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6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气解伤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21 19:4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气 解 伤 寒
李国栋
    《伤寒论》是一部中医临床学的方法论。该书以组方严谨,变通灵活,方证相应效若桴鼓著称。然《伤寒论》成书年代久远,由于历史的原因,虽有历代数百位医学大家注解,学习起来仍有不少难解之处。对于有争论的条文,更是一家有一家的伤寒之解,令后学莫衷一是。怎样学习才能领会《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呢?笔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感悟到《伤寒论》全书都是以气的升降出入之变化机理为务,对人的病理过程进行论述。因此,以“气”为着眼点学习《伤寒论》,更易于理解经方方证的组方意义,从而准确、灵活地应用经方于临床,做到方证与实际相统一,取得如鼓应桴的临床效果。
何谓“气”呢?《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昧,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此之谓气,是指若雾露之性状的物质。把雾、露分开来解:雾,具有轻清升发之性;露,具有重浊降敛之性。这样来认识气,就可以得出“气”分阴阳的结论:雾是阳气,露是阴气。引《金匮要略》条文为证:“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此条之阴气即指血气,血气具有收敛之性,属阴。这样辨析,就明确了,人体内的血液属阴气,津液属阳气。
阴气与阳气就是人体内的正气。正气,是指在人体内运行通畅的血液和津液。正气降敛时就是阴气,如荣气、如尿液,正气升发时就是阳气,如卫气、如汗液。若正气在人体组织、脉络中运行受阻而出现郁滞的状态,即由正气变为邪气。邪气也有阳邪与阴邪之别。津液升发时运行受阻,热壅而致积滞变性,是阳邪。津液降敛时运行受阻,寒凝而致积滞变性,是阴邪。中医学的阴、阳、气、血,正气、邪气等,都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
明确了气的概念,对临床实际就有了指导意义。例如人参益气,实质上益的是什么呢?益的就是津液。承气汤攻邪,实质上攻的是什么呢?攻的是壅结的津液。邪热津液壅结于上,大便硬结秘闭于下。不攻除壅结的邪气,就不能清除结硬的大便。
鉴于对气的认识,笔者不揣浅陋,试以“气”解《伤寒论》条文之病机,旨在与同道交流。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行家同道不吝斧正。
另据《伤寒论》文体应为论述文,因之对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条文,均不附言。
《伤寒论》序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仲师之思,在于“见病知源”,本此精神学习伤寒论,才能悟伤寒之方,师伤寒之法。
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是人体的阳气与客居在体表的邪气分争,拒邪入内而发生的阳性反应。头项强痛,是邪气在头项,经脉津血运行不利,津液郁滞不运而发生强痛不舒的表现。恶寒,是邪气郁滞在表,表部津液运行不利,津液郁滞阻遏气血正常运行于体表,体表组织因之失养,所以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时病发,具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证候者,取名为中风。发热为卫气强郁,汗出为荣气弱郁,厥阴气弱则腠理开,腠理开则恶风,荣气弱则脉缓。脉缓是缓而无力,与脉紧相对比,而不是和缓之脉。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时病发,具有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等证候者,取名为伤寒。发热,为津液郁滞在表、卫气壅滞不运所致;恶寒,为邪郁肌表,阻遏气血运行,给养不足所致;体痛,为正、邪气俱盛,邪盛客表,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刺激机体所致;呕逆,为胃气不得旁达于外而上逆;脉阴阳俱紧,为卫气壅滞而向荣气渗透,荣、卫气俱郁的表现。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一日,按一般规律是邪气客居人体的太阳部位。脉若静者,脉没有明显数、急,为不传于里。颇欲吐、躁烦是少阳证征象;躁烦,脉数急,是阳明证征象;少阳、阳明征象若见,为邪气传里。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此接上条,伤寒二三日,若阳明、少阳证征象没有出现,为邪气仍客居在表。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太阳病时病发,具有发热而渴,不恶寒之证候者,为温病。发热而渴,为里有邪热,热灼胃津而渴,表无邪所以不恶寒。若误用汗法,汗伤表津,里热熏蒸以致身灼热,取名为风温。里热炽盛熏蒸,迫汗外出,迫脉阴阳俱浮,呈现脉浮滑;身重,为热壅湿聚肌体;多眠睡,为热盛神昏;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为热邪上涌所致;若误用下法,伤人阴血,阴亏则小便少即不利;血亏则目圆睁直视不瞬;误下邪陷则伤正,正气失去约束功能而发生大小便失禁;若误用火攻法,伤人津血,轻的会出现身体颜色发黄,重的会出现惊痫、瘛疭的热盛动风之状;若误用火熏法,这样一错再错,耗竭病人津血,一错还能延续时日,再错就会促进病人死亡。
此条说明,温病禁汗法、下法、火攻法。那么只能用清法。其义同白虎汤证,禁汗禁下,其性质即是少阳证。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厥阴。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是医生对病人体质类型的辨别。古代没有体温计,发热和无热,当是指人用手抚摸身体的感觉而言。邪壅太阳,体表无汗温度热、甚或滚烫;邪郁厥阴,体表汗出温度不热、甚或发凉。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至七日,因时日推移而正气渐复,邪气渐衰,且七日为太阳经气行其经尽之期,正复邪去而自愈。若欲作再经者,是邪气客居太阳部位有欲再经之征。针足阳明,使胃气通畅,阳明正气充盈,以助太阳正气祛除客邪,使邪气不得再经,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太阳病病发时与病愈时,皆与太阳经气运行有关。太阳经气运行不利,太阳病时人之阳气难得天之阳气之助,易病发太阳病;太阳经气运行通畅,太阳病时人之阳气易得天之阳气扶助,太阳病易愈。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风家,指太阳中风即厥阴型体质者。此条印证了第7条:发于阴,当为发于厥阴。