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阴阳证治学》简介---左占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9 23:3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2015年5月1日

存在决定意识。阴阳证治学是关于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学问;是有效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用中医药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的创立方法创立过程实现途径和目的价值的科学。阴阳证治学分上篇阴阳证治学总论、中篇阴阳证治学理论的临床应用、下篇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既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研究三部分。阴阳证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原创思维、古代哲学、历史人文、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时代需要为背景,按照中医学自身运动规律以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为研究对象,从属性观出发,从阴阳失衡---自身损伤客体切入,用阴阳证治思维系统探讨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认知途径、思维方法、科研路径、全息诊疗、属性方药和治调防养整合效应规律。系统诠释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在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方面的理论概念、科学内涵、实践方法、临床应用以及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学术价值。是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学术创新、属性方药创制与养生长寿治未病紧密结合的指导性理论。旨在通过建立和运用阴阳证治思维认知方法,科学揭示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内在运动规律并努力反应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外在全貌内在多级本质和全部规定性。系统研究并科学揭示了内伤病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病机变化导致的人体物质能量信息、形态结构功能、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综合紊乱性疾病的变化规律、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融治调防养于一体的防治效应规律和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低成本医学范式的卫生经济运行规律,使阴阳证治体系基本建立。

思维决定行为。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的核心元素,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象思维科学的经典概念。为推动和发展我国古代哲学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并取得卓越成就具有重要启导作用。阴阳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后得到了更大发展并成为了中医药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汉·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根据三阴三阳六经理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用于外感病诊疗与组方选药;明·《景岳全书》特别是《阴阳篇》亦对阴阳概念的医学指导价值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也是阴阳证治学的立论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和系统阐述内容;清代温病学体系的形成更是从阴阳六变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的提出,将哲学意义的阴阳概念升华为医学意义的阴阳生命科学,用中医象思维科学体系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诊断治疗、预防保健与养生长寿治未病,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中医象思维科学的真理性、崇善性、先进性、时代性、包容性、普适性、低成本性、可持续发展性和与时俱进性是我国古代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成功典范,为促进华夏民族繁衍和维护国民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中医学首先回答了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具有结构、关系和属性三维层面,中医学脱胎于以时间概念为逻辑开端的中国传统文化母体,属象思维科学体系,所以,中医学从立论之初就以源于物质结构更超越物质结构认识层面,用动态思维从物质的关系和属性层面切入,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进行形上之道的宏观整体探讨。“人是自然运动的结果”(《自然辩证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医认为生命是阴阳运动的结果,故《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并用阴阳两大属性进行归纳。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阴阳时空运动的平衡与失衡是健康或疾病的决定因素。阴阳平衡是人体生命的重要稳态机制,阴阳失衡是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属性病机,调平阴阳自然就成了中医治疗学的终极目标,而燮理阴阳自然也就成了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根本任务。所以修正好、维护好、调控好阴阳平衡是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重要保证。阴阳越平衡人体就越健康长寿。阴阳失衡的时间属性决定着病理的深浅、变化的方向、病程的久暂与治疗的难易。阴阳失衡的空间结构可造成人体物质能量信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紊乱,进而造成功能形态与结构全方位损伤;可引起脏腑经络与气血功能多层级失调;可导致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和多维治疗靶标。面对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集中涌现和久、慢、杂、难、缠的病理特点,在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阴阳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衡,疾病丛生;阴阳可调,疾病可治;调平阴阳,长寿健康”的科学假说、“一元两极三维全息实象中医理论思维模型”理论框架和“一元两极三维四时五脏生命功能律动体”生命运动规律概括,使阴阳平衡---协调有序生理功能和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病理变化的内伤病共性病机规律被揭示,并用阴阳证治学概念进行了高度概括。本书根据对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与时代背景、阴阳证治学在指导内伤病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中的理论价值、阴阳证治学概论、科学假说、理论框架、概念体系诠释、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的内伤病病因病机辩证及其病机属性辩证、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辨证研究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等章节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展开讨论,系统提出了阴阳和合生命,失和生病、整合效应---阴阳承制调平、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的内伤病属性病机、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辩证思维模型、属性方药---治调防养、全息疗法——内服外贴、阴阳证治---调和治平、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全息实象---远程诊疗等学术概念并进行阐述。通过科学假说的系统求证、理论框架的系统阐述、概念体系的系统诠释、辩证模型的系统建立、全息诊疗的系统创新、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的系统创制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指导思想的系统形成,使阴阳证治思维体系初步建立,为建立阴阳证治学科、低成本医学范式、智慧医疗阴阳证治体系、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产业化实施和全息实象远程诊疗及其象诊仪器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阴阳是体内客观存在的即消长转化又对立统一的象模型系统,属象思维概念,既是对生命健康与疾病内在运动规律的高度概括,更是用象思维综合四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的外在观察方法。通过两千多年的医学实践观察充分证明:体内阴阳运动变化的时间节律和空间分布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根据阴阳失衡的时空变化使用阴阳调节剂来调平阴阳治愈疾病是简便有效的,历代医家均有阐发总结和临床求证。中医主体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集中涌现,根据时间节律变化确定或预测健康与疾病,根据空间分布确定病因与病位,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整体辨病与辨证提供了时空全息客观资料,更为创立观物取象、司外踹内的中医理论体系和低成本四诊技术提供了象思维科学理论支撑。面对内伤类复杂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集中涌现,运用阴阳证治思维,举阴阳之纲,张体、病、因、机、脉、证、症百象之目,全息诊疗、纵横思考,可有效容纳解释和说明现时代集中涌现的,并让中西医现有理论均难以突破的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相关信息资料和各种问题。

