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6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 19:0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勇123在 2008/03/01 08:02pm 第 1 次编辑]

[watermark]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 勇
春季是世间万物推陈出新、生机盎然的季节,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开启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天地之气,分寄四时,化生万物。《素问、至真大论》曰:“气分之谓分,分则气异”。春分则与冬气分,秋分则与夏气分。物候学春分有三种自然现象即春分三候。一候元鸟(候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闪)。春分之时人体生物钟不易调节,久病体弱者及老人,每易致病,俗语“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儒门事亲》说:“春分卯上之二气,多发风温、风热。”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在一年四季中,气温、气压、气流、气湿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是春季。
1、春季治法与用药法度
李东垣说:“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大法春宜吐,象万物之发生,耕、耨、科、斫,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对于用药,他提出:“诸病四时用药之法,不问所病,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及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以助春夏之升浮者也。”在具体用药上,东垣说“黄芪、人参、甘草、当归身、柴胡、升麻乃辛甘发散,以助春夏生长之用也”。对于春时用药禁忌主张“春夏不服桂枝。”对于用方,春气主升浮,若饮食劳倦,脾胃气虚使春气不行,则阴火上冲而病“热中”。证见“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以补中益气汤“辛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补中益气汤不仅是一张补气升阳的基本方,而且是春季的时方,赵安业氏报导用以治疗常见的春季发困的“春困发陈汤”,就是由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来的。
罗天益对李东垣因时用药有了很大发挥,《卫生宝鉴》第一篇就是“春服宣药辨”,其详细论述了“时不可违”的深刻道理,并不厌其烦地以其医疗实践,说明“时不可违”的重要性。提出了春天服泻下药的错误和严重后果,主张奉行“论时月,宜升阳,补脾胃,泻风木”的春季治疗大法。
由于年节律产生规律的四季气变化,所以临床处方则有四时用药之法,一般来说,对于内伤虚证或升降失常的病证,多顺势用药,如《本草纲目•序例》提出:“故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无论顺势逆势都不能机械对待,临床当从时令,还是舍时从证,必须灵活处治,不离辨证。
2、春季时病用药举要
蒲辅周对春季时病冶疗经验指出:一切外感病、称时病,也称六气为病,二者是统一的,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六十天,叫做初之期,主厥阴风木。此时的外感病,称风温、春温。亦有应温反寒,而病寒疫。
《内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有人说:有伏邪者叫春温,无伏邪者不叫春温。蒲辅周认为经文原意,应是指人的体质衰弱,冬天不能抵御寒冷,春天也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必然要生病。
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为二之气,主少阴君火。吴鞠通《温病条辨》自序:“来岁已未湿土正化,二气中温厉大行”指的就是这个节气,其病多属温热范围。
