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寒的药可以补气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4 09:4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药学七版列了16个补气药,其中13个性平到温,但有3个例外:西洋参性凉,红景天和绞股蓝性寒(性凉和性寒中间还隔着一个微寒)。(这些资料来自tcm100.com,看上去是个与中医药大学相关的网站。)

再在其他网站查了一下红景天和绞股蓝这两药,药性的信息非常混乱。绞股蓝据称最早的记载出自明《救荒本草》,但查不到对它的药性的判断,但按此书名称,既然是用之于“救荒”,似不可能是性寒之物。有些书说用的是根茎,但有的说是全草,可能也是造成寒凉的差别。据百度说,“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2002年3月5日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保健品名单。”但奇怪的是,2010年的中医药典却找不到此药。



这里产生至少两个问题:
1)性寒的药可以用来补气吗?我是很怀疑的,至少其他大家熟知的人参黄芪白术甘草没有一个是,甚至不是凉的。大家有用药性寒凉的药来补气药吗?有的话不妨介绍一下。
2)更为根本的问题是:究竟药性的寒凉温热如何定出?用了一二千年的药可以说已经经过长时间的考验(其实个别药也不好说),但如红景天和绞股蓝,也许是交通运输的缘故,至少在古代方剂中很少见,经方里没有。现在物流状况不是古代可以比拟的,理论上为这些药物的市场开发创造了条件。但像绞股蓝这药,国家20年前已投资开发,为啥到现在还说不清是凉是寒,实在很难理解。



这些问题都是中医学术界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而且不是靠扯天地日月阴阳五行再加天人五星就可以解决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8-4 10:28:46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3
发表于 2016-8-4 22:39:42 | 只看该作者
西洋参在明末以后,先是当降火药用的。所以性味多认为是寒凉的。
认识西洋参的补益作用,是以后的事。
误以为西洋参比人参高级,补力强,是误会。


总体说,最先认识西洋参,是降虚火的药,后来认识到有补益作用,但不及人参,在不适合用人参的时候,作为人参代用品。再后来因为人参价跌,西洋参价高且量少,老百姓以为西洋参高于人参,这个错误反过来误导了医生,医生错了,老百姓自然跟着错。


《医学衷中参西录》: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惟白虎加人参汤中之人参,仍宜用党参,而不可代以西洋参,以其不若党参具有升发之力,能助石膏逐邪外出也。且《本经》谓人参味甘,未尝言苦,适与党参之味相符,是以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若西洋参与高丽参,其味皆甘而兼苦,故用于古方不宜也。



点评

人参和党参之间又是个谜。 从现代植物科属的角度看,人参(五加科)和党参(桔梗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但古人似乎没有认识到这点。证据一是伤寒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古人方子里只有人参没有党参。证据二是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06:27
先发现的降火,故说性凉,性凉的说法,一出现以后,就没有随着新发现的功效改动。整个中医这种现象太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4 23:0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6-8-4 23:03:2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8-4 22:39
西洋参在明末以后,先是当降火药用的。所以性味多认为是寒凉的。
认识西洋参的补益作用,是以后的事。
误 ...

先发现的降火,故说性凉,性凉的说法,一出现以后,就没有随着新发现的功效改动。整个中医这种现象太多。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06:27:5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8-4 22:39
西洋参在明末以后,先是当降火药用的。所以性味多认为是寒凉的。
认识西洋参的补益作用,是以后的事。
误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且《本经》谓人参味甘,未尝言苦,适与党参之味相符,是以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

人参和党参之间又是个谜。


从现代植物科属的角度看,人参(五加科)和党参(桔梗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但古人似乎没有认识到这点。证据一是伤寒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古人方子里只有人参没有党参。证据二是晋陶宏景的《名医别录》里明确记载“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党参”之名即源于“上党[古称潞州现今山西长治]之人参”,即如怀山是“怀庆之山药”、田七是“田州府之三七”等“地道”药材即质量好的标志。虽然植物形态明显不同,但似乎即使本草类的古藉直到宋代仍把党参原株画成人参的“三桠五叶”形态。【虽然有人认为当时确产真人参,但我更倾向是记录问题,理由是当地的水土气候与东北应有不少差异,即使植物能生存下来,质量不会成为地道药材,要不然干吗现在不去恢复?】


因此,我认为张的“古之人参,即今之党参”说法证据不足。最为关键的证据是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在处方中明确分开人参和党参。只有先确定这个时间点,再往前追溯,才可解开这个谜。百度搜到的文章,粗看上去都有些先有了结论然后再找证据支持的感觉。

点评

有个《中国人参网》,http://www.ren-shen.org/cs/jj/1512.html找到一篇文章,虽然算不上严格考证,但里面的资料有用: 中国人参的分布 中国人参历史上可分为两大主产区,以上党郡(今山西、河北、山东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20:41
虽然有人认为当时确产真人参,但我更倾向是记录问题,理由是当地的水土气候与东北应有不少差异,即使植物能生存下来,质量不会成为地道药材,要不然干吗现在不去恢复?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22:12
从历史零散资料看,上党人参当初指的就是人参,东北的是后起的,叫辽参(现代的辽参是大连的海参),以后山西不产人参了,用党参代替,故沿袭上党人参之名,简称党参。这是我看的一些零散资料大致推测。 有一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5 15:33
6
发表于 2016-8-5 15:33:21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6-8-5 06:27
人参和党参之间又是个谜。

