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26|回复: 1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素问——杨鹏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30 12:17: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素问
校注:杨鹏举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医者,仁术也。精其道可以寿世活人,不精而尝试之,盛盛虚虚,必致人夭札而促其寿。是以先贤著书立说,以昭后世,忧之至深而虑之至远。《中医十大经典》所收十种中医典籍,阐千载不传之奥秘,为医家必读之宝典。欲为苍生大医,必须精熟医典,学养深厚,“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孙氏思邈,早有此言。所梓十书,诚为从医之津涉,愈疾之钤键,医理之渊薮,杏林之玉圃。精而读之,实践行之,理法方药,融而贯之,必能癃疲以起,夭札以愈。振兴中医,实赖于此。是为序。
北京中医药大学 钱超尘  
2007年3月30日  

内容提要

  《黄帝内经素问》又称《素问》 ,与 《灵枢》又合称《黄帝内经》(也称《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素问》、《灵枢经》各八十一篇,其书成书年代久远,文意艰深,加之历代翻刻而有脱讹,难为今人所理解,为发掘灿烂文化之遗产,杨鹏举先生历时五载披卷无数,对该书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加了按语。此次整理的重点在于解惑,特别是《素问•运气七篇》,点校者着重阐述了五运六气源于五星之气形成的原理,揭示日月、五星之精气是阴阳五行的本质,并强调日月、五星之精气对人、动物、植物的影响而形成天人合一的原理,有理有据驳斥了目前中医教材纯哲学说,驳斥了五行即五材荒谬的说法,以恢复《内经》本旨,目的是更好的为教学、临床服务。
  本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顾从德刻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及1963年《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铅印本为底本,参校本及参考文献设目录附于正文后,以便读者参考。

前言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也称《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
  关于《内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笔者在拙作《灵枢经》校注中已阐述,在此不再赘言。
  全书主要为阴阳、养生、天文、地理、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方剂、针刺腧穴等内容。原书九卷,后经王冰校注整理为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王冰序文),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至宋仁宗嘉祐(1056~1063)约294年,即至宋代林亿整理《素问》时,则“阙第七一通(通,篇;份;卷。《古今韵会举要·东韵》:“通,书首末全曰通。”)。”说明王冰整理的《素问》出现了亡佚篇,今看到的所补之《刺法论篇》、《本病论篇》不是王冰所补遗,因为这两篇没有王冰(“因而撰注”)所注,所以不能判断此二篇是王冰所见之原文,那么是后人谁补之遗?有人说是刘温舒所补,此说也不可信,因为在刘温舒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时,其所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成书于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从宋仁宗嘉祐(1063)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其间共36年,而刘温舒在皇宫不可能看不到林亿所校注《素问》,假如其间为刘温舒补之,必有所痕迹。因此《四库全书提要》疑书末所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为他人所作是有一定的道理,因此,遗篇是谁所补仍为悬案。
  另外,林亿在序云“阙第七一通”,当是指原先的九卷的“第七”,不是王冰整理后的二十四卷的“第七”,因为王冰整理后的二十四卷中不缺第七,据此推断在林亿校注《素问》时,说明原九卷尚存而阙第七。这和王冰序:“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尔。”的说法一致,但是王冰据张公秘本补后未云阙,并云“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加字以昭其义”。据此推测是第七亡佚在王冰整理二十四卷八十一篇本之后,并非亡佚在王冰之前。退一步来讲,即使当时九卷本当时不全,但是王冰据张公秘本已补于二十四卷中了。
  有人说运气七篇是王冰所写,遗憾的是七篇中有的星体的名字王冰却不知道是说什么的,故王冰所写七篇说不足为据。
  由于《素问》成书于西汉以前,加上其文简义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难以看懂,于是乎校注者应运而生。注释者南朝齐梁人全元起首开先河,但其书《素问训解》约至南宋而亡佚;隋代杨上善作《太素》为《灵》、《素》注解;唐代王冰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宋代林亿等又根据原书九卷、杨上善之《太素》、全元起、王冰等所作之书校注;明代马莳作《素问注证发微》;张景岳将《灵》、《素》分门别类而作《类经》;吴昆作《吴注素问》;清代张隐庵著《黄帝内经素问》等。总体上来说,王冰、张隐庵、张景岳注释水平最高,马莳、吴昆等也有独到之处,惟吴昆主观删改原文弊端自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校注译者多矣,且各自有不同程度的新见解,但是尚有很多内容至今未能通过训诂而破译,这就是我之所以重新校注译《素问》的初衷。举例说,如阴阳五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知道抽象事物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分解体,是具体事物被人脑思维分解和思维抽象后形成和产生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具有的规定、规律、关系、性能、本质和特征,而阴阳五行则是抽象事物,那么它是从什么具体事物抽象而来的呢?即什么是体现阴阳五行的具体事物,为了便于讨论分述如下:

