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中药治的湿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23 17:4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6-23 18:36 编辑

关于中药治的湿热
湿本身是人体某种生理联级反应中的结构构象变化后的相关功能的变化的表现。
如身体困重,胸闷。
可以认为是肌肉功能的病理表现。
像胆碱合成减少的Ca的减少对于肌肉功能的减弱反应。
但这只是湿本身的非生理性反应。
然而这种关于肌肉的联级反应的结构变化却并不局限于肌肉联级反应方面的非生理性变化。
由于流体结合酶的存在作用,会有酶分子数的增加及扩散,以增加各联级系流体结合酶的密度级数和级密度数。
如果又与热的联级反应的结合酶的级密度叠加会产生结合酶离子的信号作用,这些信号又会做为各种非生理联级系的反应的启动物质或信号物质。
从而产生种各种非生理性的疾病反应。
而湿热反应在细菌病毒反应中是较常见或产生反应最快的。
是因正常免疫联级系信号级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结合细菌病毒的反应较频,而有的巨噬细胞受体构象休息或失活,产生了细菌病毒与巨噬细胞结合酶密度级的增大及扩散,改变了湿的联级受体结构。
当然其它各生理联级系反应较强的细胞受体休息,都可以有湿和热的形成。
与湿热相联系的病理反应,就可以有很多很多种了。
当然要清楚与湿热相关的病理反应并不是湿热本身,它们的关系是前后级的关系,是先有湿热反应的存在才有了各种病理反应级的形成。
而中介物质是流体的结合酶。
病理联级系反应,这其中就是分成了三部分。
一病理学部分。
二中药应用部分。
三流体的信号受体结合酶部分。
而现代医学只研究了其中的第一部分。
且是研究很有限的。
困难重重,很难有新的发现,进步了。

点评

很有新意。拜读了。谢谢!  发表于 2018-6-25 06:44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药有意义!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8-6-23 19:0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17:5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6-23 17:52 编辑

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

⑦李杲:治发热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

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17:53:34 | 只看该作者
厚朴味辛、性温,具有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的功效。厚朴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赤痢杆菌、巴氏杆菌、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对横纹肌强直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  

树皮、根皮、花、种子及芽皆可入药,以树皮为主,为著名中药,有化湿导滞、行气平喘、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芽作妇科药用。 [5]  

药品概述

【性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4
发表于 2018-6-23 19:09:2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药有意义!谢谢分享!

点评

王勇先生在论坛忠于职守,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己负责的栏目每贴必看,且有感必发。赞一个!  发表于 2018-6-25 06:4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2 22:35 , Processed in 0.0517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