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中医是医道 作者 封志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7 17: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径》曰:“黄帝坐名堂,召雷公问之曰:子知医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不能别,…… 帝曰:善!……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素问•著至教论篇第十五)。
  
    可见中医是道,是医道。
   
    何谓道?《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上)。阴阳是中医的基础。“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何谓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德经》二十五章)。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岐伯曰:针石,道也。……。”(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明确针灸也是道。“夫九针者,……,恍惚无穷,流于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化。”(灵枢•外揣第四十五)。《内径》还说:“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道无鬼神,独来独往。”(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可见,道之为物,是恍恍惚惚,恍惚中有像、有物。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道”字拆成两部分可为“首”和“辶”,首,即人的头脑,人的头脑随物、像的恍惚变化而移动,“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事物时刻在变化着,“至道而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恍惚之数,生于毫氂。”(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医道也然,“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变化无穷”。比如脉象,浮为表,但,中气大亏,虚阳外越,是浮不可概言表;数为热,但,阴阳俱困,气血张慌,是数不可概言热。脉有浮沉迟数,表乎?里乎?热乎?凉乎?“邪之中人,……,上下左右,无有恒常。”(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在恍惚之中寻物求像。这就是医道,明显地不“科学”。科学的观点是,热就是热,寒就是寒,体温39度肯定是发烧,不能含糊。然而,中医有时可以在恍惚之中抓住病人的关键症候,决定治愈疾病的大方向。比如,喻嘉言治徐国珍伤寒案,病人脉大而重按无力,身热目赤,异常大躁,身卧地上,欲求入井,索水到前,复置不饮。热乎?喻嘉言据“脉大而重按无力,索水到前,复置不饮”而断定是:真寒假热。服参附干姜等而愈。(此案摘自“广东中医学院”主编《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2月第一版)。按“科学”说,“身热目赤”,当然是热。如果按“科学”而寒凉退热,病必恶化。人体阴阳气血及病情的变化非常复杂,恍恍惚惚,很单纯的病情不多见。在恍惚复杂的病情中,“其中有像”。识别真像,就是医道。能够把握真像,就是高明的医生。比如经络,针灸时,取穴准确,手法得当,沿经络传导的感觉明显,甚至传感很强烈。可是解剖人体却找不到经络。其实经络是气之运行路线,气在即在,气去即消,也有也无,难说“科学”。气的实质是什么?“科学”不知所云。《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三焦又为何物?《难经•二十五难》和《难经•三十八难》说:“有名而无形”。再比如,“血之于气,异名同类。”(灵枢•卫营会第十八),“阴之与阳,异名同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四十一)。以上这些都是中医的基本概念,恍恍惚惚,难说“科学”。可是,却是中医医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立法、处方、用药也是一样,往往似此似彼,恍恍惚惚。砒霜是毒药,也不是(寒痰哮喘);当归补血汤中黄芪(补气)用量是当归的五倍,似是重在补气,却叫补血汤;针灸百会(在头顶)治脱肛;推拿涌泉(在脚底)治头疼。恍惚又模糊,“科学”难说清。如果得“医道”,疗效不含糊。
   
     既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所以“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一章),可道,也不可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自然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是此非此,是彼非彼。而“科学”要求:此是此,彼是彼,是即是,非即非,要经过实验,数理统计分析,可以重复。医学多是抽样调查对总体进行估计,统计分析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病人(标准差不为零)。比如某药对某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某年龄段的平均血压等等统计数字。报这些数字的同时,必须报出其误差和可靠性,才能算是科学数据,不显示误差和可靠性,数据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有些医学文献的统计数字不显示误差和可靠性。大概是误差太大,达不到90%以上的可靠性。医道正是能够在“科学”误差这一部分发挥其优势。比如,有的病人因为有诸多难受、不舒服才到医院看病,医院做了多项检测,医生告诉他:检测数据正常,你没有病。这看似清楚、“科学”,实际是检测有误差或不知道还有多少项目需要检测,既模糊又恍惚。医道可以在这个误差和模糊之中发挥其优势。比如癌,科学检测的病理切片是癌,宜切除者切除,这当然科学。其实在病变的某阶段,癌与非癌没有明确界限,检测产生误差是正常的,不能说不科学。在科学治疗的各个阶段,产生误差也是难免的,手术前医生令患者家属签字,说明医生也不认为科学就科学,保险没有差错。病情的模糊和恍惚是造成治疗误差的原因之一。
   
    然而,知医道者,在模糊和恍惚之中,未癌知其癌,已癌知其变,恍惚之中求其像,模糊之中立其法。效果如何,全在医道的高低。“经言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难经•七十七难)。
   
    中医是医道,难为医学,难说科学。中医,“首”随恍惚之像而“辶”、而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求索于有无之间,是为道,为医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
   
    西医行科学,中医行医道,同是救病人,同标不同道。

                         2008.11.28



电话:0311----301182                            信箱:fzq1018@sohu.com


   附:科学也恍惚

     道无所不在。科学如果不恍惚,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无休止的研究?西医如果不恍惚,为什么一边不停地研究,又在不住的废止、停用。中医知道其恍惚,并把握它,所以在恍惚中灵活应用中药,几千年、上千钟中药没有一味中药被废止。“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中医人正是有能力把握恍惚的“物”和“象”才使上千种中药不恍惚、不废止。西药“科学”,200年来毒死了多少人?看看西药说明书的副作用就知道。不科学的中药2000年来如果不是用错药,不会毒死人
  
    中医是医道,难为医学,难说科学。中医,“首”随恍惚之像而“辶”、而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第一章)。求索于有无之间,是为道,为医道。
   
    知医道者,在模糊和恍惚之中,能未癌知其癌,已癌知其变,恍惚之中求其像,模糊之中立其法。效果如何,全在医道的高低。“经言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气。”(难经•七十七难)。



2012.3.24
2
发表于 2014-6-7 19:37:1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道,是医道”,这是个病句。所以这样的文章不看则已,看了,我就惟恍惟惚。

点评

是否病句与思维有关,以病态的思维看当然觉得是病句!用西医思维看待中医,肯定会产生病态的“惟恍惟惚”。  发表于 2014-6-8 08:33
3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08:33:33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6-7 19:37
“中医是道,是医道”,这是个病句。所以这样的文章不看则已,看了,我就惟恍惟惚。

是否病句与思维有关,以病态的思维看当然觉得是病句!用西医思维看待中医,肯定会产生病态的“惟恍惟惚”。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17:29:32 | 只看该作者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古人云:“医者意也”。
5
发表于 2014-6-8 20:12:14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6-8 08:33
是否病句与思维有关,以病态的思维看当然觉得是病句!用西医思维看待中医,肯定会产生病态的“惟恍惟惚” ...

中医、道、医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的概念,你不知道吧?不过惟恍惟惚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你继续。

点评

“中医、道、医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的概念”,能具体谈谈吗?  发表于 2014-6-9 21:50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21:51:07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6-8 20:12
中医、道、医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的概念,你不知道吧?不过惟恍惟惚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你继续。

“中医、道、医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的概念”,能具体谈谈吗?  
7
发表于 2014-6-9 21:53:26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6-9 21:51
“中医、道、医道,这是三个层次不同的概念”,能具体谈谈吗?

我不想谈,你去问问你周围的人看看他们怎么说。
8
发表于 2016-5-4 19:01:2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是医道”,记忆深刻,记忆犹新。感谢楼主分享。先顶起来做个标记,等以后有时间了再慢慢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5:16 , Processed in 0.0544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