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31|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原文,一字不可改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14 09:1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8-14 01:20 编辑

     香港脚之病与脚气之病,哪一个正确?
      《肘后备急方》葛洪公元317~420,网上查得两种原文:
     其一:
      治风毒脚弱满上气方第二十一
    脚气之病,先起岭南,稍来江东,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痺,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时冷时热,皆其候也。不即治,转上入腹。便发气,则杀人。治之多用汤酒摩膏,种数既多,不但一剂,今只取单效,用兼灸法。
取好豉一升,三蒸三曝乾,以好酒三斗,渍之三宿可饮,随人多少。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与酒煮豉服之。脚弱其得小愈,及更营诸方服之,并及灸之。


      其二
      治风毒脚弱满上气方第二十一
       香港脚之病,先起岭南,稍来江东,得之无渐,或微觉疼痹,或两胫小满,或行起忽弱,或小腹不仁,或时冷时热,皆其候也,不即治,转上入腹,便发气,则杀人。治之多用汤酒摩膏,种数既多,不但一剂,今只取单效,用兼灸法。
       取好豉一升,三蒸三曝干,以好酒三斗渍之,三宿可饮。随人多少,欲预防不必待时,便与酒煮豉服之,脚弱其得小愈,及更营诸方服之,并及灸之。



2
发表于 2018-8-14 09:48:5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经典原文,从训诂角度出发,"一字不可改动",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应,不可改动。

点评

如此说来,古人所说的“书不校勘,莫如不读”,又当如何理解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4 10:19
就这一点,林亿等《素问·新校正》做的很到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4 10:17
试问版主,古书有标点符号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4 10:15
3
发表于 2018-8-14 09:4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发表于 2018-8-14 09:51: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与研究医理,则不必拘泥。任何经典,都不是绝对真理。
5
发表于 2018-8-14 10:11:02 | 只看该作者
治风毒脚弱痒满上气方第二十一
    脚气之病

一一此脚气非彼之脚气。系维生素B缺乏所致的一种疾病,以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6
发表于 2018-8-14 10:11:21 | 只看该作者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毒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中医称脚气为“脚弱”。《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风毒脚气方》:“然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深师云:脚弱者,即其义也”。
7
发表于 2018-8-14 10:15:5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14 09:48
作为经典原文,从训诂角度出发,"一字不可改动",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应,不可改动。

试问版主,古书有标点符号吗?

点评

好像到清代才有所谓“句读”,还不是现在的标点!  发表于 2018-8-14 14:21
做为一种强调之意。  发表于 2018-8-14 10:19
8
发表于 2018-8-14 10:17:4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14 09:48
作为经典原文,从训诂角度出发,"一字不可改动",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应,不可改动。

就这一点,林亿等《素问·新校正》做的很到位!

点评

相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素问》而言,其经典原文又何止“一字不可改动”!读读王冰的“序文”可知,那是大动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4 15:17
9
发表于 2018-8-14 10:19:1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14 09:48
作为经典原文,从训诂角度出发,"一字不可改动",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应,不可改动。

如此说来,古人所说的“书不校勘,莫如不读”,又当如何理解呢?

点评

各自出发点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  发表于 2018-8-14 10:2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8-14 10:58:43 | 只看该作者
   校勘,训诂,标点符号……都需要标明白,不要窜入原文。古代医学著作都是实际情况的真实记载,后世环境、人物、背景等等发生了变化,一些内容不容易理解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某一个阶段,古代当时的情境又出现了,不容易理解的可能变得容易理解了。
     标点符号,放的位置不同,原文的意思可能大不一样了,也是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16:45 , Processed in 0.06321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