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4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3 13:0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国家卫生部规定,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其从业领域为中医学基础理论领域研究。’(引自‘南京中医药大学07年非医学专业本科生攻读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简章’)”————具体“国家卫生部规定”似乎国家机密!一直未能搜到,有知道者能否告之,不甚感激!
     这一问题很能反映目前中医官方对非医攻博的判断取向,以及中医界的思想开放接纳程度!本人觉得还是很有讨论价值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3:13:0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转贴“http://www1.gzhtcm.edu.cn/bumen/yxjy5541/ts/06-4.htm#关于非医攻博教育现状的思考”
                   关于非医攻博教育现状的思考
                   第一临床医学院02级  曲清文

摘  要: 非医攻博教育是一种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其实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广州中医药大学从02年试办至今,成绩斐然。作者作为该校首届非医攻博生,对三年的学习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希望通过自身体会为非医攻博教育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非医攻博;中医学研究生教育;思考

    从2000年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提议到2001年《关于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工作的试行办法》出台,非医攻博作为现代中医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模式,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首届学生已经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身为其中之一员,对非医攻博教育的关注不言而喻,或可以从亲身体会以求攻玉之他山之石,不断探索与完善非医攻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开展教学效果与效益评价,为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非医攻博教育尽绵薄之力。
    1 非医攻博教育模式出台的背景
    1.1 医学教育的精英属性
    医疗卫生关于国计民生,教育事业系千秋大业,医学教育因其特殊性要求培养出的必须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社会精英分子。如今,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已是全世界医学界、教育界的共识,医学教育的精英教育属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投入大、学制长、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医学关注的是人的健康与生命的安全,所以世界各国均严格控制医学教育招生规模,按照国际惯例,医学教育不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
    中国古代也早就认识到医学“生死所系,性命相托”之重要,对受业者从业者提出了苛刻的准入标准和从业要求,要求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大医精诚”,故纵览两千年中医史,名家辈出,大医迭现。
从社会效益看,精英教育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保证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反过来,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崇高的社会地位又会使人们对医学教育更加趋之若骛,医学水准就会更高,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水 平。
    1.2  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断向纵深发展。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化,学术分科越来越细,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眼界与思维,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被称为“专业傻瓜”。于是,综合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兴起,“大科学”的思维逐渐为人们接受。有人曾预言在21世纪,每个人一生中至少会从事三种不同的工作,人才流动将更加迅捷,单一的某专业的专门人才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专多能成为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标志。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界定,其内涵日益广阔,外延不断拓展,新兴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大增。在医学教育领域,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把握前沿的能力和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的人才。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取代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们认识到仅从生物学层面认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片面性,从包括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在内的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的结合上探求疾病发展的原因、进程及预后正成为医学研究的潮流。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结合,在当前全球医学界提倡回归传统、回归自然的绿色医学大潮中,中医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辨证论治观念、未病先防及三因制宜的个性化治疗理念重新为人们认识,其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的借鉴
    中、西医学是两套从理论到实践均完全不同的科学体系,教育模式也不相同。中医教育20世纪50年代前多是传统的师带徒形式,小作坊式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成长。西医教育是学院式教育,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扩大受教育范围,有利于知识的广泛传播,管理职能、效益评价也易于操作。近代欧美国家学院教育的普及为其经济腾飞输送了大批人才,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
医学教育在国外属于实用型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一般来说,各个大学的医学院往往是投资最大、条件最好的学院。国外医学院校准入门槛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大学本科基础知识,而且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参考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与表现,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学制长,课程设置覆盖面广,淘汰率高,从而保证了医学人才成为真正的精英分子。中医学要振兴,需要大批的“铁杆中医”,需要“多快好省”地“产出”人才,传统的师带徒模式规模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国外医学教育模式目前情况下仍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借鉴。
    2 存在的疑问
    对于非医攻博教育模式的出台,社会各界反响热烈,褒贬不一,实际上这一模式从最初设想到实际指导方案的出台也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尽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就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多学科综合知识的T型人才,形成一个具有以中医专业知识为核心层次,现代相关学科知识为周围层次知识结构的中医T型人才群体。这是一支开拓性的队伍,它将通过多学科研究的途径,带动整个学科向前发展,并且在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中,保持中医本体“我化”的优势。当务之急,国家有关部门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相关专业,把培养中医多学科人才列入中医院校招生计划,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学科设置、培养计划、研究方向已是刻不容缓的事”。[1]但即使是在非医攻博已试办3年之后仍有不少人提出疑问,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文科学生学习医学尤其是西医学有优势吗?(2)非医攻博的博士学位能名副其实吗?(3)非医攻博到底能走多远?
事实胜于雄辩,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非医攻博试办以来的情况。
    3 实施概况与现状:
    3.1专业设置
正式名称为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硕博连续),02年面向全国试招生,北京、广州、南京、上海等四所中医药大学获得试办权,专业为中医基础理论,每校20人,国家统招,招生对象为文、史、哲、理、工5个门类16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学制5年,实行5年一贯、中期分流、毕业后获得医学科学博士学位。[2]
目的要求: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从事中医学科学研究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专门人才,进一步提高中医学理论研究水平和促进学术进步,加速中医药的现代化步伐,同时探索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途径。[3]
    3.2现状
广州中医药大学从02年起共招收3届非医攻博生,招生与培养计划由研究生处负责,教学与学生管理由第一临床医学院和教务处统筹安排,实习单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2.1生源状况(包括02级、03级、04级)
年级招生人数实际人数         专业背景
文史类理工类其他类
02级20131012
03级20204142
04级2017683
注:02级未通过综合能力考试者1人,现实有人数12人;03级现实有人数18人。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专业涉及到5大门类12个专业。
    3.2.2课程设置(02级)[4]
分类科目学时总学时分类科目学时总学时