理论产生技术。只有理论创新才可能催生技术革命,阴阳平衡调控生命的稳态作用是时空全方位的。可以维持人体物质能量信息的有序转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正常运行、形态结构功能正常维持、自身生物学机能与自稳态系统正常运转并实现健康长寿无疾而尽终其天年;阴阳失衡上述生理平衡被打破,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病机从局部影响到全身,从组织器官影响到网络系统,从时间到空间,使人体从健康---亚健康---疾病(包括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向一体多病发展,至使治疗学面临着多维治疗靶标的艰难选择。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的时空运动既生长壮老已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与年龄特点相关的疾病,如孕育胎儿易出现先天不足性疾病,青少年多易得外感病,中老年多易患内伤病,骨骼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常见病,脑萎缩(脑痴呆)是老年特发疾病等均可引起阴阳俱盛与俱衰,或阴虚阳亢或阴盛阳衰等病理变化,我们用阴阳证治进行概括;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的时间变化引发内伤病从单系统发病、单病位损伤、单病种向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及一体多病方向发展;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的空间变化可造成疾病的在表在里、在经在络、在脏在腑、在气在血等阴阳属性不同的疾病及其病机表现。阴与阳时空上的差异性决定了生理功能的亢抑、个异体质的不同和同一种疾病不同的病机表现,亦决定疾病的发展速度、规模、性质、位置与转归;阴阳具有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彼此互藏、无限细分的特性;具有表里定位、虚实定态、寒热定性、阴阳定质、立象求道的学术特点,具有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属性特征、动态时空的规律性运动;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与时、日、月、年和生命周期节律相适应;阴阳通过整体作用、统帅作用、稳态作用、修复作用与损伤作用对人体生命产生建设性或破坏性的影响。阴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宇宙自然万物都可以用阴阳类分;人体的脏腑经络与气血亦可以用阴阳类分,这种阴阳属性思维为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的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提供了理论支持;从狭义上讲,脏分阴阳,腹分阴阳,气与血亦各分阴阳。这种阴阳互藏、无限可分性为同病异治、辨证论治以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借鉴。实践证明,尽管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端,临床面临着辨证施术与多维治疗靶标的艰难选择,我们运用阴阳证治属性思维使辨证从具体症候、类症候、理论证候向阴阳理论证候境界跃升,从而实现对内伤类复杂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进行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整合辨识调平目的。同一种疾病,由于每一个人的阴阳状态、体质类型、时间地点、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需要辩证施治,面对内伤类一体多病客体系统建立阴阳证治思维,用阴阳证治理论所物化的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既调阴的和调阳的两类方药“仅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内经》)。归纳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多因素致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多维治疗靶标的发病学、病因病机学及其诊疗学特点,指出阴阳平衡生理功能和阴虚阳亢、阳虚阴盛、阴阳偏虚、阴阳偏盛、阴阳离决等多种病理变化和“非此即彼、非盛即衰、非合即离与久慢杂难缠”的病机特点,创立了阴阳证治辩证十法、阴阳失衡辨证六要、“阴阳证治---调和治平”“属性方药---治调防养”和“养生长寿之道---法尊乾坤阴阳”等防治理论原则,创立了“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内伤病辩证体系,提出了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智慧医学产业项目,将平衡阴阳的属性方药归纳为补阴的或补阳的两大类别并用“阴阳调节剂”将其概括,用于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系统化研究与防治,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析病因、辨病机、测体质、定证候、组方药、判疗效、断疗程、促健康、益寿命,致力于低成本最优化医学范式的建立与临床实践研究,初步形成了阴阳证治体系。阴阳证治体系的建立过程与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理论及其临床疗效观察同步进行。用阴阳证治学“属性方药---治调防养” 创新组方理论所物化的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成果,通过对阴阳证治学理论指导下的内伤病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广泛求证表明: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在内伤类疾病及其一体多病防治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方面具有很高的理论与临床指导价值。“属性方药---治调防养”的阴阳调节剂临床求证,充分显示出围绕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等不同疾病的相同病机和相同疾病的不同病机辨证的规律性、类属性和终极指向性以及共性病理层级与环节多病位、多系统、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优势。1、可有效整合调节人体物质能量信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秩序和充分调动功能形态与结构改变类疾病的自身生物学机能,从而使病体及其一体多病的身心整体趋向健康;2、阴阳证治---调和治平---属性方药---治调防养策略充分彰显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性化理论智慧;3、发挥阴阳证治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力量和阴阳证治思维智慧,可充分调动中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人体自身生物学机能与自然愈病力的利用,以大幅度削减物质与资源消耗并充分利用非物质手段,以四两拨千斤的哲学智慧,从而达到低成本医疗目标并实现节约与节能;4、系统阐述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的防治方法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作用机制与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融治调防养于一体的效应规律。符合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科学要求和中医自身运动规律与象思维科学发展方向。“属性方药---治调防养”复方中药的有效干预并呈现出复杂系统特征性整合效应,同时调动自适应、自组织、自调节、自修复、自稳态、自愈病的生物学机能和人体自然愈病力的利用,充分体现了“整合效应---阴阳承制调平”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提高对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整体认知和整合思维方法的运用。

