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大师周仲瑛临床辨证六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5 07:3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6-3-24 23:31 编辑

国医大师周仲瑛之临床辨治“六论”

一、瘀热论

周老认为“瘀热相搏”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而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证候类别。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临床应用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支气管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辨证有瘀热相搏之机,即可用凉血化瘀之法。
由于瘀热普遍存在于多种外感和内伤杂病过程中,尤其是急难重症的病程中,因此,周老认为有必要在总结历代医家有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升华和发展瘀热学说,形成系统的瘀热理论。有鉴于此,几十年来,周老率领课题成员从理论、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证型—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将这一研究成果整理为《瘀热论》一书,2007年3月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糖尿病“三热论”

现代中医学理论关于糖尿病的病机认识源于古医籍的消渴论述,大都以阴虚燥热而论,但周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糖尿病中医病机提出“三热论”(燥热、湿热、瘀热)这一创新性学术见解。阴虚燥热、湿热化燥,久则络热血瘀,三热交炽,进而导致阴伤气耗,成为糖尿病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基本治则为: “三热”并清,气血同治,标本兼顾。

由于燥热宜润,湿热、瘀热需化,临床具体运用当清化与润燥并进、化湿祛瘀与生津凉润并举,即辛苦微寒、化湿散瘀之品与甘寒微苦、润燥凉泄之品同方共用,相辅相成。“三热”之中又需辨别主次,燥热当头者则清热润燥为先,湿热为主者则清热化湿重投,瘀热偏胜者则凉血化瘀首选。

三、癌毒论

周老认为癌病为患,必夹毒伤人,从而提出“癌毒”学说。癌病为患,总由癌毒留著某处为先。癌毒一旦留结,阻碍经络气机运行,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则留结为痰,血气不能正常运行则停留为瘀,癌毒与痰瘀搏结,则形成肿块,或软、或硬、或坚硬如岩,附着某处,推之不移。瘤体一旦形成,则狂夺精微以自养,致使机体迅速衰弱或失调,诸症叠起。正气亏虚,更无力制约癌毒,而癌毒愈强,又愈益耗伤正气,如此反复,则癌毒与日俱增,机体愈益虚弱,终致毒盛正损,难以回复之恶境。故对癌症之治疗,周老提出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初期,正虚不显时,以抗癌解毒配合化痰软坚、逐瘀散结为主;中期,兼有脏腑功能失调时,可适当伍入调理脏腑功能之品;晚期,正虚明显者,则以补益气血阴阳为主,兼顾抗癌解毒、化痰软坚、散瘀消肿。

四、内科急症“风火同气论”

周老认为,内科急症无论外感或内伤,其病机如何错综复杂,但在发病中起重要主导作用的病理因素为风、火二邪。因风火同气,皆为阳邪。风性善行速变,“风胜则动”,故致病多快,病变部位广泛不定,且为“六淫”之首,每多兼夹它邪伤人;火为热之极,故火热为病发病亦快,变化较多,病势较重,而外感之邪,又每致“五气化火”。若风与火两阳相合,则为病更烈。风助火势,火动生风,风火相煽,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加剧病情。如昏闭卒中、痉厥抽搐、动血出血、高热中暑等急重危证均直接与风火病邪有关。

可见风火是急症致病因素中最为重要的病理因素,风火邪气的特性,决定了急症病机的易变、速变、多变。因此, 对于急症的治疗,周老每多强调息风与泻火。

五、出血热“三毒论”

周老曾率先在国内对流行性出血热进行系列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在国内首次提出该病“病理中心在气营”的论点,并创造性地提出了 “三毒”(热毒、瘀毒、水毒)学说。同时针对不同病期及主症特点,制定相应的治法和系列专方,充分体现了中医辨治急重症的优势。

周老曾亲自深入疫区十余载,治疗野鼠型出血热患者1127例,使病死率从当时的7.66%降至1.11%;特别是死亡率最高的少尿期急性肾衰,通过采用泻下通瘀、滋阴利水方药,病死率仅为4%,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的22%。这项研究于1988年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送往前苏联代表我国出血热中医治疗最高水平进行国际交流,同时被国家科委和国家经贸部选入“1979—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周老认为出血热少尿期病理变化以蓄血为基础,而蓄血与蓄水又常互为因果,阴伤与蓄水又可并见。表现为“热毒”、“血毒”、“水毒”三毒并见,瘀热互结,水热潴留,阴津耗伤。治疗当以泻下通瘀为主,兼以滋阴利水,以达到泻下热毒,凉血散瘀,增液生津,通利二便的目的。

六、疑难杂病十纲辨治论

为深化中医对众多疑难杂病辨治规律的探讨,构建内科疑难杂病辨治理论体系,周老以病机学说为核心,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体会,从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急为风火、湿热缠绵、多因复合、病实体虚、多脏相关及治疗策略10个方面对疑难杂病的中医辨治规律进行了系统概括,被称为疑难杂症辨治十纲,切合临床实用。

        ⑴ 疑病多郁  ⑵ 难病多毒⑶ 怪病多痰  ⑷ 久病多瘀

        ⑸ 急为风火  ⑹ 湿热缠绵⑺ 多因复合  ⑻ 病机交错

        ⑼ 多脏相关  ⑽ 治疗灵活

文章摘自《江苏中医当代名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发表于 2016-3-25 08:16:57 | 只看该作者
周老说的很好,我们就应该该慢慢找原因,也该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思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17:27 , Processed in 0.1185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