春季时病风温:风为百病之长,《温病条辨》曰:“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挟温也。”本病初起,邪袭表卫,腠理闭塞,其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目胀,有汗或无汗,口干或心烦口渴,或不渴,鼻干或塞,或胸闷,咽干或咽痛,或咳或不咳(咳者较轻,不咳者较重),身困或酸,而不甚痛,脉象浮数,右大于左,或细数微浮,舌红,苔白或黄,小便黄。以上为风温之症。病在上焦,属于太阴。治当辛凉疏泄,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在卫汗之可也。”宜银翘散,桑菊饮二方化裁为主。临床加减初起宜加葱白,透邪外出,见效更捷。咽痛加僵蚕、射干;伤食加山楂,莱菔子;若心烦不用葱白,加栀子三枚,即合用栀豉宣解郁热,其效更速。银翘散、桑菊饮加减随证变通。
春时寒疫:偶为暴寒所折,发为寒疫,其发病多与伤寒相似。临床症状憎寒、发热、身疼、胸闷不饥,或欲呕或泻,或口干不渴饮,脉浮弦而滑或紧,舌质色黯,苔白而秽,治法宜芳香温散和解,不宜辛凉、苦寒,一般可用香苏饮加味或十神汤化裁。
似寒非寒,似温非温,壮热烦躁,无汗头痛身疼,胸腹痞满,大便不利,小便短涩,目胀心烦,口苦不思食,渴不多饮,脉沉紧或浮弦,舌质黯,苔白腻或黄腻者,属内蕴湿热,外感风寒,营卫失和,三焦郁滞,治宜两解,用增损双解散为末,每用15克,加生姜三片,葱白三枚,水煎热服,汗出热退,二便自和,当避风,以稀粥调养数日即愈。
春主升发用药因时虽有宜忌,临床实践中体会:疾病无绝对的表里寒热虚实,体质不同,冬可芩连,夏可姜桂,总不离观天时,审地利,辨体质,辨证施治为本。

[/watermark]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08月16日 08:56pm 时添加 -=-=-=-=-
夏热主浮   摄生用药有法度WY\vL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 勇TR)o`
天地之分,分居四时,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和春升夏浮、秋沉、冬降的不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分之谓分,分则气异。”又由于太阳的周日运动,人体相应地出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夜半则主内而入脏的生理节律,这一节律犹如春、夏、秋、冬一般。历代医家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的思想主旨上,认识到四时节律(年节律)和昼夜节律(一日亦有四季)是人体的主要时间节律,并将这种时间节律性,广泛运用于疾病的防止过程中。bQ
1、夏火“蕃秀”,因时摄生有主张。W
夏三月属火,热则上浮,主化,属心,有煊通作用。夏风时节,气候湿润温暖,万物欣欣向荣,各种病毒也极易繁殖。《金匮真言论》指出:“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由于一年四季的“八方风”,其夏季风的规律,每年基本上以“立夏”开始,到“夏至”这段45天时间里,其风向,居多为南风,从“夏至”开始,一至到“立秋”之前,这段45天时间里,则居多西南风。南风催物化生,亦可产生不正常的邪气害人。所以在养身调摄方面,应遵《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此乃夏季自然生机变化规律表现,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其大地上的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亦顺应节律,顺时养生。叶天士亦说:“人在气交,法乎天地……人在气交之中,春夏地气上升,秋冬天气下降,呼出吸入,与时消息”。“岁气天和,保之最要……顺天之气,以扶生生。”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人体要全面适应夏季气候,就必须做好保健,增强体质,以提高适应能力。[WHm
2、夏汗温暑  用药因时有分别%T
金元名医李东垣,提出因时用药法度,“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夏宜汗,象万物之浮而有余也。”这是由春至夏,天的阳气日益旺盛,人的腠理逐渐开泄,用增加出汗来加强散热,正如《内经》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彭子益在《温病的意义》中认为:“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一年的大气运动,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身春木之气,升动生发失其常度,则温气病焉”。而在《时病本气篇》则提出:“时病者,因时令之大气变动所发生之病。如中暑、霍乱、痢疾、白喉、疟疾、时行感冒、燥气、痧症、湿热等是也。病虽因于时气,病实成于本气。……认定时令病乃人身本气为病,则用药必以调和人身本气为着落。本篇各方,皆调和本气之方。时令之气之偏,人身本气自病之诱因耳。调和本气,处处乃有辩法。临床经验,自有理得心安之乐。”-to#te
