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节 什么是中医学【新中医】手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12 20: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14 10:21 编辑

第一节  什么是中医学

  什么是中医学,怎么给中医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目前看,众说纷纭。有人说中医学是经验医学,有人说中医学是文化医学,还有什么道医,宏观医学等等,不一而足。我认为,若想把中医学看懂,看清楚,从中医学构成的这个角度,来认识什么是中医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于是,我就想谈一谈中医学的构成。想从中医学构成的这个角度,来研究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但是,中医学也还是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增添和充实着新的内容的一门医学。

  由于中医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会有不同的内容。而且今天和未来的中医学,还会不断的增加新的认识和新的内容,所以,中医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的在发展和变化中的一门医学。想用一个静止的、固定的方法,给中医学下一个完整和准确的定义,就比较困难,或者是很难办到。

  如果我们想要对中医学有一个全面、完整而准确的认识,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历史的、全面的眼光,来认识和定义中医学,这样才能对中医学有了一个全面、准确、完整的认识。

  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医学,从不同历史时期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上,从中医学的构成上,分阶段的去认识中医学,我们对中医学就会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因此,从不同时期中医学构成的角度,研究和抓住不同时期中医学的核心,从不同时期中医学构成的角度,来认识中医学,来了解中医学,来看清看懂中医学,就显的很重要。

  下面,我就从一个动态的、全面的、发展的角度,从经验医学,古代理论中医学,现代中医学,未来科技中医学,这四个方面,从中医学构成的角度,来谈谈什么是中医学。

       一、 经验医学是中医学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经验医学?以神农尝百草为标志的,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学,就是经验医学。

  经验医学是一门不问原因,只看结果的简单的医学。因为,经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根据或者说依据,就是过去曾经的经验。治疗有效性的原因和道理,经验医学,他是不研究的。经验医学他的诊断和用药,依据的就是过去的成功的经验。就是过去有了一个病,用了某个药物或者用了某种方法,疾病就治疗好了,下次再出现这个疾病,我还要用这药或者个方法。用这个方法,用这个药为什么有效,这个疾病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经验医学是不研究也不关心的。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经验医学的一大特点。诊断和治疗简单、快捷、方便、有效,是经验医学的最大的价值。

  中医学历史悠久,中医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掌握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大量和广泛的被中医或者百姓所应用。不仅是古代和过去,中医人在学习和使用着经验医学,就是在今天和未来,经验医学,都是中医学不可分割部分。

  经验医学是中医学早期的和原始的内容,他虽然原始,但是,无论中医学怎么发展,他都会贯穿中医学的过去和未来,成为中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中医学里存在了大量的经验医学的内容,加上过去和今天的理论中医学,还很不完善,于是形成了大量的中医人,在临床诊断和用药上,还采取背诵烫头歌,以方症对应的,经验医学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由于经验医学的简单,便捷,甚至于出现了中国遍地是中医的局面。中国的每个人和家庭,都会掌握一些中医学里的经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由于经验医学,被太多的应用在我们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上,于是,今天的有些人认为,中医学就是经验医学。这样的认识是非常的错误的。经验医学,只是构成中医学的内容之一,而且是构成中医学里最简单的那个部分,他不是,也代表不了中医学的全部。而且,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里的经验医学的内容,将会越来越少。认为中医学就是经验医学的观点,是对中医学认知的误解,也是非常片面的对中医学的认识。经验医学决不是,也代表不了中医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经验医学的内容,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是构成中医学重要内容,但是,中医学决不是,也不等于就是经验医学。

  因为,经验医学认识疾病的方法,是依靠经验而得来的,经验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所以说,以实践经验为认知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医学,为经验医学。

二、古代理论中医学。

  古代理论中医学是构成中医学的第二个内容。

  虽然古代理论中医学,同样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可是,直到今天,中医学仍然运行在古代理论中医学的阶段。因此,我认为,古代理论中医学,构成了过去和现在的中医学的核心部分。

  我们今天所研究和讨论的更多内容,都是以古代理论中医学为主要目标的。过去和今天,我们对中医学的研究和争论,也主要是对古代理论中医学。对于中医学里的经验医学的内容,基本上在认识和认可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分歧。

  什么是古代理论中医学?

  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标志,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疾病,从调整生理入手,实现对疾病的治疗的一门生理医学,就是古代理论中医学。

  之所以说这个医学,是古代理论中医学,是因为,他诞生于中国,他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的。古代理论中医学,对药物的认识方法,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认识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药物的药理和药性的。古代理论中医学对人体的生理和脏腑器官的认识上,用的也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古代理论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采取的也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来认识疾病的。古代理论中医学在对疾病的治疗上,也采取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古代理论中医学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

  之所以说古代理论中医学是一门生理医学,是因为,他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的。【黄帝内经】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也是对生理而言的。一个生理健康的人,他就是没有疾病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病必求于本”。这里所谈的本,是什么?也是生理之本。古代理论中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是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现象为目的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都是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和治疗疾病的。

  中医学的四诊,望闻问切,看不见疾病物质,只能看见疾病或者是生理物质导致的非正常的生理现象。

  中医学的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补、清、消,也看不见疾病物质是否被消灭了,他只能看到治疗后,生理和生理现象,得到了恢复。【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平阳秘是生理最和谐的、最正常的状态。实现阴平阳秘,是中医学治疗的目的。

  因此我说,如果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定义什么是疾病,那么,一切非正常的生理和生理现象,就是疾病。

  为什么说,古代理论中医学,是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标志的?

