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2 23:3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王昆文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话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医生特鲁多(1848—1915)的名言,也是他的墓志铭。它深刻地表达了其对医学和医生的作用的理解,我认为这是表达得比较到位的。因为这句话符合实际,说得在理,不仅适合于西医,而且也同样适合于中医,应当让医生们牢记于心。
    下面,结合本人及其它医家的案例,以说明以上这句话之正确。
    一、        有时治愈
    沈某,女,20岁,2016年11月26日初诊:月经推迟,本月又过期约20日未行。兼有胸部略痛,脉滑数,其余如舌象等均正常。该女面容及肤色皆靓丽。
辨证:此证寒热虚实皆不甚明显,似略有血虚兼痰热之象,我只能凭经验用养血豁痰清热通络之法拟方如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山楂15克  紫丹参15克  益母草20克  柴胡根10克  鸡内金15克  玫瑰花15克  枳壳12克  栀子12克  瓜壳20克  法半夏10克  连翘12克  丝瓜络12克  前胡15克  二剂
以上二剂药由药店用煎药机煎煮,共煎岀12袋,每次服一袋,一日服3次。
11月30日二诊:自诉月经已于今日来了,我诊其脉已不似原来滑数。上方药尚余2袋,嘱弃之。改拟养血调经方:
当归20克  白芍15克  柴胡根10克  白术15克  云苓15克  薄荷10克  明沙参20克  麦冬20克  盐菟丝子20克  熟地20克  杜仲20克  益母草15克  夏枯草20克  炙甘草10克  二剂
按:此例如果仅从月经延迟这一症状来看,初诊一次,服药三四日后,月经即行,可谓临床治愈。但自己当时并无绝对随手即能治愈的把握。只不过在该患者本身的调理功能并不差的基础上,我所拟的活血调经祛痰通络方药基本对证,助推了其一臂之力,故见效快。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月经延后者都这么容易治疗,这是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情况。
    如我治大学生谭某,女,20岁,于前年12月9日初诊,证见月经已过5个月未行,曾先后注射过5次黄体酮,仍无反应。患者体甚消廋,体重仅65斤,兼有失眠、食少、肢冷、饮水后即解小便,面色稍显青黄,舌质略暗红,苔白。此证显然比上一例为重,就不是一二剂药或一二诊就能见效的了。我共为诊七次,其共服药10剂,又服阿胶膏一料(处方:人参、白术、山药、黄芪、枸杞、沙苑子、盐菟丝子、阿胶等,共熬膏)。但至去年一月末,其月经仍未行,也未再来诊。
    由此两例说明,疾病之是否得愈,是由多方面的条件决定。除要看医生的医术外,还要看患者的病情轻重、对医生的态度(是否信任及遵医嘱)、是否坚持服药与配合治疗,包括七情与生活上的调适等,正如李渔所谓“主持之力不在卢医扁鹊,而全在病人者,病人之心专一,则医人之心亦专一•••••”。噫,治病谈何易哉!
