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六、《内经》时代的阴阳五行说-《<内经>时代》补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4 15:5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5-5-4 15:53 编辑

《<内经>时代》补注

赵洪钧著  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补注
第四节 《内经》和《内经》时代阴阳五行说

六、《内经》时代的阴阳五行说

点评

最好将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分开讲,避免繁杂,便于读者得其要领。  发表于 2015-5-18 18:1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5:54:4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阴阳五行说盛行于两汉,自然不等于此说就起于两汉。近代以来,对其渊源发展的研究不胜其多。解放后,围绕着《内经》进行的研究也是日渐热烈。笔者绝不敢掠人之美[1],但本节不想写成有关综述。仅以较通俗、明快的方式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使读者对《<内经>时代》的含义更加明确。

1.阴阳说的起源及初步发展


略知中国文化史和略知中医史者,多知道阴阳学说源于《易经》[2]。《内经》专家不应满足于这种简单结论。《易经》是绝大多数专家承认的、反应西周社会的“真经”,也是最难读的“经”。第八节专谈《周易》与《内经》,此处略作介绍。《易经》原称《易》或《周易》[3],本来是一部卜筮(略如后世的算卦)书。今之《周易》分两部分,即《易经》和《易传》。《易经》以“—”和“- -”为基本符号(即爻)画成六十四卦,各有卦名。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有辞、每爻有辞(很简单的说明语),共四五[4]百五十条易辞。这是“经”的部分,资料多属于东周前。《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计十篇,大抵是战国至汉代儒家对《易经》作的各种解释、发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18:48 | 只看该作者
【补注】


⑴掠人之美:简称掠美,即掠取别人的美名。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19:38 | 只看该作者
⑵阴阳学说源于《易经》:《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阴阳学说最早形成于商周时期,其概念首见于《周易》,如《易传·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高校教材第二版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西周。……《周易》中的易卦由阴爻(- -)和阳爻(—)组成。‘- -’表示阴;‘—’表示阳。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表示了阴阳的概念,说明西周时期阴阳的基本概念已经形成。”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20:30 | 只看该作者
金栋按:《易经》是把阴阳两爻作为两个最基本的“对立”势力来看待的,《易经》中所有卦象的变化都归结为阴阳两爻的变化。《易经》的这种“对立”思想的产生,是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及“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作出了八卦的,可见《易经》阴阳对立观念的产生,很可能是从观察天象、地理的变化,以及人类男女两性,禽兽雌雄的不同中概括出来的。虽说“《易》以道阴阳”,然阴阳之名并未见于《易经》的卦爻辞中,在以后的《易传》中,才大量出现,可见当时《易经》,也只是一个“对立”概念,尚未提出阴阳的名词。(高校教参《内经》)


近人否认《周易》有阴阳观念,说《易经》“阴”字仅一见(《中孚》九二:“鸣鹤在阴”),连“阳”字都没有,怎能说《易经》有阴阳观念?怎能说“《易》以道阴阳”呢?其实《周易》“乾”、“坤”的本字就是“健”、“顺”。《周易·乾》卦六爻都是阳爻,卦名称之为“健”。可知阳爻所代表的就是健,乾卦的题中之义就是论述刚健的问题。坤卦六爻都是阴爻,卦名称之为“顺”。可知阴爻所代表的就是顺,坤卦的题中之义就是论述柔顺的问题。《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由阳爻和阴爻构成的,八卦也是如此,可知“健”、“顺”是构成《周易》六十四卦的基本因子,它们相反相成,对待而又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说,“健”、“顺”内涵了二元对待的思想,是《周易》本经本身就具有的一对概念。表示二元对待思想的范畴,流行且为我们熟悉的有“阴阳”、“刚柔”,但真正在《周易》本经里能找到根据的,则只有“乾”、“坤”,也就是“健”、“顺”。因此,《周易》本经里尽管没有“阴”、“阳”二字,但却有二元对待的思想,其概念就是“健”、“顺”。“健”、“顺”就是“阴”、“阳”,“健”、“顺”就是“刚”、“柔”。孔子和以《易传》为代表的早期文献“以阴阳”解《易》,形式上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就实质而言,则是抓住了《周易》二元对待思想的本质,并非是无中生有。(朱熹撰、廖名春点校《周易本义·前言》)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21:41 | 只看该作者
又按:据当代学者刘明武先生研究认为,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是用《河图》《洛书》符号表示的。此语一出,可谓颠覆了传统的、权威的、公认的说法,见于其著作《换个方法读内经》及《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等书中。