一部能够反映科学真理揭示客观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等深层次认识的充满理性的创新理论,应该是一个用缜密的逻辑思维组织起来的全新的概念体系并系统阐述其内涵与外延。随着内伤病阴阳证治学理论研究进展,系统提出了阴阳证治学科学假说、理论框架、概念体系、防治规律、辩证模型、属性方药、养生原则和治未病策略。从2005年开始,在对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进行临床实践观察和循证医学科学求证的同时,系统诠释和阐述阴阳证治学及其“一元两极三维全息实象中医理论思维模型”理论框架的理论研究性论文陆续发表,《中医学的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气、络、气络与NEI网络医理同一性探讨》、《络脉阴阳的学科价值与临床意义》、《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与中医三维思维智慧赏析》、《络脉全息及其全息元区的中医诊疗学价值》、《实象论哲学思维智慧的结晶—-经络学说》、《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以及临床研究性论文分别刊载于《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1~11》集及其它核心医学期刊中发表。随着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成功物化了正骨态、复智能、脊髓康、心动力、椎基通、脉络宁、湿疹清、好男人、好孕来、鳖甲软肝、溶石止痛等阴阳调节剂专科专病专药属性方剂,为利用中医药防治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了指导内伤病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研究的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产生了全息实象诊断法和全息内服外贴法立体化多途径给药模式,为用中医药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提供了理论支撑。在阴阳证治学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技术的引领下,可让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患者实现异地诊疗的梦想。通过“纯中药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和全息实象远程诊疗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实施与推广应用,为内伤类复杂性疾病诊疗与防治提供低成本智能化医学干预方法和劳动工具,为解放和发展医学生产力、力促卫生经济转型升级并降低疾病诊疗与防治成本健康维护成本卫生经济运作成本和努力提高内伤病防治能力质量和水平提供创新理论与象思维科研成果,为系统建立中医特色的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奠定坚实的理论与物质基础。

