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经汤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12 16: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解释《金匮》温经汤之前先看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加味麦门冬汤治妇女倒经及其论述:    干寸冬带心,五钱;野台参,四钱;清半夏,三钱;生山药,四钱,以代粳米;生杭芍,三钱;丹参,三钱;甘草,二钱;生桃仁带皮尖,捣,二钱;大枣,三枚。
妇女倒经之证,陈修园《女科要旨》借用《金匮》麦门冬汤,可谓特识。然其方原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今用治倒经,必略为加减,而后乃与病症吻合也。
或问:《金匮》麦门冬汤所主之病,与妇人倒经之病迥别,何以能用之而有效验?答曰:冲为血海,居少腹之两旁。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少阴肾虚其气化不能闭藏以收敛冲气,则冲气易于上干。阳明胃虚,其气化不能下行以镇安冲气,则冲气亦易于上干。冲中之气即上干,冲中之血自随之上逆,此倒经所由来也。麦门冬汤于大补中气以生津液药中,用半夏一味,以降胃安冲,且以山药代粳米,以补肾敛冲,于是冲中之气安其故宅,冲中之血自不上逆,且循其故道矣。特是经脉所以上行者,固多因冲气之上干,实亦下行之路有所拥塞。观其每至下行之期,而后上行可知也。故又加芍药,丹参,桃仁以开其下行之路,使至其下行,毫无滞碍。是以其方非为治倒经而设,而略为加减,即以治倒经甚效,愈以叹经方之涵盖无穷也。
《内经》邪客篇有治目不得冥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水沸,置粳米一升,制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渣饮之一小杯,三日,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而已矣,久则三饮而已也。观此方之义,其用半夏,并非为其利痰,诚以半夏生当夏半,乃阴阳交换之时,实为由阳入阴之侯,故能通阴阳和表里,使心中之阳渐渐潜藏于阴,而入睡乡也。粳米就是高粱,取其滋浆稠润甘缓,以调和半夏之辛烈也。水用长流水,更扬之万遍,名曰劳水,取其甘缓能滋养也。薪用苇薪,取其能上发肾气上升,以接引心气下降,而交期阴阳也。观古人每处一方,并其所用之薪与水,及其煎法、服法,莫不详细备载,何其用心之周至哉。
黄元御曰:“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清气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浊气上逆,则呕秽痰饮皆作,一切惊悸,眩晕,吐衄,咳喘,心痞,胁胀,膈噎,反胃,种种诸病由是生焉。胆为少阳之腑,属甲木而化相火,顺则下行,而温肾水,相火宁秘,故上清而下暖;逆则上行,出水腑而升火位,故下寒而上热。然甲木所以息息下行温水脏者,缘于胃腑戊土之下降。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飘荡,惊悸眩晕所由来也。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结,烦躁所由来也。胆胃上逆,木土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其火旺金热者,须用清敛金火之品,然肺为病标,胃为病本,胃气不降,金火无下行之路也。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入胃腑而降逆气。胃土右转,浊痰扫荡,肺腑冲和,神气归根,绵绵不竭矣。血原于脏而统于经,升于肝而降于肺,肝脾不升,则血病下陷,肺胃不降,则血病上逆。此句是为点睛之笔。观《金匮》温经汤组成:麦门冬去心,一升;人参,二两;半夏,半升;甘草,二两;生姜,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二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牡丹皮去心,二两;桂枝,二两;吴茱萸,三两。此方与麦门冬汤的影子,也就是说此方中麦门冬汤用于降肺胃,前面论述精当不在论述。而方中当归,川芎,桂枝用于升肝气,并且张氏在《参西录》中已经详细论述桂枝升肝气之理,当归养肝血以应肝藏血;肝喜辛散故川芎以应之;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吴茱萸暖肝则血不寒,但是辛热,肝内寄相火恐有助火之弊,牡丹皮又为之反佐且以清上浮之火,是则肝气上升;人参,甘草味甘合脾,而半夏可以防其滋腻且性燥又唯脾所喜,脾得运而脾气上升。肝脾之气升,肺胃之气降,气机条畅何病之有?与内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矣,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之理不谋而合矣。
    综上所述:温经汤是为调理气机而治妇人月经不调。见血勿治血,气为血帅,治血必先调气,故仲景开调气治疗血证的先河。
2
发表于 2014-9-12 18:10:54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人服了16服温经汤,可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唉
3
发表于 2014-9-12 19:05:51 | 只看该作者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2 18:10
我家人服了16服温经汤,可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唉

