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实用诊脉法》连载——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1 12:55: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3-21 05:04 编辑

三,持续发展阶段
       从《脉经》问世到现在,是脉诊的持续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难经》和《脉经》奠定了基础。从《脉经》以后,脉诊的常用脉象名称、脉形规范、脉象主病、寸关尺的分部及其所主脏腑、脉诊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等,基本上都以《脉经》为宗。
       近两千年以来,《脉经》既是脉诊的奠基文献,也是脉诊的指导文献。后人应用的脉法,几乎都是《脉经》遗法,都以《脉经》为典则。所以,尽管有人未曾读过《脉经》,但所用的诊脉方法,都是《脉经》传下来的。
       在《脉经》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艰辛努力,脉诊取得很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总的看,从《脉经》以后,脉诊自身的发展不快,存在问题不少。
      最近研究表明,《难经》和《脉经》都是用古时代的表达方法记载了当时的脉诊理论和精湛技术,都有“秘而不售”的特点,且语法恢诡,言词古奥,后人很难理解。因此,脉诊的理论和技术确实被埋没或被误解了一部分。特别是有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在很早以前就被埋没或被误解了,直接影响了脉诊的适用范围,消弱了脉诊的诊断作用。并且,对脉诊的发展极其不利。由此导致,若与《难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等经典文献记载的诊脉方法比较而言,现在的诊脉方法确显逊色。
       近两千年的诊疗实践和最近的挖掘工作证实,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脉诊的理论和技术并没全部传下来。时至今日,在《难经》和《脉经》中,仍可挖掘出与脉诊技术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这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也是脉诊的宝贵财富。因此,现在的诊脉 方法,急待于充实和完善,这是脉诊在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就有障碍,将永远面临难以逾越的鸿沟。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难经》和《脉经》对现在的诊脉方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这是史实。古代医家开创的诊脉方法,主要是由这两部经典文献传于后世,这也是史实。然而,这两部经典文献内涵极其深广,言词古奥,寓意丰富,表达方法很难理解。由此导致,脉诊的重要理论和精湛技术,至今还有一部分内容被埋没着。必须将这部分内容再挖掘出来,并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
       第三章,脉诊重新挖掘出的内容简介
       以脉诊的经典文献为依据,可以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后人误解的重要内容。据考证,这些内容都是脉诊的组成部分,涉及脉诊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操作方法、脉形规范和脉象的实际意义等。简介如下:
       1,“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据考证,“革脉”对中医的诊脉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其诊断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从《脉经》以后,“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被埋没了。中医的诊脉方法因埋没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受了很大影响。这并不单纯是埋没了一种脉象,而是埋没了脉诊在一个重要方面的诊断作用。
      《伤寒杂病论》和《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表面看来不一样,但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后人没有悟出其中的道理,再加上《脉经》对“革脉”的解释过于简洁,专业性很强,所以,后人对“革脉”产生了误解。由此导致,从《脉经》以后,有些脉书对“革脉”的解释很不切合实际。如“芤弦相合”为“革脉”、“按之如鼓皮”为“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为“革脉”等。其实,根据《内经》、《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的记载,可以将“革脉”的实际意义重新挖掘出来。在这些经典文献,“革脉”的实际意义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方法不同。后世脉书将“革脉”说成是“芤弦相合”或“按之如鼓皮”,实际是误解了脉诊经典文献的表达方法。
       “革脉”的实际意义是诊察脉象的变化和转变。其脉形既不是“芤弦相合”,也不是“按之如鼓皮”,而是专指脉象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和转变。以《脉经》和其他经典文献为依据,破译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