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历经2千多年历史时间与实践检验而历久弥新,其科学真理性毋庸置疑。阴阳证治学是对中国传统阴阳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景岳全书》中阴阳学说、阴阳学术思想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突出了阴阳哲理医理生理与病理的纵横研究,用气化阴阳唯物的整体的关系的属性的和辩证的观点,创新发展符合中医自身运动规律的大道至简的中医象思维诊疗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以适应现时代快节奏高效率低耗能节约型的社会发展与医学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系统建立阴阳证治思维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科学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阴阳证治学在深刻解读《内经》气化阴阳和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思想的基础上,并充分理解《景岳全书》等阴阳学术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自身运动规律特点,以阴阳证治学理论产生的背景、概论、科学假说、理论框架、概念体系、阴阳失衡---自身损伤的内伤病病因病机辩证、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辩证思维体系及其临床应用、养生长寿治未病理论与临床研究等十几个章节展开讨论。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逆流探源,三千年中医药发展史是一部记录中国劳动人民同疾病抗争的奋斗史。人的认识具有终极指向性和现实局限性的矛盾,每一个具体时代,人们总会被新的疾病所困扰,旧的理论不可能对一切疾病给予容纳解释和说明,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势在必行。不同的时代都有无数学者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和发展着中医药理论与学术,并留下了他们在不同医学领域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著述可谓浩如烟海,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纵向梳理,在三千年的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三次认知的飞跃成为了时间坐标上的三大高峰。第一次理论飞跃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成为了至今仰奉的圭皋;第二次理论飞跃是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首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并创立六经辩证用于外感病研究,成为了外感伤寒病辨证论治的指导性理论;第三次理论飞跃是清·温病学派的成熟,创立了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辩证用于外感温病范畴的指导,从而发展和完善了外感病辨证论治体系。任何学说的产生都有其强烈的现实动因,人类进入21世纪,由于中医学外感病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和西医学的崛起,使外感类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使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癌症和妇科杂症等集中涌现,排在死因前五位的几乎都是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防治内伤病的中西医理论均明显滞后于临床,致使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了现时代的重要社会问题。对这些病因不明、靶点不清、多病机复合、多系统发病、多病位损伤、一体多病和多维治疗靶标的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来说,中西医临床均感棘手,现有的理论均不能对内伤类一体多病的相关资料进行充分的容纳解释和说明,大量的人财物力投入并没有与解决医学难题同步,远不能实现医学目的和目标。特别是卫生行业的过度市场化引发了医学的功利性膨胀,致使医学的福利性和公益性逐渐淡化,天价医药费屡见报端。所以说,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并不只是医疗供给总量不足,与医学体系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高成本医学范式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整体运行效率不足有直接关系;中医药学的整体优势与哲学思维方法不能发挥、医学服务能力与水平不能质变升级和卫生经济运行效率不能有效提高是限制医学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而也大大限制了整体医学水平的提高和跨越性发展。从社会需要和人类健康需求出发,努力发展科学真理,打破行业既得利益与思维固化,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系统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并解放医学生产力是时代的选择历史的必然。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笔者在20多年内科临床实践中始终不忘对生命健康与疾病内在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发现了生命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转化的内在运动规律源于阴阳的平衡与失衡运动并系统揭示,更用阴阳证治学概念进行高度概括并对其概念体系进行诠释,从而形成了系统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体系,成为了防治内伤类复杂性疑难病慢性病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创新性理论,填补了中医药学内伤病辨证论治理论空白,发展和完善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用中医药防治内伤类复杂性疾病的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临床疗效、防治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明显增强,引起了中医药学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从而使中医药理论体系从外感病到内伤病都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并将迎来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又一次理论研究高峰。是继《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之后的又一部关于内伤病诊疗与防治的理论专著,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从古代的阴阳文化、《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景岳全书》的阴阳学术思想到当代的阴阳证治学说,前后经历了三千年的阴阳文化思维哲学与医学的漫长发展历程,首次实现了从阴阳文化到阴阳科学的跨越,并成功指导内伤类复杂性一体多病和有效指导养生长寿治未病的临床实践,为广大内伤病患者进行普适性最优化整体性低成本康复治疗带来了曙光,为人类彻底征服内伤类复杂性自身损伤性疾病对健康的威胁提供了借鉴,更为养生长寿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凭借阴阳证治学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必将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学术地位。将成为继《内经》的阴阳学说、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清·温病学派之后又一次理论认识上的飞跃并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这部阴阳证治学站在物质的关系和属性认识高度,首次实现了从文化、思维、哲学、人文等思维疆域来科学诠释中国象思维科学智慧和中医药学科学真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需要背景、人类健康需求背景和医学发展趋势等背景;首次实现了从阴阳文化、阴阳思维、阴阳哲理到阴阳科学的历史性跨越;系统回答了几千年来人们反复追寻的:“中医你姓什么”、“中医你从哪里来”、“中医又到哪里去”等医学哲学困惑,并为中医学发展及其研究指明了努力方向;有效解决了现时代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及其一体多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理论空白与临床乏术问题,并提出了养生长寿治未病等未病先防的原则与策略,可谓方法科学至简。正因为如此,如果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哲学及其人文有所体会的话,读起来更能领略其中蕴意,更能引起理性共鸣和价值认同。

