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9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7 18:0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诊疗技术
推广培训班在我院举办
2009年11月21日到25日,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在我院举办。山西中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俊龙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徐黎明少将,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文渊局长,山西中医学院原副院长王世民教授,我院魏中海院长,冯明副院长,出席了开幕式会议并作了讲话。会议由冯明副院长主持。
我院魏中海院长在欢迎词中表示,作为一所年轻的三级甲等中医院,近年来,我院在积极引进中医人才,发挥中医特色,加强重点专科与专病专科方面做了积极的工作。三部六病诊疗技术原于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独特的诊疗思想与方法。已故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在研究《伤寒论》的基础上,用《伤寒论》的思维方法,针对现代亚健康以及疑难杂症和慢性病而创立了整体协调疗法,具有诊病思路明确、治疗简便易学的特点。三部六病诊疗技术帮助广大中医工作者和临床医师拓展了诊断和治疗思维,得到中医同道的普遍认可,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他指出,通过本次培训研讨,不仅可以更广泛的传播三部六病学术知识,也必将对三部六病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西中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俊龙教授在讲话中指出,三部六病诊疗技术既有理论的突破,又有临床的疗效,是一门独特的、新的中医学流派。第二中医院的领导富有远见卓识,不仅在医院成立了三部六病学术研究室,而且还承担了国家级的技术教育项目。三部六病便于学习,便于运用,便于掌握,希望通过培训班的学习和论坛上的交流,有更多的同志了解和掌握这门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文渊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参加会议的各位都是中医药界的精英,济世救人的楷模,大家不仅负有救治患者的责任,更有引领社会历史道德发展的责任,他表示,三部六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临床理论体系,希望各位专家能够无私地拿出自己独到的中医特色、经验和技术与大家交流与分享,用中医药为人民服务。
三部六病的传承人之一,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徐黎明少将表示,山西太原是刘绍武老师创立三部六病学说的发祥地,三部六病事业历经几十年的孕育,萌芽,成熟以及发展,在论文著作、科研、人才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三部六病学术研究任务依然艰巨,要走的路还很长,这更需要大家继续团结奋进,共同努力。
三部六病论坛暨培训班上,有年过七旬的老者,有二十出头的青年,有海南、广东、辽宁、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远道而来的学子,有我省各地的基层医师。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学员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培训班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进行。中日友好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著名伤寒论研究家冯世伦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黄煌教授,太原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镜主任医师,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惠生主任医师,宿明良主任医师,郭维峰主任医师,胡连玺主任医师,我院三部六病研究室马文辉主任等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和学术答疑。与会专家就三部六病医学的发展方向,方法论基础等各个方面的学术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
在闭幕式上,三部六病专业委员会郭维峰主任医师、刘惠生主任医师及三部六病研究室马文辉主任医师分别作了讲话,大家一致表示,通过参加论坛暨技术推广培训班,使大家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术,开拓了思路,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最后,我院冯明副院长宣布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闭幕。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11-27 19:17:0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举办的很成功,因为学员晓得了这个新时代的新体系。感谢刘老及其弟子们的努力。感谢厅里、学院和医院的支持。
   刘老“汇通天地、博爱古今”的精神,是永远的学习榜样。其弟子们孜孜不倦的奋斗也必将硕果丰盛。
3
发表于 2009-11-27 20:07: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11/27 08:18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历来就有庸医与明医之分。
什么样的中医是明医,那就是精通了《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著作实质的中医,除此之外,就是庸医。
学好仲景等理论自然是衡量是否庸医的一把尺子,而三部六病学说是直入仲景学说堂奥的捷径。因此,作为欲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者,不可不重视三部六病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吸收了西医理论,如此,才算是合格的现代中医。
现代的中医院校不重视对仲景理论的学习,而只是继承了中医的一点皮毛,而不能很好地学习中医理论中的精髓。——这就是培养不出真正中医的根本原因。
4
发表于 2009-11-27 20:1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好像却波总版主也去接受了培训。
5
发表于 2009-11-27 22:0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9/11/27 10:17pm 第 2 次编辑]

呵呵,老铁顺风耳啊!我参加在学院举办的一个“农村中医实用技术师资培训”,也近水楼台参加了几次“三部六病论坛”,并结识了不少朋友!感谢他们的盛情款待与坦诚交流。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11月27日 10:11pm 时添加 -=-=-=-=-
今天才回家,下午不能登录,刚刚上来,迟复表歉!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11月27日 10:17pm 时添加 -=-=-=-=-
西安李老(“中西医融合观”)年近古稀,不辞千里,不畏北寒,到会参论,也一动人景象。
6
发表于 2009-11-28 00:4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紫云书斋斋主别来无恙乎?