        脉诊的现状表明,由于后人误解了“革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现在诊脉,几乎没人见过“革脉”。“革脉”之名,几乎成了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没人去用,也没人会用。其原因,是后人没理解古代医家对“革脉”的表达方法。因此,必须将“革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使革脉重新发挥作用。并且,以挖掘“革脉”的实际意义为突破口,可以发现脉诊和整个中医学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2,“牢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牢脉”的实际意义也被误解了。“牢脉”与“革脉”,是正相反的两个脉象,是古代哲学思想在脉法的体现。由于《脉经》对“革脉”的表达方法难理解,且没将“牢脉”列为常用脉象,所以,从《脉经》以后,“牢脉”与“革脉”混淆不清,甚至成为争议的焦点。
       其实,古代医家是将疾病过程中脉象发生变化和转变称为“革脉”。若疾病发生变化或转变,但脉象不发生变化,则为“牢脉”。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以“动”观“静”或以“静”观“动”的方法。所以,《脉经》只将“革脉”列为常用脉象,这是为了简化脉诊的常用脉象。实际上,按哲学原理,“革脉”可以涵盖“牢脉”的诊断意义。比如,扁鹊说:“病若吐血而复鼽衄者,脉当得沉细,而反浮大牢者死”。这里所说的“浮大牢”,是说“浮大”之脉没有发生变化和转变,即:当变为“沉细”之脉但没有变为“沉细”之脉。没“变”为“牢”,“变”则为“革”。由此可见,“革”与“牢”,是古代医家对脉象是否发生变化或转变进行诊察的两个方面。后世脉书将“牢脉”说成是   “沉、实、大、弦、长”等几种条件构成的,其实是没理解“牢脉”的实际意义。假若“牢脉”的脉形含有“沉”的条件,那么,扁鹊所说的“浮大牢”就不能成立。因此,以历史为依据,再结合古时代的哲学思想,可以将“牢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3,“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现已证实,“代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是逐渐被误解的。它的实际脉形,并不是近代脉书所说的“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而是指脉的更代。其实际意义,主要是诊察节律失常的脉象变化能否还原为正常节律。
        从经典文献的记载看,《内经》所说的“代脉”即指脉的更代。《伤寒杂病论》所说的“代脉”也是指脉的更代。《脉经》所说的“代脉”还是指脉的更代。所以,古典文献所说的代脉都是指脉的更代。脉的更代是否正常,对辨别脉象是否主病具有重要意义。
        按中医的传统理论,脉的更代有一定规律。如,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等。若脉的更代符合规律,是生理性代脉。若更代不正常,则为主病的脉象。特别是节律失常的脉象,诊察其更代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代以来,代脉的实际意义被误解了,被说成是“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这样以来,“代脉”与“结脉”混淆不清了,代脉失去了原来的诊断作用。
       《伤寒杂病论》说:“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灸某草汤主之”,所谓“脉结代”,是“结脉”未还原为正常节律,而不是既有“结脉”的“脉来一止”又有“代脉”的“脉来一止”或“止有定数”。再如,《诊家正眼》说:“代散者死”,所谓“代散”,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散脉”。《脉经》也说:“其脉代绝者死”,所谓“代绝”,是脉象的变化更代为“欲绝”的危象。还有,古代医家有“妊娠三月见代脉,是为常脉”的传统说法,意思是说,女子妊娠三月,开始更代为妊娠脉,即脉显滑象,绝不是说妊娠三月出现“脉来一止”、“止有定数”或“良久复来”是正常的脉象。所以,必须将代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并恢复其原来的诊断意义。否则,就不能体现代脉的诊断作用。
       4,“动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从《脉经》以后,后人只掌握了“动脉”的脉形,但没弄清“动脉”的实际意义。现已证实,动脉的实质是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其实际意义,是对非窦性心律的脉形变化进行诊察。这是对大量文献进行综合考证得出的结论。
       脉诊的经典文献都以“阴阳”为论理工具论述窦性心律和非窦性心律的区别,其表达方法与现在有很大不同。后人没弄清这一点,所以,“动脉”的实际意义一直埋没着。
       根据阴阳学说在脉学领域的论理作用,破译古代医家对“动脉”的表达方法,可以将“动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5,缓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脉经》以后的脉书,特别是近代脉书,对“缓脉”的解释一般都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后世脉书将脉的至数作为“缓脉”的构成条件,甚至认为,“缓脉”是由“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等多种条件构成的。其实,这是正常脉象的构成条件,而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