(1)先夏至日为病温 《素问•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冰注》:“阳热大盛,寒不能制,故为病曰暑”。病温,亦称温热。发病快,历代医家治此病以存津液为主,因热甚伤津。其状初起即高热炊渴,口渴舌干,头痛微恶风,面赤目红,或有汗或无汗,小便短赤,脉浮数或洪,初起有表证者,可用凉膈散解之;若表解里热盛,大烦渴,汗大出,脉洪大有力者,可用白虎汤清解之。脉大而芤,热甚津伤,可加沙参,玉竹益气生津。 9/
附温疫毒:温毒者秽浊之气所致之病,四时皆有,春夏较多。其症微恶风寒,咽痛或不痛,耳前后肿,颊肿面赤,甚则头面全肿,耳聋,眼不能开,俗称大头瘟,其尤重者,喉中结塞,咯痰不出,声如曳距,汤水难入,语言困难,亦名捏颈瘟,脉象多见浮沉俱盛,若多秽腻,或白或黄,舌质赤黯。治法总以清热逐秽解毒为主,一般以普济消毒饮治之,而扬栗山增损普济消毒饮有所发展。若舌苔白腻乃湿盛,宜酌加燥湿解秽之药,如佩兰、藿香、薏仁、豆卷;苔黄腻乃湿热并盛,宜本方加栀子宣发郁热;便秘腹胀满,酌加酒炒大黄,服法频频含咽。并常用热毛巾热敷患处,引热外达,或用赤小豆细末醋汤调,厚敷肿处,以拨其毒,稍凉即换。F
(2)后夏至日为病暑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夏至后热盛于上而下迫,湿蒸于下而上腾,湿热交蒸,风行其中,人在气交之中感之而病者即为暑病。雷丰在《时病论》中指出:“夫暑邪袭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静而得之为中暑,即所谓“阴暑”;动而得之为中暍,即所谓“阳暑”。暑本热也,阴暑乃暑天贪凉受寒,非暑有阴也。“冒暑者,较伤暑为轻,不过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也,忽然卒倒,如中风状。暑风者,须臾昏倒,手足遂抽。暑温者,较阳暑略为轻可。暑咳者,暑热袭肺而咳逆。暑瘵者,暑热劫络而吐 血。又有霍乱之证,因暑气夹风、寒、湿、食扰乱于中。痧气之证,因南方体弱,偶犯沙秽之气。秽浊之证, 因暑气夹秽而袭人,即俗称为龌龊也。此皆季夏由暑气所伤之证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热病,仲夏之霉湿,亦当论治。盖疰夏者,因时令之火为病。热病者,因冬时之伏气为病。霉湿者,入霉之后,梅雨淫淋,感其雨湿之气为病。斯三者,附论于兹,则夏令之病,皆全备矣。”$)pA`
蒲辅周指出:暑温,湿温都是季节流行病。暑和温各居六气之一,在每年六气用事各主六十日。但春分以后至秋分以前一百八十日是君火、相火、湿土三气错综相为用,所谓热、湿、火混合为一,故夏秋之间发病急,而见症不一。在夏至后至立秋前,所现症状多属热盛湿轻,宜暑湿法治之;若夏至后三伏中多雨,则见热湿并重;立秋后多阴雨,也有属湿重热轻,湿胜必以湿温法治之。但秋季往往少雨、秋阳亢盛,而又多见燥症,须从燥治。在临床必先岁气,重视天候地气。.E
暑湿致病,风、暑、湿三气夹杂,发病最骤,变化亦速,其症状不一,或高热、面赤、心烦、口渴、,甚则昏厥、抽搐;或上吐下泻,四肢厥冷。因暑病急 ,伤元气最速,此乃举其大概。张凤逵先生著有专论,可重点参阅。脉象不一,或洪或芤,或细数,或濡缓,或隐而不显。舌色多赤,或绛或紫,苔或白或黄,或无苔。治法可根据张凤逵先生所主张的先用辛凉,次用甘寒,终用甘酸。初起头痛身热,微渴,心烦有汗,脉右大于左,可用六一散。热重者,脉洪大,身大热,大烦渴,大汗出,宜以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脉芤者加人参(以沙参代之,玉竹亦可用),此乃纯热不兼湿之证,名为中暍。若夹湿身重者,宜白虎加苍术。若兼暑湿闭滞,表实无汗,舌苔白秽,可用新加香薷饮。有呕吐加鲜藿香;若心烦、舌赤,苔黄加黄连;小便短涩加六一散。若汗多,脉散大,喘渴,欲脱者,急用生脉散;若暑邪人营,神昏谵语,可用清营、清宫加减酌用;至宝丹、牛黄丸、紫雪丹亦可随症选用。J*1Tdc
总之夏暑如朱丹溪所言:“暑属盛热之气,火也。”其致病先入阳明气分,易损伤津气,易于兼挟湿邪。其摄生用药必观天时、察地利、辨体质方合中医之理。wwS ^+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08月16日 08:57pm 时添加 -=-=-=-=-
秋主肃降   养生用药有主张M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勇  636150Yk0|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g
天地之气,分居四时,而有四季寒暑变化,人与天地相应,也会出现相应的生理变化,例如人的体温、脉博以及激素的分泌,二氧化碳释放量等等,都与天地四时的升降浮沉的变化,日升月降的轨迹,有着相应的节律变化。正如千古名篇《三字经》所云:“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中医法自然之道,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思想主旨上,随顺四时自然养生,并将这种时间节律性,广泛运用于疾病防治过程中。c?GzP7
1、秋燥“肃杀”,养生重“容平”.h5