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条是对第2、第3和第7条的解释。“太阳伤寒证”,病人阳郁无汗皮肤发烫,是为身大热。身大热却恶寒,为寒在骨髓之义,得衣恶寒不减,因之反欲得衣。麻黄汤中桂枝伍杏仁行血中之气,化骨髓之寒,桂枝伍麻黄行气中之血,泄肌腠之热,是之义。“太阳中风证”,病人一阵一阵汗出,汗出时皮肤发凉,体内闷热。汗出是虚阳外泄,所以皮肤发凉。虚阳外泄,客热邪气仍滞郁体内,津失则邪热更郁,因之体表虽凉反而觉体内闷热,是为热在骨髓之义。此时若近衣覆被,则汗出增多,郁热加重,感觉闷热有加,若揭开衣被,遂又感觉寒凉刺骨。既不敢揭开衣被,又不能近衣覆被,患者常常将衣被撑起,让身体与衣被保持一个适度的空间,此即“身大寒,反不欲近衣”的表现。意即“寒在皮肤,热在骨髓”。“身大寒,反不欲近衣”,是桂枝汤证的特有表现。桂枝汤中芍药行血化郁,泄骨髓之热,桂枝行气解郁,发肌中之寒,是之义。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中风病,“阳浮而阴弱”,即卫弱则轻取阳脉虚浮,荣弱则重取阴脉缓弱。卫气虚浮者,虚热自发,荣气缓弱者,虚汗自出。
鼻鸣,为鼻腔粘膜及脉络拘挛不通,津液郁滞不行常道,外溢则为鼻涕,阻塞鼻腔通气不畅,呼吸时发出啸鸣音。鼻涕出与汗出同理,一为鼻腔组织拘挛不通而鼻涕外溢,一为肌表组织拘挛不通而汗液外溢。干呕,是气上逆,表现桂枝汤证的病机是向上向外。
桂枝汤的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此服法不可忽视。桂枝汤证荣卫俱弱,必然胃气不足,服热稀粥充养胃气,以助荣卫是其本意。“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邪客肌体,必是有隙可乘,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是以正气祛邪,源源外发,势将邪气全面外祛。若大汗流离,必伤津液,肌腠组织因以疏松,给邪气留有空隙可乘,必客居肌体。后续服法,也不可忽视,“若不汗,更服,依前法”,依前法,是依然啜粥、覆被。“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一鼓作气,不给邪气以喘息的机会。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服桂枝汤,有“一服汗出病瘥”者,有“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者,还有“服至二、三剂”者?究之是反映两个情况,一是体质较强或感邪轻者,一服则应,若体质较弱或感邪重者,一服药力不够,需再服或服“至二、三剂”。二是桂枝汤证的汗出,是一阵一阵汗出,而不是常自汗出。若常自汗出,就是荣气和,而不是荣卫俱弱了。所以桂枝汤证的服法,会出现一服不汗,更服、又不汗的情况。
桂枝汤方: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擘)
用法:上五味,咀三味,三剂药同煮,共以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2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200毫升余,以助药力…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时病发,具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证候者,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项背强,当无汗,一般为津气壅滞实证。此反汗出恶风,是为表部津液不足运行迟缓而致郁滞,项背部因邪气郁滞,阻遏津液疏布,呈现拘强不舒状态。葛根解肌兼益阴气,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葛根有益阴气之功,所以“不须啜粥”。
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12g、芍药6g、生姜9g、炙甘草6g、大枣4枚、桂枝6g
用法:上七味;每三剂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葛根,减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其气上冲者,是病机向上向外,人体正气欲祛邪出外。对于这样的病机,可以与桂枝汤;若不上冲者,是邪气不在上、不在表,或正气亏损,所以不得与桂枝汤。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用吐、下、温针法不解者,是治坏的病,不可与桂枝汤治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随证治之,是要把观察到的脉证即四诊情况,经过分析判断,弄明白是何部犯何逆,然后根据观察到的证候变化而治之。桂枝汤的作用是解散荣卫之邪气,用于表部虚邪证。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此为表部实邪证,不可与桂枝汤。桂枝汤中芍药能滋阴气兼泄脉中邪气出荣脉,桂枝能助阳气通脉络发解肌中邪气,若用于太阳伤寒证,因其证为表实腠理不开,桂枝芍药实阳厚阴,加重表实,犯实实之弊。必须常常牢记,切勿误用。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素嗜饮酒的人病发热、头痛、汗出,此有湿热蕴里,不可与桂枝汤。湿热壅上,桂枝助热,两阳相得必气上作呕。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喘家患桂枝汤证,胸腹水气上逆,迫肺而喘,加厚朴、杏子散水气降逆气、助正发邪而平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芍药9g、大枣4枚(擘)、厚朴6g(炙,去皮)、  杏仁7.5g(去皮尖)
用法:上七味,每三剂药用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素有内热者服桂枝汤,助热伤津,必生痈脓之变。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过汗亡阳,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均为津亏阳脱之变。以桂枝汤解肌调和荣卫,加附子温阳固脱止漏。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9g、芍药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4枚(擘)、附子6g
用法:上六味,每三剂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将息如前法。
待续[/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8-21 23:1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好!有新意。有突破。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22 21:09: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感谢关注!
