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止头痛 对证才有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0 20: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受过头痛的困扰。头痛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从位置看有偏头痛、头顶痛、前额或枕部痛,从性质看有胀痛、钝痛或刺痛。头痛时不少人还会同时伴有发热、头晕目眩或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头痛有实证和虚证之别,临床上可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以及头部器官或临近组织病变所致的头痛。在治疗上,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整体治疗,实证泻其实,虚证补其虚,从整体上用药遣方,充分利用药物配伍后所产生的协同增效作用,补其不足而泻其有余,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笔者临床常应用中成药治疗头痛,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使用方便,头痛患者不妨一试。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   主要表现为全头痛,痛势较剧烈,痛连项背,常喜裹头,恶风寒,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疏风散寒,可选用川芎茶调丸、九味羌活丸、都梁丸等。

  风热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兼有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可选用芎菊上清丸、清眩丸、黄连上清丸。

  风湿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如裹,兼有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治宜祛风胜湿,可选用脑立清、泻清丸、龙胆泻肝丸。

  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胀痛或抽掣痛,头痛多为两侧,兼有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或弦细数。治宜平肝潜阳,可选用天麻钩藤丸。

  气虚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隐隐,时发时止,遇劳加重,兼有头晕,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或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或脉大无力。治宜益气升清,可选用人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血虚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隐隐,缠绵不休,兼有面色少华,头晕,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细弱。治宜滋阴养血,可选用十全大补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肾虚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而空,兼有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淡,体胖,或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可选用大补元煎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痰浊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昏蒙重坠,兼有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滑或弦滑。治宜燥湿化痰,降逆止痛,可选用半夏天麻丸。

  瘀血头痛    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或刺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兼有日轻夜重,有头部外伤史或长期头痛史,舌暗红或边尖夹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充盈,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选用正天丸、血府逐瘀丸、元胡止痛片。

  此外,临床上出现头痛如雷鸣,头面起核,憎寒壮热者称为“雷头风”,多属风邪湿毒上攻头目所致,治宜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方选清震汤合普济消毒饮。(王嵩 山东省临清市九龙街卫生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9 13:20 , Processed in 0.0920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