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调理汗液的大穴,自汗盗汗全有效 关于锻炼出汗一定要知道,只要一出大汗必损心阳。大汗淋漓并不是锻炼了身体,一定程度上还会损伤身体。大汗淋漓后又出现大渴和喜欢冷饮的现象,就更损伤身体了。详见《运动时大汗淋漓并不好》。
是在白天,轻微的活动就会出汗,中医称为“自汗”;在晚上,入睡以后,就开始大量的出汗,人醒了汗马上就停,称为“盗汗”。两种汗,有什么区别呢? 自汗是由于人体卫气不足引起的,卫气无法固护津液,稍有活动,就会大量汗出; 盗汗是由于人体阴津不足引起的,阴虚生内热,而津液外泄。 卫气的功能减退,无法实现正常的保护作用。什么原因会引起卫气功能减退呢? 中医讲卫气生成运行,主要与肾、脾、肺三个脏的功能有关。通过肾的激发,通过脾胃的化生,和肺的输布共同完成。 肾脏在人体,就像是点燃整个灶火的第一支火柴,是一身的火种。人体所有的脏腑功能,都不能离开肾的点火作用。卫气也不例外。肾里的这团火种出了问题,卫气就不能正常生成,从而导致皮肤肌表的不坚固。 脾脏是人体的食品主管部门,生产粮食,加工粮食,甚至每天的烧菜做饭工作,都是由脾脏来完成的。如果脾不好好工作了,人由于饥饿,都没有力气好好干活。 卫气最终到达体表的运输工作,是由肺脏完成的。脾脏制作好的食物,需要装在肺脏的车上,才能运达体表,发挥保家卫国的使命。肺脏如果出了问题,车子在半路抛锚,卫气无法到达体表,自然也会带来问题了。 所以,如果判断自己的身体属于自汗?以下简单列出肺、脾、肾三脏引起自汗的特征,可以参照下列症状,对自己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判断: 1 肾脏:腰痛、面色黑、夜尿多。 2 脾脏:大便不成形、肚子涨。 3 肺脏:咳嗽。 对于气虚自汗,有些方法是通用有效的,推荐艾灸关元、气海。 自汗根本上是气虚引起的。关元气海两个穴,在人体上是温补益气最好用的两个。 位置:关元在腹部中正线上,肚脐下一巴掌(四指宽)的地方; 关元穴与肚脐连线中点是气海穴。 方法:把艾条点燃,熏烤腧穴,令局部温热,略有烧灼。每天两穴各灸十五分钟,局部红热即可。
下面分享一个调理改善汗液的大穴——后溪穴,十分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按摩。 您一攥拳,感情线的小指一侧就有一个纹,纹头的点即是后溪。揉此穴时,一定要把指甲剪平了,使劲掐到这个缝里。
后溪是调理汗液的大穴,可以治疗各种汗证。如果配上另一个心经的穴位阴郄,效果会更好。阴郄: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另外后溪穴是一个八脉交会穴,四通八达,所以作用很强大。比如小肠经是通着耳朵的,所以后溪穴能治耳朵上的病,比如耳鸣、耳聋;还可以治疗咽痛,就是有火的那种嗓子痛。 后溪还能改善坐骨神经痛。有的人腿窝儿老发紧、睡觉时经常抽筋,睡前一定要多揉揉后溪。 爱落枕的人,平日也可以常揉后溪。因为小肠经正好顺着后肩膀上行到脖子,所以脖子、肩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揉小肠经来缓解,而后溪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大穴。 其实小肠经上的好多穴位都很管用,但用时也要根据每个人身体的不同症状。有的人用这个穴位特别管用,有的人使那个穴位很灵,所以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穴,可以平时多找一找。只要某穴揉完后,身体感觉很舒服,那这个穴位就是自己的宝贝。 三个好习惯助你减少手汗 第一、少吃生冷、重口味的食物 手汗患者多为表虚体质,只要“虚”的状态不要增加,多汗症状自然就会改善。首先就该少吃冰凉、生冷、烧烤、油炸及重口味的食物,同时多喝水、多吃百合及杏仁粉等较滋润的食物,夏天不妨多服用玉屏风散、生脉饮,具敛汗、滋润效果。 第二、晚上11点前入睡,可以减缓手汗情形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中医说的子丑时,也是身体脏腑、经络系统中的胆与肝运作时间;中医有夜卧则血入于肝的观点,这个时间内放松睡眠,体内血液会自然大量地流入肝胆,肝得到充分休息,可以帮助交感神经不至于过于亢奋,同时改善手汗情形。 第三、勤做养生保健操,可以提高汗液的调节功能 养生保健操必须持之以恒、想到就做,“做10分钟是保养,20分钟有点效果,30分钟效果才会比较明显”。 1.站桩与平甩功 半蹲及平甩的蹲下动作可将气灌入下丹田,进而增加肾气,提高津液分布代谢,进而改善汗液调节。 2.左右转体功法 站立着,身体左右旋转,同时甩手,这个动作可以疏通肝气,帮助疏解紧张压力,使交感神经不至于过于亢奋,可减缓手汗情形。 3.捏脊法 交感神经节沿着脊柱附近分布,在中医观点里,脊柱两侧也是膀胱经经过之处。捏脊柱两排穴位,除了能调理整体经络与脏腑的功能外,还能调整汗液的正常代谢。 另外,给些用药的建议: 如果由于肺气虚引起的,爱出汗之余,伴有长期慢性的咳嗽,可服用玉屏风颗粒(或胶囊); 脾气虚引起的,伴见慢性消化不良的表现,可服用补中益气丸; 肾气虚引起的,可配合金匮肾气丸(最好同时配合少量加味保和丸一起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