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五脏生克理论是将人体6脏削足适履硬性套入五行学说的(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4 09:3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30 19:40 编辑

        根据我的研究结果,中医治病,是先有了几万年以上的治病经验技术总结之后,才形成理论的。还是那句话,中医先有治病技术,后形成理论。中医治病大约发展到西汉时期,形成了“医经派七家”和“经方派十一家”两大流派(见《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难经》就是医经派七家的基础上于东汉时期形成的,而《伤寒杂病论》则是在经方11家的基础上形成的,《神农本草经》形成的历史可能早一些,只是现在无从考证。
      
                  
      其中,《黄帝内经》是在古代医家观察生理、病理现象,加上针刺、砭石、按跷、中药治病经验、气功导引养生体会以及自然气候对于人体的影响等基础上,引入当时的阴阳、五行、精气和天人相应哲学概念构建而成的自然哲学医学理论。古人为什么要引进哲学概念呢?这是因为,古代科技水平低下,古代医家除了在大体解剖下看到人体内脏部分功能之外,如心主血脉、肺司呼吸、肝主藏血、胃主受纳水谷等部分情况外,而对于那些肉眼无法看到的各脏生理功能实在是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司外揣内”的方法对于内脏功能进行揣测,但揣测的功能毕竟不是真实的,难以描述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于是古人引进了五行生克关系,用来表达五脏之间的关系。但还有一个难题解决不了,就是人体内有6个内脏,而五行学说只有木火土金水五个,剩下一脏无处安排,《内经》的作者只好舍去了脾脏,保留了胰脏(即中医之脾),可以说,古代医家是采用削足适履的方法将五脏套入五行学说的(这个观点是我于2012年最早在“中华中医药论坛”上提出的)。《难经》的观点与《内经》不一样,它是将脾和胰并为一脏合称凑够五脏之数的,可参阅见《难经42难》。但是,无论是《内经》的藏象假说,还是《难经》的脏腑论述,都是构建理论早期的初步认识,经过了后世的发展,才形成今天的“脏腑学说”。今天的中医教材中的“脏腑学说”的水平,远远高于《内经》中的“藏象学说”的缺胳膊少腿初级认识。
      
      总之,五行学说引入中医理论,是由于理论构建的需要才引入说明五脏关系的。由于人体内真实的关系并不是五行那种关系,所以,引入五脏学说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但在当时来说,这也确实是没有办法情况下的最好办法。否则,就无法构成藏象学说。所以,我们既不能苛求古人构建理论完美无瑕,也不能无限夸大古人的理论,甚至说成是字字珠玑,句句真理。因为,《内经》的构建受时代局限出现认识错误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中医史大家赵洪钧先生在《内经》时代中举出的一些事实就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五行学说虽然在表达五脏关系时有一些错误和牵强附会,但也不能象余云岫那样说的一无是处,在表达某些内脏关系和临证时,的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所以,完全取消五行也是不可取的。能用则用,不能用则不用,未必全用,才是眼下的务实态度。
      

      从中医实际治病疗效来说,只学了辨证施治理论,没有实际治病经验,是不会有较好的效果的。这是因为,辨证施治理论只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其讲解大多是总论似的,缺乏针对某个具体疾病的辨证,没有治疗具体疾病的治疗模版可以模仿,这是它没有西医内科学好学的主要原因。再加上药性治病理论十分粗糙,各种本草的说法不相一致,很难做到用药准确,这是中医治病效果不好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中医院校毕业生如果不跟师学习,学了理论也不会治病。名中医之所以治病效果好,是因为在辨证施治理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人在临床上实践摸索的治病经验。所以,钱学森院士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只靠阴阳五行还不够,名中医治病还要靠经验。
      据笔者研究,中医治病之所以难以提高疗效,新手不易入门。就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传统中医理论模糊不清,不易掌握,在治病时只会认证,不会认病,不懂得西医学的病理,而且又拒绝中药药理,才导致疗效无法提高。笔者毕业于西医学院,在校期间只学过一年中医理论,当年可以说中医理论功底很薄,但在临床治病探索中,由于采用学过的西医理论帮助笔者认识中医所说的“证”究竟是什么,用于指导中医方法治病,结果在治疗许多难治病的疗效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治愈了大量的西医专家和名老中医久治不愈的难治病,这就是最有力的客观证明。
      

