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中医北大说中医——连载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0-2 12:5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10-2 05:10 编辑

薛钜夫先生,男,195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施今墨再传弟子,祝谌予亲传弟子,现任北京杏园金方国医医院院长,北京施今墨医药学术研究中心秘书长及北京千金方糖尿病研究所所长。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兴能来到北大,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中医这个话题。说实话我的中医学的并不好,但是我愿意把我从医30多年来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如有不妥,欢迎大家讨论、指正。
       今天我讲的题目有点大,学医、行医大家一看都明白,说到知医,谁不知道中医就是给人看病的大夫。我想在座的各位除了知道中医能看病之外,还知不知道中医能做些什么别的事?(答:养生、康复等)同学们说能“养生”,能“康复”,我觉得说得非常好。我是学中医的,我要讲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医学问博大精深,它不仅涉及到医,也涉及到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等领域。意思是说中医的理论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古人说“医乃仁术,岂小补哉?”, “仁”是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是济世济国,还有优秀和全面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看病。在明朝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家叫张景岳,他说中医 “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意思就是说中医是个大的文化,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所以要想学好中医,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医。
       鉴于时间关系,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知医。学过中医或者和中医有过接触的同学可能知道,中医最大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什么叫“整体观念”?我在这里要讲一个小故事,三国时诸葛亮问鲁肃什么是将?鲁肃说将就是统兵的。诸葛亮又问什么是兵?鲁肃说我们的士兵就是兵。然后鲁肃不解地问那你说什么是兵?诸葛亮笑着说一个高明的将领,不仅要把自己手下的兵看作兵,更要把敌人的兵也看作自己的兵,甚至地理位置、山川、河流都是你的兵。其实中医治病也是这个道理。中医看病首先要强调“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人合一”呢?比如说一年有12个月,365天。而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有12条经脉,365个穴位,和自然界是相对应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规律,在人的身上也有具体的体现,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脉在四季是有不同变化的。春季虽然阳气已升,但寒未尽除,气机有约束之象,故脉稍弦,同时也显示出体内的生机经过冬天的储藏有一种蓄发之势;夏天阳气隆盛,脉气来势盛而去势衰,故脉稍洪。秋天阳气欲敛,脉象来势洪盛已减,轻而如毛,故脉稍浮;冬天阳气潜藏,脉气来势沉而搏指。如果你说你摸自己的脉感觉和我说的不一样,那你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了。中医还特别讲究四时、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十二时辰。一天之中有24个小时,分为12个时辰。即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称为子时,依次排列到亥时。这和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中医当中有一个针法叫“子午流注”,把12个时辰和人体的五脏六腑对应起来。比如说一个病人他每天晚上23点就开始发烧,晚23点属于子时,子时和人体脏腑中的胆相对应。中医说: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凌晨3-5点寅时归肺,到了卯时5-7点归大肠,等等依次类推。有人问你说这话有根据的吗?在此,我用一个病人实例来说明。北京某大医院的一个病人,这个病人发病很奇怪,每天下午5点的时候开始发烧,晚11点时发烧最厉害,可以达到40.5度,凌晨1点以后体温就逐渐下降,而一天中的其它时间却不发烧。医院该检查的手段都用过了,也查不出来问题。没办法,只能采取对症治疗,用药之后病人的症状依旧,还是等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退烧。这样大概持续了有一个月左右。于是,那个大夫没办法了,建议病人去找中医试试。通过朋友介绍,这个病人就找到了我,让我给看看。中医学有一个药方叫青蒿鳖甲汤,方解中说“夜热早凉青蒿鳖甲汤主之”,我就按这个药方给病人开了三付药。一付药后,当天晚上这个病人就没发烧,我特别高兴,回家就和我父亲说:“我治了个病人,治的特漂亮。”父亲就问我用的什么方子,我说用的青蒿鳖甲汤。父亲又问我病人出汗吗?加了什么药、给了几付药?我说出汗,加了生石膏,总共开了三付药,病人吃了一付就好了,剩下两付还没吃呢。父亲说剩下的两付药就不要让病人吃了,再吃这个病就难治了。我听了之后很不服气,因为当时我看了十几年病了,难道连一个发烧我还治不好?就问父亲再吃病人会怎么样。父亲回答说这个病人现在不用给药了,近期他也不会再发烧了,可是到春分那天卯时他还会开始发烧。那时候你再给他吃这张方子就不会那么灵了。我想有那么神吗,我也没听父亲的,还是让病人把剩下的两剂药吃了。结果到了第二年春分的第二天,这个病人给我打电话,说薛大夫你还得给我看看,我又发烧了,而且发烧改时候了。原来是下午5点开始烧,现在是晚上10点开始发烧,到了凌晨2点烧就退了。等到凌晨3点又开始烧,一天烧两次。我想还真让我父亲给说中了,但我对病人说我先给你开以前那个青蒿鳖甲汤,你吃着试试。结果病人吃了药以后烧不退。我就去向父亲请教,父亲说为什么我告诉你这个药再吃就不灵了,还能告诉你病人再次发病的具体时间,是因为本来这张方子鳖甲领入,青蒿引出,是有出有入,可是你一加石膏后,药性太寒,结果把邪热给关在病人体内出不来了。还是那个方子,用两付药,你加2克麻黄,只能加2克,起发汗开门的作用,中医叫“开鬼门”,并且这个麻黄还得先煎去沫。这次我真听父亲的话了,就按他说的给病人开了药,这个病人吃药之后烧马上就退了。我问父亲为什么这么开方,父亲说这个病人晚上17点开始发烧,晚17点属于酉时,归肾脏。而夜里23点到凌晨1点烧到最高,是因为这个时刻是子时,属胆。中医的五行学说认为肾脏属水,胆腑属木,水能涵木。当肾脏有热时必然要耗伤水液,水液不足就不能去濡养属木的胆腑。属木的胆脏长期得不到属水的肾脏的滋润濡养,从而病发热象。青蒿鳖甲汤是治疗温病发热的方子,在温病特点不同的时候,方药的加减变化非常重要。你急于贪功,加用生石膏发挥其退热的功效。用这么凉的药,病人吃完药后一定会闹肚子,第二次发烧是在卯时,卯时属大肠,就是因为你的药用所致。为什么用麻黄,是因为麻黄有三大功效:发汗、平喘、利尿,可以把病人原来蕴于体内的热邪放出来,即驱邪要给邪以出路。这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开门缉盗,当你把门打开的时候,小偷急于跑出来,这时候你再把小偷捉住。可如果你关上门抓小偷,他可能在你屋里破坏东西。所以说开门缉盗比闭门缉盗要高明的多,中医常常讲的是这种取类比相的思维。所以说我们学中医,如果学的很浅,就只会对症治疗,不能全面地了解病情,往往导致疗效很差。

2
发表于 2014-10-2 13:24:54 | 只看该作者
先顶下,回头换电脑在好好学习。感谢薛钜老师的无私分享,感谢铁骨老师的善于发掘,弘扬中医的可贵精神。
3
发表于 2014-10-2 13:51: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真好!让论坛上主张中医西化的人好好看看
4
发表于 2015-7-1 07:45: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老师。
弱弱地提个建议,字可大些吗,看着不费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7 08:35 , Processed in 0.0540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