《楞严经》时,也自已主动提到,说:[有人说《首楞严经》是伪经],但作者只提这么一笔就罢了,并非加以任何的评论或驳斥,是故徒启读者之疑窦,且又象是在[默认]或默许其说,于是更令读者心中狐疑不决,因而于此上妙法门即有障难:不能解,更不能悟入,遑论悟而后修。因此鄙人希望末世一切讲经注经者,若遇有人谤经毁法,应善为众生释疑、破疑、解惑,普令众生于如来正法生起正信、正解、正修行。这是讲解正法者的职责,这也才能达到讲经的目的;否则讲经何为?

后段‘首楞严三昧法门的殊胜处’中所引之诸经论,便可用来作为‘以经证经’的最佳例证(亦即,用其他佛所说经典的圣言,来证明本经与他经所说无异),故知《首楞严经》不但是一部佛口亲说的真经,而且是一部极为完备,圆满殊胜之经。隋代天台“智者”大师,即已闻说西天有此殊胜经法,便期盼此经赶快传来中土;其期盼之切,乃至造了一座‘拜经台’,天天都亲自去西向拜经,盼其早来。然而尽智者大师一生,竟无缘亲见此经;因为印度的国王,深以此经为国宝,不听其外传他国;后经般剌密谛法师千方百计,在唐时偷渡传来,汉土众生才有缘得闻如是妙法。不过此宝典最后之所以得以传来中土,可能智者大师拜经的诚心也是一个增上缘。

东晋的高僧法显,于其所著《佛国记》(或称《高僧法显传》)中云:‘佛昔于此说《首楞严》,法显生不值佛,但见遗迹处所而已。

由此可见古人于佛、于法的信心之一斑,近世人根钝,且不知惜福,不知经法之可贵,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乃至依于世见、慢心,轻法慢教,疑谤正法,谓非真经,或曰非是佛说。试想:如是清净、胜妙法门,一字一句,读之都令人遍心清凉——如是智慧、妙法,除了佛的一切智外,还有谁能说得出?又,佛弟子不同于世间儒者或学问家,佛弟子或菩萨,若有所说、有所作,绝不会、也不须妄语假讬是佛所说,因为他们不须像孔子有‘托古改制’的需要;他们没有什么‘制’可以改、或须要改;诸菩萨、祖师大德,皆是承佛之教,弘传如来正法,其所作也都名正言顺的称为‘论’,而为三藏之一,与佛所说的经藏一样受到尊重,受历代弘传;因此这些如来的贤圣弟子实在没有必要这样犯戒,欺诳如来及众生,而‘伪造经典’——再想:若菩萨或祖师大德,已修到了能造出如是上妙经典、能开悟度化无量众生的境界,他还会去造这样的欺诳之业吗?他心中还会有如是欺诳的杂染心吗?连一般受五戒的居士都不会轻易妄语,更何况有如是智慧与修行境界的菩萨或祖师大德,会去犯这最基本的戒律?再说,如果菩萨已达到能宣说如是清净上妙之法的境界,他一定不会犯戒、伪造佛经,一定会按照正途而‘造论’,且于其论中推仰如来,推尊如来修多罗教,宣扬如来修多罗之教旨,(这是一般论藏的通途),而不会‘假装’自己是佛,而‘假藉佛的名义’来说他自己的法,这种事,菩萨是干不出来的。

再者,我已如是称扬赞叹此首楞严法门,亦引诸经论加以称扬——我讲这么好的经给你听,你却来问我此经是真是假?!若是伪经,我干嘛费这么大工夫为你讲?

身为佛弟子,深受佛恩,不知宝爱佛经之可贵,却听从恶知识来疑它、谤它,辜负如来。譬如有人被父母养育成人,一朝忽听恶人造谣,说他父亲不是他的亲生父,于是起疑,乃至不信亲父,甚而忘恩绝义,听信恶人谤法者亦如是,若因此疑而不信正法,忘佛深恩,即断绝善根,成一阐提人。

经中说:佛初成道时,魔王波旬即来见佛,劝请如来速入涅槃。他说:世尊所作已办,已证一切法无生,可以速入涅槃。

佛对波旬说:我诸弟子尚未成就,我不宜入涅槃。

波旬说:那么待世尊弟子皆成就时,应即入涅槃。

佛默然应承。

于是魔王波旬欢喜踊跃。

波旬又对释尊说:世尊,世尊灭度后,于末法时期中,我将化为比丘僧,于世尊佛法中出家,披佛袈裟,诵佛经典,而破坏佛法。

于是世尊落泪。
8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5:46:4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我再说一句话:若连信根都没有,如何堪受如是“如来密因、诸菩萨万行”的大法?《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或有善根,闻即信受;或有障重,久化方归。”

