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miaoyishi 于 2016-10-20 14:39 编辑
苗族民间有着“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药王传医方”等传说故事、及古老话的“口碑”文献。
西汉刘向在《说菀·辨物》中说: “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 以菅为席, 以刍为狗, 北面而祝, 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 举而来者, 皆平复如故。??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 ,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 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这说明苗药的使用发端于远古。有的学者认为, 汉族文献所记载的苗父, 就是苗族传说中的“药王爷”。湘黔交界的苗族人民说, 药王爷是一个周身透明、状如玻璃、有翼能飞的神人。
他不畏艰难险阻, 披星戴月为人民“岔税岔嘎”(东部苗语即“寻找药方”) 。《山海经》云: “黑水之北,有人有翼, 名曰苗民。”其中的“有翼”、“有翅”和“透明”的传说, 均是神话时代苗族先民的特征,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苗医外治法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起源于巫术,虽然它们已完全脱离了巫术的内容与形式,如苗医的滚蛋疗法,最早是巫师敲蛋占卜望鬼时,为加强其法术的神秘性,将煮热的蛋滚动全身而形成。滚蛋疗法在苗医中广为流传。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更为独特的是,苗医应用滚蛋后蛋壁和蛋黄的颜色变化以诊断并预后疾病,这同巫师敲蛋占卜有着某种联系,构成了苗医的诊法特点。
苗医特点
一、巫医一家
苗药的广泛应用,离不开苗族原始“鬼神教”与“巫教文化”,两者相互整合,借古老鬼神之说,孕育出“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独特“巫医文化”形态而流传于世。在科学未发达之际,聪慧的苗族人民披着巫术的外衣,治病救人,在民族医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二、群众性和普遍性
人人会医”体现了苗族人民对植物知识和药用价值的了解和掌握。苗族人民生活于药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几乎每人都能认识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药物,各家均有所谓的“看家药”(即疗效独特的秘验方) 。
三、世代相传
苗族多为小聚居环境,苗寨行医者多为独立存在。苗药最早多为”巫医结合”,宗教性较强,多为秘而不宣。苗药方往往经过一代甚至数代医师试验、探索而形成,常用祖传药, 自栽自采自用, 多就地取材,此类药方一般师徒相授或者父子相传,世代承袭而不外传。----药方珍贵
四、重视药物功效
紫云县苗医即总结出: “爬不得坡, 离不开矮陀陀; 上不得坎, 离不开倒触伞; 打得一身垮, 离不开四块瓦; 要得一身松, 离不开木通; 周身发麻, 离不开乱头发。”
五、“就地取材,随手行医”
“就地取材,随手行医”是苗医治病不拘一格的最大特点。门前屋后的花草树木皆可入药,家具、农具、首饰、衣物、随身饰品都可作为医疗器具,方法简便、实用是其被广泛应用的基础。
六、防治结合。
苗族医药不但重治而且重防,对传染病的隔离消毒、辟瘟驱邪、灭蝇杀虫、预防免疫等方面均有着简易而极其实用的一套防病方法,做到无病先防,防重于治。
七、医护结合。
苗医在历史上无专门的医疗机构,均是个人设诊,采取民间行医的方式,医护一体,无专门的护理员,自古有:“行医上门,送药到手”的医德。
八、医商结合。
苗族人民能医擅药,历来有赶场行医买药的习惯,苗族医生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治愈了不少疑难病人,既获得了荣誉,宣传了苗族医药,又促进了苗族医药的发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