课自然辩证法概论60160专



课西医内科学636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40西医外科学54
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60中医内科学144
中医外科学81
英语240240中医妇科学81




课医古文81684中医儿科学54
中医基础理论90针灸学72
中医诊断学81中医骨伤科学54
中药学90综合能力考试
方剂学72学

课医用统计学40350
内  经72多元统计方法与软件应用40
伤寒论81中药学专论40
瘟病学72DME60
金匮要略45临床医技课50
正常大体人体解剖学81387中医临床基础50
生理学81生理科学进展40
病理学81病毒学理论与技术30
药理学72选修课  762
诊断学基础72实习  52周
    共计  5006
注:必修课,选修课要求在1-4学期和第7学期完成,综合能力考试安排在第5学期,临床实习安排在第5、6学期,截止到04年12月,除研究生学位课程及政治课、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外,中医基础课、西医基础课、专业临床课、综合能力考试全部结束。
     3.2.3实习安排(02级)⑤
门诊
时间急诊肿瘤内科外科妇科针灸中药房   
04.8.23-11.2815天15天15天15天15天15天15天   
病房
时间留观心内科消化内科温病伤寒血液内科肿瘤外科妇科针灸
04.11.29-05.8.2130天30天30天30天30天15天15天30天30天15天
临床技能培训

项目
时间 项目
时间
04.11.25无菌操作及手术基础05.3.24 心电图知识
04.12.23舌诊、脉诊及八纲辨证录象05.4.21 模拟手术
05.01.20脉诊培训
05.02.24心肺复苏及体格检查
注:临床技能培训与实习交叉进行,因时间原因未安排呼吸内科、骨科、儿科、影像科、五官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等科室实习。
     3.2.4 成绩反馈(02级,只计专业主干课程)
分类科目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类科目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学中医史927984.2西