从历史零散资料看,上党人参当初指的就是人参,东北的是后起的,叫辽参(现代的辽参是大连的海参),以后山西不产人参了,用党参代替,故沿袭上党人参之名,简称党参。这是我看的一些零散资料大致推测。


有一篇专业的文章先生可以看看,是介绍人参种植的。http://www.ginseng99.com/simplified/web/1903.htm
7
发表于 2016-8-5 20:28:44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提出的问题有意义,西洋参与人参、党参,目前多从临床应用上来区别。
8
发表于 2016-8-5 22:12:30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6-8-5 06:27
人参和党参之间又是个谜。

虽然有人认为当时确产真人参,但我更倾向是记录问题,理由是当地的水土气候与东北应有不少差异,即使植物能生存下来,质量不会成为地道药材,要不然干吗现在不去恢复?
----------------------------------------------------------------


东北人参,最早的名字是辽参,辽东人参。我的推测:
1,此物为中原人所知,应该在“辽东”这个地名出现以后。再说,辽东没有纳入中原统治以前,恐怕其地人参也不会为中原人所知。
2,给人参名字前加地名,应是先有人参名称,再有辽东人参名称。
3,上党人参出现在辽东人参之前。《本经》注解中又有“人形者良”的说法,可见上党人参属人参的可能性大。党参可能是在上党已经不产人参同时辽东人参已行于市时期的一种代用品。
也就是说,党参不是上党人参的简称,而是一个新命名的药物。


另外,八十年代大约中期吧,新闻上确实报道过山西、河北(具体地市记不得了)计划发展人参种植业的事,后来没有听说下文。
还有,大约九十年代,新闻上有过河北某地,种植西洋参上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云云,据说,是过内最早生产的,符合国家某标准的产品。

点评

嗯,听起来也算合理,在有新证据确立之前,可视此为现行一般认知。  发表于 2016-8-6 08:40
9
发表于 2016-8-6 20:41:15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6-8-5 06:27
人参和党参之间又是个谜。

有个《中国人参网》,http://www.ren-shen.org/cs/jj/1512.html找到一篇文章,虽然算不上严格考证,但里面的资料有用:


中国人参的分布


中国人参历史上可分为两大主产区,以上党郡(今山西、河北、山东等省)为代表的中原产区,和以辽东(今吉林、辽宁、黑龙江省)为代表的东北产区。


范蠡(公元前465年)的《范子计然》最早记载了我国人参产地。东汉许慎(公元100年)撰《说文解字》中记载:“蓡,人蓡,药草,出上党”。南朝陶弘景撰写的医药学专着《本草经集注》中也有“人参生上党及辽东”的记载。魏吴普(公元208-239年)所着《吴氏本草》等文献中,均对人参生“上党”有所记载。唐苏敬(公元566-635年)等人所着我国第一部药典《唐本草》中,对当时“太行潞州”所产人参有详细描述,与五加科人参形态相符。据史料证实,上党人参应用历史最为久远,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太行山区人参由于过度采挖及资源的破坏已告绝迹。


公元三、四世纪辽河流域的鲜卑族建立前燕国即有人参赠与晋朝官吏的记载唐代以后东北长白山人参便成为向中原进贡的珍品。辽代以后的《契丹国志》、《大金国志》等史书都有“女真地绕,土产人参”或“地饶山林,田宜麻谷,土产人参”的记载。至明清时期,东北人参已经取代了上党人参,据史书记载明万历年间仅建州女贞烂掉的人参达十余万斤之多,可见东北长白山人参资源极其丰富。明清的诗文着述中也多次记载了有关人参的形态特征、加工方法、入药等。由此可见,长白山人参至少也有1700多年的应用历史。


中国栽培的人参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延伸的北纬35°~48°区域,南起辽宁宽甸,北至黑龙江伊春,其中心产区为吉林省的抚松、长白、靖宇、集安、敦化、安图等县(市)。…………
-----------------------------------------------------
其他资料


《本经》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吴普》曰:人参一名土精,一名神草,一名黄参,一名血参,一名人微,一名玉精,神农甘小寒,桐君雷公苦,岐伯黄帝甘无毒,扁鹊有毒,生邯郸,三月生叶,小兑,核黑,茎有毛,三月九月采根,根有头足手面目如人(《御览》)。


《名医》曰:一名神草,一名人微,一名土精,一名血参,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及辽东,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暴干,无令见风。


《说文》:参,人参,药草,出上党;
《范子计然》云:人参出上党,状类人者善
  刘敬叔《异苑》云:人参一名土精,生上党者佳人形皆具,能作儿啼。
------------------------------------------------

以上史料看出,上党人参的记载早于辽东人参,春秋时期即有。
《本经》成书于东汉,书中未提辽东产地,前燕赠人参是东晋时事,即辽东人参在东晋时为中原人所知。
史书中,各时期辽东政权均看重人参生产与经营、进贡,或许是辽东重视参产业发展,而上党参产业逐渐凋零,以致后人竟不知上党也曾是人参产地。


上述资料,还都没有涉及党参。

点评

8楼我猜:辽东没有纳入中原统治以前,恐怕其地人参也不会为中原人所知。 从9楼前燕赠人参事看,我的这个猜测是错误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6 20:50
10
发表于 2016-8-6 20:50:0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8-6 20:41
有个《中国人参网》,http://www.ren-shen.org/cs/jj/1512.html找到一篇文章,虽然算不上严格考证,但里 ...

8楼我猜:辽东没有纳入中原统治以前,恐怕其地人参也不会为中原人所知。
从9楼前燕赠人参事看,我的这个猜测是错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8 10:19 , Processed in 0.1800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