20条“桂枝加附子汤证”甘草用量三两,12条“桂枝汤证”甘草用量为二两,可见甘草益津气之用。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脉促为水气上冲,胸满为邪气入胸,阻遏胸中正气正常运行则胸满。此证是误下后,虚其里所致。芍药厚阴泄阳,有碍胸中阳气运行故去之;桂枝解肌发邪,以平冲气;生姜散水气助桂枝发邪出表;甘草滋阴气扶正,大枣养胃气固本,充实正气以防御邪气客留。将息如桂枝汤法,服药后啜热覆被,发汗祛邪外出。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擘)
用法:上四味,每三剂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将息如前法。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将息如前法。”
此条应是接上条“太阳病,下之后”,若微恶寒者,是下后表阳微,里气也虚,因之去芍药加附子以扶阳祛邪,将息如桂枝汤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擘)、附子6g
用法:上五味,每三剂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如疟状,一阵热,一阵寒,“一日二三度发”,系定时发作,属桂枝汤证;“其人不呕”,是无少阳证;“清便欲自可”,是无阳明证; “脉微缓者”,是与脉浮紧相对比,稍微呈现缓弱的脉象,不是桂枝汤证的脉缓弱,比桂枝汤证的脉缓弱要有力,比麻黄汤证的脉浮紧要稍微缓弱一些,此为欲愈的脉象。脉微而恶寒者,此为荣卫俱虚,不可再用泻实的治法。“面色反有热色者”,是与“面色缘缘正赤”性质相同,为阳气怫郁在表,只是怫郁程度不同。面色反有热色者系麻黄汤证,定时发作系桂枝汤证,二证程度都较轻浅,属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5g、芍药3g、生姜3g、炙甘草3g、麻黄3g、大枣1.3枚、杏仁3.1g
用法:上七味,每三剂药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360毫升,去滓,温服120毫升,将息如上法。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患桂枝汤证者,服桂枝汤后,反而出现烦闷的症状,这是卫阳郁滞较重,荣卫不得通透,桂枝助阳祛邪,邪热不能外越,则热壅上冲而发烦闷。此征象为正气欲祛邪气出表之证,因邪郁较重,阻碍药力扶正气通达。若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泄卫阳之郁,使津液疏动,再服桂枝汤即药力可达病所,祛邪出表则病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日再服,将息如前法。”
大汗出,伤人津液,腠理疏松,邪气乘隙客留于肌腠,病必不除。脉洪大,为病机向上,正气欲祛邪外出。大汗出不见烦渴,是汗出伤阳,气弱而大,必大而无力,系邪风仍在肌腠。若形似疟,是阵寒阵热。阵寒者属阳气郁,系麻黄汤证,阵热者属阴气郁,系桂枝汤证。一日再发者,属定时发作,系桂枝汤证。阵寒阵热,麻桂各半,一日再发,桂枝加半。此证属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7.7g、芍药5.6g、麻黄3g、生姜5.6g、杏仁3.6g、炙甘草4.9g、大枣2.5枚
用法:上七味,每二剂药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再服。将息如前法。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是汗出伤阴,热灼胃津,因之见脉洪大。阴津不足,阳气盛大,必大而有力。此脉洪大是邪热蕴蒸之征,是邪风入里变为实邪,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汤证是脉见浮滑无津亏,津亏则见脉洪大,加人参益气生津以止渴。
此条与上条,虽同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出现脉洪大,而见证却不同。一为没有烦渴,一为大烦渴不解。这是由于不同的人体质不同之故。体质有偏太阴虚寒者,大汗出后,不见烦渴,脉洪大是因为汗出伤阳,气弱而大,是邪风仍在表,故“与桂枝汤”。体质有偏阳明实热者,大汗出后,必见烦渴,脉洪大是因为汗出伤阴,气盛而大,是邪风入里变为实邪,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18g、石膏48g(碎,绵裹)、炙甘草6g、粳米18g、人参9g、
用法:上五味,每三剂药以水2000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是表部有邪;热多寒少,是表邪轻微,里邪稍重;脉微弱者,是与第23条中“脉微缓”相比较。此条中的脉微弱,就是比第23条中的脉微缓又稍微弱一些,微是稍微的意思,不是脉象微细又虚弱。若是微细虚弱的脉象,就不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清里发表了。“此无阳也”,是说此脉证为表津亡失,不是脉阴阳俱紧的“太阳伤寒”阳气重的脉证,不可用麻黄汤发汗。“此无阳也”,也印证了第7条“发于阳”,是发于太阳伤寒证。
表津亡失是因为大汗出造成的。大汗出不仅亡表阳,也伤里阴,所以热多寒少。热多是里热稍多,寒少是表寒稍少。对于此证候,不可再用麻、桂剂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小发其汗,并清半里之热。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3.4g、芍药3.4g、麻黄3.4g、炙甘草3.4g、大枣2枚、生姜4.9g、石膏4.5g(碎,绵裹)、