        《脉经》对“缓脉”脉形的解释是:“缓脉,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后人对“缓脉”的误解,主要是没理解这种表达方法。所谓“去来亦迟,小駃于迟”,并不是以“迟”为“缓脉”的构成条件,而是指“缓脉”脉形的指感特征和辩别方法。“去来亦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在实际表现时,客观上也会有“迟”的表现,故曰“亦迟”。“小駃于迟”的意思是说,“缓脉”应与迟脉互相鉴别,因为这两种很容易混淆。《脉经》唯恐后人搞错,其序言特别作了说明:“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这是提示后人,“缓脉”与“迟脉”要严格区别,不能互相混淆。否则,将会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
        必须根据脉诊的发展史和经典文献的记载,才能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历史表明,“缓脉”之名最早见于《内经》,是与“急脉”相对而言的。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还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由此看出,“缓脉”与“急脉”、“小脉”与“大脉”、“滑脉”与“涩脉”,都是互相对应的,在性质上正相反。这说明,《内经》所说的“缓脉”,与“急脉”相对应。所谓“急脉”,其实质是脉体“拘急”。《内经》虽没解释“缓脉”的脉形,但是,根据《内经》的记载可以确认,“缓脉”与“急脉”正相反。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着“缓脉”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伤寒论.辨脉法》说:“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名曰缓也。”《伤寒论.平脉法》说:“卫气和,名曰缓。”并附有注解:“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这是《伤寒杂病论》对“缓脉”脉形及其主病的记载。可以看出,《伤寒杂病论》所说的“缓脉”,并不包括脉的至数。《伤寒杂病论》所说的“濡”脉,只是脉体“柔软”的意思。所谓“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突出的重点是一个“濡”字,即脉体柔软。在《脉经》以前,“濡”与“软”通用,故《脉经》说:“濡一作软”。由此说明,《伤寒杂病论》以脉体“柔软”为缓脉的基本条件。
       《脉经》说缓脉“小駃于迟”,是通过互相比较的方法表达脉的形象,这是《脉经》惯用的表达方法。后世脉书误解了这种表达方法,误认为“小駃于迟”是指缓脉的“至数”。并且,因迟脉是一息三至,故将“缓脉”误认为是“一息四至”。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理解。通过对《脉经》的深入研究可以证实:“一息四至”并不是“缓脉”的构成条件。所谓“缓脉”,只反映脉体“柔软”或“舒缓”的程度。脉诊的发展史表明,“缓脉”在《内经》时期与“急脉”相对应。随着诊脉技术的不断发展,从《伤寒杂病论》以后,“紧脉”逐渐被重视,出现了取代“急脉”的趋势。比如,《伤寒论》以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纲领脉;以脉浮缓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纲领脉。受《伤寒杂病论》影响,《脉经》制定二十六种常用脉象时,将“紧脉”与“急脉”合并,此后,“缓脉”则与“紧脉”相对应,这是史实。这种史实说明,“缓脉”最早是与“急脉”相对应的,但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以后,因“急脉”被“紧脉”取代,故“缓脉”与“紧脉”相对应。由这种基本性质可以证实,“缓脉”并不以脉的至数为构成条件,而是脉体“柔软”或“舒缓”。这是“紧脉”与“缓脉”互相对应的基本性质。
       以上说明,从《内经》到《脉经》,缓脉的实际意义都是一致的。它是单因素脉象,以脉体“柔软”或“舒缓”为构成条件,除此之外,不含其他条件。这才是“缓脉”的实际意义。
       假若“缓脉”以“不浮不沉”为构成条件,则脉浮缓或脉沉缓之说,根本不能成立。假若“缓脉”以“一息四至”为构成条件,则脉迟缓之说,根本说不通。所以,必须弄清“缓脉”的实际意义,才能掌握“缓脉”的脉形规范。
       有些脉书没有弄清“缓脉”与“迟脉”的关系,将“缓脉”说得神乎其神,甚至出现很多不切合实际的说法。比如,《濒湖脉学》说:“缓脉去来,小駃于迟,(《脉经》),一息四至(戴氏),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张太素),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如微风轻帖柳梢(滑伯仁)。”这种解释,将“一息四至”列为缓脉的构成条件,并将诸家之说罗列在一起,显然离题太远,已经违背了“缓脉”的实际意义。如果“缓脉”是“一息四至”、“往来甚匀”、“应指和缓”,这是佳象,绝无主病之理。再如《脉语》说:“缓状如琴弦久失更张,从而不整,曰缓。”这种说法,使人不知其所云,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还有《三指禅》说缓脉是:“不浮不沉,恰在中取,不迟不数,正好四至,欣欣然,洋洋然,从容柔顺,园静分明。”这是一种纯理论性的正常脉象,但绝不是缓脉。这是因为,在诊疗实践中,这种脉象绝对没有主病的意义。这些实例说明,必须将缓脉的实际意义挖掘出来,才能剔除对缓脉的不合理解释,才能发挥缓脉的诊断作用。
       6,“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
       后人对“微脉”的脉形和实际意义只掌握了一部分,误认为微脉只见于危重病,等于限制了“微脉”的适用范围,同时也消弱了微脉的诊断作用。
脉诊的历史表明,《伤寒杂病论》和《脉经》所说的“微脉”,不仅见于危重病证,也见于并不危重的病证,有时甚至是疾病向愈的佳象。但现在所说的“微脉”与古典文献所说的微脉有很大区别。究其原因,是后人误解了《脉经》对“微脉”脉形的解释。
