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22 09:2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概念
WHO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没有疾病,又不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这里疾病的概念还是现代医学在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概念。精神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人体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由于没有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物理化学检查的阳性结果,也就是由数字和图像构成的器官病理性特征的支持,是不能诊断为疾病的。这样就引出了一个即不是疾病又不是健康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分界线,那就是由数字和图像为标志的物理化学检查的阳性结果,它具有非常明确地可操作性。但是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仍然仃留在生物医学的模式上。在健康由原来的躯体的无病或不虚弱升华到健康“它不仅仅是要求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且是指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完整良好的状态。”的时候,在对疾病的认知上,并没有与时俱进。它仍然没有把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调节失衡、功能紊乱所致的人体的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扩大到疾病谱内,特别是一些身心疾病,无论多么严重也是很难用物理化学的方法检查出阳性结果的,它们仍然不被看做疾病,仍然视做亚健康,这是违背WHO对健康的定义的。以生物学人体变量来测定各种检查项目是否偏离正常用值来诊断疾病的手段,不是把人的异常表现,人的痛苦体验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物理化学检查的阳性结果放在第一位,这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在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还坚持这样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
在中医学的理论里没有亚健康的概念,这是和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相一致的。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阴阳的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的动态平衡使健康的机体具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自我恢复的能力。中医学基于这种对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认为健康不仅表现在人体的躯体上,重要的是身心的完美结合,健康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表现的一种良好地生存状态。这和WHO的健康观念是吻合的。而且这种认识是超前的,是科学的。既然平衡是动态的,它就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偏颇,但这种偏颇是在生理阈值范围之内的。不会造成机体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这种平衡是人的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整体观念、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学说是这种平衡的理论支撑。如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疏于防范,即可因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起居不慎、劳倦、饮食不节等因素的干扰,导致气机升降失常,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等功能失常,机体自主调节功能障碍,从而使体内阴阳平衡失调产生疾病。中医疾病的发展规律是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外而内,由皮毛而肌肉而六腑而五脏。伤寒的六经传变,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都是遵循的这样的规律。中医的脏象系统是由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精气津液组成的功能系统,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中医学通过对人体反映出来的大量临床外部信息的观察,推测人体内部的功能变化,用中医的理论去认识、去综合、去辨证、去分析。在几千年前是不可能有现代物理化学的检查的阳性结果的,因此中医是以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病理产物产生与滞留来定义疾病的。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也没有健康到疾病的中间状态,除了健康就是疾病。
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里引进了西医亚健康的概念,并且阐述中医亚健康的状态。在本书的(第14页)写道:“亚健康是医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亚健康的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干预亚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生理情况下,针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某些不良的倾向性,改善和扭转偏颇体质,可改变易发某类疾病的倾向,从而预防疾病。或减轻病变程度。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非病之间。在亚健康状态下,根据各种体质类型进行辨体防治,针对体质特征选择用药,可以阻止亚健康向疾病转变。”在这里王教授认为他的八种阴阳气血已经失调的偏颇病理体质类型,就是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非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阴阳气血已经失调,是中医学明显的病证,不可能构成处于中医的病与非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因此,这种对亚健康的定义在中医学理论里是不存在的。
王教授在《人分九种》(186页)说:“若来自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引起机体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失去应有的调节能力,会逐渐出现内外环境的失衡,当这种不平衡达到一定的“阈值”,也就是发病所需最低界限,便可发展为某种疾病。这种从平衡到失衡的变化,是一个由健康到不健康的动态过程,‘亚健康’状态就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中医阴阳动态平衡的生理阈值是以保持机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恢复能力为基点的。如果失去了应有的调节能力,那就是阴阳已经失调就是疾病,在阴阳已经失调和疾病之间,在中医学的理论里没有另外一个阈值。所以中医学里并不存在亚健康状态这样一个过程。
王教授在《人分九种》(158页)说:““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此时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症状,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的程度。长期以来,对处于这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现在,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检测手段的提高,已经可以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识别、诊断和治疗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通过对人体反映出来的临床外部信息的观察,推测机体内的功能变化。“尚未有任何临床表现的症状”不但没有显化的症状,连先兆症状都没有,我们只能认定它为健康,而不能认定它是健康到疾病的中间状态。这个中间状态是虚渺的,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能把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症状的人,列入亚健康状态之内。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人体变量来测定各种检查项目是否偏离正常用值来诊断疾病,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物理化学检查结果的阳性结论,在权重上大于人体的异常感受和体验,只要检测出病理性的阳性结果就可以对疾病进行确诊。这时就不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而是疾病了。
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在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联络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心肝脾肺肾为核心组成的五大脏象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主体,借助其相应的官窍,接受外界的信息而进行整体综合判断,最终产生应答来协调各自的功能状态及系统间的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经络系统既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又是联络脏腑、肢节、空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又具有感应传导,调节机体平衡的功能,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正常气机的升降出入使得气血正常运行,呈现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的健康状态。气滞、瘀血、痰饮、寒、热、湿、食、水、虫等病理产物的产生与滞留都反映了五脏阴阳调节功能的失常,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因此说:“阴阳失衡”导致亚健康。这是不对的,在中医学的理论里,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不是亚健康的发生。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也不可能有亚健康状态。

点评

重复发帖  发表于 2018-11-23 12:3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1-22 09:31:4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概念”
赞同。亚健康状况在中医里属于疾病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3
发表于 2018-11-22 09:34:06 | 只看该作者
亚健康,患者能感知,但是西医用设备查不出来,中医用四诊很好诊断,也不难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8:58 , Processed in 0.0515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