秋三月,五行属金,主肃杀其气为燥,五脏关肺。《内经》指出:“西风生于秋”,在一年四季的“八方风”中,其秋风的规律,每年基本上从“立秋”开始,到“秋分”以前,这段45天时间内,风向居多为西风,从“秋分”开始,一直到“立冬”之前,这段45天时间里,其风向居多为西北风。所以《类经》因为秋为“金之气也,故病在肺。肺居上焦,附近肩背,故俞应焉”,日常生活中,如果不重养生,受了西风或者西北风的不正之气,就会生病。所以在养生调摄方面,应遵《四气调种大论》之旨,“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为了适应秋季自然规律性变化的需要,以保持神态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为了适应秋季“容平”的规律性,这样,就不会使神思外驰或外泄,以保持体内“五脏”中的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属于秋三月,讲究养生之道的客观要求,有利延年益寿。社会实践中,如果违逆了秋收之气或秋天自然规律,就会伤及“五脏”中的肺脏,不仅如此,而且会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的中寒证。OiDQ
2、燥胜则干  温凉内外治殊ew0T^
《内经》论燥,以“燥胜则干”为旨,与湿相对待,以干为特点,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后,历代医家对燥证理论多有阐发,逐步发展完善了燥证理论。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各种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中医证候。由于燥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燥邪作为独立病因,与风、热、火、湿、寒并列论述,是《内经》的基本宗旨。燥邪的阴阳属性为阴,本阴而标阳,以阳明燥金为名,与风相对而立,于寒热之性而属凉。其气化属性凡八:一为干燥,二为清冷,三为收敛,四为滞涩,五为外坚,六为急切,七为肃杀,八为皴揭。燥邪也具有很明显的季节性。燥邪发生在秋季,由于秋季前接夏季,后接冬季,所以,靠近夏天容易发生温燥,靠近冬天容易发生凉燥。而不管是温燥还是凉燥,都会引起"干"、"裂"和"萎"。就像久晴不雨,田地便会出现干燥、出现开裂,田地里的稻谷也会随之枯萎。在人身上也是一样的。燥邪可引起嘴唇开裂、皮肤干涩皲裂之"裂"症、鼻燥咽干、大便干之"干"症以及毛发枯黄之"萎"症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燥邪损伤了人体津液的所致。所以,秋天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大汗淋漓,否则对燥邪的侵袭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健康。燥邪还从口鼻而入,容易伤肺,引起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甚至带血。遇到了这种情况,可以采用中药进行调理。)Y
《内经》至明清医家论燥多以外感为主,外感亦重秋燥,论温凉为性质,述内燥者少。燥证的分类通常以内外分类为常见。而外燥一般分为温燥和凉燥两大类,凉燥由吴鞠通首倡,并立杏苏散治之。雷丰论燥则曰“燥属凉”,属外燥。刘完素明确将燥证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寒燥,其二为热燥,叶天士则认为燥证当分内外,外感者治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内伤者治以纯阴静药,柔养肝肾为宜。大凡津液竭者,必佐辛通之气味,精血竭者,必籍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风药而成功,在腑以缓通为要务。石寿棠对外燥则云“久旱则燥气胜”,且有风燥、暑燥、凉燥、寒燥之分;又说“推致燥之由……究其本源,皆缘血液不足所致”,所论又为内燥,其关于外燥、内燥的部份观点如下:外感燥湿,均伤肺经气分,内燥起于肺胃肾;治外感燥湿之邪无他,最忌苦涩。费伯雄对诸家医论之偏颇进行点评,并提出“燥者干也,对湿而言。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即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费伯雄论治燥证,是属内外燥统论,而热凉之分,各有特点,燥热以伤阴为主,燥凉则兼见气郁血涩的特征。论治以五脏分类,各具特色。治肺燥重在生津,心燥兼以清火,肝燥偏重养血,肾燥主以滋阴,而脾、胃、大小肠各有燥证,虽分别论证,亦不出甘凉濡润,养血生津,以救脾阴胃汁。体现其治燥重脾胃,善养阴,于平淡中见神奇的特色。参诸贤论燥,总不离燥有内外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因与外环境与季节相关;而内环境体液耗损,体失濡养是导致燥证的主要因素。t25.