7
发表于 2009-11-28 08:1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我原以为甲流爆发,会议不举行了,后来马文辉通知如期举行,临时决定参加会议。
     结识了许多朋友,加深了对于三部六病的认识,作了“证态概念体系”的大会发言,提高了对于中医的认识,学习了许多中医知识,收获不小。
     感谢山西中医学院、三部六病研究所、郭维峰先生、刘惠生先生、马文辉先生的盛情招待。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5:18: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经方的三阴三阳实质
胡希恕经方传承研究会  冯世纶
经方的六经实质,就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争一样,至今莫衷一是,其原因很多,但《伤寒论》原序有王叔和所为的误导,使后世认为张仲景根据《内经》撰成了《伤寒杂病论》,这样经方的六经便是《内经•热论》的六经,而实际与《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不符,遂使经方六经实质扑朔迷离。其实了解一下经方的形成史,六经的实质就自然明白了。
一、经方发展史
经方的起源,当追溯于上古神农时代,我们的先民们,日常生活中,认识大自然,即用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认识疾病亦用八纲,对药物的认识亦用八纲,这样当有病时,最多见者当属外感一类疾病,即在表的证,长期实践得知,病在表用发汗的相对药物可治愈,于是积累了生姜、葱白、麻黄、桂枝等治表证经验;并观察到,有的病经发汗或未经治疗而愈,但有的未愈而病入于里,这时不能再用发汗治疗,而是应用治里的药物,因里证分阴阳,里热者,用清里热药,如黄芩、石膏、大黄等;里虚寒者,用温补药,如干姜、人参、附子等。那时虽没有文字,但其经验代代相传,至夏商时代有了文字,以文字记载,其代表著作即《神农本草经》,该书在汉代完善整理传承,代表了经方单方方证的形成,《汉书•艺文志》做了精当记载:“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这一记载,实际标明了经方的起源和经方医学的特点,即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始即用八纲认识疾病和药物,即有什么样的证,用什么药治疗有效,积累了疾病的证和治疗该证的药的证药对应经验,即单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疾病复杂多变,古人渐渐发现,有的病只用一味单方药治疗不力,渐渐摸索了两味、三味……复方药治疗经验,这样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其代表著作为《汤液经法》,该书相传商代伊尹所著,考无确据,但从传承来讲,其与《神农本草经》一样,上继神农,下承夏商,复方方证经验积成于这个时代,其文字记载成书完善于汉代,因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值得注意的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经方所用理论仍是八纲。
时至东汉,经方发展有重大进展,主要成就是,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据皇甫士安《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皇甫谧生于张仲景同期稍晚,可谓对张仲景最了解者,其称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而不称撰《伤寒杂病论》十数卷,可证汉代无《伤寒杂病论》书名,至西晋王叔和整理仲景旧论后,方有《伤寒杂病论》名。但无论书名叫什么,由于王叔和的收集整理,使我们得以看到张仲景《论广汤液》的内容,也从而知道张仲景《论广汤液》比《汤液经法》其最主要不同是,增加了六经辨证。而六经实质,由六经提纲看,皆是以八纲述证。再细读其內容,再主要看《伤寒论》第97条、第147条、第148条等,凸显了半表半里概念,提示东汉前病位概念只有表里,而至张仲景时增加半表半里病位概念,从而形成六经辨证理论。此一发展变革,民国初期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的考证,恰亦相吻合。因此,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斩钉截铁地说:“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这样经方六经实质和用药原则就很明确了,即六经辨证起源于神农时代的八纲辨证,起初是单方方证,渐渐发展为复方方证,由于方证积累的丰富和对疾病病位认识的进步,即认识到病位有在表者,有在里者,还有在半表半里者,这样由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使六经证有具体证型,故胡希恕先生曰:“八纲只具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即太阳病即表阳证;少阴病即表阴证;阳明病即里阳证;太阴病即里阴证;少阳病即半表半里阳证;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六经实质大白于天下。
二、《伤寒》属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
    自金代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开创“以经解论”的先河以来,如同唐代王冰首注《内经》一样,具有首创之功,在《伤寒》学术史上,出现了“成注出,则宋本 (即林亿等校注的宋刻《伤寒》) 隐”的奇特现象,其功大矣,其误导的作用也大矣!致使千百年来,中医学术界多认为《伤寒》和《内经》一脉相承。其实两者有明显的差异,《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就记载了医经七家和经方十一家,《内经》属于医经家著作,而《汤液经法》(简称《汤液》)属经方家的著作。班固描写经方的特点是:“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马继兴、王雪苔先生出版《敦煌古医籍考释》,考证《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与《伤寒》的关系,是中医学术界石破天惊的大事,明确了《伤寒》的学术理论渊源,如其中记载:“陶隐居云:依《神农本草》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数,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汉晋以远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汤液经法》……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次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肯定了张仲景的《伤寒》取法于《汤液》,也即说明《伤寒》属经方派。
