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02|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素问用语检索/统计器供网友自由使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8-10 11: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愿景应该说很早就有,但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我的感觉是,一直以来比较强调的一是传统,二是疗效。疗效这点甭说(不然我又要拿青蒿素说事又有人老大不高兴了),但强调这是中华传统,这与中医药本身的价值有关系吗?我认为关系不大。试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如果我用你的药,自然是因为比我现在用的有更好疗效的缘故(中国人用外国药难道不也是基于同理心?);如果疗效差,难道你说有几万年传统我就会用么?尽管这是明摆着的事儿,但不少人似有条件反射式的强调传统,我有些怀疑这是吃惯国家奶水的心态往“走出去”方向的自然延伸。中医有机会走向世界,靠的明明是国家强大,有些人竟可以把它讲成由中医来弘扬国威征服世界云云,实属痴人说梦。

新时代需要新思路,有新思路才会有新气象。我认为应当抛弃强调传统此一想法作法,因为传统不是疗效的原因,因而强调它只能加深世人对中医“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要抬出传统说事)的刻板印象而已。我想进一步提出一个新思路:要把中医药的疗效和理论建立在严格的事实、数据和逻辑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外国人这是经典上说的,我们照办煮碗干了几千年。

我不仅这样想了,而且也在用行动实践了。不仅【自助中医】是在实践此一理念,最近发的2个帖子讨论“气化”和内经的用语数据分析也是按照此一思路的具体实践。我相信,在现代专业技术主导的社会,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理,不仅应该确立为中医药在新时代进行现代化改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向,更是攸关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的大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路线确定之后,从咱IT人的角度看,工具就是决定的因素。譬如《从用语数据分析看九篇大论与内经其他篇章的关系》的帖子可见,所谓数据分析并不是将些调查项目的结果作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虽然我在最初的帖子中把它讲得很简单以期大家看得明白),在过程中还要检查结果,除了所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外,还得发现新问题,调整方向,当然,更少不了不断重复的、抽取数据的操作。前面几项工作任务虽然只能由研究者亲自来做,却不是最花时间的;但这最后一项,如果完全由人来操作完成,大概只能由“过目不忘”的天才去做了。举例说,我们把内经从头到尾读一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第一次读到“生长化收藏”时,就能想起前面某篇的说法是“生长收藏”,且可以马上说出是那一篇。但现在有了电脑,电脑是人脑的延伸,以前要由天才才能完成的事,现在有电脑帮忙,普通人也有机会发现以前只有天才能发现的新知。从《用语数据分析》的跟帖看,只要不是以固定立场论事、能客观评价新事物的人,对这帖子所呈现的方法和结果都是持正面支持态度的。这也说明,这帖子所代表的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及其所体现的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理的原则精神,必将得到希望中医药发展壮大、能立足现代社会的公众支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要推动以事实、数据和逻辑说理在中医界形成学术风尚,最好莫过于大家都可以很容易去做我在《用语数据分析》帖子里所做的事。因此,我让助手搞了个“分身”7X24在线待候:http://www.zyydiy.com.cn/chk_terms.html,大家只要输入想检索的用语,助手马上报告调查统计结果,且可很容易验证(见下图)。

以我自己的经验,一般人研读中医经典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不熟悉的用语句法和篇章结构,加上思维模式本就已经不合现代人的习惯,对记忆力构成重大挑战。这工具应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故而能让读者很轻松探索和检验研读内经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这工具以用语为抓手、把某些概念和章节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和链接突显出来,让读者能集中精神思索/解读由此而来的事实/数据的含义,这对提高学习效率和中医经典研究水平应有所助益。


最后要说的是:此器所据内经文本来自网上,质量不敢保证(至少我发现有些地方的标点前后不一致),有些生僻字也不能处理。目前此工具只有电脑版,亦没有开发手机版的计划。如果碰到使用问题或明显错误,请在通知我的同时附上所使用浏览器的信息。更欢迎大家在使用之余提出改进意见,譬如想有什么其他功能;或把这工具扩展到伤寒、金匮去 一 值得做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可谓一件学习的利器,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8-8-10 14:29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8-10 11:34: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这个软件的确不错。

