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这些年中医背了不少黑锅,今天我们来拿掉这个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28 14:0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8-28 06:08 编辑

这些年中医背了不少黑锅,今天我们来拿掉这个锅!
喜马拉雅FM2018.08.27
来源丨喜马拉雅FM正安文化的精品课《潘毅·中医文化必修课》
大家都知道,西医看病,关注的是疾病的全过程,或者是普遍规律,比如流行性感冒,他的治疗指南大概是这样,隔离通风、充分休息、多喝水,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一溜下来,路径很清晰,也很实容易操作。
中医是辨证论治,证,关注的是个体在这种疾病之中当下的反应状态。注意,是个体的反应状态。
有个概念叫做-同病异治
什么叫同病异治?它指的是,在一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如果表现出来的证不同,也就是个体反应状态不同,治疗就不一样。它又可以分为两种操作,一种是纵向看,一种是横向看。
纵向看:比如在自己身上,由于阶段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证。一个感冒病人来了,他第一天,除了基本感冒症状,可能是咳嗽、咽喉痒、痰白、流清涕,我们说他是风寒感冒;第二天,风寒感冒症状还在,比如,怕风怕冷、没有汗出、口不渴,但痰有点变黄,鼻涕也有点变黄,这个时候我们说,风寒有点化热了,到了第三天,如果出现发烧、咽喉肿痛、痰黄稠、鼻塞流黄涕、口干、舌红、苔黄,这是完全是变成肺热证了。
也就说这个病人,他三天呈现出是三个证,假如第一天看中医,是按照风寒犯肺来处理,祛风散寒;如果是第二天才来看中医,可能中医在疏风散寒的基础上,给他会加点清热的药;如果是第三天来看中医,中医就纯粹的给他清肺热。也就是说你的疾病发生了变化,你变我就变。以动态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这不是更符合辩证法吗?
另外一种是横向看的,比如三个病人都是感冒,按照中医都是外来的病邪,你是外来的,我就把你驱赶,只是我驱赶的方式是不同的,假如第一个是风寒犯肺证,我就疏风散寒;第二个是风热犯肺证,我就疏风清热,第三个是外感风寒湿证,我就疏风散寒祛湿
中医是在疾病的基础上,参考个体反应状态,因人而治的,中西医各自的关注的重心是不太一样的。第一句是,西医治的是人的病,他更关注局部病变本身,治疗的潜在思考是你病好了,人也应该慢慢会好。
中医治的是病的人,他更关注人的整体状态,他的潜在思考是人的整体状态调好了,疾病在这种内环境中也会自动好。
不少人会说,中医治病,疗效不能重复,等于说,你用这个方子治这个病,上一个有效,但同样的病,你用同一个方治下一个就未必有效。注意:同一个病,用同一个方,或者同一个药,自始至终贯彻到底,按照路径走,这是西医的思路。他觉得,这才是可重复的,这才叫科学。
而中医治疗同一个疾病,假如这个人的反应状态是不断的变化,中医的处方,是跟着改变的,也就说你变我就变。又或者像我前面举的例子,同一个病,三个病人来,表现出三种反应状态,我用三个方来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风寒犯肺?
可能有人问,同样感冒,同样的风寒犯肺,治疗一样吗?这个就基本一样了,因为你是同一个病,同一个证,所以,他的治疗方案总原则上是差不多的,最多你咳嗽重一点,加点止咳药,你鼻塞重一点,我加点开鼻窍的药。
甚至是两个病,比如一个人感冒,一个是哮喘,他们都是风寒犯肺证,中医的治疗方面就很像了,都是疏风散寒,只是在药物加减的时候,你感冒是,对付外感的药更多,你是哮喘,止咳平喘的药就更多,大方向一样,所以中医还有个名词叫做“异病同治”,就是你的病是不一样,但是你的反应状态差不多,所以我治疗起来就差不多。
所以,你看到没有,西医治病,它的权重是在病,而中医治病的权重更大的是放到反应状态,当然这个反应状态,包括全身反应状态跟病位局部反应状态。   
只要中医治好,而西医治不了病,我们通常看到的不待见中医的人的说法无非以下几种:一、这是自限性疾病,自己可以好的。第二,这可能是安慰剂效应,也就是心理暗示自己好的。第三,可能是西医给的原始诊断是错的,也就说原来诊断是糖尿病的,你吃好了,他就不是糖尿病,原来诊断是高血压的,你治好了他就不是高血压。第四,你用不同的处方,治疗同一种病,就算治好了,但没有重复性,所以不科学。第五,就算最终承认你疗效了,还有一手杀手锏,你的说理不科学。可见,这些年中医背的黑锅,纯粹是那些完全不懂中医治病原理与方法,持一己偏见而不待见中医的人甩给的,今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把黑锅拿掉!
那么中医到治病到底有没有疗效?又或者,这种治疗方式,是不是不科学?大家可以作出自己判断。

附:关于主播
《潘毅·中医文化必修课》凝聚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导潘毅教授三十年的学术、临床积累,用沉淀数百场课程讲座的精华,带你从《黄帝内经》到诸子百家,从历史文化到哲学思考,全面了解中医,贯通文化。
潘毅老师带你解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名著,并通晓中医与易经、道家、儒家、兵家、武术等各家的结合,了解变易、中和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维,把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反应策略、对治方式用于工作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5 11:21 , Processed in 0.0500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