       《脉经》对“微脉”的解释很难理解,关键是一个“极”字。《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这个“极”字,是借用道家学说的一种说法。所谓“极”,是道家学说对宇宙本体的一种认识。道家学说认为,“太极”浑沌状态为万物化生之始,宇宙万物的变化始于“太极”,故“太极”代表宇宙本体。受道家学说影响,古代医家将“极”字引进脉法,用“极”字代表寸口脉的本体。所以,《脉经》所用的“极”字,都是相对于寸口脉的本体而言的。比如,《脉经》说洪脉“极大在指下”,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大”的脉形,即为洪脉,而不是说脉体“大”到“极点”才构成洪脉。再如,《脉经》说微脉“极细而软”,意思是说,凡比正常脉本体“细”再兼“软”的条件,即是微脉,而不是说“细、软”的程度必须达到“极点”才是“微脉”。这种表达方法,是受道家学说影响的一种表达方法,因此,应该正确理解“极”字的含义。否则,就不能正确理解微脉、洪脉、细脉、迟脉、伏脉等一系列脉象的脉形规范。《脉经》在解释脉形规范时,共有六种脉象用了“极”字,所以,根据《脉经》所用的“极”字,可以将这些脉象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充分挖掘出来。这些脉象或多或少都有被埋没或被误解的部分,详见第五章,不另重复。
       总之,根据《脉经》的表达方法和“极”字的含义,凡比正常脉体“细”、比正常脉体“软”的脉象,即是微脉,这才是“微脉”的脉形规范和实际意义。
以上说明,脉诊确实还有内容急待开发。近两千年以来,不仅脉诊丢失了很多内容,甚至经络的实质是什么也被埋没了,由此而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医学遗产,任务特别繁重,但前景非常广阔。若将所挖掘的宝贵财富再充实到中医学的医学体系,一定会促进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7,挖掘脉诊的基本原理
       将寸口部位划分“五部”,最早见于《难经》,这是脉诊的最基本的原理,也是脉诊最重要的理论。
       寸口脉能够诊断全身疾病,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开创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这种诊脉方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是将寸口部位按深浅层次划分“五部”,其次是将寸口脉划分“三关”,再分别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相配,这是寸口脉能够诊断五脏六腑乃至全身疾病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论据。但是,《难经》和《脉经》对“五部”的论述都是采取“立象寓意”的表达方法,语法隐晦,很难理解。所以,后人一般对“三关”比较熟悉,对“五部”了解不多。由此导致,与“五部”相关的诊断技术几近失传。其实,“五部”比“三关”还重要。脉诊的发展史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脉诊尚未明确“三关”与脏腑的匹配关系时,主要是以“五部”为理论依据。并且,脉诊经典文献记载的“持脉轻重法”,与“五部”有直接关系,这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因此,应该根据《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将寸口脉“五部”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充分挖掘出来。详见第四章,不另重复。
       8,挖掘脉诊的操作方法
       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是古代医家开创的。古代医家在开创这种诊脉方法时,设计了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非常简便,非常实用。其操作方法以“五部”为理论依据。《难经》所说的“脉有轻重”、《脉经》所说的“持脉轻重法”、以及《千金要方》所用的操作方法,都是古代医家设计的那种比较规范的操作方法。但是,由于《难经》和《脉经》的表达方法难理解,随着时间推移,年深日久,这种操作方法几近失传。
       根据古代医家将寸口脉“五部”的理论,可以将“持脉轻重法”的操作技术挖掘出来,这是一种非常间便、非常实用的操作技术,对很多脉象的辨别都很方便。详见第八章,不另重复。
       9,以脉诊挖掘出的相关内容为突破口,挖掘中医学的其他财富
       我们现在所用的诊脉方法,其理论依据是经络学说。所以,脉诊挖掘出以上内容后,必然涉及到经络。根据经络学说在独取寸口脉法发挥的作用,结合《内经》对经络的记载,用挖掘脉诊相关内容的思维方式,对《内经》的表达方法进行精注研究,可以将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挖掘出来。
经络学说是整个中医学的重要理论,挖掘出经络的实质和实际意义,中医学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可迎刃而解。由此说明,挖掘出脉诊被埋没或被误解的相关内容,不仅有利于脉诊的发展和提高,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总之,脉诊需要挖掘的内容很多。已经挖掘出的内容表明:必须将这些内容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脉诊才能更完善、更合理、更科学、更实用。并且,脉诊是整个中医学的组成部分,脉诊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都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5——9页

2
发表于 2014-6-30 09:51:59 | 只看该作者
原书第三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9:41 , Processed in 0.0551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