学人体解剖学877379.5
医古文867179.6组织胚胎学907183.8
中医基础理论876979.5免疫学926679.4
方剂学896272.9病理学826074.7
中药学916675.9药理学90.46781
中医诊断学846977.2生理学896579.5
金匮要略876073.5西医诊断学836067.8
伤寒学917584.5临床医技905074.6
内经846273.5西医内科学756063.8
温病学906575.6西医外科学8764.572.7
针灸学78.56070.9综合
能力
考核中医基础理论83.560
中医内科学8768.576.4中医诊断学8060
中医外科学876675.2方剂学7260
    中医内科学7450
注:综合能力考试除1位同学外全部合格。
    4 分析
    4.1优势
    从实际情况看,02级非医攻博班经过2年半的学习及临床实践,基本上胜任了这一压缩式的教育模式,成绩合格,并且在学习中凸现出自身的特殊优势。
从成员组成看,13位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年龄相差较大,思维方式各异。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同的思维模式相互碰撞摩擦,补长补短,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动互助互学的学习氛围,大家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同步提高,通过多种学科交叉渗透式的影响与辐射,使各自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更加完善,思维模式更加充实、开放,发散性更强,更加多样化。在两年半的强化理论学习中,02级非医攻博班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们普遍反映非医攻博班的学生文理兼有,知识结构搭配合理,接受能力及自学能力均较强,学习主动性高,思维活跃,所以在学校开展PBL教学观摩课时,许多老师均选中本班作教学示范,教学效果、反响及评价均令人满意。而且由于班级人数少,利于管理,教师与学生可以更快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教师易于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个别辅导,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更利于教师的水平发挥、教学相长,学生则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各位老师的风格,对第二阶段的专业方向和导师的选择十分有利,便于第二阶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教学效果看,用2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普通医学生本硕8年的课程学习,基本达到数学要求和既定目标,在繁重的专业学习外,同学们尚选有6-10门不等的选修课,并且课余时间主动跟师出诊。浓厚的学习兴趣,团结一致的学习氛围,强烈的进取心,对未来更敏锐更深层次的思考,都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励着非医攻博班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学习任务。事实证明,这种速成式的医学教育是可行的。当然,知识的积累尤其是医学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有本科阶段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经过若干时间的消化尤其是经过临床实践的磨练,理论知识重吸收、活化、沉淀,我们的理论基础会逐渐夯实,成为进步的坚实基石。
    中医理论直接脱胎于中国古典哲学,与人文学科关系密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古代诸多医界名家几乎均为饱学之士,有些甚至为理学大家如朱丹溪、张景岳等人。他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使其著作立论恢宏,遣词古雅,行文倜傥,文采恣肆,没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就只能望洋兴叹、望而生畏。文史专业背景的学生对中国古典文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句读及训诂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翻译古文献的能力明显优于理工科毕业的同学。研究中医离不开对中医古籍的研究,传统中医要获得新生,必须使更多的现代人读懂读通古代医籍,重新认识中医、信任中医。这项任务的完成需要大批既通文史又精中医的专门人才,系统介绍中医的脉络,准确把握中医的精髓,正确诠释中医的概念,查漏补缺,完善中医,发展中医。从02级非医攻博班的情况看,医古文、医史、经典课程成绩普遍较高,也证明文史类专业对中医学的学习确有帮助,具有比其他专业更明显的优势。文科生有较深的传统文化素养,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更容易加深对中医的理解,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真正成为中医发展所必须的“铁杆中医”。历史上名医大家多出于儒门也是有力的佐证。
    从成绩反馈表中可以看出,02级非医攻博班的中西医专业课成绩总体上差异并不大,说明一向认为文科生仅长于形象思维,没有理科基础就无法学习西医的传统观点是片面的。传统观点认为:文科生擅长形象思维,中医取象比类、内省式的思维方式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可能对学习中医有所帮助,但西医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思维基础上,文科生理工科底子薄,恐怕一筹莫展。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很难用一种思维方式完成,往往是多种不同形式思维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逻辑思维并不仅仅局限于严谨的科学命题的论证,在实际生活中处处都有应用。由于后天有意无意的长期训练,某一种思维方式在特定的时期可能会占主导地位,但其他思维方式仍存在。一旦另一种思维方式成为需要时,这种思维方式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升为主导地位,当然,这种新的主导思维方式在实际运用之初会显得生疏,需要有适应过程,同学们普遍反映西医课程的学习远较中医学的学习吃力,花费的时间也较多。然而成绩并未令人失望,西医学并没有成为某些人担心中的拦路虎。而且由于同学们思维活跃,思维方式的转变较快,学习中医时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学习西医时迅速地换用西医的思维方式,两套不同的思维模式并行不悖、无所偏倚,所以在学习时就不会出现用中医去批判西医,用西医去攻击中医,中医院校培养出的或是中医的掘墓人或是“披着羊皮的狼”的尴尬局面,对中西医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有赖于对其深入的学习与了解,只有在对中西医学均有深刻研究的基础上才有资格进行比较,求同存异,真正找到中西医结合之路。
    现代医疗服务日益重视人性,关注人文,提倡个性化服务,医疗卫生事业日益产业化。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医疗机构更加细化,分级分工更为明确,各种新型医疗服务逐步开展,医疗法规日益完善,社会对医疗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五星级医生”的概念被提出,健康服务成为一种新理念,医疗机构本身的权益维护、职责实施及医疗纠纷的层出不穷,迫使医学界介入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律学等领域。非医攻博的学生专业背景各异,可以将原专业渗透到医疗行业的各个领域。各高等院校等于为医学界免费培养了一批生力军,提供了后备资源,这种资源经过优化、组合、再分配,使医学界的人才结构将更加合理、完善。
    4.2不足