撰写要求:第一、在总体架构的设计上,努力反映中医文化的时间性、思维的取象性、学术的真理性、理论的普适性、认知的整体性、研究的创新性、方法的简约性、技术的低成本性和价值的导向性;第二、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突出问题意识、本质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与时代意识,既通过建立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范式体系、实践体系及其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更突出时代问题、行业问题和实践问题;第三、在具体的和疑难问题解决方法的把握上,提出了富有创见的理论方法技术与价值追求新观点;第四、在研究成果的现实指向上努力体现其先进性前瞻性普适性简约性、低成本性和与时俱进性;第五、努力实现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临床思维科研路径与范式创新、诊疗模式治疗手段与中医药产业化创新,系统构建阴阳证治学低成本创新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理性护佑人类健康。

本书以深入浅出的笔触,从阴阳文化、思维、哲学、人文、医学到时代需要,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从理论到临床,从认识到实践,从社会现实需要、人类多元化健康需求、卫生主题转换、循证医学求证、医学发展趋势展望到发展医学科学真理均做了系统探讨,是从医学、科学、哲学、文化到真理的系统思维工程,即具有很高的理论与临床价值和浓厚的学术气氛,又具有典型的文化思维哲学特征,对医疗医药卫生行业和爱好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中医学的相关人士皆有启示和启迪,更对内伤病患者及亚健康人群的科学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提供了理论方法与技术指导,虽不能尽愈诸病和尽释群疑,但次求见病知源并力求明道释惑。其立意深邃、理念先进,时代特征突出,价值观鲜明,内涵丰富,学术性文学性可读性强。但由于认识水平和写作时间所限,故出现谬误在所难免,肯望慧眼卓识者不吝赐教。
2
发表于 2016-2-20 01:01:16 | 只看该作者
谬论很多。
3
发表于 2016-2-20 01:39:56 | 只看该作者
《阴阳证治学》目录 (2013-07-16 22:26:50)转载▼
标签: 《阴阳证治学》 创新理论 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老 保健养生治未病 指导理论       
                  
