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中医基础理论中概念的困惑与思考诠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8 07:0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8 07:34 编辑

      中医基础理论中概念的困惑与思考诠释
                                         张登本 孙理军
   

      ( 陕西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第一作者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医基础理论源远流长, 但作为中医学分支学科形成的历史则始自于上世纪 50 年代。全国 1956 年中医学院成立初期称之为《中医学概论》和《内经讲义》,自上世纪70 年代由原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学基础》以后, 基本沿用这一学科概念,80 年代将之微调为《中医基础理论》并沿用至今。回顾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沿革之目的,在于说明本学科的历史短暂,存在一些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却必须加以修正,否则将继续制约中医理论的发展。

      1  概念的形成缺乏科学的抽象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 以及本质属性) 的思维形式。”“抽象性与普遍性是概念的特点”。形式逻辑“要求概念明确,就不仅是不模糊不含混,还要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及其本质。”“要做到概念明确,必须使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明确。”所谓“抽象”,即抽象思维, 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而反映现实的过程,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认识现实的结果。有人认为,“中医理论缓慢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缺乏逻辑性”,此言不谬。中医六淫中的风邪、寒邪、湿邪、火( 热) 邪等概念的形成就缺乏这种科学的抽象。
      
      例如风邪概念的形成,,有人认为“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有人认为“风具有轻扬开泄, 善动不居的特性,故自然界中凡具有此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还有人认为“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这是从自然界风的特性, 比类人体患病后出现病位在上、在阳分, 有汗出恶风的症状, 或者发病突然病情变化迅速、症状游走不定, 或肢体有颤动摇晃等表现特征的致病原因,皆概为“风邪”的概念。很显然, 将自然界人们共知的“风”的特性与人体患病后出现上述症状进行比类, 虽然产生了“风邪“的概念,但并不能从真正的科学内涵上揭示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因本质。
      

      六淫中湿邪概念的产生也是如此。古人看到多雨季节空气中或地势低洼之处的湿度大, 湿度大的物体其比重大, 必然向下沉降,地表湿度大就会泥泞, 故曰“湿胜则地泥”(《素问•五运行大论》) , 故湿有胶着黏腻的特点。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中“湿”的表浅特征的直观认识, 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就以自然界湿的诸种表象,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归纳出湿邪有重浊、趋下、袭阴位、黏腻等性质和致病特点。但是临床上所见的头身困重、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泄泻便溏、小便不利或混浊、带下色白量多、下肢浮肿等等,则与所比类“湿”的原型之间缺乏必然联系, 显然湿邪概念仍然没有从本质上揭示产生上述症状的真正原因。
      

      六淫中暑、火邪(热邪)燥邪、寒邪都是运用“取象”方法进行“比类”后产生的。从“风邪”、“湿邪”概念形成的过程看,古人是在对自然现象和病人的临床症状两次观察基础上,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只能运用在当时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的“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对两者表象进行“比较”后, 将病人出现类似于风或湿自然性质的症状产生的原因, 分别归类并命名为“风邪”或“湿邪”的。
      

      “概念与语词是密切联系的, 概念的产生和存在,必须借助于语词, 不借助语词的赤裸裸的概念是没有的。”“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这种用“取象比类”所产生的概念语词只能用比喻或借代的词语形式表达,而任何比喻只能是事物表象而非本质的,模糊而非明晰的,无论什么样的比喻都不能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六淫的概念如此, 用五行特性去/“比类”五脏的生理也是如此。显然“取象比类”思维所形成的概念,不但没有揭示所要认识的事物本质,而且远远脱离了所“比类”事物的原型。