非医攻博学生来源广,中医基础薄弱,从实习情况看动手能力较差,用5年的时间完成普通医学生本硕博11年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能力要求,确实力不从心,而且文科生学习免疫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的确比伤寒、内经等课程困难,理科生又正好相反,虽能优势互补但毕竟存在个体差异,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原有教学计划的改动也造成了学习的被动。截止到05年4月,未能按原计划开设的课程有: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专业临床课原定于第4学期末结束,但由于进度影响调到第5学期,故在综合能力考试时,西医临床课刚刚开始,临床实习又同步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则尚未开始,只好采取第5学期上午集中门诊实习,下午回校上课,第6学期集中病房轮转的办法,造成中期分流时的困难和实习的被动。理论课尚未结束,临床操作尚未培训就进入实习,既影响了理论课的学习,又严重干扰了实习工作的开展。临床带教老师对非医攻博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产生怀疑,非医攻博生则因为专业知识不牢固、不完整,临床技能掌握不全面及某些带教老师的歧视而产生畏难情绪和不满情绪。
    按原定计划,分流的同学应有半年的实习时间和半年的论文准备时间,实际上综合能力考试后,分流的同学已无法安心学完临床专业课及门诊实习,病房实习和临床技能培训更是等同虚设。只经过2年密集的、高强度的基础知识学习,没有经过严格的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欠缺使学生在选择导师和专业方向时困难重重,难以保证分流后的教学质量,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这种被动局面的造成,一是因为教与学双方均缺乏经验所致,二是由于学制过短,教学目标与能力要求脱离实际造成的。
    4.3学位问题
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尚不规范,大体上分两大类,即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在医学领域,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专业学位。科学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专业学位分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医学科学学位主要侧重于培养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临床基础研究的人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临床医疗方面的人才,更加侧重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6]。专业学解决的是从事某一专业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建某一专业领域发展的基本平台,反映专业领域受教育程度和从事某领域专业工作所具备的基础;科学学位解决的是创新与创造能力,要求做出新的发现的发明,其授予主要依赖于论文水平的衡量。非医攻博授予的即是医学科学博士学位,由于学制短,在5年内要求完成普通医学生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共11年才能完成的专业教育和科研训练,所做的课题很可能不够深、不够大,学术水平不高,从这一点看,非医攻博应授予的学位似乎更倾向于专业学位。况且,中医学的基础与临床,临床与科研本就不宜分得过细,否则中医实践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理论无法指导临床成为空谈,结果造成理论长期无突破,实践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而备受诘难的困境。
    5 展望
非医攻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新生事物,从国家到地方,从承办学校到非医攻博班都在探索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不可避免,心存疑问也可理解,关键是各方配合,树立信心。任何探索都会付出代价。管理层面应总结经验与教训,继续探索与完善非医攻博教育,尽快形成一整套从管理到教学、从课程设置到实习、再到评价体系的设立,各环节衔接紧密、运行良好、成熟的培养模式,不能急躁冒进,贪功求成,培养出的是“半生不熟”的夹生面包,也不能因某一届或某几届学生没有达到预期培养目标就轻言放弃,这既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也是对中医千秋大业的不负责任。非医攻博生也要端正态度,在现有条件下稳扎稳打,打好基础才有飞跃,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急于求成,中医是需要一生成就的事业,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都不足取,面对现状,适应现实,不懈奋斗,努力进取才是每一个非医攻博人应有的态度。
     非医攻博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人才培养工程,一届非医攻博学生的成才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各方面均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与耐心。成功需要事实证明,事实需要时间造就,非医攻博,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侯占元.中医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35.
[2][3]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关于开展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研究生工作的试行办法[Z].
[4][5]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医攻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Z].2003-3-19.
[6]“中医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改革座读会”纪要[Z].2004-4-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3:20:3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转自本论坛“http://cntcm.org/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1475&start=216#bottom”有关“非医攻博”的内容:
-- 作者: 静远
-- 发布时间: 2005/05/13 10:45am
提一点建议:允许非医学专业学士攻读中医学博士的学生(非医攻博)能考执业医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医林春风
-- 发布时间: 2005/05/13 10:46am
继续补充:
关于中药
中药由原中药和中成药组成。
原中药:只要建国后,上中国中医药典的,一律承认,对它的科学性,毋需再有任何纠緾。以前药效是用人实验出来的, 应该认定为中药。当然也可以继续研究,但在新的结论出来之前,不影响当中药使用。
中成药:只要按照药物审批规则,取得药准号的,可以承认。以后新药审批,有新办法了,再按新办法执行。
取得中医执业资格的,可以自行中药配方,是中医执业人员的权利。就象西医一个方子开多种药一样,是医生的权利。
关于伪中医再补充上一条:
有西医执业证,但从事中成药的开方,或专业在中医药科室里开中成药的,按伪中医论处,要严厉打击。这样来保证中医从业人员的纯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医林春风
-- 发布时间: 2005/05/13 10:53am
下面引用由静远2005/05/13 10:45am 发表的内容:
提一点建议:允许非医学专业学士攻读中医学博士的学生(非医攻博)能考执业医师!