  因为,黄帝内经是第一个,把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到了古代理论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的。所以说,古代理论中医学,是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标志的。

  那么,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中医是如何的使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认识和治疗疾病的?这些问题,我将在以后的章节里,将专门讨论,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阴阳五行学说,是一个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不仅可以为中医所使用,他还广泛的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在军事,文化,政治等众多领域。可以这样的说,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的都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的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才有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说法。

  综上所述,以黄帝内经的诞生为标志,以阴阳五行学说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生理的角度,来认识疾病,从调整生理入手,实现对疾病的治疗的一门生理医学,就是古代理论中医学。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1:11:01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2 20:54
肝不克脾也乘不脾。
肝热的症状表现实际是相关生理功能信号联级受体构象的非生理变化的结果。
如目赤, ...

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可是,善于倾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1:13:04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2 20:54
脾不生肺

首先明确了中医药的肺的一部分生理作用就是生理学的气管。

我想写新中医的目的,也是想研究和解决您所质疑的这些问题。
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1:5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12 22:21 编辑

关于对五行学说的争论,其实,没有那么的不可调和。

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先来举个例子。以我们对古典哲学和现代哲学的认识来举例。比如,现代人,学哲学和用哲学的人,他们已经基本的不在用古典哲学的方法,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现代哲学,已经是抛弃和废除了古典哲学了?其实,也可以这么说,和这么认为。因为,有现代的、有更好的方法了,那么,过去的、比较落后的古典哲学,不学不用也罢。都不学和不用了,那是不是等于废除了?其实,对五行学说,也是这样。今天在临床上的中医人,基本上,也是不会再用五行学说了。所以,反五行学说的人,让今天临床上的中医人,谈谈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使用,等于给中医人,将一军。中医人,一谈五行在中医临床上的使用,很多人都迷糊,因为,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真的是不怎么好用,甚至于有不少的地方,都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反五行的人,我认为主要反的是,按古代五行学说,生搬硬套的使用。

可是,挺五行的人,也有道理。因为,五行学说是最早的建立起,联系的、间接的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现代哲学的建立,是以古典哲学为基础的,更何况我们寻找中医学里的脏腑联系,也是需要有五行学说这个思想,才会从整体联系的角度,来思考脏腑关系。可惜,现代人,还没有完全的掌握客观脏腑间存在着的,真实的关系。用金木水火土的属性和关系,套用在五脏上,肯定是会出现错误的。

在没有建立起客观脏腑存在着的客观联系的情况下,在对什么是中医学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和清晰的情况下,抛弃了五行学说,就等于抛弃了从本质上,认识清楚什么是中医学的方法,所以,我认为,挺五行学说的朋友,是从这个角度,来挺五行的。

认识不到古代中医学,是建立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的医学,那么,就不可能弄懂什么是中医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反五行,又是不行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1:5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12 22:25 编辑

今天,我们一些人认为,邓铁涛老先生提出的五脏相关,代替五行,没有什么突破性的结论和发现。但是,这个思路是很不错的。虽然研究五脏相关,不是套用五行关系,可是,之所以我们去研究五脏联系,是因为有了五行学说的,联系的、整体的认识事物的这个思想方法,我们才会带着联系的思想和目的,去研究五脏联系。其实,不仅是五脏存在联系,六腑和五脏,一样存在联系。我想,之所以邓铁涛老先生的五脏相关的研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其中一个原因,我想就是他们,太局限于五脏的关系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2:0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12 22:07 编辑

五行学说,被中医学所使用,确实是存在不足和错误的地方的,可是,没有五行学说奠定的,联系的,整体的、抽象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我们怎么会有中医学的出现。虽然,僵化的五行学说,存在不足,五行学说,在中医临床使用上,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但是,看清楚五行学说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能看懂什么是中医学。
所以,我们要研究五行学说,弄懂五行学说在说什么。如果我们连五行学说的核心是什么,都没有看懂,就抛弃了五行学说,那么,我们对中医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迷失方向。因为,不懂五行学说的价值,就不会真的懂中医学。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2 22:29: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7-12 22:32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2 22:25
肺气虚(中医),你补脾气,肯定好。单纯的。复杂的视情况而定。

谢谢先生的关注。但是,请教一个问题,什么叫肺气,什么是肺气虚?肺气虚有什么样的症状?哪味药,是入肺,并且可以补肺气?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3 09:02:36 | 只看该作者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2 23:15
肺气虚

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治则:补益肺气 ...

谢谢。
9
发表于 2018-7-13 10:04: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7-13 03:02 编辑
dffaaoo 发表于 2018-7-12 17:55
肺气是中医药的肺相关联级系的生理物质。

肺气是中医药的肺相关联级系的生理物质。
-----------------------------------------------------------------
肺气,就是宗气。是来自天之大气和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之气混合而成。
10
发表于 2018-7-13 10:56:24 | 只看该作者
坐个板凳,认真听杨老师讲阴阳五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1 12:16 , Processed in 0.0563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