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之梦 “中西医理论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 李同宪 李月彩 摘要:中西医汇通、结合、融合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融合已经成为理论界、医学界的共识。中西医融合有三个层次:临床、基础理论、哲学与思维形式,这也是融合的途径。经过40年的探索,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临床层次的融合,才找到了这个途径。临床层次的融合创立了证态体系,由证态推演出象态体系,实现了基础理论的融合,为哲学、思维方式层次的融合创造了支撑。即证态、象态就是融合的方法。 (一) 中西医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明朝万历年间,西方科学及医学相继传入中国,此时,“中医”这个概念才真正出现,才有了中、西医之分,同时西医学在中国逐步发展,开始了中西医汇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倡中西医结合,建立新理论,合二为一。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中药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本意是以现代科学破解中医,结果是形成对立。特别是经历了40多年的“证本质研究”的失败,证明了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此路不通。中西医结而不合,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上世纪末,有识之士提出来中西医融合的概念,以官方正式文件提出中西医融合的概念来源于:2007,1,11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战略目标。纲要提出,“到2020年,……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中、西医经历了汇通、结合、融合三个阶段,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西医融合在理论界得到了共识,只是没有找到途径与方法。 我们经过40多年的学习、实践、理论探讨,《医学与哲学》1999,20(11)51-52发表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拉开了中西医融合研究的大幕,之后发表了10余篇论文,出版了《伤寒论现代解读》、《中西医融合观》、《中西医融合观续》三本书,完成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痰证与炎症的融合,瘀血与血液凝固的融合,水气病与水肿的融合、饮病与第三间隙积液的融合、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的融合。已经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的《伤寒论》、温病的全部内容,《金匮要略》中的大部分内容、《内经》中的部分内容,与西医实现了融合,基本上实现了临床诊断与治疗层面上的融合。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在理论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我们的经验谈一下途径与方法。 (二)中西医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1 途径: 中西医融合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临床诊断与治疗层面;第二层次是基础层面;第三层次是思维方式与哲学层面。这也是融合的途径。.ky, 2 方法:把中医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与西医进行比较与融合,建立完整的顶层设计。 第一层次:证态体系即中医的证与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的融合 第二层次:象态体系即脏腑与西医的器官、系统的融合 第三层次: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唯物辩证法、系统论的融合;方法论则是取象比类、形式逻辑、实践论的融合。 中西医融合是指理论体系的融合,其原基概念是象态与证态。证态是中医的证与西医相应的病理状态的融合,形成了【治疗方案-病理状态的理化指标-病理状态-证-方剂】对应关系,西医根据病理状态的诊断,通过证态体系可以相对正确的获得相应的方剂;中医的证,通过证态体系可以获得相应的病理状态的的所有理化指标,实现真正含义的中西医融合。 证态概念的建立是中西医融合的基础。 怎么样找到与中医学中的证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以及如何证明该证与该病理状态是统一的?这是中西医融合的关键。 一、中西医融合与证态 患者就诊时,体内只可能有一种病理机制,而且表现出来的症状与体征也只有一群,但是,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同,得出两个不同的诊断,二者必然具有内在的联系,这是中西医融合的根据。 患者就诊时呈现出的一组症状与体征,是中、西医诊断的基本素材,中医根据中医的理论,参照脉象与舌象得出“证”的诊断;西医根据西医的理论参照各种实验检查得出“病理状态”的诊断,除了极其简单的疾病外,一般而言在初诊时疾病的诊断是得不出来的。病理状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况,而不是疾病的全过程,所以,同一个患者在就诊时以及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证与病理状态是同一的。证与病理状态的融合称之为证态,由此形成新的理论。 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但是,与西医疾病不等值。 我们在“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的研究中发现,中医外感热病中的所有证在西医感染病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反之亦然,由此而产生的《外感染热病证态学》涵盖了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并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实现了二者的融合。 表1 西医的感染病与中医外感热病病理过程的融合 西医感染病 | 前驱期 | 急性典型期 | SIRS | MODS | MOF | 死亡 | 伤寒论 | 太阳表证 | 阳明病、少阳病 | 阳明气分证 | 阳明热实证 | 内闭外脱 | 死亡 | 温病 | 卫分证 | 脏腑气分证 | 气分证(白虎汤证) | 营血分证 | 内闭外脱 | 死亡 |