非医考中医研究生,只能从事中医药的边缘科学研究,对从医持有异议。
如外语专业的考中医研究生,可从事中医药的翻译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可从事软件编写工作。不支持别专业考中医研究生从事中医行医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静远
-- 发布时间: 2005/05/13 11:10am
下面引用由医林春风2005/05/13 10:53am 发表的内容:
非医考中医研究生,只能从事中医药的边缘科学研究,对从医持有异议。
如外语专业的考中医研究生,可从事中医药的翻译工作,计算机专业的,可从事软件编写工作。不支持别专业考中医研究生从事中医行医工作。

   多少人报考非医攻博都以振兴中医为己任,没有临床,哪有对中医真正的理解,哪有对中医的提高,而且里面也有很多临床高手,比如本论坛的食医版主。你不了解里面的情况,妄发议论,建议你还是看看邓铁涛教授对非医攻博的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静远
-- 发布时间: 2005/05/13 11:13am
非医攻博的教育问题-邓铁涛
一、启示录
  启示之一
  2004年4月5日,我们的学生梁丽芳从美国回来看望我。送给我她写的一本书《Acupuncture&IVF)(中译名《针灸与试管婴儿》)。并说是美国的一本畅销书,现已发行到欧洲。这个礼物使我兴奋了一夜!
  试管婴儿,可说是20世纪西医学的一个尖端技术成果。不过,这个成果的成功率只有20%。梁丽芳在美国三藩市,运用针灸与中药,把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高到40—60%。因此她在美国很忙,请10多个学生(她在美国办中医学院)帮她工作。病人的来源绝大多数是进行试管婴儿医师介绍给她的。但也有个别医师不敢再介绍病人给她,因为施行试管婴儿之前用她的针灸与中药已经怀孕了,二万美元的手术费便落空了。
  21世纪不育不孕创纪录的是中医药,而不是技术高超、费用昂贵的“试管婴儿”。
  梁丽芳的成功,说明中医可以帮助西医尖端科技前进一大步。但在我们国家几十年来流行一种观点——中医药如果没有西医学的帮忙,不能发展。中医学的医、教、研,都带上这一个紧箍咒。从中医教育来看,中西医课程的比例,最先是8(中)﹕2(西),接着是7﹕3—6﹕4(而实际是5﹕5)。前卫生部崔月犁部长早已指出,我们培养的高级中医人才是两个中专的水平。但作为卫生部长,他也未能改变这一弊端!
启示之二
  蒲辅周先生,是杰出的医学家。他的学术水平,举国公认为一代宗师。他十五岁随父亲学医,三年独立应诊。解放后调中医研究院工作,是一位纯中医。1957年救治乙型脑炎,疗效卓著,但因不是一个药方统治,未被重视。
  岳美中先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不但没有学过西医,也不是中医院校毕业,只短期读过陆渊雷的中医函授,但他也是20世纪一代宗师。周总理派他多次出国为国外领导人会诊,其中最著名的是为印尼苏加诺总统治疗肾脏病,陪同他一起去的是名西医吴阶平。几位欧美世界名医主张肾脏切除,岳老用中药和针灸把苏加诺的肾保住了,病也好了。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取得卓越成绩的南京名医周仲英和江西名医万有生,据我所知他俩也没有学过多少西医课。
  双桥老太太不识字,但她的拨正疗法使世界医学解决不了的腰腿痛,一次手法而愈。军医冯天有学得后,震动一时,立成名医,但只学得罗老太太一招耳。冯氏后来根据解剖学加以形态学的解释出过一本书。但罗老太太还有其他绝招,未被推广。不知在文献、在民间中医药绝招有多少已被遗忘、被轻视、被歧视?现在的医师法,就是一把看不见的双刃刀!
  上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当今的名老中医有几个是学贯中西的呢?正因为他们西医知识不多, 逼着他们面对什么疑难急危重症都从中医宝库中去发掘、去继承、去创新,出成果。
  反观近几十年中医医院,对刚分配来院的年轻中医,首先考虑送去西医医院进修。几十年过去,如此一代一代到西医院进修,全国中医院中医水平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淡化下去吗?!
  中医高层教育,现在是硕士研究生要达到细胞水平,博士研究生要达到分子水平。试问,一个对中医认识不深毫无临证经验但能掌握分子研究水平的人,还会相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吗?还能相信中医的系统理论吗?
启示之三
  21世纪瘟疫SARS,横行无忌地危害人类。中医在抗击SARS之战斗中,显示了震惊世界的威力。充分说明,中医面对新的疾病谱,不是束手无策,却有战而胜之的能力。靠什么战胜SARS?靠中医的系统理论,靠有几千年与瘟疫作斗争的丰富研究成果。中医旺盛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是中医理论的源泉。近年来,中医临床整体水平在下降,全国不少中医医院有生存危机,只能拼命西化求生存,如是恶性循环。青年中医对中医药失去信心,长此下去能企望用实验研究手段解救中医吗?
  非医攻博的学生都是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生,首先把他们培养成临床医家,成为铁杆中医,在这一基础上再进入科学研究阶段。欲速则不达,不能要求急功近利。
  21世纪中医要腾飞需要十万、百万的铁杆中医,千万不能满足于以科研型为模式,不能以西医发展之模式去套中医。
二、教育必须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
  1、重点学好经典著作
  历经2000多年几乎所有有建树的医学家都对中医经典著作有深厚的基础,金元时代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未入医门,已研习《内经》十年。
  解放以后,确立《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学说》这四门为经典课程,必须教好、学好、用好。
  其次是《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亦必须学好、记牢。《各家学说》也很重要。
  2、西医课
  开设:《解剖》、《生理》、《病理》、《微生物》、《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基础》、《科学基础》,中西之比控制在8:2之范围。
  3、老三论与新技术革命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可列为必选的选修课。
  新技术革新与科技新进展,可用学术讲座形式,请名家作报告。
  4、中华文化素养课
  《中国医学史》、《中国哲学简史》、《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可设系列讲座。
  中医学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而从小学到中学教育没有这方面的文化基础,对祖宗知之甚少!
  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应划分为三大块:课堂教学;自学;实践。
  过去课堂教学课时太多,满堂灌的教学必须痛改。可按过去的计划删去一半,有些课可以删去三分之二;把删掉的课时加入自学课时之内。
  实践包括临床实习、见习、实验、做义工等等。其中应以临床实习、见习为主。学生必须早接触临床,多参予临床。临床实习时间应分配一年半,临床各科教学同步进行。设计一套硬指标考核学生实际中医临床能力,并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部分。
  所谓早接触临床,第一学年下半年至迟第二学年便到门诊跟师见习,亲身体验中医药能治好病,才能树立为中医药之发展而奋斗终身的大志。
  2、早跟师
  师带徒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方法,现代的教育与传统的跟师教育相结合,这是早出人才的一个好方法。宜于第二学年便开始拜师以便随时问道解惑。
三、目的与要求
  也许有人以为我的上述观点偏离了办非医攻博的宗旨。学五年中医便能进行实验研究并要求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中医药学夯实了,先成为铁杆中医,他日才能作飞跃式的发展。中医有中医的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与西医是不同的。如果不能走自己的路,只套用西医之模式,则所培养的是中医的功臣还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未可知也。
  培养科研型人才,不是总目标。总目标是振兴中医,培养能为13亿人民奉献优良服务的人才,实现有中国特色的、能保证人人有卫生保健的骨干人才。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中医药的创新人才。先把非医攻博的博士生,培养成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继承人,使中医不致断代,比什么都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医林春风
-- 发布时间: 2005/05/13 11:57am
下面引用由静远2005/05/13 11:13am 发表的内容:
非医攻博的教育问题-邓铁涛
 三、目的与要求
  也许有人以为我的上述观点偏离了办非医攻博的宗旨。学五年中医便能进行实验研究并要求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中医药学夯实了,先成为铁杆中医,他日才能作飞跃式的发展。中医有中医的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与西医是不同的。如果不能走自己的路,只套用西医之模式,则所培养的是中医的功臣还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未可知也。
  
