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医学史上的谎言和谬误》选载(1)脉诊玄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7 07: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学史上的谎言和谬误》选载(1)
作者:袁慧新,闫喜焕

诊断奇术

第一节脉诊玄技
脉诊是中医特殊的诊断方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医生为显示己能,往往会把从其它方面获得的诊断信息谎称为脉诊所得,由此使脉诊增添了诸多玄虚成分,导致了患者对脉诊的过分要求。历史上关于脉诊的玄虚记载是很多的,了解这些除了增广人们的见闻之外,应该对后人也有着深刻的启发。
一、虚妄的脉诊奇谈
历史上产生了许多神秘虚妄的诊脉奇谈,在医书、史书以及民间传说中流传的诊脉奇谈很多,如悬丝诊脉、诊脉断人生死、辨别雌雄、断人命运、预测胎儿性别。
(一)悬丝诊脉
悬丝诊脉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者神技,将丝线系于患者手腕处,通过把按丝线的另一端即可洞悉病情。据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用的就是此法。唐太宗时,长孙皇后临产而胎儿久不娩出,太医院里的御医束手无策。于是有人就推荐了当时小有名气的乡间郎中孙思邈进宫为娘娘治病。但限于宫中规矩,医生进了宫也不能亲见娘娘,于是孙思邈掏出一根三丈长的丝线,掐成同样长的三截,递给太监,叮嘱将其分别拴在娘娘左手手腕寸、关、尺部以诊脉。因孙氏是从民间召来,不是有“公职”的太医院御医,太监们就有意试他,故意把丝线拴在花盆中的冬青藤上,被孙氏识破。又先后将丝线拴在铜鼎脚和鹦鹉腿上,也都被孙思邈一一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把按丝线诊断出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服药后遂顺利分娩。此故事可谓神矣。那么悬丝诊脉确有其事吗?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是历史上确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只是一种形式,并非诊病的关键。孙思邈诊娘娘脉一事,我们先从常理判断,丝线拴在冬青藤、铜鼎脚、鹦鹉腿上时,扯起线来手下不会有韧性的感觉,大概判断出是否为娘娘脉还是有可能的。但脉象能诊出的东西本来就有限,何况以丝线为媒,这丝线是很细很软的,有点风吹草动也定会随之摇摆,哪里就能分辨得出是血脉里的律动,还是风动,抑或是女子手的颤动,悬丝诊脉实不足凭也。古人得以用悬丝诊脉诊断病情,实际上背后是大有玄机的。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走走后门。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也就胸有成竹了,这才是悬丝诊脉的真正奥秘所在。
据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次患顽疾,陈御医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状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绿丝在线切脉,后小心翼翼地开了三帖药方。太后服后,果然药到病除,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陈御医晚年隐居后才敢透露当年那次为“老佛爷”牵线切脉诊疗成功获重赏之事的内幕。当他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侍、宫女,得知太后之病乃贪嗜螺肉所致的食积顽症。牵线切脉时,他先强装镇定悬丝诊脉,后心中有数地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老佛爷”药到病除,化险为夷。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孙思邀诊娘娘脉之事,若是事实,那么孙思邀肯定诊脉前也同样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果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仅凭悬丝诊脉是看不好病的。幸好医者的侧重点并不在此,若仅凭悬丝诊脉判断病情,估计有几颗头颅也不够皇帝砍的。