©全球中医药论坛 -- 全球中医药论坛  `


-=-=-=-=- 以下内容由 王勇1232008年12月02日 05:45pm 时添加 -=-=-=-=-
冬寒主藏  摄生用药用法度
王勇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636150
因时制宜,历代医家在《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思想主旨上,认识到四时节律(年节律)和昼夜节律(日节律)是人体的主要时间节律,并将这种时间节律性,广泛用于疾病的防治过程中。
冬寒“闭藏”,因时摄生有讲究
冬季为一年中的最后一季。其时间为:阴历十月至十二月的六个节气。冬三月属寒水,是冬令的主运与主气,其气运严寒冷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将冬季的三个月,高度概括为“闭藏”,并且年年皆如此。而所谓“闭藏”,是指秋季过去,到了冬季的三个月,自然规律性的变化,其特征为:天气寒冷,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根据冬寒“闭藏”的规律性,人亦应该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使其气机内伏,要注意和讲究调摄生活其精神起居,以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则符合养生之道。
正因为冬季养生需要“藏而不泄”,所以古人有“冬季禁欲”之说,通俗地讲,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与肾的精气密切相关。所以冬季性生活应注意节制,如果不掌握分寸,对肾精闭藏有损,确实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冬季养生,静者益(寿),躁者损(夭)。《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躁则消之,静则神藏,”所以冬季最好要做到精神安静。对外,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避免寒邪之气的侵袭;对内,要谨守虚无,心神宁静。只有思想清静,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失散,才能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达到养生的目的。在饮食调养上可根据体质选择温补之食物;在起居保健上宜早睡以保养人体阳气;在运动保健上应坚持体育锻炼,白天多晒太阳,能助发人体阳气。
冬伤于寒,用药因时有宜忌
冬季气候寒冷,流水结冰。寒水的太过则为淫邪。故在临床应根据地区环境季节气候,寒邪的性质,病人的体质,及其致病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时病论·冬伤于寒大意》指出:“《经》”曰:冬伤于寒。谓交立冬之后,寒气伤人。其能固密者,何伤之有?一有不谨,则寒遂伤于寒水之经,即病寒热无汗,脉来浮紧,名日伤寒也。……”。
1、伤寒  蒲辅周指出:伤寒,四时皆有,冬日较多。张仲景著《伤寒论》,未分季节。柯韵伯说:中风之重者便是伤寒,伤寒之浅者便是中风。此说法颇为客观,符合事实。祖国医学对于六淫为病,有中、有感、有冒,无非分别病之轻重,作出治法之缓急。伤寒诊治法祥见《伤寒论》。
冬时感风寒轻者,头痛身痛不甚,微恶寒发热,咳嗽鼻寒痰壅,宜三拗汤;外寒内火,肺气郁闭,而喘甚者,越婢加半夏汤;外寒内火,咳而微喘者,麻杏石甘汤;外感风寒,内有寒饮,胸满喘嗽,宜小青龙汤,兼烦热者加生石膏;水饮上逆,喘咳,面目浮肿,宜葶苈大枣泻肺汤;冬季感风寒兼伤食,肠胃失和,胸腹满闷或呕吐,或腹痛下利,宜藿香正气散。痛甚加吴茱萸,呕吐甚加白豆蔻,生姜引,水煎服;冬感风寒,内夹湿痰,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腹胀满,不思食,或呕,恶水不欲咽,大便不利,或关节痛,或重,此乃表里皆病,症状复杂,宜用五积散。
2、冬温 《时病论》指出:“昔贤谓冬应寒而又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名曰冬温是也。”冬温治法可与风温治法互参。其症状类似伤寒,但脉不紧,头痛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心烦,小便赤,口渴,有汗或无汗,脉浮数,舌红苔白燥或黄,古称外寒内火,宜凉解之法,可用麻杏石甘汤。咽痛加僵蚕、桔更、射干,咳甚加前胡、象贝、枇杷叶,痰多气促加瓜萎、菜菔子、苏子,头痛加薄荷,菊花,荆芥穗。若失治或治不适宜,邪气转化深入,则分入气入血随证施治。若脉浮紧,无汗烦燥,头疼身痛者,可予大青龙汤。桂枝只须少量,切勿过重致衄。若四、五日不解,气分大热,大烦大渴,汗出热不解,亦可用白虎汤,脉虚大者加沙参。若表热未解,里热又结,腹满便秘,必须无汗,舌红苔黄,可用凉膈散表里双解之。若见少阳证亦可予小柴胡汤去姜枣和之,或大柴胡汤下之。