下面引用由静远2005/05/13 11:10am 发表的内容:
多少人报考非医攻博都以振兴中医为己任,没有临床,哪有对中医真正的理解,哪有对中医的提高,而且里面也有很多临床高手,比如本论坛的食医版主。你不了解里面的情况,妄发议论,建议你还是看看邓铁涛教授对非医 ...

古医徐大椿,五十学医,尚能成大医。我对中医理论坚实者并不反对行医。邓公对中医理论不扎实行医也有顾虑。
我的认识是非医学类考博,应从事中医的边缘研究为主。可能和邓公的意见有所不同。
在论坛里,各人发表各自意思。若意见不同,可以出来辩论,不可攻击。
海纳百川,不容别人议论,在论坛里能气死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静远
-- 发布时间: 2005/05/13 01:01pm
下面引用由医林春风2005/05/13 11:57am 发表的内容:
古医徐大椿,五十学医,尚能成大医。我对中医理论坚实者并不反对行医。邓公对中医理论不扎实行医也有顾虑。
我的认识是非医学类考博,应从事中医的边缘研究为主。可能和邓公的意见有所不同。
在论坛里,各人发表 ...

   从中医自考取消后,感觉从医无门,很多人都选择了非医攻博,里面有年龄已经30多已经成家立业的,也有不少放弃了原来有很好的工作与专业的,也有考上其他专业研究生然后退学考非医攻博的,都是源于对中医的热爱选择了中医。
   本科中医学生学5年能考执业医师,非医攻博也是学5年中医,为什么就不能考呢?
   你说从事边缘研究,而不能从医,按你简单的从事什么边缘研究,中国中医这种情况他们能有生存的余地吗?况且有很多是学工科如土木工程的,他们能进行什么边缘研究呢?还有学古汉语的,按说能进行中医理论的研究,但没有临床,又能研究什么理论呢?
   按照徐大椿的大医标准,你是否有资格行医呢?非医攻博学5年中医难道一定会比本科中医学生学5年中医差吗?你怎么知道别人的中医理论就不行呢?
   
   说你“不懂里面的情况,妄发议论”,一点也没有冤枉你!信口开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 医林春风
-- 发布时间: 2005/05/14 10:20am
下面引用由静远2005/05/13 01:01pm 发表的内容:
从中医自考取消后,感觉从医无门,很多人都选择了非医攻博,里面有年龄已经30多已经成家立业的,也有不少放弃了原来有很好的工作与专业的,也有考上其他专业研究生然后退学考非医攻博的,都是源于对中医的热爱选 ...