后世不少注家、医家明确提出《伤寒》的理论不同于《内经》,如宋代高保衡、孙奇、林亿等在宋刻《伤寒论》序写到:“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本草之经”;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晚年叹曰:“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中,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见《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说:“重读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直逼实验科学的堂奥。……《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见《岳美中医学文集》)”。这些高明的论断,明确指出:《伤寒》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六经,应引起重视和研讨。
或许有人会说:张仲景在自序中写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之句,以证《伤寒》的理论来自《内经》,但近代有杨绍伊先生、刘茂如先生、钱超尘教授等已考证此23字为后人加入。
从两书的内容看,《伤寒》与《内经》在理论上有着明显不同,如《金匮要略•疟病》篇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而《内经•疟论》曰:“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瘅疟”。可见张仲景所论与《内经》根本不同。又有关癫狂的论述也截然不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难经•二十难》曰;“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而《伤寒》第112条曰:“亡阳必惊狂”。可见两者体系不同、理论不同。
张志民教授在《伤寒论方运用法》一书中写到:“《伤寒》是一部张仲景医案,是一部临床实验的记录,绝大多数可与今天临床所见的相印证,对书中有疑义部分,宜在临床实践中求解答,不要牵强的用《灵枢》、《素问》的有关论述来强作解释,反增迷惑”。
三、《伤寒》六经的实质是六证
分析《伤寒》的理论特点,还当从全书内容来看。人患病出现的症状,万病皆有一个规律,即病位不过三种,即表、里、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外在躯壳,则谓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里,指人体的极里,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为里证。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则谓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总之,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涵三为一的理念。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指的病位,是病邪反应的部位,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每个病位有阴阳两种不同的属性,符合一阴一阳谓之道的理论,同样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对立统一规律。故疾病虽极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证,不为阳,便为阴,这样三而二之为六,即病见于证的六种基本类型,即所谓六经者是也。临床辨证的依据,就是根据疾病的症状反应而判定。《伤寒》虽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名篇,但六病其实质是六证,且从属于八纲,故八纲只具抽象,而六经乃有定型,分析《伤寒》各篇概括的提纲(纲)及方证(目),即可纲举目张,明了其实质: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即表阳证,病在表,宜发汗,不可吐下,主要方证有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等方证。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证在表,而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少阴与太阳虽均属表证,而病性一阴一阳相反,少阴治宜汗解与太阳相同,不同的是,发汗必须配伍附子、细辛等温性强壮药,主要方证有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证。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即里阳证,热结于里而胃家实。治则忌汗。热结实于下者,治宜攻下清热,如三承气汤方证;在中热而不实者,治宜清解,如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等方证;在上邪实者,治宜涌吐,如瓜蒂散方证。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太阴病,即里阴证,里虚且寒,治只宜温补,汗、下、吐均当禁用。主要方证有理中汤、四逆汤、吴茱萸汤等方证。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治宜和解,汗、下、吐均非所宜,主要方证有小柴胡汤、黄芩汤等方证。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是三阴病之一,少阴、太阴皆无热,而厥阴因病位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故极易寒郁化热而呈上热下寒,消渴、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是其特点。厥阴病,即半表半里的阴证,半表半里不可下,尤其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误下,必致下利不止。治宜和解与少阳同,不同的是,在和解的同时须配伍温性强壮药,如干姜、附子等,主要方证有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等方证。
综上所述,《伤寒》的六经理论,是由八纲变化而来的六证,不同于《内经•热论》的六经,亦不同于《内经》的脏腑经络十二经,《伤寒》的六经理论,是张仲景主要继承《汤液》的方证经验中的八纲理论,加入半表半里理念而产生的辨证提纲、辨证理论,因此,创建了不同于《内经》的独特理论体系。
9
发表于 2009-11-28 19:4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11/28 03:18pm 发表的内容:
经方的三阴三阳实质
胡希恕经方传承研究会  冯世纶
经方的六经实质,就象“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争一样,至今莫衷一是,其原因很多,但《伤寒论》原序有王叔和所为的误导,使后世认为张仲景根据《内经》撰成了《 ...
