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87|回复: 9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中医创新的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30 11:2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6-30 11:38 编辑

     自清末恽张二老之后,中国中医就拉开了科学化、现代化的序幕。自恽张的衷中参西,到后来的废医存药,再到现代的科学解读中医,我们付诸了百年的探索艰辛,但中医始终还在原地踏步。
      世纪努力,百年尴尬。时至今日,眼睁睁看着中医无所依托,一步一步走向没落。大家于心不忍,但拯救无方,无可奈何花落去!
     究其原因,有人认为,中医“两化”属原创科学。中国是个农业国,中医是农耕文化的产物。中国只有学习型人才,没有原创型人才。故科学化、现代化与中医无缘。

     1、中医们都在做什么?
      恽张二老提出了一个保守思路--“衷中参西”。百年以来,并没有人能够真正将“西”医理论参入中医。中西医学在理论面层始终是两张皮。由此看来,“衷中参西”之路根本就走不通。
      随后的“中西医结合”运动,采取了“废医验药”的方法,使得中医药的特色丧失殆尽,这条路还是没有走通。
      现代中西兼备的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路数,涌现出不少创新学者。我们看到一些人积极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用新式理念认识中医。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喜可贺。只是在研究目标上比较茫然,不是研究中医临床,而是古典理论。采用的方法不是科学实验,而是选择永远无法实验的科学。对古人的学说,不论出处与归属,统统拉过来就解释,称“科学解读”。古人说什么就解读什么,古人说“阴阳五行”,就解读“阴阳五行”;古人说“天人合一”,就解读“天人合一”;古人说“温热寒凉”,就解读“体内温度”。古人说《内经》是经典,就解读《内经》;古人说《伤寒》是经方,就去解读《伤寒》。古人没有说的,不知大家想不到,还是不会想。整天忙活着解读经典,解读经方。解读来解读去,总感觉我们现代人是让古人牵着鼻子搞科研。
      还有一些人拉扯了一大堆诸如太阳风暴理论,太阳黑子理论,宇宙暗能量理论,空间暗物质理论,等等一系列无法验证的无用科学或遐想科学来解释中医。这不过都是用一个未知来解释另一个未知,与其说发展中医,不如说粉饰中医。

      2、中医是怎样当上整体论系统论的鼻祖?
      古人是在古代极端低劣的条件下,没有办法分解认知,才整体认识人体,整体治疗疾病。两千年后,中医没有想到,自己莫名其妙的当上了整体论和系统论的鼻祖。这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有人说,西方的整体科学及系统科学都是受到中国中医的启示。中国古代科学至少比西方现代科学先进两千年。这种说法表面上看不出问题。但仔细一想,就会推出一个荒唐结论:农耕时代比工业时代,比信息时代至少先进两千年。
      退一步说,如今西方的整体科学、系统科学是在科学面层的探索,中国中医的整体论、系统论尚属哲学面层。二者不在一个面层上。有关哲学与科学面层的划分,不少中医人感到模糊。用最简单的话说来解释就是“哲学是怎么想”,“科学是怎么做”。例如:中国美女嫦娥奔月就是哲学;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月就是科学。就这么简单!
      西方也是从农耕时代的文化中演化出了近代科学,才走进了工业时代。中国中医的理论至今仍旧处在农耕时代,浸溺于农耕文化,至今尚未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比人家落后倒是事实。

       3、中医真的是复杂科学吗?
      为了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又找不到论证的途径,导致不少人都想到了西方正在起步的时髦科学----混沌理论及复杂科学,不失时机用以中医。
       从研究对象来看,中医的研究对象---人体疾病确实是自然界最复杂的事物之一。如果以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来划分学科是否复杂科学,那么,西医及世界各民族医学类都应该归属为复杂科学。
       这就出问题了!中医是世界民族医学的一种,世界各民族医学都不是复杂科学,唯独中医是。这样就很难令人信服。
             
       西方科学界好像不是用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来确定复杂科学的,而是用研究对象的是否具有规律性来认定的复杂科学的。人体疾病虽然复杂,却规律性也比较明显,故不属于复杂科学研究范畴。
      大家或许都知道,整体论、系统论、混沌论、复杂科学等新科学,在西方都还是一锅夹生饭,怎么能够帮助中医发展?要说有帮助,就是给中医的落后和原地踏步提供理论帮助。