古代神医华佗的诊脉技术也是被宣扬得神乎其神,据说华佗医术高明,可诊脉断人生死。一个酒客不服,便要去试上一试。正巧华佗来到门外,酒客就急忙往外跑。没想到酒喝得太多,饭吃得太饱,一步跨出去,头重脚轻,歪歪倒倒,被凳子绊跌了一跤。他也顾不得,爬起来跑到华佗面前,便要华佗诊断自己啥时死。华佗把脉一切,大吃一惊:“你赶快回家,明天就会死。众人都不信,华佗说:“非死不可,你肠子断掉了。”酒客问:“何时断的?”华佗言:“从脉象看,刚断不久。”果然,第二天早晨,这酒客便死去了。我们从常理判断,这位酒客跌上一跤就把肠子摔断了,岂不是笑话?而且仅凭脉诊就能断言其肠断,也是决不可能的。這只是民間流傳的故事,用以證明華佗脈診技術的高明,但也確實說明脈診在人們心中具有超然的地位。
清代周學霆在《三指禪》中云:“男女異質,尺脈枚分……男脈尺藏,抱樸守真,德壽之者;歸神斂氣,福祿之翁。若浮洪而短,其禍有不可勝言者……女脈尺盛,雅秀彬彬,芝香玉砌;精光炯炯,桃熟瑤池。若隱伏而微,其禍又不可勝者。”從周學霆的極具文采的描述來看,古人認為男脈與女脈不同。據《後漢書•郭玉傳》載:漢和帝為測驗太醫郭玉的診脈效驗,找一個“美手腕”的男子和一個女子,同時在帷帳下,各伸出一手使郭玉診視,結果郭玉診後說:“左陰右陽,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僅摸一下脈,就能辨別雌雄,這是何理?如此荒誕無稽,竟然載述於著名史書中,可見當時人們對脈診是深信不疑的。

脉诊玄技出现的历史原因
脉诊玄技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诊脉被人为地神化了。脉诊神化有个过程,脉诊起初只是一种经验、技术,并没有如此虚妄的成分。《难经》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巧”即为技巧的意思。中国向来重道轻器,所以脉诊早期地位并没有如此超然,脉诊被看作四诊之末,是“具体的器”。然而伴随着脉诊从《内经》的三部九候的遍身脉法到《脉经》的独取寸口的过渡,人们相信独取手太阴肺经寸口,就可以了解和诊断全身疾病,脉诊越来越受到重视。马王堆医书《脉法》曰:“脉之玄,书而熟学之”,始开脉诊神秘化的开端。脉诊仅凭手下的感觉,这个尺度很难把握。医者自己的主观感觉本来就各有不同,描述出来又偏颇几分。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如浮、沉、迟、数、滑、涩、虚、实、濡、缓、弱、结、代、促、紧、弦、洪、细、微等等。单说一个滑脉就难以确定其客观诊断标准。《素问•大奇论》曰:“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
按之不可得也。”形容滑脉如丸滑流利。《脉经》中对其描述则较为详细:“滑脉往来前却,流利辗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 《千金翼方》中言“如动珠子”,后人在此基础上形容为“如盘走珠”。可这是个什么盘,走的是什么样的珠呢?是水珠还是铜珠?仍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王叔和对此深有体会,认为“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清代陈念祖也对此心有戚戚:“脉之为道,最为微妙,而难知也,方书论述愈详,而指下愈乱。”正因为把脉的主观性“在心易了”,构不成统一的客观标志,医者自觉不自觉地将想象的联系认作事实上的联系,结果脉诊就逐渐离开了实际经验而走向主观思辨,走向虚化。