刘先生认为,阴阳源于太阳,这是彝族、苗族天文历法中的共同解释。苗族古历,以冬至为阳旦,夏至为阴旦。阳旦生阳,阴旦生阴。冬至夏至,是一岁之中的阴阳两极。阳旦,太阳对应于南回归线。阴旦,太阳对应于北回归线。阴旦阳旦,与太阳相关,实际是寒暑两极,是一岁之中寒暑的起始点。苗族文化解释历法,解释在盘古和女娲名下。历和阴阳观念,远远出现在文字之前。

中原失传的十月太阳历,被彝族文化保留了。与苗族古历一样,十月太阳历也是以太阳解释阴阳的。太阳历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分为两截,前一截为阳年,后一截为阴年。两截的划分,实际上是以日影的长短变化为依据的。太阳由南回归线到北回归线,日影由长变短,这半年为暑为阳;太阳由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日影由短变长,这半年为寒为阴。太阳回归年分寒暑两截,寒为阴,暑为阳。阳主生主长,阴主收主藏。


一个太阳回归年是一岁。岁可以论阴阳,月可以论阴阳,日可以论阴阳。岁论阴阳,月论阴阳,奇数月为阳,偶数月为阴;太阳历十个月,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彝族文化的的奇偶论阴阳,与中原文化的《周易·系辞下》“阳卦奇,阴卦偶”及《灵枢·根结》“阴道偶,阳道奇”吻合。日论阴阳,夜为阴昼为阳。周岁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的动静。这里的阴阳,可以实证,可以重复,可以测量,可以定量。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33:52 | 只看该作者
⑶《易经》原称《易》或《周易》: 《易》有三,非独指《周易》。

《周礼·卷二十四·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为夏易,特点是以“艮卦”为八卦之首;《归藏》为殷易,特点是以“坤卦”为八卦之首;《周易》之“周”,含义有二:一以朝代而言,则指周易,特点是以“乾卦”为八卦之首;二有“周普”之义,即内涵广大。据史书记载,《周易》称经,或是自汉代易学者田何开始。《连山》、《归藏》惜已佚,目前只剩《周易》。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34:31 | 只看该作者
孔颖达等《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案《周礼·太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杜子春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先儒因此遂为文质之义,皆烦而不用,今所不取。
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朊朊’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先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义。’虽欲无所遐弃,亦恐未可尽通。其《易》题周,因代以称周,是先儒更不别解,唯皇甫谧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蓍七八九六之爻,谓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系辞之文,《连山》、《归藏》无以言也。”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34:54 | 只看该作者
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第一章周易解题(上)·周易二解》:“《易》又称曰‘《周易》’者,亦有二说:……是‘周’字为周普之义也。……是‘周’字为代名也。……伏羲、神农氏未有文字,黄帝时书契初造,安得有此?……可决其非羲、农、黄帝之书矣。……郑玄以‘易道周普’释《周易》,盖本《系辞》之‘《易》之为书也,周流六虚’。孔氏以为无据,非也。即以周为代名,谓以别于殷代之《易》则可(殷人极重卜筮,今龟甲所刻卜辞犹可见,必有卜筮之书类似《易》者),必以《连山》、《归藏》为证,则大可不必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6:35:43 | 只看该作者
金栋按:《周易》“经”的作者是谁?

《易》以八卦为基础;八卦两两相重,为六十四卦。作八卦之人和重卦之人各是谁?


据蒋伯潜《十三经概论·第一章周易解题(上)·周易作者》,“作八卦者为伏羲”,“重卦之人为文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2 05:21 , Processed in 0.0692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