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济仁:最希望看到年轻一代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3 00:2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年来,每周四上午,一位笑容可掬、鹤发童颜的耄耋老者都会准时出现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6楼门诊室。他就是83岁高龄的新安名医“张一贴”第十四代传人、国医大师李济仁。

    作为全国唯一非中医院非省级医院的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的门诊吸引许多患者慕名前来。为保证患者看病时间,他一般中间不休息,一直忙到一两点,跟他抄方的学生常常体力不支了,李济仁却仍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这样的工作热情除了源自他独特的养生之道,更来自于他对患者的仁心及对中医的执着。

    李济仁认为,“对于病人的诊疗不能仅仅局限于症状的改善,还要结合现代化医学知识及化验结果。”他如是言,更如是行。曾有一位风湿病患者经他精心治疗后症状已大为改善,由原来不能行走到步行前来复诊,但其西医检查指标类风湿因子未降至正常,患者不甚满意。李济仁闻知后,又参考书籍针对检验指标继续用药,直至正常,患者感激万分。

    5年来,李济仁致力于传授医学,潜心于学术科研,多次参加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学术会议,亲自做报告。他指导学生整理出版书籍23部,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领衔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省级科研项目一项。由他指导的“中医痹病学”获得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看到中医药界年轻一代成长,能把传统中医药精华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李济仁重视培养后辈,悉心带教,学生如仝小林、孙世发、朱长刚、杨永晖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李济仁常谦逊地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有些方面还是我的老师。”

    说起中医传承,李济仁滔滔不绝:“传承什么,怎么传?首先,经典的学习和传承是必须的。中医世代传承都离不开经典传承,传承经典的一个核心就是《内经》。”李济仁精研中医理论,就建立在精熟大量古医典籍基础之上。在他的书房有厚厚一摞读书笔记,密密麻麻加满眉批、按语的《黄帝内经》、《伤寒论》。李济仁对这些经典仍熟读于心,讲课时常大段背出,一字不落,常令学生佩服不已。

    李济仁的妻子儿女对中医的传承也在国内享有声誉。夫妻二人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传承人。妻子张舜华虽由于过度劳累65岁时中风,但现在80多岁了,每天还有很多病人慕名而来。5个子女张其成、李艳、李梃、李标、李梢分别从中医文化、中医临床及中医药现代化方面传承中医,“兄弟三博导,两代七教授”,不仅打破了“张一帖”一枝单传的传承模式,还实现了中医药全面传承,满堂芳菲。

    回报社会也是李济仁这五年来的人生关键词。2009年,他将安徽省政府和医院发给他的奖金捐赠给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医院,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李济仁年轻时喜爱艺术字画的收藏,在2011年和2014年,他毅然将大部分收藏的字画书籍捐献给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歙县档案馆及新安国医博物馆。

    五年来,李济仁不仅活跃在临床第一线,更坚守在中医传承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新安名医“张一贴”家族对中医的守护与传承。(周蔓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1 22:32 , Processed in 0.0798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