  什么是阴阳的本质

  我们都知道“阳生阴长”,只有本质的阴阳才能使之生长,那么阴阳的本质是什么?《说文》:“月,阙也,大阴之精。”《文选·谢庄〈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李善注:“月者,阴之精也。”《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说文》,“阳,高明也……阳声。”《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阳,日也。”毛公明确阳就是日,由此推理月就是阴。所以《史记·天官志》云“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那么日月之精是什么呢?《管子·内业》:解释道“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据此日月之精就是日月之精气,日月之精气就是阴阳的本质。

  日月(阴阳)对植物、动物、人类的影响

  我们平时讲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肉眼所观察阳光的作用往往注重在植物方面,看到四季冷暖的变化都是对植物的影响,几乎没有认识到日月对动物、人类的影响,那么日月对动物、人类有没有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当“遇月之空,亦邪甚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在动物方面,《淮南子·坠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在人类方面,《灵枢经·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由于日月之精气就是阴阳的本质,所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日为阳精,月为阴精,星为万物之精。”而日月之精气我们肉眼不一定能看见,但是日月对动植物、人类实实在在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不能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就否定日的阳精和月的阴精存在,犹如氧气、二氧化碳不能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就否定其物质的存在,假如万物离开太阳、月亮等星体就不会生长,日光灯是替代不了太阳、月亮等星体的作用的,以大棚菜的黄瓜、西红柿为例,缺少了在自然环境中长出的那个味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