不过,工具就是工具。就像一只铅笔,小学生就是练练字涂涂鸦,爱因斯坦用它推导方程,徐悲鸿用它演绎绘画哲学,伏尔泰用它妙笔生花。

点评

呵呵,难得太白侠说不错。谢谢啦。  发表于 2018-8-10 14:13
3
发表于 2018-8-10 13:32:22 | 只看该作者
  字、词汇、概念,差之分毫谬之千里。
4
发表于 2018-8-10 13:36: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艰苦的脑力劳动,不求甚解,误入歧途,投机取巧,没有一个成功的。
5
发表于 2018-8-10 13:39:27 | 只看该作者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6
发表于 2018-8-10 13:46:1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毕竟这是在做事,而不是光说不练。

点评

对的,要提倡实干精神。  发表于 2018-8-10 14:14
7
发表于 2018-8-10 15:3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8-10 07:41 编辑

非常感谢萧铁朋友提供了这种实用的内经典学习工具!!!!!!!!!!

点评

不客气,传统中医的学习效率就是低,所以对我来说是个机会。只有想办法把所有有意学习中医的人学习效率都提高了,中医的研究水平(不管是理论还是临床)才能提高。就像中国的乒乓球和巴西德国的足球,一定要有个庞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10 16:09
8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5:58:59 | 只看该作者
加灵枢应该不难,我可能会加个选项(即素问/灵枢/灵素)让用户在提交前选定。

