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罗鸿声 于 2014-4-2 01:41 编辑
[watermark]原创 业中医者,不应有门户之见,
众所周知,中西医都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及防治疾病的科学,都有共同的目标,即治病救人,中医多侧重于从整体和功能上去研究人体与疾病及自然界的关系,并形成一套独特的理论去指导临床治疗。西医则偏向于从局部及结构上去探讨人体与疾病的关系,并借助现代科技仪器及手段去指导疾病诊治。在疾病的诊治上,中西医各具优势,但各自也存在着不足,中西医自身的不足恰是对方的优势,因此,这两种医学体系具有较大的互补性,两者的差别主要有①中医的理论具有指导西医的意义,从某意义上讲,中医应属高层次医学, 西医属低层次学,中医的整体观、阴阳平衡、治未病, 扶正祛邪, 辨证论治,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等贯穿了治病的始终,西医治病也必须遵循这些原则。②在诊断技术上,西医能借助各种先进仪器, 较中医为优, 但这些仪器并不只是西医可用, 中医也可用, 而且中医尚有辨证的优势, 所谓证,就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状态的反映,往往表现为一组特定的临床症候群。也就是说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机体对致病因子反应的不同, 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正邪相争的不同证,这是西医所不具备的,这对西医也有指导性的意义 ③在治疗上,中医能从整体和局部发挥治疗作用的,更注重于整体,属标本同治,西医多注重局部,乃治标之法,再者西用药没有中医灵活。但西医有手术疗法、介入疗法,这是中医不能比的。然而,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中西医疗法是可以取长补短的. 例如对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由于抗生素将大量细菌杀死,细菌的内毒大量释放,可导致病人中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这些都是西医较棘手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中药的应用,则解决了这些难题,众多的临床病例及研究已证明:中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对人体无副作用,细菌也不产生耐药性,尤其对重症感染,运用中药后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其机理在于中药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毒素的产生;中药可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消灭细菌;中药还能中和细菌内毒素并破坏其结构,减少毒素对人体的损伤,同时还能改善和消除炎性反应。在临床上可以与抗生素配合使用,既可避免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又可相互增强疗效。又如在肿瘤的治疗上,运用中药可以有很 好辅助作用,目前对于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及放射性治疗。但这些治疗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副作用,经上述疗法治疗后,病人体质虚弱、贫血、 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中药调补身体,可增强体质及免疫功能,又可升高白细胞,改善贫血状态,避免了化疗及放疗的副作用。
现在中界中,有很多人一听到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就反感,造成种反感情绪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概念的模糊,其次是中医教育出问题,三是临床医师的生搬硬套.其实, 我说的中医现代化就应该是遵从于中医基础指导理论的主线的, 与现在流行的改变了中医理论的所谓中医现代化不同,只是将西医的理论和技术引入中医现代化的研究中,用科学的手段去研究和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原理及其治病规律,不是改变中医理论,打个比喻, 就象我们读经典一样, 古今有很多医家对经典原文进行阐释, 中医现代化就是将中理论当作经典原文进行研究和阐释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原理及其治病规律,并不是中医西化,例如中医理论中的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病多痰浊等等,完全可用西医理论解释, 现代医学证明很多慢性病都存在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的紊乱,代谢废物堆积细胞外环境的情况, 这些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及疾病的向愈.但西医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与中医的久病多瘀, 久病入络, 久病多痰有关.了解这些情况,我们同样可以按中医的活血化瘀及祛痰化浊进行治疗,作为中医如果能精通中西理论,可以开阔我们的思路,为什么不好呢? 对治病是很有帮助的,医师的对象是生命, 必须以最好的方法给病人治病, 即使仲圣亦不反对, 因此, 业医者,尤其业中医者,不应有门户之见, 中医有很多优势,我们应该自信,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中医被西医化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变被动为主动呢?把西医中医话呢?有容乃大,中医为海、为洋,海纳百川。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