  五行的本质及其他

  (1)五行的本质是五星,五行,简言之,即五星之运、行、运。
  为什么说五行的本质是五星呢?因为“行”通“星”。以《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五运行大论》:“天地动静,五行迁复……五行丽地”,《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数年在东也。”(俞志慧著《韩非子直解》:注“丰隆以下至此皆吉星名,古代星相家认为吉星当头则吉……数年在西指秦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天缺至此皆凶星名……数年在东指赵也。),《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明确指出:“岁候不及,其太过而上应五星。”据此证明五行,即五星,那什么是五星呢?《史记·天官书论》:“水、火、金、木、土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汉代刘向《说苑·辨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
  (2)五星产生什么?其所产生物有哪些作用?其对大地有无影响?
  《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五运行大论》:“天地动静,……五行丽地”“七曜纬虚,五行丽地(《五运行大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张(《素问·天元纪大论》)”。以上不难看出,五星产生寒暑燥湿风。由于五行连通大地,所以对大地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产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或者说是产生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张。万物生长不仅仅靠日月之精气,而且也依靠五星之精气,足证日月、五星对人类、动植物有重大影响,由于日月、五星之精气由太虚布散到大地,并与相应的物质相应和,所以《史记·天官志》云“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同时也证明阴阳之精气及盛衰来源于日月、五行之精气及生克乘侮理论来源于五星,而不是来源于五材。而且说明中医的阴阳五行不是朴素唯物主义,而是辩证唯物主义。
  必须指出,阴阳的本质是日月,而由日月具体事物而通过抽象派生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二者不是一个同等的概念。同时,虽然知道了五行的本质是五星,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本质而抛弃五行抽象化的积极意义。
  中医的基础是什么呢?可以肯定地说,中医的根是五运六气,只有明白五运六气的原理,才能把“天人合一”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说到“天人合一”,即自然界和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必然要受到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影响,而风寒暑湿燥火的产生,首先要介绍风寒暑湿燥火是太空的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产生的,因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素问·天元纪大论》)。只讲五行,不讲其由来,估计是不承认“星”通“行”,没有认识到五行由五星演变而来,成了机械的五行,因而出现了东方配木、风、角……拉郎配的现象,说不清其因果关系,这种不能说明其因果关系的现状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所以应该把“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六元正纪大论》)的关系说明白,还应把“北斗七星”和(七曜)“七政”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八风、九宫、四季的关系阐述清楚,以完善中医学说,使之成为真正的中医学,让中医专业的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上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以此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由于太虚之七星对人类的影响巨大,所以对于目前主张取消五行的说法会使中医的理论成为无水之源,势必使天人合一的理论成为无水之孤舟。由于运气七篇是中医的基础,其对正确理解阴阳、五行、病因本质的由来至关重要。
  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运用其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进一步实践来证明其理论的真伪。《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素问》“满纸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出现,则随之出现了“相生”等理论,那么五行相生等理论是来源于大地之“五材”吗?或曰“先有五材,后有五星,因此五行的理论来源于五材”,其实在没有五材之前,天上的五星早就在天上运行了,最有说服力的是大地“火、金”晚于五星,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谁出现的早晚,关键是五行的理论是否来源于五材,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以此来剔除伪说,质疑五行理论来源于“五材”说,从相生始,以“金生水”,为例,事实上大地之金能生水吗?或曰,“挖井而生水”,难道没有挖井之前就没有水吗?没有金属之前,江河之水从哪里来的?没有金属之前,天上不下雨水吗?没有文字之前,江河照样有水,天上照样下雨。在普遍联系方面,大地之金属能使气候变凉吗?在相克方面,春天草木生长,大地之金属能克(控制或抑制)其生长吗?在相乘方面,大地之金属有无气?其旺盛之气体现在哪里?大地金属之气如何使木受到损害的?或曰:“砍伐者也”。如果是砍伐,那么《内经》满纸讲的是五气,砍伐等于“气”吗?《尚书》、《素问》的五行所指都是自然因素,如果是砍伐,这里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在相侮方面,大地之草木侮金属体现在哪里?
  以上诸多问题不能合理解释,显然五材不是五行理论根据的来源,因此相生之“生”作“滋生”解释是不能成立的,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必然成为谬论。或曰,既然大地之金属不能生水,那么其“生”是什么呢?金生水等所指是什么呢?答曰:生者,出也;继承也。徐灏注笺:“《广雅》曰:‘生,出也。’生与出同义,故此训为进。”而“进”通“尽”。《列子·天瑞》:“形,必终者也。天地终乎?与我偕终。终进乎?不知也。”张湛注:“进当为尽。此书尽字例多作进也。”殷敬顺释文:“进音尽。”《列子·黄帝》:“竭聪明,进智力。”《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鲁一生一及。”何休注:“父死子继曰生,兄死弟及曰及。”,王安石《洪范传》:“其相生也,所以相继也,其相克也,所以相治也。”
  从上述证据不难看出,五行之相生之“生”在这里是“继位、前后相续”的意思,如此解释则符合《尚书》、《素问》五行的本意,因而木生火,火生土……即木星之后是火星,火星之后是土星……因而与五运六气的规律相一致,更存在普遍联系,如木星即位则春温暖而和风,继而火星即位有夏热之热气,火星之后继而是土星即位而有长夏之湿气,土星之后则为金星即位出现燥气,金星之后则是水星即位而出现寒气。
  除此之外,古代研究《尚书》五行,其确实是五星,《后汉书·冯绲传》:“绲弟允,清白有孝行,能理《尚书》,善推步之术。”李贤注:“推步谓究日月五星之度,昏旦节气之差。”显然五行说来源于五材,是无稽之谈。
  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作者抛砖引玉,并希望引起大家争鸣,通过争鸣来探索真理,争鸣的目的在于发现是非,在探索中找到真理,从而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另外,卫气固护肌表之说,卫气通过什么途径走到肌表来固护肌表呢?笔者通过校注《刺禁论》中的“鬲肓之上”解决了“肓”的本质,找到了卫气所行走的通道而行于皮肤的根据。还有《六节脏象论篇》之“罢(pi)极”的本意是什么?笔者已在本篇按语中阐述了依据,类似之“其动应衣”之“应”等诸多问题在此不一一赘述。

校注说明

  底本的选择和体例

  本书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影印明·顾从德《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刻本及1963年《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铅印本为底本。其体例为原文、校注、按语三个部分,校勘方面以对校为主,用底本与元至元己卯胡氏古林书堂刊本(简称胡本)等版本对校,但对重要者进行处理。注释的原则:对一词多义而近者,则并录;对一词多义而义近者,也并录之,但指出选择义项。必须说明,对祝由之类的内容,不能看作迷信,其类似西医的暗示疗法。特别是对一些不能解释的天象,不能因为弄不懂就武断地给予迷信、不科学之类的结论。按语要求对注释意犹未尽,或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者,加以说明。
  本书写成后,承蒙王午戌教授、陈圣安教授予以审定,在此表示谢忱。
  由于时间所限,加之笔者才学疏浅,书中注释难免有不妥之处,甚至错误,望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以便再版时改正。由于本书为多人校注,新解之处较多,难免同道有不同看法,希望引起争鸣,以求真理,推动中医事业发展。
杨鹏举  
2010年1月6日  