      笔者认识到,只有借助于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开阔视野,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治病的疗效。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28 06:56: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7-28 21:37 编辑

          中医理论引入五行学说的真像早已经被笔者揭开,完全是为了构建中医理论的需要。我从2011年就开始陆续阐述这个观点,2013年后到本论坛仍谈过几次相关内容,可惜的是,大家和读者们至今也没有理解笔者观点的真实意义。

      我在2018年4月24日,再次发本文重申了我对于中医五脏生克理论产生过程的认识,可惜没有引起读者的注意,或许是不认可笔者的这个观点。
      对此,拙见认为,如果认识不到五脏生克理论的真实产生过程,那么,对于五行学说的争论会没有尽头,永远争论下去。
            

      中医五脏生克理论,是在生理、病理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为了构建理论的需要,硬套进去的。因为内脏功能是中医理的核心,但中医并不能准确地了解,所以,就只能引进五行学说,用来代替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形成基础理论。如果不这样,不套入五行学说,就无法构建中医脏象理论(取象比类的理论),也就无法形成中医的整体观。
      建议大家认真思考和理解我对五脏生克理论产生过程的解读的内在道理,对于理解五行学说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崇古派错误地认为,五脏生克理论是在五行学说指导下产生的,这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理由是,中医治病方法来源于治病经验疗效的归纳总结,不是靠五行学说指导才会治病的。最突出的证据是,《伤寒杂病论》的治病理论,作为经方派的产物,几乎没有五行的踪迹,不是靠五行学说指导的。五行学说引入医学,首见于《内经》,属于医经派的产物,更多地用于生理、病理现象,病因,针刺技术方面的探讨,而较少见于中药治病方面的探讨。对此《汉书艺文志》具有详细的论述。




3
发表于 2018-7-28 08:3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7-28 03:35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7-27 22:56
中医理论引入五行学说的真像早已经被笔者揭开,完全是为了构建中医理论的需要。我从2011年就开始 ...

崇古派错误地认为,五脏生克理论是在五行学说指导下产生的,这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理由是,中医治病方法来源于治病经验疗效的归纳总结,不是靠五行学说指导才会治病的。

一一理论的形成,一方面是经验的总结,一方面是在一定的哲学观(认识方法论)指导下形成与发展的。正如王先生前面所述的:

……总之,五行学说引入中医理论,是由于理论构建的需要才引入说明五脏关系的。由于人体内真实的关系并不是五行那种关系,所以,引入五脏学说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但在当时来说,这也确实是没有办法情况下的最好办法。否则,就无法构成藏象学说。

……五行学说虽然在表达五脏关系时有一些错误和牵强附会,但也不能象余云岫那样说的一无是处,在表达某些内脏关系和临证时,的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点评

正是如此,谢谢陈先生理解。  发表于 2018-7-28 21:36
4
发表于 2018-7-28 08:43:37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这篇文章发表了吗?
5
发表于 2018-7-31 18:20:0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五脏生克理论是将人体6脏削足适履硬性套入五行学说的

----------------------------------------------------------


王教授这篇文章可谓“点睛之作”!
中医原本就是万年以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医学。
所谓理论,是在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不同时代,不同角度,不同认知水平,提出的理论也不相同。
有伤寒论,有火热论,有温病论等等。
有顺着治,有逆着治,还有转着治的。
由于没有认识到疾病的性质,治来治去,花样不断翻新,
但始终不理解什么是“殊出同归”?


既然一首处方就能治百病,还要112首处方就不嫌多余累赘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楼主| 发表于 2018-8-1 19:05:24 | 只看该作者
         
           在此,我还要指出,正是由于中医五脏生克理论是将人体6脏削足适履硬性套入五行学说的,只是将部分现象套入其中,而不是将所有现象概括其中,所以,中医五脏生克理论,实际上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理论。
      例如,肝克脾,人所共知。但实际上,肝不只是克脾,还克心、克肺、克肾,甚至还克他自己。所以,古代医家中,有智者说,肝为五脏之贼。笔者发现,“肝为五脏之贼”比“肝克脾”更全面、更正确,所以我说,中医五脏生克理论是以偏概全、盲人摸象的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5 11:18 , Processed in 0.0557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