用法:上七味,每二剂药以水1000毫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服桂枝汤,应解除头项强痛;或下之,应解除心下满微痛;仍头项强痛,为太阳脉络虚邪郁滞,病仍不解;无汗为过汗亡阳,表津亏失;小便不利为过下虚胃,胃气虚则通降失职,发生小便不利的症状;心下满为胃气虚蓄水于胃,微痛为胃之脉络有虚邪郁滞所致。桂枝去桂以免更伤表部气津,留芍药以疏泄太阳脉络及胃络之虚邪,加茯苓白术以益气利水。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9g、炙甘草6g、生姜9g、白术9g、茯苓9g、大枣4枚
用法:上六味,每三剂药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本应无汗。此“自汗出、小便数”是为阳气虚;“心烦、脚挛急”是为阴血虚;阴阳气血俱虚,则脉虚浮,体表组织供血不足,则微恶寒。反与桂枝汤,误攻其表,阴阳气更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阳气不足,血液在四肢末端运行不利则手足厥冷;阴气不足,津液不能上行濡润咽喉,则咽中干;气阴两虚则烦躁;胃气虚寒则吐逆。作甘草干姜汤,温阳益阴,先复其阳,则咽中干、烦躁吐逆、手足厥等俱解,体现了《伤寒论》阳气为本的思想。待厥愈足温,阳气已复,再作芍药甘草汤与之,以通足胫之脉络虚滞,脉络得通,其脚即伸。若服甘草干姜汤出现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和其胃气;若反复发汗,又加以烧针误治者,出现了四肢厥逆的亡阳证候,以四逆汤主治。
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18g、炮干姜9g
用法:上二味,每二剂药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18g、炙甘草18g
用法:上二味,每二剂药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待续


-=-=-=-=- 以下内容由 李国栋2009年08月27日 01:36pm 时添加 -=-=-=-=-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此条可分为四段来读:
第一段从“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至“一日二三度发。”此段说明太阳病得之八九日,经过治疗,出现的一种基本状态。这种基本状态是“其人不呕”,无少阳证;“清便欲自可”,也无里部证状;“一日二三度”,系桂枝汤证一阵一阵荣血失和的病机。反映了疾病在表的三种状况。这三种状况要从特殊的脉、证上来加以辨别。
第一种是欲愈状况,即“脉微缓者,为欲愈也;”此脉微缓,是与脉浮紧相对比。“微”是“稍微”的意思,用以说明,脉稍微缓和,不浮紧了,且面色没有热色,是欲愈的表现。
第二种是阴阳俱虚的状况,即“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此脉微,是与脉微缓相比,只微不缓,是脉象不紧了,但也不缓,不是脉微欲绝的脉微之义。按之脉虽不缓,但也无力,必身体表部津液不足,体表津液不足而又恶寒者,是荣气也虚,不及供应体表之义,属桂枝汤证的病机。
第三种是“未愈解”的状况,即“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面色反有热色者”,是与“面色缘缘正赤”性质相同,为阳气怫郁在表,只是怫郁程度不同。面色反有热色者系麻黄汤证,与太阳病始得之时的病状相似,因之叫作“未愈解”,而定时发作又系桂枝汤证,因为无汗,所以热多寒少。二证程度都比较轻浅,属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以下内容由 李国栋2009年08月27日 08:14pm 时添加 -=-=-=-=-
上面添加内容之倒数第七行“按之脉虽不缓,但也无力,”错误,修改为“按之脉虽不紧,但却无力,”
4
 楼主| 发表于 2009-8-24 14:2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覆取微似汗。”
项背强几几、无汗,为太阳气实,厥阴气虚,葛根泄阳气、益阴气,能双向调节是为主药。
葛根汤方:葛根12g、麻黄9g、桂枝6g、生姜9g、炙甘草6g、芍药6g、大枣4枚(擘)
用法:上七味,每三剂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葛根,减400毫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阳明病病时,天气下行,人气也下行,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者,按一般规律,会出现表证同时兼有下利的症状。用葛根汤主治,葛根用以起阴气、发阳气,升清降浊而止下利。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若人之阳气在阳明部位较强者,太阳与阳明病时合病,人之阳明正气与邪气分争有力,表现出不下利但呕的症状。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用以发表邪升清气预防下利。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12g、麻黄9g、炙甘草6g、芍药6g、桂枝6g、生姜6g、半夏9g、大枣4枚(擘),覆取微似汗。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太阳病时病发桂枝汤证,桂枝汤证为邪气客在人体厥阴表部,治法当顺应病势解肌发表、祛邪于外。医误用下法,迫使邪气下趋,经阳明病时,天气下行、人气下行,利遂不止。脉促者,为人体太阳部位正气不衰,与客表之邪分争,欲祛邪出表。喘而汗出者,是误下邪陷,阳明正气与邪气分争,虚邪上逆,有出表之机,故喘而汗出。葛根升清降浊发上焦,黄芩、黄连泻中焦,甘草益阴气和脉络,诸药合用,顺势发邪于表,清邪于里,益阴和络,诸药皆从病势,表里双解,邪去正安即病愈。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36g、炙甘草9g、黄芩13.5g、黄连13.5g