晋唐以后,脉诊方法也逐渐发生变化走向禅悟,侧重“学而思”与“思而学”的反复循环,而不重视实践的反复检验。追求思辨中逻辑的完善,代替了对客观规律的探求。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就是在医学领域逐渐强化了脉诊神化的程度。再有一点,医生为了表现自己的医技高超,本来是从望闻问过程中收集到的病情信息,均归结为脉诊所得,给脉诊附带上许多并非脉诊本身的意义,夸大脉诊的作用也是脉诊神秘化的重要因素。而且从外在形式而言,其它三诊相对熟悉,而脉诊这种特殊的动作易使普通百姓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引起他们的关注,久之使他们把脉和中医等同了起来,很自然地以把脉为中医诊病之尺度。如果看中医,医生不把脉,病人一定会觉得该医生在敷衍病人。人们认为中医造诣的高低尽在三指脉功夫,甚至有些患者故意隐秘其疾,要求医家仅凭把脉来测知病情。此点也对脉诊神秘化推波助澜。切脉几乎成了中医的标志性动作,成了中医的代名词。总之患者笃信不疑,医者顺水推舟,互相推波助澜,脉诊日益变得神秘和不可替代,也因此历史上的诊脉玄技得以层出不穷。而悬丝诊脉出现的原因则更复杂一些,其出现是脉诊神化及古代伦理道德束缚双重作用下的产物。《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写到胡庸医为晴雯诊脉时,晴雯躺在放下大红绣慢的暖阁中,拿手帕掩了手才让医生诊脉。丫鬓尚且不可,何况是宫中妃嫔呢?底层社会限于物质条件还相对自由一些,越到上层社会规矩越多,管束越严。皇宫内院,医生自然更不可能轻易得见女眷,此种情况下,脉又不能不切,如何是好呢?于是医家也就想出来这个折中的法子。可见悬丝诊脉并非医者自愿,而是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已而为之的骗技。
脉诊的实际意义
中医脉诊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手太阴肺经“寸口”脉动的状况,其原理其实很简单。心脏的舒张收缩运动由于血管的弹性产生了脉的波动,其搏动的节律、频率、强度、脉体充盈程度等可以通过手指感觉得到,这就是脉诊的实际内容。从血流动力学角度看,包括血液流量、血流动能、血管舒缩后的口径及血管壁的硬度等的改变。由于心室射血状态不同,脉搏波长也不相同。当心室充盈良好、收缩力强而快、半月瓣启闭良好、血管弹性正常时,短时间内大量血液射人主动脉基部,以致血管管径骤增,能形成振幅大、节段长的长波;反之则形成振幅小、节段短的短波。古人用手指按压血管,感到力有大小的不同,并提出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用大、小、细、微表示血管口径的变化,用弦、紧、缓表示血管壁紧张度的大小。用促、结、代脉表示桡动脉处反映的心室搏动的异常间歇。人的手指,其感觉也是有限,不论古人对脉象怎样描述,其实质都是流量、动能、血管张力三者的综合变化,无关其它。“脉诊直接反映的是心血管的状态,间接可以反映神经、体液状态及其它生理病理状态。但血液中的细微的物理化学的变化,全身各种疾病的各种内在信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只通过诊脉探查准确。脉象作为生命活动的一种外在可知的表现,如果出现异常,是可以反映疾病状态的,但其反映出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若是超出了一定的限定,就会成为虚幻甚至荒诞。”对西医而言,将脉诊作为主要诊断手段是不可能的,脉搏的意义是确定而有限的,因为脉搏不具备反映过多生命和疾病信息的内容,而中医却赋予了脉诊几乎是无限的诊断意义。而中医对脉诊的特殊偏爱,也导致历史上有关脉诊的虚妄层出不穷。
脉诊神化时至今日也有深远的影响。评价一个中医的诊疗水平,民间仍多以是否能通过诊脉说准病情为标准。许多中医也顺水推舟,出了些“与时俱进”的神医,凭号脉就可知患者是否有肝炎,还可知道是甲肝还是乙肝,转氨酶有多高。由于这些“神医”的影响,一些患者特别是乡间及老年患者对脉诊更加盲目迷信,常见患者伸手而缄默不言,待医生“一手切脉,口述病症”。若医生不能口述病症,则心中怏怏不快,并对其医术产生怀疑。真是让人感叹!
其实脉诊本身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诊断手段,其功能是很局限的,完全不像人们一贯以为的那样神乎其神。我们应该降低对脉诊的期望值,对脉诊有个正确的态度和评价,在诊治疾病的时候,配合医生望闻问切,这才是正确之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6:28 , Processed in 0.1071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