另一个可以做的就是像我制作的其他工具那样,最底部现在的一页分成2页,这样可以同时把在中间展示的篇题中任意2篇抽出来“举而并之”。




9
发表于 2018-8-10 16:04:08 | 只看该作者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刺法,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期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荧。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牌浣担赡芟确馈�
  岐伯曰:既明其升。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所入。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制手少阳所入也。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乎刺法?
  岐伯曰: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潘咎煳吹们ㄕ顾净涑U赐蚧蚱浣酝挥朊裎。傻孟瘸萌荷牌渌怠�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止,当泻足厥阴之所流。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阳明复布,太阳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帝曰:迁正不前,以通其要。�挪煌耍燮溆啵蘖罟В傻妹骱酰�
  岐伯曰: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使地气不得后化,新司天未可迁正,故复布化令如故也。巳亥之岁,天数有余,故厥阴不退位也,风行于上,木化布天,当刺足厥阴之所入。子午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阴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余化布天,当刺手厥阴之所入。丑未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阴不退位也,湿行于上,雨化布天,当刺足太阴之所入。寅申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阳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化布天,当刺手少阳所入。卯酉之岁,天数有余,故阳明不退位也,金行于上,燥化布天,当刺手太阴之所入。辰戌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阳不退位也,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当刺足少阴之所入。故天地气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预可平疴。
  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
  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刺,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又有下位已卯不至,而甲子孤立者,次三年作土疠,其法补泻,一如甲子同法也。其刺以毕,又不须夜行及远行,令七日洁,清静斋戒,所有自来。肾有久痛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
  假令丙寅刚柔失守,上刚干失守,下柔不可独主之,中水运非太过,不可执法而定之。布天有余,而失守上正,天地不合,即律吕音异,如此即天运失序,后三年变疫。详其微甚,差有大小,徐至即后三年,至甚即首三年,当先补心俞,次五日,可刺肾之所入。又有下位地甲子辛已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后三年变水疠,即刺法皆如此矣。其刺如华,慎其大喜欲情于中,如不忌,即其气复散也,令静七日,心欲实,令少思。
  假令庚辰刚柔失守,上位失守,下位无合,乙庚金运,故非相招,布天未退,中运胜来,上下相错,谓之失守,姑洗林钟,商音不应也。如此则天运化易,三年变大疫。详天数,差的微甚,微即微,三年至,甚即甚,三年至,当先补俞,次三日,可刺肺之所行。刺毕,可静神七日,慎勿大怒,怒必真气却散之。又或在下地甲子乙未失守者,即乙柔干,即上庚独治之,亦名失守者,即天运孤主之,三年变疠,名曰金疠,其至待时也。详其地数之等差,亦推其微甚,可知迟速耳。诸位乙庚失守,刺法同。欲平,即勿怒。
  假令壬午刚柔失守,上壬未近正,下丁独然,即虽阳年,亏及不同,上下失守,相招其有期,差之微甚,各有其数也,律吕二角,失而不和,同音有日,微甚如见,三年大疫。当刺脾之俞,次三日,可刺之所出也。刺毕,静神七日,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又或地下甲子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其刺法亦如木疫之法。
  假令戊申刚柔失守,戊癸虽火运,阳年不太过也,上失其刚,柔地独主,其气不正,故有邪干,迭移其位,差有浅深,欲至将合,音律先同,如此天运失时,三年之中,火疫至矣,当刺肺之俞。刺毕,静神七日,勿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其气复散也,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又或地下甲子癸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即亦名戊癸不相合德者也,即运与地虚,后三年变疠,即名火疠。
  是故立地五年,以明失守,以穷法刺,于是疫之与疠,即是上下刚柔之名也,穷归一体也。即刺疫法,只有五法,即总其诸位失守,故只归五行而统之也。
  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梁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气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又一法,于春分之日,日未出而吐之。又一法,于雨水日后,三浴以药泄汗。又一法,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了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一下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黄帝问曰: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糯谭ā�
  岐伯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谓神移失守,虽在其体,然不致死,或有邪干,故令夭寿。只如厥阴失守,天以虚,人气虚,感天重虚。即魂游于上,邪干,厥大气,身温犹可刺之,制其足少阳之所过,次刺之俞。人病心虚,又遇群相二火司天失守,感而三虚,遇火不及,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可刺手少阳之所过,复刺心俞。人脾病,又遇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青尸鬼邪,犯之于人,令人暴亡,可刺足阳明之所过,复刺脾之俞。人肺病,遇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有赤尸鬼犯人,令人暴亡,可刺手阳明之所过,复刺肺俞。人肾病,又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运不及之年,有黄尸鬼,干犯人正气,吸人神魂,致暴亡,可刺足太阳之所过,复刺肾俞。
  黄帝问曰:十二藏之相使,神失位,使神彩之不圆,恐邪干犯,治之可刺?牌湟�
  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至理道真宗,此非圣帝,焉穷斯源,是谓气神合道,契符上天。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刺手少阴之源。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可刺手太阴之源。者,将军之官,谋虚出焉,可刺足厥阴之源。胆者,中正不官,决断出焉,可刺足少阳之源。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可刺心包络所流。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可刺脾之源。肘拗伲逦冻鲅桑纱涛钢础4蟪φ撸乐伲浠鲅桑纱檀蟪χ础P〕φ撸苁⒅伲锍鲅桑纱绦〕χ础I稣撸髑恐伲壳沙鲅桑唐渖鲋础H拐撸鲣轮伲莱鲅桑倘怪础0螂渍撸荻贾伲蛞翰匮桑蚰艹鲆樱贪螂字础7泊耸僬撸坏孟嗍б病J枪蚀谭ㄓ腥裱嬷迹喾ㄓ行拚嬷溃侵渭惨病9室扪蜕褚玻拦蟪4妫股窆谈簧ⅲ袷夭环郑患瓷袷囟洳蝗ィ嗄苋妫松癫皇兀谴镏琳妫琳嬷诤跆煨袷靥煜ⅲ慈氡驹还樽凇�

点评

嗯,要查查怎么回事。  发表于 2018-8-10 16:1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8-10 16:09:42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8-10 15:37
非常感谢萧铁朋友提供了这种实用的内经典学习工具!!!!!!!!!!

不客气,传统中医的学习效率就是低,所以对我来说是个机会。只有想办法把所有有意学习中医的人学习效率都提高了,中医的研究水平(不管是理论还是临床)才能提高。就像中国的乒乓球和巴西德国的足球,一定要有个庞大的人才基础才是真正的实力所在。如果一大票人学习效率低,只能产生一、两个“尖子”,中医就很难有大发展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12:03 , Processed in 0.0755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