用法:上四味,每二剂药以水1600毫升,先煮葛根,减400毫升,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太阳病时病发,一身尽痛,恶风,无汗而喘的证候,即太阳表实证,恶风与恶寒互发其义。喘为荣卫俱实,邪实迫肺之象。当以麻黄汤发泄实邪。此为实证,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麻黄汤方: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10.5g
用法:上四味,每三剂药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60毫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证的病机,是体实之人感受外邪时没有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以致体表津液壅滞,不得外透,形成郁而发热的状态。以寒邪犯表为例,初始体表发凉,无热畏寒,是表阳轻伤之象。此时若及时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温复表阳,就能解其寒。若不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就会病发麻黄汤证,其表现会由无热畏寒发展至发热恶寒,再增衣覆被或近火取暖,已不能解其寒。发热恶寒的病机,是由表阳受伤,表部津液壅滞变为邪气,邪气郁滞阻遏正气运行,形成郁而发热的状态。太阳受邪,里阳外趋,津液集中于肌表,正邪交争。太阳气实不得宣透,正气欲祛邪外出,但太阳、厥阴俱实,实则腠理不开,津液愈加壅滞,体温愈加升高。邪气郁滞,正气运行不利,肌表组织得不到正常的温养,体表虽发热,肌体却恶寒。发热是邪气壅滞所致,恶寒是正气不达所致。人之身体,无论表里,何部正气不达,何部就会温养失给,出现寒凉的感觉。麻黄汤证体表肌肤发烫,焉有寒邪外束肌表之理?虽只是一字之差,可谓影响甚大。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太阳与阳明病时合病,喘而胸满者,必无汗,是太阳邪实迫肺,不可误以为阳明热邪而用下法,宜用麻黄汤发泄在表之实邪。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脉浮细为表阳亏失,荣卫俱亏。脉浮细而嗜卧为外邪已解,正气虚惫之征。胸满胁痛,为邪气结于胁下,邪气郁滞则胁痛,邪气上壅则胸满。脉但浮者,为脉浮而不细,且无里证,必无汗,为邪仍客表。
小柴胡汤方: 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半夏9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4(擘)
用法:上七味,每三剂药以水24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太阳中风,应汗出,不汗出因致脉浮紧而烦躁者,如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这是桂枝助阳,使卫阳郁滞增重,荣卫不得通透,正邪分争,邪热因表实不能外越则上壅、内迫,刺激身体发生疼痛并发烦躁。“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此“脉微弱”,是与“脉浮紧”相对比,比“脉浮紧”稍微弱一点,同时有“汗出恶风者”,即阳浮而阴弱之脉,仍为表虚证,当用桂枝汤。若误用大青龙汤,则致汗多亡阳,组织津亏,手足厥逆、筋惕肉瞤之变。
大青龙汤方:麻黄18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6g、生姜9g、大枣2.5枚(擘)、石膏48g
用法:上七味,每三剂药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一服汗者”,为服药后汗出病瘥,或病不瘥,也不能再服大青龙汤;若再服,则为过汗,必亡失表部津液而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现表阳虚、里阴虚的阴阳两虚证,必“恶风、烦躁、不得眠”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伤寒当脉浮紧,是因太阳部位阳气重,不得运通而致身体疼痛。此证身体不疼,是为阳气不重,所以脉浮而不紧,且身不疼,但重。若汗自出,当身体不重,即为表虚证。此证汗不出,脉虽浮缓,也是表实证,所以称作“伤寒,脉浮缓”。表虚与表实,以汗出与不出为鉴别点。汗出脉浮缓,是缓而无力,汗不出脉浮缓,是缓而有力。身重乍有轻时,是邪气虽停聚肌表,但不是壅盛聚结那么严重,严重了就当脉浮紧、身疼痛。邪气聚结没有壅盛那么严重,在肌腠就有流动的余地,当邪气乍有流动时,身重的感觉就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是无“脉细弱,但欲寐”之证,以确定为阳证。务必要避免以大青龙汤发虚人之汗。此条同时也印证,少阴病可以直接病发,疾病的病发部位和性质,是由人的体质因素决定的,没有先病阳位、后病阴位的顺序可定。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伤寒,表不解,当表有邪实。心下有水气,即胃脘部有寒邪,干呕为胃中水气上逆,发热而咳,为寒邪犯肺。或渴,为胃中津少,去半夏辛燥加天花粉滋阴润燥;或利,为肠胃有水积,去麻黄外发加荛花利水祛邪出里;或噎,为胸阳不足,去麻黄伤阳,加附子温阳。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为下焦有蓄水,去麻黄升散,加茯苓渗利顺势祛邪从下分出。若喘,为虚邪上逆,当喘而汗出,去麻黄发阳,加杏仁降逆以助桂枝解邪出表。
小青龙汤方:麻黄9g、芍药9g、细辛9g、干姜9g、炙甘草9g、桂枝9g、五味子9g、半夏9g