目录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
卷第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第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卷第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第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第六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第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第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第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第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卷第十二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卷第十三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卷第十四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卷第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卷第十六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卷第十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卷第十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卷第十九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卷第二十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卷第二十一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原亡今附)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原亡今附)

卷第二十二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卷第二十三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卷第二十四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素问他校注书目


2
发表于 2014-6-30 12:39:0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抽象事物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具体事物的分解体,是具体事物被人脑思维分解和思维抽象后形成和产生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具有的规定、规律、关系、性能、本质和特征。而阴阳、五行则是抽象事物,那么其从什么具体事物而来呢?即什么是阴阳、五行的具体事物,为了便于讨论分述如下:

一、
关于什么是阴阳的本质
  阴阳的本质是日月。因为《说文》:“月,阙也,大阴之精。”《文选·谢庄<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李善注:“月者阴之精也。”《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说文》,“阳,高明也……阳声。”《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阳,日也。”毛公明确阳就是日,由此推理月就是阴。所以《史记·天官志》云 “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日月之精气我们肉眼不一定能看见,但是日月对动物,人类实实在在的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就否定日的阳精和月的阴精。
  (1)、日月(阴阳)对植物、动物、人类的影响
  我们平时讲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肉眼所观察阳光的作用往往注重在植物方面,同时看到四季冷暖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几乎没有认识到日月对动物、人类的影响,那么日月对动物、人类有没有影响呢?回答有,因为当“遇月之空,亦邪甚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在动物方面,《淮南子·坠形》:“蛤蟹珠龟,与月盛衰”。在人类方面,《灵枢经·岁露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2)、为什么日月对动物,人类有如此影响呢?因为日月就是阴阳的本质,《文选·谢庄<月赋>》:“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李善注:“月者阴之精也。”《说文》:“月,阙也,大阴之精。”《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说文》,“阳,高明也……阳声。”《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毛传:“阳,日也。”不难看出,毛公明确阳就是日,同时推理月就是阴。日月之精气我们肉眼不一定能看见,但是其实实在在的对我们产生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就否定日之阳精和月之阴精的存在,犹如氧气、二氧化碳不能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就否定等物质的存在,假如万物离开太阳、月亮等星体就不会生长,日光灯是替代不了太阳、月亮等星体的作用的,以大棚菜的黄瓜、西红柿为例,其没有自然界长出的那个味道,这是不争的事实,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是假冒伪劣蔬菜。