你不用激动,
只要是中医博士,中医行医当然是最不成问题的,比谁都优越。
不是我认为他们不能行医,而是认为他们行医有些亏材料,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他们从事研究更合适,原来他们考博只是想当一个医生啊,这样就更好了,群众有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18 08:01:3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非医考中医研究生,只能从事中医药的边缘科学研究,对从医持有异议。”
~-~
“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其从业领域为中医学基础理论领域研究。”
这两句话何其相似啊?
————————————————————
“从中医自考取消后,感觉从医无门,很多人都选择了非医攻博,里面有年龄已经30多已经成家立业的,也有不少放弃了原来有很好的工作与专业的,也有考上其他专业研究生然后退学考非医攻博的,都是源于对中医的热爱选择了中医。
  本科中医学生学5年能考执业医师,非医攻博也是学5年中医,为什么就不能考呢?,
  你说从事边缘研究,而不能从医,按你简单的从事什么边缘研究,中国中医这种情况他们能有生存的余地吗?况且有很多是学工科如土木工程的,他们能进行什么边缘研究呢?还有学古汉语的,按说能进行中医理论的研究,但没有临床,又能研究什么理论呢?
  按照徐大椿的大医标准,你是否有资格行医呢?非医攻博学5年中医难道一定会比本科中医学生学5年中医差吗?你怎么知道别人的中医理论就不行呢?”
——————————————————
可以想见,经过五年的中医药大的培养,如果连行医资格都没有,好几百个畸形的中医又将出现,真正是有中国特色的“四不象”!
———除了让人寒心,中医们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呢?中医!!!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8 18:54:2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06版)
来源:国家医学考试网
为做好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现对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如下:
一、符合《执业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4号)和《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令第6号)的有关规定。
二、报考人员应按本人试用期所从事的专业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毕业的报考人员,按取得学历的医学专业报考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医师资格。
三、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学历,试用期在医疗机构检验科承担检验医师工作的,可以参加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四、已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者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获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完成了规定课程学习,取得相应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已获得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者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获得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或者参加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完成了规定课程学习,取得相应证书的,可以申请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五、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前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并已经转正,但未取得医师职务任职资格者,可凭转正证明和转正后连续工作两年以上并考核合格证明申请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在《执业医师法》颁布前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并已经转正,取得医士职务任职资格,但未取得医师职务任职资格者,可凭医士职务任职资格证明和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连续从事医士业务工作五年以上或从事医士业务工作时间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执业时间累计满五年的证明申请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含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的临床博士、硕士和七年制及以上的长学制毕业生,在学期间必须具有相当于大学本科的一年毕业实习和一年以上的临床工作实践,方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保证具有一年以上的临床实践训练或公共卫生实践的经历,方可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上述毕业生在学习期间未能满足上述要求的,不允许在毕业当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七、医学成人学历教育不作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依据。但2002年10月31日前,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学历教育除外。
2002年10月31日前,职业技术学院、非医药卫生类专科学校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取得的医学学历可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
八、2001年9月1日以后入学,未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批准、并未报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其学历不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其中,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医学专业设置未经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同意的中等专业学校中医、中西医结合、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 2001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其学历可以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2006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其学历不再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
2006年9月1日后入学,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本、专科学历的人员(七年制除外)以及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医学专业设置经省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同意的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学历的人员,只能报考中医类别中医学专业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2001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人员,取得的医学成人中专学历不作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学历依据。
九、符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中有关规定,经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并推荐,或者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五年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可以申请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经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核合格并推荐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可以申请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取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医(含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可以在取得学历的当年报名参加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医(含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在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并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后,可报名参加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十、 1998年6月26日前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可直接申请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考核; 1998年6月26日前未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及 1998年6月26日后作为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需符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卫生部 6号令)第六、七条的规定,方可申请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考核。
经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并推荐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可报名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县级以上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指定的考核机构出具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连续两次(两年)有效。
十一、符合报考执业医师资格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同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十二、在乡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工作,符合《执业医师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条件的,可以报考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十三、在军队所属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应作为地方考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到驻地附近考点办公室报名,并参加相应考试。
在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符合报考条件的在编人员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可参照地方报考人员按规定在地方报考。
十四、医师资格考试报考人员试用期截止至考试当年 8月31日。
考生报名后未按期完成试用的,取消报名资格。
十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
1 、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 、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 、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 、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 、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6 、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 、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8 、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十六、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其试用机构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认定。
十七、试用机构出具的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连续两次(两年)有效。第三次(年)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除需提供原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外,还应提供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培训6个月并考核合格的证明。
十八、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十九、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其考试办法另行制定。
二十、台湾、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报名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二十一、在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过程中,各地要互相支持。对于其它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协助确认考生毕业学校和学历的,要予以积极配合。
二十二、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卫生部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管理规定》(卫医发[2001]127号)和《卫生部关于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暂行管理规定的补充规定》(卫医发[2002]111号)同时废止。
                                           二〇〇六年四月四日
6
发表于 2008-10-13 16:52:3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有人向卫生部反应过这个问题吗?大家联名上书吧!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未尽的话题:
1.据说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这类人可以考,但不知是怎样转换的
2.似乎可以走师承之路,三年出徒,一年实习,考助理医师,再考医师资格
3.似乎可以重新参加高考,再读一次医学专业本科,然后再考
4.其它XX办法
归结一句话——我操!!!有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老子还折腾你!去你妈中医王八蛋!!!读完研究生老子重操旧业!——原来干嘛还干嘛去!
8
发表于 2008-10-28 13:17: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非医攻博,胡作非为。
   误国误民,谁是罪魁?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15:57: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中医中那么多蛀虫就可以考,咱这些同样考题、同样考试过程考上研究生的反倒被各方排斥了!哪里就比科班的差呢?理论?技能?——在有些人眼里就是因为我们出身不良!这能说什么罪魁不罪魁吗?

