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药科学性分析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7 06: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26 22:33 编辑

中医药科学性之二

张诚敬

        2、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的共同点
       中医药与现代医药一样,都是从认识疾病入手,采取独具特色的药物和治疗手段防治疾病的。
中医药与现代医药有共同的对象,那就是针对人体疾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都客观地从实际的背景条件对疾病形成的原因、病理过程进行客观认识,寻求可靠的方法和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这就是中医药与现代医药之间不能被否认的共同点。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对疾病认识的程度、方法和手段:中医药学靠体验观察,用推测和验证的方法来认识疾病,靠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靠尝百草来确定药物的性质和作用;这是认识疾病的必然过程。现代医学靠解剖观察机体组织的病理变化,靠生化检测和相关学科研究的支持,靠数理统计来进行分析、总结资料;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和疗效确实的药物治疗疾病,采用动物实验手段进行药物的药理研究,对疾病理化指标的化验及药物的分析有准确的量化指标,这是医学科学随着时代前进必然产生的进步。
       既然中医药与现代医药一样是对疾病进行认识和防治。因此,中医药的理论就不会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观念是出至于推测或设想。
       中医药和现代医学对病因的认识都认为有外因和内因,现代普遍认为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内因是发病的决定因素,除外伤、职业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中毒等的外因是确定的以外,诸多疾病的外因和内因都是一个相对不确定的概念,可以找出不同理由来充实其内容,而各种不同的疾病到底从哪一具体环节切入仍然是模糊的。从病因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方面讲,中医药与现代医药的水平是接近的;事实上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都并未对多数患者致病的具体原因去进行深入的追究,而是依据发现的临床病理表现,中医对“证”、西医对“病”进行治疗;对感染性疾病有人总认为是由细菌造成的,并不认为是由宿主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从古至今,不可否认世界上所有的医药都是针对人体疾病的。人体是实实在在的生物体,生物体是有生命的,生命的独特标志是具有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过程虽然复杂而微妙,仍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同一物种的生物个体而言,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新陈代谢的变化存在个体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就是疾病产生的个体生理基础,古今亦然。致病因素的存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生活习性的改变,有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的变化,一旦新陈代谢的变化超出正常阈值范围时,就会导致机体适应过程的产生,部份机体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产生一系列的异常表现的实质就是疾病的病理过程。而古代人体的生理过程与现代人体的生理过程如三羧酸循环的能量代谢过程、人体的发育过程、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过程、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过程等都不能证明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这些过程都是围绕将摄入的食物进行异化和同化,产生能量和热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求而进行的。从这一出发点分析,古代人认识的“疾病过程”与现代人认识的“疾病过程”难以证明其有实质性的不同。客观地讲,人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古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生存环境条件和医药条件都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使疾病的病谱发生了改变,但不管病谱如何变化,疾病总是与机体的生理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病谱的改变只说明了防治手段、生存环境和致病因素的变化,并不意味同一种疾病过程已经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例如感冒、疟疾、麻疹、痢疾等的病理过程乃至发烧的过程等。这就使应用现代对疾病的认识观念去分析和研究古代对疾病的认识观念并作出相应的定位成为可能。



点评

中医药的科学在现代物理科学体系中从望光望色所建立的四维以上时空间,采用中草药蛋白金属粒子对生命人体藏象幅射场做出正确的调整。  发表于 2017-5-31 09:37
2
发表于 2017-5-27 11:39:26 | 只看该作者
张先生作为老中医有如此认识,值得钦佩!
很多简单病,中西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治疗感冒、疟疾、麻疹、痢疾等的病。
还有骨科疾病,手工方法与拍片子,没有什么区别。

但治疗复杂病,中医西医区别很大。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西医是共性治疗,中医是个性治疗。
其余诸多方面,中西医均可达成一致,唯独个性化治疗,西医没有办法。
未来研究的重点,是放在个性化治疗方面。
我们的研究重点,不是中医理论或经典,而是现代中医《个案》,
试图从个案中找到中医的科学性。
经典理论过期千余年,无论怎样研究,都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现代人类需求。


3
发表于 2017-5-27 11:52:4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病确实具有西医所不能及的特色。经过科学开发应该独立于天下。
至于防病方面,本人并不看好中医。
中国有句古语叫“防不胜防”。
自然疾病,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是依靠主观防范就能避免的。这一领域,中医的防御方法并不科学,只能理解为炒概念而已。
西医采用健康体检法,倒是可以提前一点知道疾病信息,但西医也只能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采用手段治疗。

西医的防病叫防疫。
就是说,不是什么病都能防,只有瘟疫类疾病可以预防。
如果将其推广到所有疾病方面,涉嫌糊弄。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08:07:51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朋友认为:不是什么病都能防,只有瘟疫类疾病可以预防。
这种认识是对的,西医也只能是采用打预防针来防病毒性疾病,另一些疾病如腹泻、感冒是不能或很难预防的。但中西医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中医对证,西医对症进行治疗的措施并无多大差异,仅仅是各自应用自己的药物罢了,有些病如感冒,中医的疗效要好玩西医的疗效。表明了中医能治病,也就说明中医亦具有其科学性。
5
发表于 2017-5-31 08:3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31 08:38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31 08:07
思考者朋友认为:不是什么病都能防,只有瘟疫类疾病可以预防。
这种认识是对的,西医也只能是采用打预防针 ...

