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9-5-14 03:36 编辑
不是辨证论治的错
我们学习王教授的三辨诊疗模式时可以发现,三辨诊疗模式实际上只是中医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中虚实辨证的一部分,而且还不全面。我们已经有过很多的论述表明,王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中的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就是中医的阳虚、阴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病证。从它的命名、病理病机分析和它所包含的症状表现,和中医学中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过敏体质各种体质都可能发生,血虚病证王教授又不承认其存在。八纲的寒热辨证中的实热证与寒实证,在王教授的三辨模式 中是不存在的,在书中的15 个病案中没有一个是属于实热证和寒实证的。三承气汤的阳明腑实证、阳明经热的白虎汤证、清热解毒的黄连解毒汤证,五味消毒饮证都不可能存在,因为它没有偏颇体质的基础特征。在表里辨证的表证里,在感受热邪或寒邪的时候,阳虚、气虚、痰湿质的表热证不存在。阴虚、湿热质的表寒证也不存在。这可能吗?
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55页)中说:“感受同一邪气,因体质不同则病证不同。如同为感受寒邪,偏阳性体质者多发风热表证;偏阴性体质者则多为风寒表证;因体虚而外感者,则根据体虚性质不同而有气虚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等不同。”偏阳性体质、偏阴性体质是什么样的体质,王教授的体质分类中并没有包括这样的体质。外感之邪伤人之后,在表证时期都具有其自身邪气的特点。向里传变的过程中,受体质或者宿病的影响,有一个邪随体化的过程,不可能连从化的过程都没有。偏阳性体质感受风寒之邪就没有风寒表证,那就是否认了外感寒邪的存在;偏阴性体质感受风热之邪就没有风热表证,是外感热邪也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感冒是西医的病名,阳虚感冒、阴虚感冒、气虚感冒都不是中医的病名。中医的外感病除了体质条件或原有的宿病外,还要看外感之邪的性质是风寒、风热、风湿、还是暑湿,以及风温、春温、秋燥、冬温、疫疠之气的不同。因为外感邪气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光凭阳虚感冒不辨风寒、风热、风湿,中医能治病吗?
王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199页)中说:“中医停留在“证”占主导地位,一个人来了,你是肺热了,肺寒了,胃寒了,胃热了,这时候的认识还停留在证的层面上,并没有把先天的禀赋、遗传、地理因素充分的考虑进去。你从浙江来怎样开方用药?他从新疆来怎样开方用药?这就是体质问题。那么证不重要吗?它是作为疾病阶段中的一个表现。但是考虑的多了,必然失去总体体质的考虑。这样走过来。医学研究的视角变了,一个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慢慢的丢掉了。”
辨证论治在中医整个理论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医学的精髓,它是运用“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典范。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辨证施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辨证、一是施治。一般来说辨证首先是通过四诊收集资料,包括患者的现病史、即往史、家族史、治疗史、居住史和现阶段患者所表现的症状,然后根据中医的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理学说等理论,对患者的症状首先用八纲辨证进行纲领性分类,然后根椐不同的病情,用脏腑辨证、六经辨症、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病的名称、病的位置、病的阶段、病的性质。它不仅重视疾病的共性,更重视患者的个性,重视患者的生理性体质因素与宿病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群体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典范。所以能够系统全面地对患者进行分析,这也就是中医的特色。它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管你是从那儿来的,浙江也好,新疆也好,东北也好,河南也好,甚或外国来的也好,只能作为参考。他(她)现在的临床表现才是我们辨证时关注的重点。决不能本末倒置或先入为主。一个具体的证确实只能代表疾病的一个阶段,但它是总体考虑的结果,体质本身也在其中,而且有时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决不是一见到病人,就‘胃热了,胃寒了,肺寒了,肺热了’那么简单。辨证的水平如何,与医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理论与临床经验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正确的辨证。论治则是指治疗的原则、方法和手段。辨证正确无误只是一个方面,在辨证正确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治疗原则、方法和手段,才有可能治好病。中医的治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通者涩之、塞者畅之、先标后本、先本后标,标本兼顾、正治反治等等都是一些大的原则,要能够对辨出的证,选出恰如其分的方药,并正确的为患者所服用,这其中对中药药理的了解,对处方的构成理论,配伍原则,中药的性味,升降浮沉等理解水平,关系也是非常大的。这里面的学问也是很深的。因此我们说辨证论治是一种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它。我们常说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样的病,由于人体体质倾向的不同,原有疾病的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病机,产生不同的病证。中医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治疗。不同的病,在疾病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相同的病机,产生相同的病证。中医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去治疗。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种特点。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不正是这种先进思想的体现吗?怎么就把“一个先进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思想慢慢地丢掉了”呢?
王教授在《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一书(03页)中说:“较长时期以来,中医临床思维单一,阻碍了人们对临床复杂多元现象的认识,成为影响并制约中医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又说:“近几十年来由于只强调辨证论治,忽略淡化辨体、辨病等重要因素,致使使临床思维局限,理论覆盖不全,解释能力不足,诊疗水平下降。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发挥其综合优势,开辟新的前景。”只强调辨证论治,忽略淡化辨体、辨病等重要因素,致使临床思维局限,理论覆盖不全,解释能力不足,诊疗水平下降。是王教授对近几十年中医学发展的评价,这种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中医近几十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经过几代中医同人的努力,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医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有了一套系统化的教材,各家学派也得到了很好的整理和挖掘。某些方面存在的诊疗水平下降的原因,不是辨证论治本身的过错,而是有没有把辨证论治学到家的问题。
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单一,阻碍了人们对临床复杂多元现象的认识,而恰恰是王教授的中医体质学,所有的疾病都只有八种偏颇体质模式。在中医学理论里,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是八纲虚实辨证中一个很重要的病证,在辨体中被除掉了;表里寒热的辨证纲领去掉了。对气的辨证里只有气虚和气郁,气逆、气陷等被扼杀了;把阴虚内热与阴虚火旺、阴虚阳亢混为一谈;实热证没有,寒实证也没有;表证没有,里证也没有;脏腑功能气机的升降出入也不谈了。临床思维局限,理论覆盖不全,解释能力不足的帽子似乎戴在《中医体质学》上更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