                           目录

                  上篇  阴阳证治学总论

第一章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思维哲学医学与时代背景
     第一节阴阳证治学产生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
一、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1.  《周易》为阴阳证治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
2.  太极图为阴阳证治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哲学智慧
二、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思维背景
三、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哲学背景
四、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人文背景
五、 阴阳证治学产生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阴阳证治学产生的中医理论背景
一、 《黄帝内经》首次创立了中医学的核心理论----阴阳学说
二、 《黄帝内经》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框架
三、 《景岳全书》系统阐述了阴阳的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
第三节  阴阳证治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 时代需求为阴阳证治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 社会需要为阴阳证治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三、 以市场为导向系统建立阴阳证治体系。
四、 阴阳证治学理论科学求证
第四节  阴阳证治学的哲学指导与创新发展
一、中医学用气阴阳五行解释生命健康与疾病
二、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对阴阳证治学理论构建的指导作用
三、阴阳的时空及其功能
四、  阴阳证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1、阴阳证治学的文化传承
2、 阴阳证治学的哲学指导
3、 用哲学思维方式系统构建阴阳证治学
五、  阴阳证治学是中医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五节  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
一、阴阳证治学理论研究
二、阴阳证治学对内伤类物质能量信息紊乱性疾病整合调控作用
三、阴阳证治学对内伤类形态结构与功能改变类疾病系统干预新策略
四、阴阳证治学对防治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的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
五、阴阳证治学对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  阴阳证治学在指导内伤病防治和养生长寿治未病中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阴阳证治学的学术地位及其内涵
  一     阴阳运动——是生命健康与疾病运动变化的内在本质与客观规律
  二     阴阳失衡——是内伤类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重要病机
  三     阴阳辨证——是中医主体辨证论治的最高境界
  四     阴阳证治——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
  五     调平阴阳——是中医治疗学的终极目标
  六     燮理阴阳——是养生长寿治未病的根本法则
第二节  阴阳证治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一、   用阴阳证治理论创立低成本医学范式解决内伤病复杂问题
二、   产生了全息实象诊断技术应用于内伤病的远程诊疗
三、  发明了阴阳调节剂属性方药融治调防养于一体
四、  为养生长寿治未病提供理论方法与技术
五、  现代中医药产业化研究

第三章  阴阳证治学概论
第一节  阴阳证治学概念及其现代诠释
一、    阴阳证治学概念
二、    阴阳证治学的现代诠释  
第二节  阴阳证治学的理论观点
一    人体生成观
二    疾病发生观
三    阴阳整体观
四    阴阳运动观
五    阴阳属性观
第三节  阴阳证治学的学术观点
一    阴阳平衡生理观
二    阴阳失衡病理观
三    阴阳象数解剖观
四    阴阳恒动辩证观
五    阴阳属性方药观
六    阴阳和合生命观
七    阴阳调平防治观
八    阴阳平调养生观
九    阴阳辨识预测观
第四节  阴阳证治学思维规律概括
一     质量互变  
二     动态时空
三     属性特征
四     多维思考

第四章  阴阳证治学科学假说
第一节  阴阳平秘,精神乃治
第二节  阴阳失衡,疾病丛生
第三节  阴阳可调,疾病可治
第四节  调平阴阳,长寿健康

第五章  阴阳证治学理论框架研究
第一节  一元
第二节  两极
第三节  三维
第四节  全息
第五节  实象
第六节  中医理论思维模型

第六章  阴阳证治学概念体系诠释
第一节  “一元两极三维四时五脏生命功能律动体”学术概念
第二节   阴阳“和合生命,失和生病”
第三节           整合效应---阴阳承制调平
第四节   阴阳失衡——内伤病属性病机
第五节   “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辩证思维模型
第六节   属性方药---治调防养
第七节   全息疗法——内服外贴
第八节     阴阳证治---调和治平

第七章 阴阳失衡的病因病机辩证
第一节 阴阳失衡的病因辩证
一    体质分阴阳
二    病种分阴阳
三    病因分阴阳
四    病机分阴阳
五    四诊分阴阳
六    证候分阴阳
七    治则分阴阳
八    用药分阴阳
九    饮食分阴阳
第二节 “阴阳失衡病机辩证
一    阴阳偏胜
二    阴阳偏衰
三    阴阳互损
四    阴阳挌拒
五    阴阳亡失
第三节 “阴阳失衡---自身损伤”内伤病病理特征
一    病因不明
二    靶点不清
三    多因素致病
四    多病机复合
五    多系统发病
六    多病位损伤
七    多一体多病
八    多种功能障碍
九    多维治疗靶标
第四节   内伤病“阴阳失衡---属性病机”特点
一、  非胜即衰
亦胜亦衰
胜衰夹杂
二    非此即彼
亦此亦彼
彼此互损
三    非合即离
四    久、慢、杂、难、缠