总之,冬时伤寒或冬温,总与时令和体质有关,内外相因合邪致病是其关键。其摄生用药必观天时、察地利、辨体质方合中医之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19:1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此文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3
发表于 2008-3-1 21:3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仲景之言曰:“大法春宜吐,盖春时阳气在上,人气与邪气亦在上,故宜吐也……夏宜汗,因夏阳气在外,人气亦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宜发汗……秋宜泻,谓秋则阳气在下,人气与邪气亦在下,故宜下”。可见,依时令立法,是确定治法必须遵守的原则。明·李时珍对此亦有发挥,他在《四时用药例》中概括为“升降浮沉则顺之”,只有顺其春夏升浮,秋冬沉降之势,因势利导,才能“使阳气之郁者易达也”,“使阳气易收也”,“使阳气不动也”,既达到驱邪外出的目的,又不致损伤阳气。
4
发表于 2008-3-1 23:0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这是一篇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探讨用药问题的文章。最近临证所见几乎都是舌红脉浮现象,可知中医基本理论不可忽视。
5
发表于 2008-3-1 23:13:5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春天到阳气生发,万物开始生长,但是只时的阳是初生之阳,还很嫩,要保护,培育,呵护。阳气生发,根就空虚。吐则气机向上,如果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吐之不是阳气就脱了吗?只是我的见解,所以要辨证论治。同时注意到是春天!

-=-=-=-=- 以下内容由 马雄军2008年03月02日 10:30pm 时添加 -=-=-=-=-
春天到阳气生发,万物开始生长,但是这时的阳是初生之阳,还很嫩,要保护,培育,呵护。阳气生发,根就空虚。吐则气机向上,如果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吐之不是阳气就脱了吗?只是我的见解,所以要辨证论治。同时注意到是春天!
6
发表于 2008-3-2 01:2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春季应结合天气地气的正气,过之或不及,人所处的经度纬度和东西南北中,才能准确无误地考虑人的健康问题.
7
发表于 2008-3-2 06:1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时不可违”辨证施治
8
发表于 2008-3-2 07:17:1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因时制宜,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2:2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下面引用由孙曼之2008/03/01 11:02pm 发表的内容:
这是一篇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探讨用药问题的文章。最近临证所见几乎都是舌红脉浮现象,可知中医基本理论不可忽视。
孙老师指出"最近临证所见几乎都是舌红脉浮现象",提示无论顺势逆势都不能机械对待,临床当从时令,还是舍时从证,必须灵活处治,不离辨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 12:25:1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春主升发 用药因时有宜忌

下面引用由马雄军2008/03/01 11:13pm 发表的内容:
春天到阳气生发,万物开始生长,但是只时的阳是初生之阳,还很嫩,要保护,培育,呵护。阳气生发,根就空虚。吐则气机向上,如果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吐之不是阳气就脱了吗?只是我的见解,所以要辨证论治。同时注 ...
马先生指出"吐则气机向上,如果素体阳气不足之人,吐之不是阳气就脱了吗?"此吐之法的确值得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2:31 , Processed in 0.0594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