愿您坚信,佛不妄语,菩萨不妄语;佛语谛实,决定不虚。”

楞严经三大主旨

悟本体

本性即是真如本性,即如来藏性。

[悟]有三种:
9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5:49:07 | 只看该作者
宣化上人,东北黑龙江省双城县(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人,是在美国建立三宝第一人。西元1918年(民初戊午年)农历3月16日生。俗姓白,名玉书,又名玉禧。父富海公,一生勤俭治家,以务农为业。母白太夫人胡氏,生前茹素念佛,数十年如一日。怀上人时,曾向 佛菩萨 祈愿;生上人前夕,梦见 阿弥陀佛 大放光明,遂生上人。

上人生性沉默寡言,天赋侠义心肠。11岁那年,见邻居一死婴,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毅然有出家之志。12岁,闻双城王孝子──上常下仁大师,尽孝得道,发愿效法。忏悔过去不孝父母,决定每日早晚向父母叩头认错,以报亲恩,自此渐以孝行见称,人称“白孝子”。15岁皈依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师。同年入学,于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医卜星相等,无不贯通。求学期间,参加万国道德会等慈善团体;又为不识字者,讲《六祖坛经》、《金刚经》等;为贫寒者,创办义务学校。

19岁,母亲逝世,结庐于母亲墓旁,期间礼请三缘寺上常下智老和尚为剃度师,法名安慈,遂披缁守于母墓旁。守孝期间,发“十八大愿”,拜华严、礼净忏、修禅定、习教观、日一食、夜不卧,功夫日纯,得乡里人民之爱戴礼敬。感动 诸佛菩萨 护法龙天,故灵异之事多不胜数,人称“奇僧”。一日打坐,见六祖大师至茅棚,告曰:“将来你会到西方,所遇之人无量无边,教化众生如恒河沙,不可悉数,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征象。”言毕,忽而不见。守孝期满,暂隐居长白山支脉弥陀洞内修苦行;后回三缘寺,任首座。居东北期间,观机逗教,点化迷蒙,济世活人,感化无量龙蛇、狐狸、鬼神,求皈受戒,改恶修善。

1946年,慕上虚下云老和尚为宗门泰斗,遂束装就道,前往参礼。途中备经艰苦,踪迹遍及内陆各大梵刹。1947年,赴普陀山受具足戒。1948年,抵广东韶关曹溪南华寺,礼上虚下云老和尚,受命任南华寺戒律学院监学,后转任教务主任。云公观其为法门龙象,乃传授法脉,赐法号宣化,遂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摩诃迦叶 初祖传承之第四十五代。

   


出生奇闻

于戊午年三月十六日,在夜间太夫人“梦见” 阿弥陀佛 降临,身放金光,照耀世界,震动天地。惊醒之后,异香扑息,其味非常,清澈肺腑,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不久,降生人间,连哭三天三夜而止,盖觉娑婆世界之苦不堪忍受故。

   


出家因由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
今将宣化上人自述出家的因缘,摘录如下:
我在十二岁以前,脾气很倔强,倔强到什么程度呢?凡是有人惹我的时候,就会哭,一哭起来,没有完的时候。父母的话也不听,非常任性,有时候不吃不喝,拼命的哭,令父母也没有办法。当时的想法,知道父母非常疼爱我,我若是不吃东西,父母的心会软,会向我投降。我那时就是这样的不孝,不体会父母的辛苦。想起来,实在不应该这样不守规矩。

有一次,邻居的小孩子来到我家,那时,我刚会爬,他也是在爬的阶段,我们在炕上爬,看谁爬得快?我爬到前头,不料他用嘴来咬我的脚。愚笨的我,不知反抗,只知大哭。想起来真可笑!

在十二岁那年,和同村小朋友到郊外去玩,发现一个婴儿的尸体,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认为小孩子在睡觉,但叫也叫不醒,看他眼睛闭着,又不喘气。我莫名其妙,乃回家问母亲:“为什么小孩子在郊外睡觉?”母亲说:“那小孩子死了。”又问:“为什么会死?怎样才不死?”当时,有位亲戚便说:“要想不死,除非出家修道,才能不死。”那时候,我对死很怕,也就是不愿意死。又觉得生生死死没有意思。遂起了出家的念头,修道才能了生脱死。