      2  概念的哲学特征浓郁, 缺乏自然科学的属性
      医学学科是研究、揭示人类生命规律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但中医理论中的概念,尤其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些概念,具有十分浓郁的人文科学色彩和古代哲学的特征。诸如精、气、阴阳、五行、神等概念就直接从中国古代哲学中移植过来, 并指导着中医理论的思维。不同学科对概念内涵界定的要求是不同的。自然科学,尤其是现代自然科学则要求概念的内涵是明晰、具体,界定必须十分清楚, 而哲学对概念的要求是宽泛的。中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而言,由于其形成背景的缘故,其中十分重要而且运用又十分广泛的一些概念则保留了浓郁的哲学特征而缺乏自然科学对概念属性的要求。
      例如阴阳概念, 其哲学内涵是指“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中医学理论形成时借用了这一概念并广泛地用以解释医学各个层面的问题, 渗透在中医领域的各个层面,医学各个层面所涉及的事物似乎都可用阴阳涵概,但却又都不是阴阳。因此阴阳的概念就无法进行属于自然科学的医学定义。在中医学理论的具体应用中, 其定义的内涵相当的不确定, 如阴证、阳证,阴脉、阳脉,阴邪、阳邪等,此时的“阴阳”是指事物的属性。阴虚证、阳虚证分别指两组具有特定症状的病理状态或其属性。补阴、补阳治法中的阴阳,是指用补益药物调理具有特定症状的病理状态或虚衰不足的两种不同属性的物质。可见, 用事物属性的内涵去定义阴阳, 这种定义的结果,其内涵必然是宽泛的、不确定的,只能用“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来表示阴阳定义的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阴虚”“阳虚”只能是对两组特定症状的病机概括, 而这两组症状又可在多个内脏失常所致的病证中同时出现, 所以就无法确定其客观统一的辨证指标体系, 这也正是历经 40 多年对阴虚证、阳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不甚理想的原因所在。
      

      气的概念也是如此, 古代哲学将“气”定义为“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 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由于中医理论在建构时就直接借用了这一哲学概念, 所以中医理论对医学范畴中气的定义就无法摆脱其哲学的烙印,也只能在哲学定义的基础上稍加改造, 仍然无法反映气在医学范畴中自然属性的本质。气在医学内容的大量应用中, 仍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人们在阅读到古今中医文献时, 不得不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判断其具体语言环境中气的内涵,这就缺乏自然科学中概念的专一性。例如:《中医基础理论》“气”这一节的内容似乎对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界定很清, 但实际上并不清楚,临床各科在实际运用时只能又回到“气”的模糊概念上来,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将四者的相关理论落在实处。更何况到目前为止, 元气与真气、真气与宗气、宗气与营气、卫气与营气之间内涵界定仍然未能在各种版本教材中达到统一。正因为气概念界定的不确定性, 必然导致由气所派生的诸多相关概念也无法有确定的自然科学属性的内涵,“胃气”便是其例。在中医理论中应用“胃气”时, 有时指维持胃(或脾胃 或肠胃)进行消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有时指胃(或脾胃、或肠胃)的消化机能; 有时指正常舌苔形成的基本物质之一;有时指从容和缓、节律一致的脉象特征;有时指隐隐微黄的面色,等等。虽然中医理论在对气的定义时是从“一元论”出发的, 但在具体应用中却明显的多元化了。
   

      如果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中医理论中概念的上述缺陷就不难发现, 是因为阴阳、气等概念违反了概念“内涵与外延反比关系”的原则。任何概念的产生必须遵循“概念的限制”和“概念的概括原则。”“概念的限制”是增加其内涵, 缩小其外延, 自然科学则多用于此。“概念的概括”是拓展其外延,即便如此其外延也是有限度的,“概括的极限是哲学范畴, 因为哲学范畴的外延最广,不能找出比它外延更宽的概念了”。精、气、阴阳概念正是如此, 正因为中医理论中这些概念仍属哲学范畴, 所以在近几十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自认为找到若干属于气、属于阴阳的物质,都却又都不是气、不是阴阳的物质或现象的概念所在。

      3  “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不清
       概念间的关系是要揭示各概念之间所表述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审察中医基础理论中所使用的概念关系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概念关系不清的逻辑错误。如肺生理功能的相关概念表述就是其例。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在有的教材中归纳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 肺朝百脉;肺主治节 。仅此五者就已有多层面关系不清的逻辑错误。


      其一, 肺宣发、肃降问题。宣发、肃降是肺气的运动特点而不是肺的具体功能,因为肺气宣发与肃降的运动特点体现在于肺的一切生理活动之中。显然“宣发、肃降”是生理活动的属概念,而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朝百脉等为种概念。宣发肃降包含后者而非并列关系。