用法:上八味,每三剂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9g;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6g,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12g;若喘,去麻黄,加杏仁9g,去皮尖。
5
 楼主| 发表于 2009-8-26 06:38:1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此条述小青龙汤方的证候是:表实无汗,里有微饮。表实郁滞则发热,津液外越不得,即向里透压,迫使里饮上逆则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是胃中有饮。服汤已,渴者,是饮去欲解的表现。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应是发汗后,发热恶寒未解。脉浮弱者,是阴阳俱弱,即阳浮而阴弱,表阳不实,已不能再用麻黄汤,宜用桂枝汤法发汗。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是气逆而喘, 下为误治。下后气逆上冲表示气机向上向外,喘是虚喘,喘而不满,不是麻黄汤证的实而喘满,是因下后引邪入里,且下致表虚,里邪乘虚上逆所致,故虽表未解,也不宜用麻黄汤。当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厚朴消散肠胃邪逆、杏子宣降上焦邪逆,协助桂枝汤祛邪出表。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发汗后,外证未解,若兼有里证,也须先解表,若先下则为逆,欲解外者,宜用桂枝汤法。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太阳病,经汗、下之后,脉浮者,为病在外部,当须祛邪外出,宜用桂枝汤法。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时病发,八九日不解,麻黄汤证仍在,仍当用麻黄汤发汗。服药已微除,感觉好一点了,但因阳气重,津液壅滞了八九天了,服药后,津液稍微疏动了一点,所以感觉好一点,但还是不能汗出,其人则烦闷,闭上眼睛,剧者必衄,衄乃解。因衄则津液得疏,表实得减,汗液得出,表病乃解。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患麻黄汤证者,阳气过重,气壅血外溢,鼻腔部位脉络、组织最薄弱,血热上壅则最易鼻衄。自衄者,表部津液得疏动,汗液得出,病则自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透彻,或没有遍身出汗,或出汗时间不够,因而转属阳明。连续微自汗出,不恶寒,就是阳明证的表现。不恶寒即表明表证罢。若太阳病证不罢者,即有恶寒或身痛的症状,不可用下法,用下法是错误的;如这样可小发其汗,酌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设面色缘缘正赤者,满面正红,为阳气怫郁在表不得发越,当解之薰之,小发其汗或用药薰之;若发汗不彻,不用说了,是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邪气仍然客表,阳气郁而化热,其人则发躁烦;表郁不重,邪气可以流动,流哪儿哪痛,所以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则邪气流走,所以按之不可得,按不出哪里痛;其人短气但坐,邪气上壅则气喘短气,气不够用,躺下则邪气壅肺,更闷喘上不来气,只好但坐;这都是汗出不彻的原因,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数者,是有表热,理当以汗法而愈病。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是气血两虚,气虚不运则肌肤停湿,乃发身重,血少则心悸,虚人不可发其汗,当其正气复,而自汗出乃病解。所以这样,因尺中脉微,此是里虚,阴阳气俱不足,需待表里实,津液自然会平复,便能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者,是表有实邪,必当身疼痛,宜以麻黄汤发汗;假使尺中迟者,不可发汗,尺中迟为迟滞不畅,必荣气不足,是血少的缘故。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28 06:4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脉浮无汗,为邪气郁表,宜用麻黄汤发汗。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发汗。”
脉浮而数无汗者,为太阳表实,宜用麻黄汤发汗。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若不足,当为阵发性汗出,不能常自汗出,若常自汗出,当为荣气和。以荣气行脉中,卫气行脉外,卫不通荣,荣不渗卫,互不通透,气化失司,腠理常开,病常自汗出。复发其汗,通透荣卫,使荣卫谐和则病愈。宜用桂枝汤。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无里病,时发热,自汗出,久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卫气不和,即津液在表部运行不利,运行不利则郁滞,津液郁滞则变为邪气,邪气阻遏卫气运行则郁而发热。发热时自汗出,自汗出后,卫气郁滞得到缓和,所以汗出热退。此卫气不和的表病,先其发热时2小时,服桂枝汤,发邪出表,使卫气通运,荣卫谐和则愈。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太阳表实证,不发汗,阳气重者必衄,有衄而自愈者,有衄而不愈者。衄而不愈者,脉浮紧无汗,麻黄汤主之。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为邪热入里,胃热熏蒸,邪热上犯头部,故头痛,与承气汤泻其胃热。