有一天,我对母亲说:“我想出家修行,不知妈妈愿不愿意?”母亲说:“出家是好事,我不能拦阻你。可是等我死后,你再出家也不迟。”母亲已经许可我出家,我心中非常高兴,但是不能即刻出家。当时的我,反省过去做了不知孝顺父母的事,惹父母操心,费了很多精神。怎样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左想右想,想出一个笨法子——向父母叩头,表示忏悔。遂决定发这个心愿。当我开始给父母叩头时,父母吓了一跳,便问:“为什么要叩头?”我说:“因为我以前不知道孝顺父母,惹父母生气,现在知道不对,所以从今天开始,向父母叩头。”父亲说:“既然知道过错,能改就可以啦,不必再叩头。”我说:“孩儿的个性一向倔强。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父母知道我的脾气,不再说什么,默许我的愿心,接受我每天早晚三叩头。

从此以后,每天清早起来(家人在睡觉时),便到院中向父亲三叩头,向母亲三叩头。每天晚上(家人上炕睡觉后),又到院中向父母各叩三个头。叩了一个时期,感觉不够,又向天地叩头。当时不知有天主、地主、人主等名词,只知有天地君亲师,所以每天早晚,给天叩三个头,给地叩三个头,给国家元首叩三个头,给父亲叩三个头,给母亲叩三个头,给未来老师叩三个头。这样的叩头,经过一段时期,感觉还不够,又增加给天下大孝人叩头,给天下大善人叩头,给天下大贤人叩头,给天下大圣人叩头。

以后又增加给全世界所有的好人叩头,也给全世界所有的坏人叩头。乃对天叩头,向天祷告,希望大恶大坏的人,改恶迁善,统统成为好人。这样的增加下去,最后增加到八百三十个头。每次要叩两个半小时的头,早晚两次,需要五小时,我在院中,无论刮风下雨,照叩不误。就是在冬天下大雪,也是在院中叩头。用我的愚诚来叩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样叩了几年,母亲故去,我在母墓守孝三年,仍然在叩头。守孝期满,出家之后,开始研究经典,自己觉得佛经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经典,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经典。其他宗教的经典,不能同日而语,简直是望尘莫及。

我在未出家之前,参加各种宗教的活动,曾经参加天主教的弥撒仪式,耶稣教的安息会,还赴旁门左道的法会。总而言之,到处寻觅了生脱死的方法,到最后很失望,找不到根本解决的方法。各宗教的教义,都不彻底,不究竟。但是发现天主教和耶稣教,普遍令一般人所接受。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新约和旧约,译成各国的文字,义理浅显,容易明了。

佛教的教义,虽然很圆满,但是文字太深,非一般人所能明了,所以信仰的人很少。当时,我发了一个空愿,决心将三藏十二部经典译为语体文,再翻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可是我不懂世界语言,也没有机会学习,也没有这种智慧,不知能否兑现呢?

于一九六八年,我来到美国弘扬佛法。到机缘成熟时,美国弟子们,便开始翻译经典,完成我的志愿。经过多年的努力,翻译的成绩颇佳,可是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从事这种使命,乃是神圣的、清高的、无上的。把三藏全译成英文,功德无量。

今天果满斯愿,拟将佛经译成英文,引起我想起在往日所发的愿,盼望我的弟子,大家同心协力,来完成我所发的愿力!

   


立志传佛

宣化上人在南华寺亲近虚老时,蒙老和尚重视,特委要职,受命为南华戒律学院学监,不久转为教务主任。在传戒时,为尊证阿阇梨。以后虚老将沩仰宗法脉传给上人,成为沩仰宗第九代接法人。

为续佛慧命,上人从香港来到美国,极力提倡禅净教三修的法门,打破门户之见。规劝弟子们天天要坐禅,天天要念佛,天天要研究经典。三管齐下,才收事半功倍之效。

上人有超人的智慧,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讲经说法,事前不拟草稿,观机逗教;因时、地、事、人而说,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说出来义理圆融,所谓“辩才无碍”,令人叹为观止。

上人讲华严经时,能闭目诵经文,一字不错,笔者认为未曾有,亲自所见,亲耳所闻,所以衷心的敬佩。在上人座下的弟子,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对上人的德望学识,崇拜到五体投地。

上人教导有方,弟子们循规蹈矩,认真修行,遵守佛制,时时搭衣,日中一食,夜不倒单。可以说,找不到第二处;所以万佛城是世界的佛教中心,对所有佛弟子有不可思议的启迪作用。

上人于一九六二年,来美之后,成立中美佛教总会,又成立四大道场。在三藩市有金山禅寺,在洛杉矶有金轮寺,在万佛城有如来寺,在西雅图有菩提达摩中心。为培养弘法的人才,特在万佛城设立法界大学、培德中学、育良小学。为使佛经流通于全世界,故在万佛城成立国际译经学院。现有四十余位僧尼,精通数国之语言,埋头苦干,翻译为英文之经典,已出版六十余部,均获各界好评 [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08:14 , Processed in 0.0590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