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都来爱护听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0 13:3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成人听力

  对一个成年人而言,保护和爱护听力不可忽视。在做法上,首先应该避免短暂的强噪声造成的一次性听力损害,如节假日燃放鞭炮、卡拉OK声和迪士高音乐声等强噪声。其次,应该避免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如随身听音乐声、电脑主机轰鸣声、电话及手机铃声、纺织机器声等的长期持续接触,也会缓慢引起听力损害,本人可能并无觉察,但实际上已经出现听力问题了。我早年门诊时遇到一个20多岁的男性患者,主诉右侧耳鸣难忍,睡不好觉。听力检测时,听力图结果显示在4000赫兹处听力下降了20分贝,耳蜗功能检测提示耳蜗外毛细胞高频部分受损,这是噪声性聋的典型表现。据他回忆在工作中为了使用方便,他一直把电脑主机放在桌面的右前方,平时会发出很低的轰鸣声,也没有太在意。试想,每天12小时都在低频的噪声中度过,耳蜗的外毛细胞能不被损害吗?像这样的患者,应该远离噪声,保证睡眠,以避免听力进一步的下降。

  因此,对在噪声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建议定期听力检查,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听力进一步下降;对噪声敏感而短期内听力下降明显者,有条件的话最好调整工作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没有感冒而无缘无故出现耳朵发闷,听声音很遥远,症状持续超过半天,建议其及时到耳科就诊,因为这可能是突聋(突发性耳聋)。所谓突聋,就是没有原因的听力下降。突聋的治疗效果,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治疗及时。如果是伴随感冒引起的耳朵发闷发堵,感冒好后,耳朵的症状自然就会好,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耳朵发闷较重,可以使用滴鼻剂减轻耳朵的症状。

  老年人听力

  对于老年人,需要儿女们多关心他们的听力。当怀疑父母听力有问题时,应该说服他们去检查听力,如果确实听力有问题,就要帮助他们解决助听装置的佩戴问题。老年人往往认为听力问题是自己的事,戴不戴助听器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听力有问题而不戴助听器的话,时间长了就会无意识地产生某种心理障碍,或变得不愿意与人交流、或抑郁、或烦躁等,严重者甚至觉得生活失去意思。

  儿童听力

  孩子听力问题,主要责任在父母。现在的助产机构一般都有新生儿听力筛查了。有的孩子初筛没有通过,42天复筛就通过了,这多半是外耳道或中耳有羊水或分泌物,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羊水或分泌物逐渐被吸收或排除,听力也就好了。有的孩子一直要等到3个月、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听力才能恢复。如果复筛没有通过而大夫告知你,这类是属于传导性的听力问题,那你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注意喂养的姿势和预防感冒,一般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如果属于中度的听力传导问题,可以适当辅助用一些药物帮助加强分泌物的吸收或排除,以恢复听力。但是,如果孩子是属于感音神经性的听力问题,你就需要听从大夫的建议了。因为听力损失有轻、中、重度之分,如果孩子是轻、中度听力问题或者是单侧的听力问题,家长一般无法自行判断,如果你3个月内没有带孩子去医院做听力检查,等到孩子2、3岁说话不清楚,你再去就诊就晚了。

  3到6岁的孩子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单侧全聋的孩子,因为孩子可以学会说话,听力问题易被忽视。门诊经常遇到4~5岁的孩子被家里人急急忙忙带来就诊,说是孩子突然听力下降。其实这些孩子通过做核磁共振可以发现,重度听力下降的这一侧耳朵,耳蜗神经多半发育不好或不发育,这是在母亲怀孕期间就形成了,而不是突然听力下降,只是孩子在小的时候不会述说而已。如果新生儿期接受了听力筛查,很早就会发现单侧的听力问题了。

  另外有一种情况最令人担忧,听力筛查时单侧没有通过或双侧没有通过,孩子在1~2岁时能听到声音,家长没有带孩子去做听力诊断,或者做了诊断但由于听力问题很轻而没有接受连续的听力随访,结果到了4~5岁才发现孩子说话不清楚,有的怀疑孩子舌系短,到口腔科就诊,甚至怀疑孩子的精神是否出问题,带孩子去看儿保科。其实父母只需要将孩子和同龄的孩子比一比,仔细观察一下孩子对小声音的反应和语言发育的状况,马上带孩子到耳科或听力中心进行排查,可免耽误孩子的宝贵时间。

  成年人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儿女们要关注老年人的听力,父母们则要关注孩子的听力。大家爱耳护耳的意识提高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黄丽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20:51 , Processed in 0.0465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