啸月,激素水平偏低者,绝非旦夕可为。如无不良反应则在此基础上妥为加减,久必建功。
所谓水到渠成啊

点评

《素问》: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 水到渠成,没错! 请问:水从何而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8 11:38
是的梁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惜,她吃够药了,说什么也不吃了,我都愁死了。您当时说几幅,他就吃几幅,一点都不多吃。这不,又停下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2 21:05
4
发表于 2014-9-12 21:0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孤狼啸月 于 2014-9-12 21:14 编辑
梁常兵 发表于 2014-9-12 19:05
啸月,激素水平偏低者,绝非旦夕可为。如无不良反应则在此基础上妥为加减,久必建功。
所谓水到渠成啊:h ...

是的梁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惜,她吃够药了,说什么也不吃了,我都愁死了。她只听医生的,当时说几幅,她就吃几幅,一点都不多吃。这不,吃完上次开的那些药,现在又停下来了。有什么办法能把药弄得好吃一点,但是药效不减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8:33:16 | 只看该作者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2 18:10
我家人服了16服温经汤,可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唉

在书的原著里面也提到了服温经汤不效用升陷汤而好的。用麦门冬汤治倒经只是多一种思路。不是温经汤没效果而是辩证没准确

点评

西医诊断雌激素低。中医诊断先天不足,肾元虚。中医老师的诊断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能太虚了。药量还达不到出现痊愈效果的情况。准备继续吃一点试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5 11:26
6
发表于 2014-9-15 11:26:45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9-14 18:33
在书的原著里面也提到了服温经汤不效用升陷汤而好的。用麦门冬汤治倒经只是多一种思路。不是温经汤没效果 ...

西医诊断雌激素低。中医诊断先天不足,肾元虚。中医老师的诊断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能太虚了。药量还达不到出现痊愈效果的情况。准备继续吃一点试试。
7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3:11:26 | 只看该作者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5 11:26
西医诊断雌激素低。中医诊断先天不足,肾元虚。中医老师的诊断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能太虚了。药量还达 ...

其实影响中药效果的处理您提到的,我认为煎服法,药量,病人自己煎药加多少水,怎么熬药,饭前饭后,或者除了吃中药之外还在服用其他药物,或者生活习惯不改变,等等都会影响。我个人认为在吃一副药很长时间没有好转就应该变方,换一种思路

点评

渔翁老师说的有理。再吃10服试一下,再不见效果就改变下思路。暂时停下大补气血,尝试大补肾元,如右归丸之类,不知可否?渔翁老师示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6 15:32
8
发表于 2014-9-16 15:32:07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9-16 13:11
其实影响中药效果的处理您提到的,我认为煎服法,药量,病人自己煎药加多少水,怎么熬药,饭前饭后,或者 ...

渔翁老师说的有理。再吃10服试一下,再不见效果就改变下思路。暂时停下大补气血,尝试大补肾元,如右归丸之类,不知可否?渔翁老师示下。
9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13:57:43 | 只看该作者
孤狼啸月 发表于 2014-9-16 15:32
渔翁老师说的有理。再吃10服试一下,再不见效果就改变下思路。暂时停下大补气血,尝试大补肾元,如右归丸 ...

额,老师不敢称,我还是在校学生,先生不必这样叫我。先生可以叫我小官,本人姓官。我不知道您家里人的情况,所以不敢随便指示。先生可以在你们当地找医生看看。这个论坛里面的中医老师很多,差不多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先生可以发个帖子求助,估计会有高人给您指点的。

点评

谢谢您的指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7 17:26
10
发表于 2014-9-17 17:26:09 | 只看该作者
老渔翁 发表于 2014-9-17 13:57
额,老师不敢称,我还是在校学生,先生不必这样叫我。先生可以叫我小官,本人姓官。我不知道您家里人的情 ...

谢谢您的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9 18:04 , Processed in 0.0654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