      其二, 肺主治节问题。《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 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显然, 肺主治节是以“相傅之官”为前提的, 因此, 其内涵应当是协助心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如何处理“主治节”与肺其他功能的关系? 有以并列关系处理者,有作为诸功能的总结,即隶属关系处理者,如果认真考察主治节的内涵,“主治节”为肺生理活动中的属概念,而主气、司呼吸、脉朝百脉、通调水道等为种概念,“主治节”涵概后者,就连按并列关系处理的医家也在“主治节”内容结束时说:“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其三,肺主气与司呼吸。肺“主气”与“司呼吸”仍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包涵关系而非并列关系。“肺主气”也即“肺主一身之气”, 这一概念应涵概“肺主呼吸之气”、肺主管气的生成(宗气)、肺调节全身气机三个种概念,如果将肺主气与司呼吸两个隶属关系概念变为并列关系,不但逻辑关系混乱不清,而且将肺所主管的“呼吸之气”排除在“一身之气”以外, 这也同样违背了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因为肺所吸入的将是分布于全身各处的清气,呼出的也是全身各处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气, 显然将“主气”与“司呼吸”并列,将“司呼吸”与“主一身之气”并列,将“主气”与“主一身之气”并列处理就有逻辑关系混乱之嫌。由此可见,在不失中医理论的大前提之下,理顺其逻辑关系是必要的, 这一关系应当是“主气”作为肺的首要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三方面予以体现的。


      其四,肺助心行血与“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概念认为,“肺与百脉相通,全身的血液通过这些血脉流注、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 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不断输送到全身的作用。”可见“脉朝百脉”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清, 外延较远,让中医学院一年级的学生从字面上很难解读其明晰确切的内涵, 因此应当在遵循中医理论中有关肺相关理论的前提下, 使用更简捷明了的“肺助心行血”概念。目前沿用“脉朝百脉”概念者亦十分明确地说:“肺朝百脉的生理是助心行血”,或曰肺“具有助心行血的作用”。


       类似于肺主要功能的相关概念间逻辑关系不清的还有:“心主血脉”与“心在体合脉”;“脾主运化”与“脾主升清”;“肝主疏泄”与“肝调畅气机”;“肾主”藏精“与”主生长发育“的关系等等。
概念间关系不清的逻辑错误, 不仅会影响人们对概念所涉及相关理论的理解, 同时也妨碍对其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发展。


       4  概念凝固而缺乏嬗变
       “概念是发展着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客观世界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和丰富概念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 也必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一些与客观事物的本质不相符合的概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做为研究生命科学的中医理论中的某些一成不变的概念, 应当加以修正和改造,否则将继续制约中医事业的发展。五行概念即是如此。


       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特征和事物本质是任何一个“真实概念”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特征。五行及其所涉及的相关特征却正违背真实概念的这一特征, 只要我们认真研读五行学说中所涉及的所有概念、概念间关系的相关内容, 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机理论、养生防治理论以及中医诊断和其他相关理论后就不难发现, 中医理论中对五行归类理论的应用最广, 而其中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生克制化、胜复机制等则应用甚少。例如在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解释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时, 就已经抛掉了五行的相生相克模式, 凡属相生关系的两脏,不仅是相互资助、协同的相生, 还存在制约; 凡属相克关系的两脏也不仅是互相制约, 还存在相互资助、协同关系/无论是相互制约或相互资助, 都是互动而不是单向的。至于运用五行归类的六腑(实则五腑)、五体、五华、五窍、五液等等, 就更无法运用五行生克制化或相乘、相侮理论去解释其生理功能, 以及相互间的联系。既然如此,那么五行学说中相生、相克等概念也应当随着实践的验证而有所修正,但现行教材却不是这样, 因而必然导致内容前后脱节,五行相关概念的陈旧与落后。由于概念的缺乏,必然会产生诸如“见其色而不得其脉, 反得其相胜之脉, 见死矣。得其相生之脉, 则病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的虚假判断,甚至出现如“按相生规律传变时, 母病及子病情轻浅,子病及母病情较重”;“按照相克规律传变时,相乘传变较深重,而相侮传变病情较轻。”这样与临床实践相去甚远的不切实际的虚假结论。


      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认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产生, 抛弃陈旧、凝固 僵死的概念,这是一个学科进步的表现,如果一味的抱残守缺,不但不是对中医事业的捍卫,而是运用另一种极端的做法对中医事业的扼杀,就会使中医事业的“有机体”因得不到新鲜知识的补充而窒息枯萎。
上述问题是目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在承担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的编写过程中体会颇深, 上述见解是我们在认真研读各种版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基础上有感于其中“概念”存在的相关问题而产生的不成熟看法,不妥之处, 求教于诸位同仁。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 形式逻辑1M2.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0, 20 22 26 21
(2)孙广仁. 中医基础理论1M2.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19 26
(3)金志甲. 中医基础理论1M2. 西安: 陕西科技出版社, 2001,250
(4)李德新. 中医基础理论1M2.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1 72 70
{5}吴敦序. 中医基础理论1M2.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25 29
(6)张登本. 中医学基础1M2.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132
(7)印会河. 中医基础理论1M2.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11 33 23
       《中医药学刊》20049 22卷第9
    在网上无意发现这篇高水平的论文,特转来供大家学习。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07:0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5-18 07:33 编辑

