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2 10:47 编辑
十二,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也称“奇经”,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虽冠“脉”字,但实质是“经”,不是血脉。
【2】历代文献对“奇经”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其“经”别道奇行,不拘于“十二经”,故曰“奇经”。如《难经》说:“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意思是说,奇经八脉的分布和循行,不拘于“十二经”的规律,所以,称为“奇经”。
二,“奇”为单数,有不偶之义,无表里配合,故曰“奇经”。所以,奇经八脉没表里关系。
三,主要联络奇恒之腑,与五脏六腑没“络属”关系,故曰“奇经”。
四,相对而言,“十二经”称“正经”,则“奇经八脉”称“奇经”。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而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以上四种解释,基本上概括了“奇经八脉”的特点及其与“十二经”的区别。“奇经八脉”共八条,都用“脉”字命名,合称“奇经八脉”。
【3】根据最近对《内经》和《难经》等古文献的综合研究,可以进一步说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基本形式创建的,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是按“八肱”的基本形式创建的。其作用,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六合和八脉是个完整体系。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体系更加完整。
十三,十五络
【1】“十五络”是“十四别络”和“脾之大络”的合称,也称“十五络脉”。
【2】一般认为,十五络脉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根据《内经》的记载,“十四别络”确实是“经”的分支,古称“经”之“别”。但是,“脾之大络”并不是“经”的分支,不是“经”之“别”,而是“血脉”。所以,“十四别络”确实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脾之大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这是有严格区别的,必须予以澄清。
【3】经考证,所谓“十四别络”,是《内经》论述的十四经之“别”,后人称之为“十四别络”。比如:手太阴之别、手少阴之别、手心主之别、手太阳之别、手阳明之别、手少阳之别、足太阳之别、足少阳之别、足阳明之别、足太阴之别、足少阴之别、足厥阴之别、任脉之别、督脉之别,合为“十四经”之“别”,也称“十四别络”。但是,《内经》在论述“十四经之别”时,对“脾之大络”另有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其中,可以明显看出,“脾之大络”并不是“经”之“别”。比如,《灵枢•经脉篇》说:“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并说:“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所谓“凡此十五”,是“十四经之别”和“脾之大络”。所谓“络者”,专指脾之大络。所谓“人经不同”,是明确指出,不能把“经”和“血脉”相混。所谓“络脉异所别也”,是明确指出“脾之大络”与“十四经之别”有区别。其区别是:“脾之大络”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这种特征,是“血脉”的特征。“十四经之别”没这种特征。所以,“十四经之别”不是血脉,是“经”的分支,属于经络系统,但“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经络系统,而是血脉。若对《内经》的原始记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并且,临床实践也能证实这一点。比如,在临床上,看到“脾之大络”并不难,但“十四经之别”确实看不到。
【4】《内经》记载的“胃之大络”,其实质也是血脉,故曰“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这是动脉搏动的特征。三十六条经和四十四个分支都没这种特征。所以,“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都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血脉。必须明确这一点,才能把经络系统澄清。
【5】后人对“脾之大络”和“胃之大络”产生误解,主要是没有弄清“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其次是没把基本概念理顺清楚。
十四,十二经别和十四别络
【1】“十二经别”是十二经“别”行的“正经”,两端都在“经”上,不是分支,仍属“经”的范畴。“十四别络”是“经”的分支。所以,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别”和“十四别络”。
【2】“十二经别”都属十二经,专指十二经分布在身体深部的别行正经。奇经八脉没“经别”。所以,“经别”共十二条,称“十二经别”。
【3】“十四别络”是“十四经”的分支,专指十二经之间互相联系的支线和任、督二脉的支线。所谓“十四经”,指“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共八经,只有任、督二脉有分支,也称“别络”。奇经八脉的其余六“经”分支,故没“别络”。所以,“别络”共十四条,合称“十四别络”。
【4】“经别”的循行特点是:都从十二正经分出,经躯干、脏腑、头项等处,最后仍归正经。在循行过程中,六阳经的“经别”复注于原来的阳经,六阴经的“经别”则注入与其表里的阳经。手足三阴三阳组成六对,称为“六合”。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并联系十二经主干未循行的部位,弥补十二经主干的不足。
【5】“别络”的循行特点是:“十二经”的“别络”都从肘膝以下分出,与相邻之“经”互相联络。其主要作用,是表里之“经”互相联络,加强联系。任、督二脉虽有别络,但没表里关系,故不循此例。
【6】“十二经别”是“经”的一部分,仍属十二经。“十四别络”是“络”的一部分,是有固定名称的“络”。所以,“十二经别”和“十四别络”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7】《灵枢•经别篇》说:“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所谓“足太阳之正”,指足太阳经的正经。所谓“直者”,指“经别”。所谓“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是说足太阳经的经别仍属太阳经。因此,“经别”属“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十五,浮络和孙络
【1】近代以来,有人认为,浮络和孙络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且认为,络脉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或主要的络脉。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见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见《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这种解释,表面上合情合理,实际有严重错误。这是因为,这种解释把“络”和“血脉”混淆了。
【2】据考证,别络、浮络和孙络,并不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别络”是“经”的分支,有固定名称,确实属于“络”的范畴,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是,孙络和浮络,都是血脉的细小分支,而不是“络”的分支。所以,“孙络”和“浮络”不属“络”的范畴,而是细小的血脉,专指毛细血管。根据《内经》对“血脉”的分类方法、以及《内经》记载的“诊络法”和“剌络法”,都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内经》对“血脉”的分类方法,见于《灵枢•脉度篇》,是把“血脉”分为三类,“大而在里”的血脉为第一类,称“经脉”。比较浅表的血脉为第二类,称“络脉”。孙络和浮络为第三类,专指比“络脉”更细小的血脉,其实质,是毛细血管。比如,《内经》记载的“诊络法”,是直接观察体表血脉的变化,而不是观察“络”的变化。再如,《内经》记载的“剌络法”,是针剌体表的血脉,而不是针剌“络”。所以,必须把“别络”、“孙络”、“浮络”这三个基本概念区别开。“别络”虽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孙络”和“浮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3】《内经》对血脉的观察和分类方法,还可见于《素问•皮部论篇》,如:“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所谓“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意思是说,观察少阳经分布的部位,若有细小的血脉,都归少阳经。所谓“少阳之络”,是“少阳之浮络”的省略句,而不是经络系统的“络”。因此,“浮络”不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细小的血脉。血脉遍布全身,人的体表分布着无数的细小血脉,古代医家是把人的整个体表分别归属各“经”,所以,每一经都有细小的血脉,可以直接观察。故曰“视其部中”。所谓“部”,是各“经”所属的体表区域。
(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