    二、        常常帮助
    患者杨某,女,60岁,常来我处就诊。其症状经常表现为头晕或头痛,伴心中作难或发慌,或岀虚汗,或胃隐痛,嗝气,甚则呕吐,口味淡,睡眠差,脉象多滑数略弦等。虽然她每次来的症状有些差异,但其基本病机都是心气虚夹痰或有肝郁,故我多用参麦饮加养心豁痰佐疏肝解郁及镇静安神之药治之,如白人参、龙牡、枣仁、胆星、法半夏、紫丹参、夏枯草、黄连、浮小麦、藿香等,服药二、三剂后,症状多能缓解。她每次来诊,都显得有些痛苦,眉头紧锁,有时甚至把头俯下在桌沿边,人完全站立不起。由于她是我的一位老病人,已经在我这儿看了好几年的病,大家相互比较了解也信任,故每次发病,她都会来我处就诊,也算是寻求帮助吧。应该说,凡是与医生有过几次接触,治疗有效果,而时不时来就诊者,一般都建立起了这种帮扶关系,这对医生来说也是一种荣誉更是责任。每一个中医都应该以自己有能力帮助病人而自豪,并且应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三、        总是安慰
    《王孟英医案》卷二“疑惧”门中有一治苏某发热、神情恍惚案。患者以“乡试后自以场作不惬意于怀”,怏怏不乐,渐以发热形困、不饥溺少、时时出汗等,孟英诊为“心火外浮”、“心阳过扰,火动神浮----是为虚证”。他除用养营益阴安神之甘草、地黄、麦冬、枸杞、盐水炒黄连、紫石英、龟板、龙齿、珍珠等药治之外,还先配合用语言来作其心理疏导,曰:“文之不自惬于怀者,安知不中试官之意乎?且祸盈福谦,易之道也。尝见自命不凡者,偏不易售;而自视歉然之士,恒于意外得之。即此一端,吾可必其中也!”果然,“病者闻之,极为怡旷。服药后,各恙渐安,半月而愈。”王孟英之高明处,就在于他在洞悉患者病原由心情郁结不开引起后,就用自己对世情的了解,包括引用《易经》的话,对患者进行安慰劝导,解开其心中郁结。难怪后来这位“功名念切,屡落孙山”的患者,竟然不仅被王孟英治愈了其“疑惧”之病,而且还中了榜,真可谓一举两得。这正是如王孟英自云“慧吐齿牙,竟成吉谶。”
    由本案可以看出,安慰也是良药。在《王孟英医案》中,像这样安慰病人的实例并非个别,还有比这更生动感人的。“如何学会安慰病人”,坚持经常安慰病人——尤其是对那些长期患病的慢性疑难重病患者,给他们以心理上的慰藉,实在是很有必要,而且是一个大课题,是所有的医生都应该加以研究的。人文关怀应当贯穿于医生诊疗活动的全过程。在病人面前,医生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番劝慰,一句话,都能起到相当的作用,有时甚至是不可低估的。而当前,某些医生对病人的安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尤其是在一些现代化的大医院里,医生与患者交流的时间甚少。病人面对更多的是各种冷冰冰的检查仪器,患者候诊的时间远远多于就诊时那短短的数分钟,还谈得上什么安慰。
      总之,“有时治愈”不是都能治愈,我们不必过分夸大医药和医生的作用与效果。不要以为所有的疾病都是医生给治愈的,不是那么回事。归根到底还是病人的自愈力即自我调节功能在起主要作用。因为每一个人都内藏化解疾病、保持健康的神机;每一种疾病都能通过自我调节而痊愈。医生的任务只是促进其调理,促进其转化,使失和的生命过程转向和谐。这就是中医治病的出发点,所谓“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有人说,医药对于人体的健康而言,所起的作用只占百分之八。最近也有一位院士兼医生说: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了就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不好。我觉得他说得满有意思的。所谓“常常帮助”,则必须建立在医患双方互相信任与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当医生者须常怀一颗济世救人之心,有如孙真人之“一心扑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至于“总是安慰”,则是医生不可或缺的责任和操守。医生不仅要关注各种检查的客观指标,关注病人的症状体征,还应该关注病人的体验及感受,尤其是其主诉及其心理活动,所谓“病由心生”、“情堪愈疾”是也!难怪清代李渔在其《闲情偶寄•却病小序》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心和则百体皆和•••••此和心诀也。”故安慰病人,就是和其心,这是治病的根本大法。

                                                        2016、12、22 修改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12-23 11:08:2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21:36:54 | 只看该作者
补充第二部分“常常帮助”举例:
如邻居王某,男,81岁,退休干部,今年冬至前,因与家人一起到餐馆吃了羊肉汤(他本人吃的羊血旺),回家当晚即腹胀甚,不能安睡。次日起床现头晕,行走不稳,需扶拐杖,也不能进食,中午在老伴陪同下来敲门求诊。我视其舌边尖红,苔白厚腻,脉弦滑,诊断为湿热内蕴,为饮食燥热之物所引发。故为其拟一清化湿热佐消导方。他服一剂后即痊愈,丢掉了拐杖,也未再复诊。实际上,他在今年7月和11月皆曾发生过腹胀之症只是没有这次严重,皆被我治愈。所以他凡是有病要服中药时,如有时咳嗽或失眠等,一般都会来找我,也就是所谓寻求帮助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5 12:32 , Processed in 0.0566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