里有邪气,小便当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若未传里,荣卫已伤,津血不足,所以不大便。头痛为荣卫缓弱不和,其气上冲的表现,宜用桂枝汤。桂枝汤证荣卫气俱缓,不当衄。必衄,是用麻黄汤发汗,更伤其阴气,以致阳热上灼,必衄血。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发汗病已解,半日许反烦,烦为余邪未尽,荣气有热,脉则浮数,宜桂枝汤更发汗。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凡病,不论表里,或汗、或吐、或下后,若血少,津亏者,为正虚无邪,皆因治不得法,阴阳气顿失所致。若阴阳气自和者,见二便通畅,按常规必能自愈。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太阳病,先下后汗,汗下失法,小便不利者,这是津液亏竭。应无余证,勿治之,不要再利小便,待津液恢复,得小便利,按常规必能自愈。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太阳病,下之后,复发汗,必重伤阳气而寒战振寒、脉微细。脉微细,是说脉无力而细。脉微是卫气虚,脉细是荣血虚,所以会这样,是荣卫俱虚的缘故。
7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16:2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下、汗失法,出现白天烦躁不得眠,夜间安静;不呕,无少阳证;不渴,无阳明证;也无头疼、身疼、恶寒的表证;脉沉微,是脉沉无力,为阳气虚。身无大热者,大热主阳热,无大热即无阳热证。身无大热即是阳虚身热,干姜附子汤主之。本证不用甘草,为阴气不虚。何以证之阴气不虚?以“夜而安静”可证。若阴气虚,当夜寐不安,虚烦不宁。按阴阳消长之理,此证是阳消阴长的变化,是新病顿伤阳气出现的阳虚阴盛的状态,甘草滋阴气,若用之,则犯实实之弊。若久病或危重病治不及时,才会出现阳虚阴亦虚的变化。本方之义,在于温阳消阴。
干姜附子汤方:干姜9g、附子18g(生用,去皮)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是指用麻黄汤发汗后。身疼痛,是表未解,脉沉迟者,是气血俱虚。血少者不可发汗,桂枝汤加芍药以益血,加生姜以散寒解表,加人参以益气养血。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方:桂枝9g、芍药12g、炙甘草6g、人参9g、大枣4枚(擘)、生姜12g
用法:上六味,每三剂药以水2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这是倒装句,按理应是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此条“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当是与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相鉴别。太阳伤寒若喘,是身大热而喘,且无汗而恶寒;太阳中风若喘,虽汗出却是身无热而恶寒(古代没有体温计,身热与否,是用手抚摸身体的感觉,桂枝汤证是一阵一阵汗出。汗出时手摸身体是凉的感觉;汗不出时,手摸身体也不觉热。临证经常见到患桂枝汤证者,自述摸着身上不热,就是怕风寒,医生用手摸患者体表,也不觉热,但是用体温计一量,往往体温都在38℃上下。可证伤寒论第7条“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就是指无热恶寒是发于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是阳气实,性质属阳;太阳中风是阳气虚,性质属阴)。汗出无大热,必不是太阳伤寒证;汗出有热,也不是太阳中风证。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一证,将表证“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排除。示此“汗出而喘,无大热”是有里热,并示以治法: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汗出,是病机向外,无腹部症状,是热在上焦,用石膏以清里热,用麻黄发腠理伍石膏引邪外出,用杏仁宣降逆气助麻黄发表,用甘草益脉络扶诸药运气达邪。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18g、杏仁11.g、炙甘草9g、石膏36g(碎,绵裹)
用法:上四味,每三剂药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发汗过多,治不得法,阳气伤于外。卫气顿失,荣气外渗以平卫虚。荣气外渗,就是血管中的津液外渗。荣气外渗过快,致心血骤亏,引发“自冒心”,自冒心就是心悸。心脏跳动的厉害,象要冒出来,是心气虚的反映。其人不由自主的双手交叉按住心脏,感觉会好一点。发汗过多,邪必客表,致表部郁滞不通,胃气不得旁达而上冲,发心下悸。用桂枝助正气外发邪气,邪气发出于外,正气得以运通,胃气才能旁达。胃气旁达,则不上冲,心下悸即止。甘草滋阴气,用甘草滋阴津益血气,以充养心气。荣阴得充,心悸得平。为什么不用人参,因人参能滋胃液、恋邪气、助冲气,所以不用。怎知人参滋胃液,从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加人参汤证中,人参止渴可以得知,人参为阳中之阴药,功在滋阴敛阳,有滋腻之性。
本证用大剂甘草滋养阴气,可见甘草为阴中之阳药,功滋血中之津,滋而不腻。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36g、炙甘草18g
