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并重,让桥梁更“高寿” 对于桥梁建设,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大桥建设,受到施工工艺复杂、深水、高空等条件约束,容易引发质量安全生产事故。桥梁方案选择上,要把质量安全当作首要因素考虑,决不能刻意追求“新、奇、特”桥型结构,以防止出现质量安全隐患。与此同时,改进桥梁养护技术,全面提升桥梁服役性能。 这位负责人表示,桥梁工程技术发展面临以建设为主向建养并重转型,需要我们在桥梁养护理念、方式、设备与材料、养护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进。我国公路桥梁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建养并重”。 王蔚表示,桥梁全寿命周期中,建设期仅仅占桥梁寿命不足10%,其他均属养护期。桥梁的长期正常使用,不仅取决于建造质量,更依赖于后期的管养水平。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我们曾走了‘重建轻养’的弯路。‘建养并重、管养分离’,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特点。”王蔚说。 英国桥梁专家巴里·科尔福德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桥梁界对大跨度桥梁的维护关注度还不够。桥梁的维修养护问题,必须在桥梁设计建造之初就要高度重视。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桥梁行业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以后中国新的桥梁需求可能会相对减少,但老桥却需要维修,这个问题便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尔福德说。 随着桥梁跨度日益增大,总长1000米或单跨150米以上的大型桥梁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由于结构复杂、检测困难、数据量巨大等因素,长期以来,工程人员想要了解大型桥梁的安全状况,只能限时检测大桥的部分部件和一些特定环境,很难及时有效地掌握桥梁的整体状况。 如遇突发的外力影响,大桥会不会“生病”?“生病”后从哪里下手治疗? 由中交公规院研发的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综合管理系统,是国内首个将结构监测、巡检、养护和管理技术进行同平台研究应用的系统。在项目设计阶段,公规院将监测养护系统融入设计方案,指导施工作业,2009年12月随大桥建成通车同步投入运行。 专家认为,设计、施工、养护管理,是桥梁生命中的三个重要环节,建设百年桥梁,靠建更靠养。因此,桥梁在设计之初就应“谋长远”,充分考虑后期的养护需求。 “按照规范的要求,桥梁每1-3年要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每个月要进行一次经常检查。在桥梁遭遇地震、台风等特殊灾害时,还要进行特殊检查。”中交公规院董事长兼总经理裴岷山说。 近日,中铁大桥局建设的“桥梁医院”--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将重点研究如何让桥梁更“高寿”。 “以我们的远程监测系统为例,一座主跨460米的桥梁,全线会敷设300多个监测点,几乎密布全桥。桥面哪个部位有超载、超速车辆,该系统都可以精确地感应出来,并在远端的监控屏上以警示标识显示。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精准发现,并利用云计算手段开出养护修理‘药方’。”中铁大桥局桥梁科学和研究副总经理、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钟继卫说。 中铁大桥(南京)桥隧诊治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认为,保障桥梁安全,必须深入开展桥梁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强化桥梁的养护管理责任,做到及时消除桥梁的病险病害;加大治理超限超载的力度;严格在建桥梁的安保工程、监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