       大家肯定不愿意知道,正是由于中医采用的整体认知,整体治疗,才被称“胡子眉毛一把抓”。正是因为中医什么都不确定,花了上千年的时间,几乎什么疾病都没有搞清楚。
千年来临床上的举步维艰,才给了西医一个做大做强的机会。也才让自己落了一个被边缘化的结果。我们还不吸取教训,还要去搞什么整体论、系统论,混沌科学、复杂科学等等新科学,就等于继续坚持“胡子眉毛一把抓”,坚持“测不准理论”。继续任由西医做大做强,继续容忍自己被边缘化。
       中医发展前进的唯一道路,就是放弃原先的整体论—复杂科学,转换成还原论简单科学! 中医遵循的科学原理其实很简单,只是还没有被人还原出来。




2
发表于 2016-6-30 12:11: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黄中正 于 2016-6-30 12:13 编辑

从还原论方法对中医进行研究不是不可行,只是困难很大,日前的技术达不到,但从科学原理上理解中医及中西医的科学关系有望短期内解决,届时可以看到两者完全可以做到互补。
从现代科学理论角度解释中医理论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突破。
3
发表于 2016-6-30 12:11:5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盖猪圈的老想解释鸟巢和故宫的科学原理。
4
发表于 2016-6-30 15:36:06 | 只看该作者
砖家认为国家投资办的各级中医院,还未现代化、科学化吗?
5
发表于 2016-6-30 17:12:3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代农耕时代产生的中医,为什么在理论方面超越西方近代科学与西医?
       西方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什么?复兴的是什么?为什么叫复兴?文艺复兴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社会向前发展,文艺复兴引发了西方欧洲进入了近代资本主义,才有了工业革命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
         这些问题解决了,你就能明白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所在。如果您有兴趣,想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请看《中西医融合观》这本书里的:中国社会与欧洲社会的时间差。
          我说个大概:中国封建社会是世界历史中封建社会的巅峰!欧洲西方的封建社会是不完善的,革命总是发生在薄弱环节,所以,资本主义不可能发生在中国,只能在欧洲发生!因此,欧洲发生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完全吸收中国古代哲学,包括马克思及其理论。欧洲的文艺复兴,复兴的肯定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哲学文艺,而是欧洲奴隶社会的精华!为什么?因为地中海沿岸是世界历史中奴隶社会的巅峰!这叫做“隔辈”亲!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华复兴,复兴的是什么?隔辈亲,复兴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精华!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11:0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1 11:09 编辑

多谢大家参与讨论!
希望文明交流,尤其是太白先生和柴胡先生用词多加注意,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这个道理我就不多费笔墨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11:07: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7-1 11:09 编辑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百年以来一直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故中医的千年临床绝技无法被科学化和现代化。这就必然造成了临床上的被动和学科的衰败。临床是整个学科展示的终端,也是服务的目标。没有精湛的临床技术服务人类,学科就丧失了在人类生存的价值。如果看不清这个问题,就不知道从何入手研究中医。
8
发表于 2016-7-1 11:23:06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7-1 03:07
中国中医科学研究百年以来一直找不到正确的切入点,故中医的千年临床绝技无法被科学化和现代化。这就必然造 ...

       先生好好看看《中西医融合观》,切入点就是中医的证与西医的病理状态!
        先生未必能够……
9
发表于 2016-7-1 11:24:4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的观点。古人不可能有现代系统论或模糊理论等水平。简单的实验才是当时可行的方法。
其实古人做过的实验我们也一定能够简单的重复,并得出古人的中医理论。当然一旦重复过古人的实验后,我们也可以用现代的思路和设备高水平的发展中医。
问题是中医理论是通过什么实验得出来的呢?具体地说就是《内经》中都介绍了那些简单的实验呢?好像没有多少人会思考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在抛开古人实验的情况下解释古人理论的正确性。其实在重复古人医学实验的结果下,其他一切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哪怕是引经据典或者是临床验证。
10
发表于 2016-7-1 11:29:46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中医理论是通过什么实验得出来的呢?
==========================================
          回复:
           进化论,通过什么实验得出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2:48 , Processed in 0.08297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