先生之论,比之前人大有发展,然而,还是在伤寒上打转。六经辨证,是落后于脏腑辨证的,虽然,过去的脏腑辨证也存在问题,但脏腑的研究才是真正的进步。把脏腑的研究落实了,和解剖结合了,才是正途。医学的本身是人体,不是六经,六经的背后也是人体的器官,人体的所有器官发挥的作用,不一定都起根本的作用,其实,几个重要的器官,就决定了人体功能的全部,所以,中医概括性的器官功能,可以含盖西医的过细划分,这是中医的优势。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11月28日 07:54pm 时添加 -=-=-=-=-
当先生了解了脏腑之阴阳,和脏腑之五行,就更清楚了先生六经之解和六经之用药的对和错了,且可以解说的更明白,更清楚,中医自己也不会打架了,因为,在那里,会有公认的标准,让西医也感叹中医之伟大和简单。统一的认识标准,不是用古人之论和经典来确定是非,中医虽然离不开古人的经验,然而,中医不是考古。中医统一的标准,来源于脏腑之解剖和脏腑功能的正确认定,要有理论支持,更要有临床实际来证明。

-=-=-=-=- 以下内容由 哲学家2009年11月28日 08:02pm 时添加 -=-=-=-=-
在论坛上看到了关于邓铁涛先生提出了脏腑之五行代替五行之观点,我很支持,但也看到了,有人说邓铁涛先生的学生说,邓铁涛先生提出了脏腑之五行代替五行之理论没用。我没看到这个理论的内容,如果,他们说的是事实,那是理论有问题,决不是脏腑的五行思想出错了,且脏腑的五行思想是离不开阴阳思想的,他们要结合起来用。
10
发表于 2009-11-29 09:1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首届三部六病论坛暨《伤寒论》诊疗技术推广培训班圆满结束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11/28 07:43pm 发表的内容:
     先生之论,比之前人大有发展,然而,还是在伤寒上打转。六经辨证,是落后于脏腑辨证的,虽然,过去的脏腑辨证也存在问题,但脏腑的研究才是真正的进步。把脏腑的研究落实了,和解剖结合了,才是正途。医学的本身 ...
    关于伤寒论与藏象学说在中医中的位置,现在是藏象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实质上在解放前的2000间,伤寒论及其《前伤寒论》实际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藏象学说的原基概念“藏象”以及基本理论框架在《内经》已经形成,但是藏象学说的具体内容,散在《内经》的各个章节中,后世各个朝代的著名医家对其进行了发展、整理,直至明代末年(1644年明朝灭亡)张景岳(约公元1563~1640年)在其著作《类经》中列藏象专篇,藏象学说才趋完善,此后才有比较完善的脏腑辨证理论。此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我国,大约在明朝万历(1573~1619年)年间,当时有意大利人利玛窦著《西国记法》传遍国中,其中一部分是叙述神经学的,可称为西方医学传入我国第一部有关医学的书。天启元年(1621年)日尔曼人邓玉函来到我国澳门,作了第一次解剖术,继又译著成《人身说概》二卷,天启二年(1622年)意大利人罗雅谷来华,经澳门遍历绛州、开封、北京,译著《人身图说》。还有其他许多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的一部分或者大部分涉及到医学。这一时期凡西方医学的解剖生理学、病理学、治疗学、药物学等,都逐渐渗入我国,开始中、西医汇通时代。在这一时期,张景岳的著作《类经》中所列藏象专篇有没有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同时代稍晚时期的汪昂及金正希认同“脑主记忆说”无疑来源于西方医学,此后藏象学说不断受到西方医学的冲击。
    解放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医界曾经讨论过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编写全国统一中医学教材时,确立了藏象学说为中医学的内核,藏象学说占据了中医学的统治地位,显然这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的影响。
    《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在原著中已经确立,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始终没有改变原有的理论框架,《伤寒论》原著始终没有变化,《伤寒论》中的证是“证概念”的源头。“辨证论治”的原则以及中医的整体性在《伤寒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我也不同意把《伤寒论》与《内经》藏象学说完全割裂开来,形成对立的两个体系,毕竟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还不能够相互取代,而且还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3:47 , Processed in 0.0547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