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怎样续活“海派中医”血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9 10:5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边缘化: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少,甚至成了康复、保健的代名词
怎样续活“海派中医”血脉
日期:2009-07-19 作者:施嘉奇;姜澎 来源:文汇报

                       

    6月14日,87岁的国医大师张镜人去世。这让年逾花甲的上海名中医徐敏华教授唏嘘不已:“老先生们越来越少了,就连我们这一代也老了,如果现在再不抓紧传承正统的中医,中医真的要断血脉了!”
   
    中医传承,迫在眉睫!徐敏华感到,他们这一辈中医的肩上,正扛着非常沉重的担子。40年前的中医医院里,年轻人跟着老先生查房、开中药汤剂,治的都是流行性出血症、流脑、乙脑等恶症、急症;可如今的中医医院,病房里用起了抗生素等西药,中医治疗疾病的病种越来越少。中医没有了“中”味,好比花草树木折断了根茎。
   
    不少老中医忧心忡忡:中医,中国文化中极为绚丽的珠宝正在黯淡。更让人忧心的是,现在连部分年轻的中医师自己,也都不再信任这个学科,他们中的不少人把中医当成了康复、保健的代名词。
   
    那么,到底能不能续活中医的血脉?
   
海上中医流派,日渐凋零
   
    中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边缘化。上海,曾经汇聚中国名中医,“海派中医”是近代中国医学史上中医学术发展的一大推动力量。60多年前,在这里形成了著名的中医孟河医派、中医妇科的四大流派、中医伤科的八大家、中医儿科四大流派和针灸六大流派;推拿,也有一指禅等闻名全国的学术流派。
   
    那个年代,中医学术思想活跃,各种中医杂志纷呈,各流派并不自我封闭,而互相将弟子、传人送交对方教授,以促进各种流派的融会贯通和创新发展。
   
    而今,这些流派学术渐渐被淡忘。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谢建群教授介绍说,有的流派传人年事已高,有的传人出国行医,有的流派甚至已然断流。四大妇科流派中仅存两位传人,其他各流派也均不同程度出现继承人才断层、逐渐萎缩的现象。过去,人们笃信的中医世家如今更是难觅,嫡系后人大多不再悬壶应诊。
   
    更让人焦虑的是,长期以来,这些名中医流派的行医经验和思想始终未得到系统整理、分析、总结和验证,它们似乎将被时间之河消融。
   
中医西化厉害,内涵滑坡
   
    “中医流派之所以断流,很大程度上与中医面对的医疗环境、与中医教育体制有关。几十年来,中医在传承的方式上发生了极大改变,而且整个中医界的氛围与过去大大不同了。”徐敏华说。
   
    过去,中医传承主要靠老师带徒的模式,弟子长时间跟着老师读书、抄方,既学医术和中医学术思想,也学老师的为人和医德,走的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特有路径。而今,中医师培养有了高等教育体系,但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如何与百花齐放的中医流派兼容,是个难题;而且,老中医们普遍认为,在新的教育体系内,西方医学的比重太大了,而研读传统中医学经典论著的分量过轻。上海的两位国医大师裘沛然、颜德馨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用“西化厉害、内涵滑坡”来形容当前的中医教育。
   
    中医其他领域也都出现了严重的西医化倾向。在临床医疗领域,中医能解决、治疗的病种范围大规模萎缩。不仅急症诊治看不到纯中医的身影,病房闻不到中药汤剂的味道,连中医师的考核,居然也以西医为标准。在一次中医专业职称评审中,因为增添了中医古籍考试,使得各大中医特色医院的科主任们纷纷落马。
   
    近年来,医疗环境和氛围也难以保证中医施展才华。在医疗事故鉴定时,很多诊疗原则都依据西医,中医师们为了规避临床风险,就爱用西药——不敢以中医实践,就无法在实践中守住中医的阵地。
   
谁来献身中医,甘于寂寞
   
    谢建群认为,现在要赶紧保护、挖掘上海中医各大流派,总结它们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典型诊疗医案等,梳理出它们形成、发展的要素,并归纳总结中医传承的规律。他还建议,尽快对确有实效的民间医药进行系统整理。
   
    今年1月,岳阳医院在青海路一栋不起眼的4层小楼外竖起了一块“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的牌子。近半年来,这里正开展一个庞大工程,将现在上海名老中医的师承流派梳理一遍。“与过去的名中医工作室不同,我们这次要传承的不是一个人、一位中医名家,而是一个流派。”
   
    流派的传承故事往往能展现中医发展的脉络,而这脉络恰恰是中医传承的灵魂。“中医的传承从来不是机械刻板的,而应该不断创新,不断跟着人群病种的变化与时俱进。”
   
    目前,传承中心已经确定3个流派研究室、10个工作室,借助研究生教育模式,让他们系统地跟师抄方整理流派。“如果可能,各大中医流派的传人们会重新进病房查房。目标是提高中医学的临床疗效,造福患者。”徐敏华说,现在核心的问题,是要有一批有志献身中医的人才,甘于清苦、耐得住寂寞、潜心求学。
   
    本报首席记者  施嘉奇  本报记者  姜澎
2
发表于 2009-7-19 11:10:3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怎样续活“海派中医”血脉

不尊能用能,能挖掘什么?能创新什么?万事万物讲缘分,能刻舟求剑?
天转地转人在转,天动地动人在动,无论什么力量,想灭中医没门,只不过是能导致部分中医精华的灭绝......
3
发表于 2009-7-19 12:31:3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怎样续活“海派中医”血脉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7/19 10:55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边缘化:治疗的病种越来越少,甚至成了康复、保健的代名词
怎样续活“海派中医”血脉
日期:2009-07-19 作者:施嘉奇;姜澎 来源:文汇报

...
这仅仅是星星之火而已————何时而成燎原之势————就看有无人才与中医独立行政权-话语权了!
4
发表于 2009-7-22 19:45: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怎样续活“海派中医”血脉

何为《中医》?调治失衡;自然‘代谢’。
   何为《西医》?‘肚子里调石灰’,做的是‘降解’;‘毒素’‘残留’,我能《科学》地帮助您再换《新药》。
   西医强盛,强的是《科学》《管理》和“方便、快捷”;靠的是《知识产权》能够‘尽力的赚到钱’做《支柱》。
  《中医》《国粹》上《千年的文明》,真要想发展,那么,请您‘帮助我’:少《做‘教授’和院校》,把《投入》《放一点来给我》《申报专利》。
  《佛,以善为根》,说不定《民间的中医》,真能够《在您的帮助下》《做传承》!!
    西医之强,首先“有‘经济做基础’搞‘研发’;同时“有《知识产权》作‘护航’;《官,自然‘准’》。
    中医“国粹”,有《制》以来就是“‘人’‘神’异体”;投入‘只在《院校》’,培养的《科班》‘人才’‘总是难于上《临症》;‘民间的《师代徒》’‘从临症学做成,但是,基本上都是《官不准》。
    长此下去,此长彼消,《中医》《国粹》将随‘天相’!来吧,请《伸出您的手来》帮帮我、、、
   请把‘投入’放在‘扶持’《民间中医》,做《专利》的‘申报’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4:18 , Processed in 0.0780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