0                 

       这篇论文,是中医学界中不可多得的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值得大家认真学习,从而提高对于中医理论本质的认识。

      要想真心发展和提高中医理论,就必须认识到中医理论之中还存在着哪些缺陷和不足,然后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和提高,才能把中医理论发扬光大。


     有些中医师认识糊涂是有情可原的,因为他们不擅长研究理论。但是,一些学者却也在盲目的神化中医理论,捧杀中医,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浆糊学者”。这篇文章对于“浆糊学者”而言,应该是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学习的机会。






点评

好文章,谢谢王教授。 另建议:本论坛的千总版主更需要认真学习,为管理好本论坛储备充实新知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24 15:2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5-24 09:0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24 01:14 编辑

    本文有创意,但文中引入五行学说,似乎不妥?理由是,将人体五藏与五行扯在一起是牵强附会的作法。
    村人认为:在内经中很少有对五行的与医学关系的的阐述,对于五行始见于阴阳应象大论中“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是指的四季中的五行而非医学的五行。但现代中医理论中有五行一说,因此对五行进行探讨。
    肺属金是肺气出有声,仿如金鸣之意。
    心属火是因为心统血,血摄气,气血为生阳之源,属温熙事物之故。
    肝属木一是肝分叶,形象如树叶,二是因为肝阳上亢会产生目赤目雾等热的现象,取木生火之意。
    肾属水是因为肾为排泄水的通道,与水关联之故。
    脾属土是缘于脾统胃肠,是吸收五谷精华的藏府,意味滋养人体的精华物质是从土中获得之义。
    综上所述,五藏与五行的比类对应关系,是古医学将人体的五藏功能类比于五行中的物质或现象的类似功能。据此认为“五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类比取象思维逻辑在医学中的应用模式”。
    五行生克关系的讨论
    木生火是因木可燃烧产生火,意味阳对阴的依存。
    火生土是因火烧掉地面的植被可成为耕地,意味阴对阳的依存。
    水生木是木的生长需要水,意味此一种阴对彼一种阴的依存。
    土生金是因金是从土中获得的矿物提炼而成,意味此一种阴对彼一种阴的依存。
    金生水是因金可熔化为液体,意味金可转化为水的形态。
    土克水是因土能吸收和容纳水,土也可筑堤挡水,意味此一种阴对彼一种阴的制约。
    水克火是因水能灭火,意味阴对阳的制约。
    火克金是因火可熔化金,意味阳对阴的制约。
    金克木是因金能伐木,意味此一种阴对彼一种阴的制约。
    木克土是因木从土中取得物质而生长,意味此一种阴对彼一种阴的制约。
    综上所述,五行的生克是古代表达阴阳之间依存与制约关系的取类比象思维逻辑,依存关系意味相生,制约关系意味相克;因此认为“五行之间的生克是古代哲学采用类比取象的思维来表达阴阳之间依存与制约的
逻辑关系”。
    讨论认识
    1)五藏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类比取象思维逻辑在医学中的应用模式。
    2)五行之间的生克是采用类比取象的思维来表达阴阳之间依存与制约关系的思维逻辑。
    3)依据讨论认识,由类比取象思维逻辑及其在医学中应用构成了五行学说。
    五藏与五行的关系讨论:五行中的生克关系本身就是逻辑关系,但并不等同于医学逻辑,如心属火与肺属金同在上焦,并不意味心火必克肺金;脾属土肝属木同在中焦也未必肝木一定克脾土,从现代立场认为五藏与五行间的关系是牵强附会的应用,难以在医学中进行应用,建议保留探讨。





4
发表于 2017-5-24 15:25:3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5-18 07:09
0                 

       这篇论文,是中医学界中不可多得的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值得大家认真学习 ...

好文章,谢谢王教授。
另建议:本论坛的千总版主更需要认真学习,为管理好本论坛储备充实新知识。
5
发表于 2017-5-25 16:34: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基础理论问题其实最重要、最要命的就是概念问题。谢谢分享。
6
发表于 2020-12-10 08:42:04 | 只看该作者
  用科学的机械唯物论看中医,必然困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3:30 , Processed in 0.1325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