二、
什么是五行的本质及其他
  (1)五行的本质是五星
  为什么说五行的本质是五星呢?因为“行”通“星”。以《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五运行大论》:“天地动静,五行迁复……五行丽地”,《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数年在东也。”(俞志慧 著《韩非子直解》:注“丰隆以下至此皆吉星名,古代星相家认为吉星当头则吉……数年在西指秦也,又非天缺、弧逆、刑星、荧惑、奎台天缺至此皆凶星名……数年在东指赵也。为例,据此证明五行,即五星,什么是五星呢?《史记·天官书论》:“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汉·刘向 《说苑·辨物》:“所谓五星者,一曰岁星,二曰荧惑,三曰镇星,四曰太白,五曰辰星”,
  (2)五星产生什么?其产生物有哪些作用?其对大地有无影响?
  《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五运行大论》:“天地动静,……五行丽地” “七曜纬虚,五行丽地(《五运行大论》)”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张(《素问·天元纪大论》)”。以上不难看出,五星产生寒暑燥湿风,由于五行丽地,所以对大地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产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或者说是产生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张,也就是说,万物生长不仅仅靠日月之精气,而且也依靠五星之精气,足证日月、五星对人类有很重大影响,
  由于日月、五星之精气由太虚布散到大地,并与相应的物质相应和,所以《史记·天官志》云 “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同时也证明阴阳之精气及盛衰来源于日月、五行之精气及生克乘侮理论来源于五星,而不是来源于五材。而且说明中医的阴阳五行不是朴素唯物主义,而是辨证唯物主义。
  必须指出,阴阳的本质是日月,而由日月具体事物而通过抽象派生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不是一个同等的概念。同时,虽然知道了五行的本质是五星,我们不能因为看到了本质而抛弃五行抽象化的积极意义。
  由于教材的阴阴五星是抽象概念,本来有实质的物质,何必用晦涩难懂的概念来教学生呢? 这是其一,其二,更主要是教材没有因果关系,比如“寒暑燥湿风”各自由谁产生的?不知道从哪里产生的等于教材把中医的根给割了,导致西医说中医不科学,使中医专业的学生思想不稳定,由此产生的中医临床不能按照中医的理论去辨证治疗而疗效降低,中医的基础是什么呢?我现在肯定的说,中医的根是五运六气,只有明白五运六气的原理,才把 “天人合一” 运用到实际中去,虽然教材笼统也讲“天人合一”,但是不拿出真凭实据,何以让人信服?何以巩固中医专业学生的思想?说到“天人合一”,即自然界和人是一个统一体,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必然要受到自然界风寒湿燥火的影响,而风寒湿燥火怎么产生的?所以教材首先要介绍风寒湿燥火是太空的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产生的,因为“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素问·天元纪大论》)。”那么教材为什么只讲五行,不讲其由来呢?估计是不知“星”通“行”。由于中医教材没有认识到五行由五星演变而来,所以教材成了机械的五行,因而出现了东方配木、风、角……拉郎配的现象,这种不能说明因果关系的现状应引起我们的反思。
  希望在中医教材重新编写的时候,首先中医基础教材要建立中医的根,所以教材应该把“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六元正纪大论》)的关系说明白,还应把“北斗七星”和(七曜)“七政”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八风、九宫、四季的关系阐述清楚,完善中医学说,使之成为真正的中医学,让中医专业的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上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以此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由于太虚之七星对人类的影响巨大,所以对于目前主张取消五行的说法是就会使中医的理论成为无水之源,势必使天人合一的理论成为无水之孤舟。由于运气七篇是中医的基础,只有懂得这些主要内容,对于理解阴阳、五行、病因本质的由来至关重要,这对于巩固中医学生的专业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把目前的五行抽象化纠正过来,对于振兴中医事业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呼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有识之士重新编写中医教材,以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一个团队,以研究古代天文,深入研究相关的内容,为振兴中医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3
发表于 2014-6-30 16:17:05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杨鹏举老师大作出版!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17:52
4
发表于 2014-6-30 16:20:08 | 只看该作者
        请把主要内容选择几段发表出来,看看有什么特点。
        注释内经者,无数,先生与他们有何不同?

点评

谢谢先生关注,先生“注释内经者,无数”说的大实话,多年的心血,至少我内心不能让读者浪费钱财去买《月子》,这就是我的出发点,这本书当时校注,后来感到书太厚,就把“校勘”的内容基本都删除了,故此书偏重于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18:04
5
发表于 2014-6-30 16:43:02 | 只看该作者
祝贺杨鹏举老师大作出版!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18:04
6
发表于 2014-6-30 17:17:32 | 只看该作者
写书不容易,是件很辛苦的事。

值此大作出版之际,向杨老师致敬!

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心血,仅此就值得我们学习、尊重
7
发表于 2014-6-30 17:23:32 | 只看该作者
杨教授一直在研究内经、研究中医理论,一直在著书立说,一直在努力着,相比之下,嘿嘿,我们就比较懒惰了.....

对杨教授,此前多有唐突处,不过,那都是源于学术,嘿嘿,杨教授勿怪奥

点评

梁院长,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别计较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18:21
梁院长,“八年了,别提了”。我注释的可能是垃圾,也有可能对读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应“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之约,亮出一点硬货,不知是残羹剩饭,还是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由广大读者评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30 18:09
8
发表于 2014-6-30 17:52:35 | 只看该作者
王叔文 发表于 2014-6-30 16:17
祝贺杨鹏举老师大作出版!

谢谢!
9
发表于 2014-6-30 18:04:06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6-30 16:20
请把主要内容选择几段发表出来,看看有什么特点。
        注释内经者,无数,先生与他们有何不同 ...

谢谢先生关注,先生“注释内经者,无数”说的大实话,多年的心血,至少我内心不能让读者浪费钱财去买《月子》,这就是我的出发点,这本书当时校注,后来感到书太厚,就把“校勘”的内容基本都删除了,故此书偏重于注释了。我在此书中很多新的观点,但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把所有的观点都亮出来,这样吧,我除了“其动应衣”之外,不知道诸位对素问中的“白汗”所指是什么?要是诸位知道“白汗”,我就选择其他的词条,妥否?
10
发表于 2014-6-30 18:04:28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6-30 16:43
祝贺杨鹏举老师大作出版!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27 , Processed in 0.0626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