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4|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一节 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2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经>时代》补注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
第十一节 扁鹊、仓公、华佗与《内经》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16:57 | 只看该作者
金栋按:三国及以前的医家,在正史中有传记者,只有扁鹊、仓公和华佗。《时代》自然要探讨,这三位医家之学术和《内经》关系如何。
扁鹊约生当战国时期。先生认为:“扁鹊传中的医学理论已有阴阳说、早期经络说及刺法、脉诊等,和《内经》体系的基本内容相距还较远。”“最关键的缺陷是,五行学说未引进医学。这样便不可设想战国时期,有大体与《内经》相同的理论体系。”即《内经》不大可能成书于战国。
仓公生当西汉初期。据其传记所述,先生从七个方面与《内经》理论体系相较,认为仓公之学“比《内经》面窄,不很系统”。
最后对看华佗的医疗事迹,先生认为:“华佗的医术,完全是经方家气派”,与《伤寒杂病论》接近。“华佗问世前后,《内经》时代已宣告结束”。
对于《内经》时代的成书下限,先生明确说过:“对看《白虎通》可以肯定,那时中医的脏腑和经脉学说,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这几个《内经》的理论硬核和超硬核已经完全稳定或成熟。故可断定,《白虎通》是《内经》成书的下限”。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18:31 | 只看该作者
一、扁鹊传与《内经》
【原文】我们应该特别向司马迁这位伟大的史学家致以敬意。他十分忠实地记述了关于扁鹊和仓公的资料。特别是仓公传,口头语言特点很明显,肯定是在原始记录基础上稍加整理而成。二千多年来,由于少有汉以前与医学有关的出土文物——特别是古医书,《史记》两医家传记只能是研究《内经》时代的最可靠、最丰富的史料。近年来,虽有重要出土文物,扁鹊、仓公列传的价值仍不可低估。本节将就传记中的资料与《内经》体系略作对比。华佗生当汉末,一并探讨。
正式讨论前应说明,本节大多是纯医学内容。引文近于挑名词术语。论说方式很简略,学过中医的青年同道亦可能需看一下传记原文才能知道推论所指。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19:12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⑴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事有所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此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书中不少传纪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司马迁怀疑天能赏善罚恶的神学观点,认为社会发展即人们对“利”的追求,谋利是人的天性,提出“人富而仁义附焉”,试图以经济生活说明社会道德。(《辞海》)又见第一节补注。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20:02 | 只看该作者
⑵扁鹊、仓公列传:《史记》第一百〇五卷《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是司马迁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秦越人)和西汉名医淳于意所立的传记,开创了在正史中为名医立传的先例。
《史记索隐》云:“王劭云:‘此医方,宜与《日者》、《龟策》相接,不合列于此,后人误之也。’”
《史记正义》云:“此传是医方,合与《龟策》、《日者》相次。以淳于意孝文帝时医,奉诏问之,又为齐太仓令,故太史公以次述之。扁鹊乃春秋时良医,不可别序,故引为传首,太仓公次之也。”
金栋按:《索隐》、《正义》以陋儒之心度太史公之腹,谬论也。今本《史记》中《日者》、《龟策》乃褚少孙所补,述卜筮者之事迹。其“言辞最鄙俚,非太史公之本意也”。要之,《日者》、《龟策》乃卜筮之事,《扁鹊仓公》乃医方之宗,与卜筮无关。一为术数,一为方技,故司马迁将二者分开。《史记·太史公自序》:“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循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22:2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扁鹊传的可靠性有多大?考证者甚多,本节概不论。要之是太史公据传说整理而成,《史记》并不掩饰这一点。
1.扁鹊传第一段提示了这样一个背景:春秋末战国初,中国医学还完全处在禁方流传的阶段。长桑君为神人,扁鹊一饮上池水就有了隔墙见物的特异功能固不可信,却可看出当时的医术需“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这种极慎重的传授方式,在《内经》中亦多处见到。如“歃血而盟”“藏之金匮”“不敢慢泄天宝”“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等等,即是长桑君遗风。那时受术者往往自称得自神人,但没有托名黄帝的。
第二段和第三段除“血脉治”三字外,没有医理,再对看第一段“特以诊脉为名”,可知已有脉诊。但何者为治,何者为不治,无具体说法。
2.治虢太子一段涉及医理最多,可分析为以下几方面。
⑴讲病因只从血气立论。虽有“邪气”二字,不能确指为外因。
⑵论病机的术语中,阴阳两字已使用较多,但通篇不见五行说痕迹。
⑶诊断上已使用望、闻、问、切四种手段
⑷有了早期经络说。经络开始分阴阳,并与某些脏腑联系
⑸治病针、灸、药并用,以针为主,针刺有较固定的部位
3.见齐桓侯一段,提示当时认识疾病传变的规律是由腠理至骨髓,逐渐由外入内。可惜桓侯所患显然不是外感病。这种思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还留有影响。《内经》的说法有明显进步。
4.传中的尸厥、带下两病名见于《内经》。“耳目痹疾”约是耳疾、目疾、痹疾的简称。后者是《内经》重视的专病。
综上分析,扁鹊传中的医学理论已有阴阳说、早期经络说及刺法、脉诊等,和《内经》体系的基本内容相距还较远。最关键的缺陷是五行学说未引进医学,这样便不可设想战国时期,有大体与《内经》相同的理论体系。
以上分析的前提是,扁鹊传中的医学内容完全可信,并且仅据此分析。太史公应很明白,按他的说法,扁鹊行医不下三百年,他距扁鹊之死又有约二百年。无奈他只能给我们留下这些史料。总之,单据扁鹊传断《内经》时代的上限,不可靠因素太多。令人欣慰的是,仓公传中有关资料的可靠性不容置疑。下面谨按《内经》体系的主要方面与之对比,看汉初的“医经”是什么样子。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23:13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⑴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北)人;一说为今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一带人。学医于长桑君。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反对巫术治病。遍游各地行医,擅长各科,在邯郸为“带下医”(妇科),至洛阳为“耳目鼻医”(五官科),入咸阳为“小儿医”(儿科),医名甚著。后因诊治秦武王病,被秦国太医令李醯嫉妒杀害。《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今考其所治病人的年代,相距甚远。故有人认为扁鹊乃古代良医的称号,所记载的病案非出于一人。《汉书·艺文志》载有《扁鹊内经》、《外经》,已佚。现存《难经》题秦越人撰。(《辞海》)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扁鹊的传记中不乏传奇色彩,有些史料也有抵牾之处,如扁鹊传中三个案例在时间上互不衔接,赵简子案与《史记·赵世家》中记载重复,其史料的真伪问题使史家多有质疑。齐桓侯案与《韩非子·喻老篇》中蔡桓侯的案雷同,《战国策·秦策》中所载扁鹊见秦武王之事而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却未见记载。(《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四章:秦汉时期医学》)
《史记正义》云:“《黄帝八十一难序》云:‘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又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23:47 | 只看该作者
⑵考证者甚多:关于扁鹊和扁鹊学派的考证,请参看李伯聪著《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24:07 | 只看该作者
⑶长桑君为神人:《史记索隐》云:“隐者,盖神人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0:24:29 | 只看该作者
⑷上池水:《史记索隐》云:“案:旧说云‘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之水,取之以和药,服之三十日,当见鬼物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5 11:42 , Processed in 0.0841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