表 2外感染热病证态概念体系举例 中医概念体系一、气分热证二、营血分证1、热灼营阴 2、热入心包 3、热盛迫血4、血热动风 5、气营(血)两燔 6、热结肠腑 7、热耗真阴 | 西医概念体系SIRSMODS1、MODS早期 2、中毒性脑病昏迷 3、MODS合并DIC4、中毒性脑病痉挛 5、MODS合并颅内高压6、MODS麻痹性肠梗阻7、MODS晚期异常消耗 | 证态概念体系一、气分热证-SIRS证态二、营血分-MODS证态 1、热灼营阴-早期MODS证态 2、热入心包-中毒性脑病昏迷证态3、热盛迫血-DIC证态 4、血热动风-中毒性脑病痉挛证态 5、气(营)血两燔-颅内高压证态6、热结肠腑-肠梗阻证态 7、热耗真阴-异常消耗证态 | 中药方剂白虎汤 清营汤 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犀角地黄汤羚角钩藤汤 清温败毒饮 大承气汤 加减复脉汤 |
怎么证明证明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值的?以气分白虎汤证-SIRS证态为例, 中医气分证中白虎汤证的特点是“四大”即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中医的高热一般是指39℃以上,脉数是指脉搏100次/分以上。从在病程中的位置来看,白虎汤证已是气分热证,说明病邪比较强大,已经入里,还伴有许多里证的表现,这与太阳表证、卫分证发热有着本质区别。 西医SIRS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 体温>38℃或<36℃ 心率>90次/分 呼吸>20次/分或PaCO2<4.3kPa(32mmHg) 血象: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不成熟白细胞>10% 气分证中的阳明热证(白虎汤证)的临床表现至少有两项:壮热(高热)、脉滑数(每分钟100次以上)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SIRS的前提是:重大打击、严重感染等之后72小时后发生的病理状态,所以,它与普通感冒的发热不同,应当鉴别。《伤寒论》186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即太阳表证之后72小时,出现脉大者是阳明白虎汤证。《伤寒论》特别强调阳明气分白虎汤证与太阳表证的鉴别,西医强调SIRS与感冒的鉴别。 基于以下四点:1 临床表现吻合;2 病理过程中的位置吻合;3 鉴别诊断吻合。这是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所以,SIRS与气分白虎汤证是一个证态;4 临床上证实白虎汤可以治疗SIRS。最终确定气分白虎汤证- SIRS证态,我们对于外感热病学每一个证态均进行了同样的论证。 赵金铎著《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把温病与伤寒的证候归纳为135个证,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把外感证候归纳为76个证。证态体系不仅找到了所有证的病理状态,而且把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与感染病的疾病过程融合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证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也结束了中医历史上的寒温之争。 二、象态论 中医的基础理论(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等)是由临床实践反推形成的,先有临床实践,而后形成基础理论,中西医融合按照这个思路,先形成了证态理论,而后探索、延伸出象态概念。 中西医融合的原基概念是“象态”,“象”是中医藏象的象,即现象;“态”是系统论中的状态。在医学范畴内系统的稳态就是生理状态,系统的稳态失衡就是病理状态。为了区别生理与病理的不同,把病理条件下的象态称之为“证态”,生理条件下称之为“象态”。气血津液之“象”与内环境之“象”在宏观上是吻合的,我们说气血津液与内环境是一个象态;津与细胞间液是一个象态;液与第三间隙液是一个象态等等。痰证与炎症是一个证态;瘀血与血液凝固是一个证态等等。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共同之“象”,升华医学之本质,换言之中西医融合就是寻求中西医的共同之处。中西医之所以具有共同之处是由于他们研究的客体、客观事实是同一的。 表3: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 脾主运化 | 水谷 | 胃肠 | 精微 | 血 | 津液 | 全身脏腑 | 物质代谢 | 水谷 | 胃肠 | 营养物质 | 血液 | 细胞间液第三间隙液 | 全身器官 |
在生理范畴内,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是一个象态。饮食经口腔进入体内,经过胃肠消化变为精微-营养物质,精微-营养物质经过血-血液转化为津液-细胞间液,精微-营养物质经过津液-细胞间液进入脏腑-器官细胞,发挥营养、滋润作用,废物经排泄器官排出。这是正常生理情况,以下为病理情况。 表4:气血津液-内环境失衡(证态) 西医内环境失衡 | 中医气血津液失衡 | 水电解质紊乱 | 津液代谢失衡 | 低容量状态(失水、失盐) | 津液亏损; | 高容量状态(水肿) | 津液排泄障碍 | 皮下、粘膜下水肿; | 《金匮要略》中的水气病 | 第三间隙积液 | 《金匮要略》中的水饮 | 炎症: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 | 痰 | 代谢综合征 | 从痰论治 |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从痰论治 |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从痰论治 | 肥胖、脂肪堆积 | 从痰论治 | 肿瘤 | 从痰论治 | 风湿性疾病 | 从痰论治 | 呼吸系统炎症(分泌物) | 狭义的痰 | 间质性肺病 | 肺痿 | 肺脓肿 | 肺痈 | 阻塞性肺病 | 肺胀 | 全身器官、系统炎症的产物 | 广义的痰 | 心绞痛 | 胸痹心痛 | 非典型脑炎、癫痫 | 痰迷心窍 | 凝血 | 瘀血 | 炎症与凝血交织 | 痰瘀交错 |
以上仅仅是举例而已,没有涵盖所有的炎症与痰证。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痰饮》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西医认为:血液中营养物质过剩诸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钠、血粘度升高等等,均可以引起炎症介质异常释放,引起慢性炎症过程,成为肿瘤、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疾病、脑梗、心梗的危险因素。而且感染性炎症的渗出性病变也是从血管中渗出到细胞间隙与第三间隙之中,即津液存在的地方。感染生成的脓液就是由血管内渗出物与病原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谓痰由气血津液生成,与西医炎症产物是由血液与组织间液变化而来,本质上完全一致。 这是一个从生理到病理的一个完整过程,形成一个中西医的共同参考系,即中西医融合的新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内,中、西医的概念可以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流易,所以“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