思考者朋友认为:不是什么病都能防,只有瘟疫类疾病可以预防。
这种认识是对的,西医也只能是采用打预防针来防病毒性疾病,另一些疾病如腹泻、感冒是不能或很难预防的。但中西医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时候,中医对证,西医对症进行治疗的措施并无多大差异,仅仅是各自应用自己的药物罢了,有些病如感冒,中医的疗效要好玩西医的疗效。表明了中医能治病,也就说明中医亦具有其科学性。


---------------------------------------------------------------------


与张老先生讨论问题,我感到轻松愉快。中医的科学性非常肯定。所以毛泽东主席亲自主持建设新医学。
但上世纪由于中国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只是找到了中草药的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没有找到。
没有找到,不是由于它不科学,而是中医界没有探索到相应的科学方法。
好在治疗效果都可以通过西医(第三方)检测确认。至少证明医疗结果的科学性。


如果进入养生保健治未病领域,不仅过程的科学性难以说清,就连结果的科学性都无法验证。
这样在逻辑上就出了漏洞,涉嫌糊弄群众。就可能招惹来一系列的质疑,恰好也给反对派丢下了攻击的口实。
所以,我不看好中医进入养生保健治未病领域。








6
发表于 2017-5-31 09:36: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6:3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5-31 08:45 编辑

         思考者朋友认为:但上世纪由于中国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只是找到了中草药的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没有找到。
        笔者对中医内经医学原理的探索,正是在发现两种物质有清热和祛寒的效应后搞起来的,如果系统证明中药的清热药物和祛寒药物的效应,就证明中医所讲的寒热并非子虚乌有,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体的热量来源于生理代谢过程,人体热量的减少意味代谢的抑制就是寒,热量的增多意味代谢的亢进就是热,就证明中医理论是与人体代谢具有相关性,既然中医理论与人体代谢相关就表明中医理论具有生理学意义上的医学内涵。
8
发表于 2017-5-31 18:48: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31 18:51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5-31 16:36
思考者朋友认为:但上世纪由于中国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只是找到了中草药的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 ...

   思考者朋友认为:但上世纪由于中国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只是找到了中草药的科学性,中医的科学性没有找到。
        笔者对中医内经医学原理的探索,正是在发现两种物质有清热和祛寒的效应后搞起来的,如果系统证明中药的清热药物和祛寒药物的效应,就证明中医所讲的寒热并非子虚乌有,根据生理学的研究:人体的热量来源于生理代谢过程,人体热量的减少意味代谢的抑制就是寒,热量的增多意味代谢的亢进就是热,就证明中医理论是与人体代谢具有相关性,既然中医理论与人体代谢相关就表明中医理论具有生理学意义上的医学内涵。
--------------------------------------------------------------------------------------------------

中医所说的“寒热”二字,所用的是形容词。
为什么要用形容词?
就是说,他还不能确定人体的发热发冷究竟是什么原因。生理代谢过程,可能会产生热量。
那么,其它过程就不能产生热量吗?
本人认为,中医所说的寒热,不是特指某一个过程,而是不同疾病种类,发生了相同现象。

融合观教授将其解释为“病理过程”,我认为是正确的。
寒热,是很多不同疾病共有的生理病理反应现象,也可理解为病理过程的阶段性结果。
传统中医无法知道人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却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他的结果都是发热发冷。
针对人体寒热现象实施治疗,是古代缺乏认知的条件下比较高明的一种办法。

现在为什么不用这种办法了?
现代医学帮助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施治的目标更为明确,寒热概念也就没有在古代那么重要。



9
发表于 2017-5-31 19:06:03 | 只看该作者
建国后,按朱良春大师所称的“新医药派”,在与西医的结合过程中,充分利用西医检测手段,所以在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了一些改进。但是他们还没有彻底取缔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等传统概念。为什么没有取缔?
因为取缔了就无法套用古方。不套用古方就很容易被西化。
但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套用古方,又很难与具体疾病对应起来。
这是上世纪“新医药派”留下来没有解决的一大难题。


新医学于21世纪10年代,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所以,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等传统概念,也就不需要继续沿袭了。




10
发表于 2017-6-1 09:03: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1:46 , Processed in 0.05594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