第八章  “阴阳失衡---自身损伤”内伤病病机属性辨证
第一节  四诊阴阳属性辩证
  一    望诊的阴阳属性辩证
  二    闻诊的阴阳属性辩证
  三    问诊的阴阳属性辩证
  四    切诊的阴阳属性辩证
  五    四诊合参的阴阳属性辩证
第二节  阴阳证治体系辨证方法
一    辨阴阳属性
二    辨阴阳盛衰
三    辨阴阳体质
四    辨阴阳病种
五    辨阴阳病因
六    辨阴阳病机
七    辨阴阳四诊
八    辩阴阳证候
九    辨阴阳治法
十    辩阴阳方药
第三节  阴阳辩证六要
  一    辨外感内伤
  二    辩病因病机
  三    辨一体多病
  四    辨病机特点
  五    辨四诊阴阳
  六    辨体病阴阳
                    中篇  阴阳证治学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九章   内伤类自身损伤性疾病“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辨证研究
第一节   骨质疏松、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病“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辨证研究
第二节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第三节           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辨证研究
第四节           脑痴呆(脑萎缩)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第五节           肝硬化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第六节           不育、前列腺炎、阳痿早泄、前列腺增生症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第七节           不孕证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第八节           癌症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第九节           难愈性结肠炎的“阴阳--体病因机脉证治药”研究
                       下篇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理论与临床研究
第十章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理论研究
    第一节  养生长寿治未病概念诠释
一、养生概念
二、长寿概念
三、治未病概念
第二节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价值
    一、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科学内涵
1、养生的科学内涵
2、长寿的科学内涵
3、治未病的科学内涵
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理论研究
    第十一章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临床研究
    第一节  养生长寿治未病的阴阳证治临床研究
    第二节  用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为指导所开创的养生长寿治未病健康产业前景无限  

                       附篇  阴阳证治学理论科学求证
第十二章   阴阳证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性论文选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74fb3f0101et6m.html
4
发表于 2016-2-20 06:31:18 | 只看该作者
        智康中医研究院    未通过审核,公司简介暂不显示。
5
发表于 2016-2-20 06:41:48 | 只看该作者
        招商单位: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产品名称: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20余个产品

  招商区域:全国

  产品类别:中老年人系列,性用品

  批准文号:卫食准字2001第108号

  执行标准:

卫生许可证:

  生产厂家:北京康庭阳光

点评

“批准文号:卫食准字2001第108号” 从批文内容看,是保健食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2 08:45
6
发表于 2016-2-20 06:43:52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已研发的20多个品种的纯中药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40余万字的《阴阳证治学》创新理论指导下,经1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循证医学求证所物化的科研成果,还将陆续开发100余个品种为经销商不断创造利益增长点,保健范围涉及内伤类疑难病、慢*、老年病及其一体多病和养生长寿治未病的各个领域,还包括优生优育。详情搜索左占国博客、左占国学术、左占国项目。
7
发表于 2016-2-20 19:0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6-2-20 11:12 编辑

哎,简直不敢想,多发达的大脑!?不得了了——多面手、多学科的多科大家?!大开眼界!空前一出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16-8-18 18:54:07 | 只看该作者
科学理论一经人民群众掌握,就将变成巨大生产力,生产力的质变,必然改变生产关系格局

点评

科学理论不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和水平。理论的正确与否,要接受生产实践的捡验。要打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格局,哪是政治体制的事。先生不要把话说大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0 17:50
9
发表于 2016-8-20 17:50:11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智康 发表于 2016-8-18 18:54
科学理论一经人民群众掌握,就将变成巨大生产力,生产力的质变,必然改变生产关系格局

科学理论不是生产力,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和水平。理论的正确与否,要接受生产实践的捡验。要打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格局,哪是政治体制的事。先生不要把话说大了。
10
发表于 2016-8-22 08:45:2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2-20 06:41
招商单位: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产品名称:阴阳调节剂健康产品群20余个产品

“批准文号:卫食准字2001第108号”
从批文内容看,是保健食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1:37 , Processed in 0.1065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