-=-=-=-=- 以下内容由 啸默斋主2008年10月28日 03:59pm 时添加 -=-=-=-=-
这怎么是“追究罪魁”的问题呢?
根本就是TMD法律和行政运行有问题了!!!
说到底还是个经济利益竞争上的垄断导致的不平等,中国14亿还多的人口,中医中自以为老子为正宗的科班们还没饭吃呢,谁在乎咱这些人!!!
——————
在中国谁有能力和勇气同卫生部上法院吗?
——————
你所写的内容中也许包含了一些本论坛不允许发布的言论,请仔细检查后,重新发布,谢谢!

-=-=-=-=- 以下内容由 啸默斋主2008年10月28日 04:02pm 时添加 -=-=-=-=-
“你所写的内容中也许包含了一些本论坛不允许发布的言论,请仔细检查后,重新发布,谢谢!”——这是论坛给的提示!!!
10
发表于 2009-10-22 20:35:0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非医攻博学生不得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我都气得不记得了,上面是谁说的学外语的再学中医只能搞翻译??好笑的哎,就拿本人说,家里祖辈几代都是行医的(中医),到了我这代,变成独生(女),没办法,祖传的方剂总得继续传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家中医都要执业资格,说实话,我家祖辈也没一个有那破证的啊!!总不能请爸妈再生一个阿弟出来?生了,又说是违反计划生育,不生,就只能让我一外大毕了业的女孩继承了,可我又没有医师执业资格,万一就那么开始入行的话,就属于国家所列的非法行医范畴!!愁的我呀,找学校读研好了,一找不要紧,“非医攻博”是有的,但不允许考证!我的天呀,费那么大的劲!还是不行,逼的我无奈就只有去国外念中医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大家说说,一个中国人要真是去外国学中医,那不得让人笑话死!国外的中医学几乎都要到国内研修深造才可以毕业,要真是有那么一天,我以国外大学交换生的身份到国内大学研修中医,我想那天最丢人的绝对不是我,而是我们的国家!!
  说实话,就国内这些个本科生,大学混了5年,你确定他能给人看病??那什么南中医的曲清文,写个不疼不痒的文章,写的再多,你治愈过多少病人?还不是照样!咱中国人习惯纸上谈兵,可治病是大事啊,不是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就能解决的!真正有本事的人,那本事也不是几年就能养成的,我一向认为中医完全是一个终身的职业,并且临床诊断的病历越多经验才越丰富!中医靠的是望闻问切,不是X光,B超什么的,照一下,身体里什么样就知道了。
  还说什么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中国的大专家们不会以为国外的教学就是这个样子的吧?请你们走出去,好好用眼睛看看,人家没像咱这么多名堂,所谓的自由择业不是乱择业!他们是你本科学其他科的,要想读医科,行,把医学专业补上1-3年不等,只要硕士毕业后你可以取得行医资格,那么你就可以治病救人了。有可能你会学很多年才过关,但这是你的选择。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就是每一行有每一行规则,在规则内,任何人都可以进出!
再看看中国,几个老大家弄个什么学术型人才培养,说不好听话,职业选择是人的自由,要不要做学术,得看个人发展的程度和方向,一个未入学就定好毕业生涯的专业,难怪那么多人会换专业了!中医,一个注定必须依靠临床才会有创新,有发展的行业,光靠戴几个博士帽子的人去研究能研究出什么?什么病都没治过,怎么让人研究?真怀疑提出发展非医攻博又不让人行医的老专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再看看南中医的专业目录,好好的研究生招生非得分什么学术型学位和临床专业型学位!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年轻到年老不仅分成了很多细致的学科,这么多学科竟然还要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真想问问,南中医你不觉得浪费资源吗?国家拨出的教育经费就允许你这么玩啊?
  真不知道我们国家的政策是怎么了,怎么会这么的混乱与不完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1:57 , Processed in 0.1306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