用法: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脐下部位有邪气,水停脐下。因汗出伤阳,表阳受伤,里气必虚,致水气欲上冲。水气上冲,《金匮要略》叫作奔豚气。“欲作奔豚”,即是水气欲上冲还未上冲,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重用茯苓益气利水,以消病之源。重用茯苓是因为奔豚欲作还未作,水气还在下,故从下分消邪气。若奔豚已作,水气上冲,则当重用桂枝,用桂枝解肌发外,助里气透表,以平冲气。用甘草益心气防邪犯心。用大枣益胃气,御邪犯胃。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24g、桂枝12g、炙甘草6g、大枣5枚(擘)
用法:上四味,每三剂药以甘澜水2000毫升,先煮茯苓,减400毫升,内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以勺扬水,水气发动,动则轻灵,以利运通。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方二十九。    厚朴(炙,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发汗后,腹胀满者,为汗后伤气,胃气虚则湿邪壅聚,气虚湿壅阻碍正气运行故腹胀满。厚朴消痰下气,生姜半夏散水燥湿,甘草益阴通脉,少加人参酌益胃津助正气运行,防邪气客居。此证不是久病脾虚气弱,是新病邪气实为主,所以重在下气祛邪,邪去则正安。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炙厚朴24g、生姜24g、半夏9g、甘草6g、人参3g
用法:上五味,每三剂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伤寒,或吐,或下后,误治伤胃,气虚饮停。水蓄胃中,则心下逆满。起则头眩,或转头就眩晕,是水气上逆的表现。脉沉主里水,吐、下伤阳,则水邪陷于里,水蓄不运,荣气郁滞则脉呈紧象。发汗则动经,卫气已经虚滞了,再发汗则更伤卫气,动摇太阳经气,虚不自持,必身为振振摇。茯苓益气利水,以消邪气之源。桂枝解肌发邪,以平水气上冲。白术助茯苓渗利水邪,甘草实阴气扶正祛邪。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药: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炙甘草6g
用法:上四味,每三剂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过汗伤正,阴阳俱虚,气血运行不及,则反恶寒。芍药甘草滋荣气,附子甘草益卫气,荣卫得养,气血得运恶寒则除。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9g、炙甘草9g、附子6g
用法:上三味,每三剂药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为发汗,或误下伤及表里,病入阴而不解。烦躁者,为阴阳两伤,昼夜烦躁。若阳伤阴不伤,则为61条之“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当不用甘草。此证候用人参,也证心血不足。用茯苓是胃中有蓄水,若胃中无蓄水,当和385条之“四逆加人参汤”一样。四逆加人参汤若加茯苓,则与本方完全相同。本证为阴阳气俱虚,人参滋腻有碍正气运行,不宜多用。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12g、人参3g、附子6g(生用,去皮)、炙甘草6g、干姜4.5g
用法:上五味,每三剂药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140毫升,日二服。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是汗出伤阳,阳气亏虚,而现虚寒;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汗出伤阴,里有实热;与调味承气汤,是示治法。此条同为发汗后,汗出多而致或虚寒、或实热证的出现,也证明人的体质因素,是致疾病的病发部位和性质的根本因素。
调胃承气汤方:芒硝9g、炙甘草6g、大黄12g(去皮,清酒洗)
用法:上三味,以水600ml,煮二物至200ml,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煮令沸,少少温服之,或温顿服之。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6:2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世间特技绝学,卓者代有传人。追溯岐黄之术,历时由来已久,问责今时,日渐落荒,君感得师者难,师叹传人亦难,缘由何在?因万物之化,皆缘天意,乃生者自生,灭者自灭,天道也。可谓道法自然,忧天枉然。虽说“仲景传书日月悬”,却世有视其若垃圾者。君要传于咒其者,岂为传人焉?生其自然,法其自然,莫忧虑,皆从其自然为是。
9
发表于 2009-8-30 18:11: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我的一个学生李同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在安宁中医院,抽空拜访你,请多关照为盼!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20:43:2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气解伤寒

师出同门,自当关照,放心!我的联系电话已从E-mail发出,请查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2:57 , Processed in 0.0657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