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18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9 07:5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8条
【原文】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四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  虫丸主之。
  大黄蟅虫丸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词解】
  羸瘦:羸弱消瘦。
  干血:瘀血。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虚劳有干血的证治。
【释义】
  羸瘦,是五劳伤害到了极点的结果,腹满不能饮食,是脾胃运化失常的表现。由于虚劳日久不愈,经络气血的运行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瘀血,停留于体内,日久则谓“干血”,瘀血内停,妨碍新血的生成,肌肤失其营养,故粗糙如鳞甲状,两目黯黑。治宜缓中补虚的大黄蟅虫丸 。方中用大黄、蟅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化瘀;芍药、地黄养血补虚;杏仁理气;黄芩清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为久病血瘀的缓方。因取其攻补兼施,峻剂丸服,意在缓攻,达到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作用,故曰:“缓中补虚”。
【参考】
  1.临床应用:本证一般称为“干血劳”,在症状表现上多为胁下或少腹有硬块,按之痛而不移,面黄肌瘦,两目呈青黑色,舌有瘀斑,肌肤甲错,脉多涩中带弦。临床中多据此而用于久病肝脾肿大、子宫肌瘤,以及妇人子宫内膜结核所致经闭等有一定疗效。但毕竟大黄蟅虫丸以攻瘀为主。如正气极虚,前肾多主张兼用琼玉膏以增强补虚润燥作用,可资参考。
  因本方具有很强的破血逐瘀功效,近代也有用本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综合征、下肢栓塞性深部静脉炎、四肢浅部静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于服药治疗期可有稀便,但服之日久即消失。实验表明本方有抗肠粘连效果,临床用本丸防治肠粘连合并肠梗阻患者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效果,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
  2.黄焱明等发现,本方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全血化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水平,降低实验性家兔高脂血症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β-脂蛋白的浓度及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并用本方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20例,疗效优于烟酸肌醇片对照组。(黄焱明,等.大黄 蟅 虫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10)589)
  刘青云等报道:本方能抗大鼠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明显缩短“血瘀”大鼠的红细胞电泳时间,使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呈一定的降低趋势。(刘青云,等.大黄  虫丸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2):58)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08:02:31 | 只看该作者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第18条

大黄蟅虫丸
  大黄蟅虫丸
  【处方】熟大黄300g 土鳖虫(炒)30g 水蛭(制)60g 虻虫(去翅足,炒)45g 蛴螬(炒)45g 干漆(煅)30g 桃仁120g 苦杏仁(炒)120g 黄芩60g 地黄300g 白芍120g 甘草9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 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浓,味甘、微苦。
  【功能与主治】凉血清热,起破积聚,推陈致新;蟅虫咸寒人血,攻下积血,有破癖血、消肿块、通经脉之功,合大黄通达三焦以逐干血,共为君药。桃仁、干漆、水蛭、蟒虫、蛴螬活血通络,消散积聚,攻逐瘀血;黄芩配大黄,清上泻下,共逐瘀热;桃仁配杏仁降肺气,开大肠,与活血攻下药相配有利于祛瘀血;而地黄、甘草、芍药滋阴补肾,养血濡脉,和中缓急;黄芩、杏仁清宣肺气而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诸药合用共奏祛瘀血、清瘀热、滋阴血、润燥结之效。本方特点是以通为补,祛瘀生新,缓中补虚。主要用于五劳虚极所致正虚而致血瘀之证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3g,小蜜丸一次3~6丸,大蜜丸一次1~2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妇禁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
  大黄蟅虫丸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大黄75克(蒸) 黄芩60克 甘草90克 桃仁200克 杏仁200克 芍药120克 干地黄300克 干漆30克 虻虫200克 水蛭100枚 蛴螬200克 蟅虫100克
  【用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用酒送下5丸,一日三次。
  【主治】虚劳内有干血,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亦治妇女经闭,腹中有块,或胁下症瘕刺痛。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方歌】大黄蟅虫蛭虻蛴,芩草桃杏芍药集,地黄干漆皆放入,干血虚劳用之奇。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3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08:28:05 | 只看该作者
         药理作用

1、有效降低转氨酶,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体内血液吸收。
2、增强肝细胞代谢,促进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3、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下降。
4、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吸附功能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5、活血破瘀、祛瘀生新,促进瘀血肿块的消散和吸收。
6、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
7、抑制胆固醇,甘油三脂合成,阻止胆固醇在肝脏的沉积和在血管壁上的沉积,抗动脉粥样硬化。
8、有显著的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
4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7:09:04 | 只看该作者
   血痹虚劳,都是虚证的不同类型。金匮要略中,虚证还没有独立出来,属于虚实夹杂,着重于急性病后的后遗症,继发症,与脏腑辨证、八纲辨证中的虚证有区别,应该相互参照就完全了。
      虚劳中的劳,有两个含义:1   过度的体力劳作与脑力劳作;2   痨病(结核病)。这两个病因都可以引起虚证(虚实夹杂)。虚证中包含着“劳”的各种临床表现。失精失血也可以引起虚证,虚证中常常包含着失精失血的临床表现。
5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7:11:19 | 只看该作者
  血痹虚劳,为中医理论虚证的源头,发源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4:08 , Processed in 0.0806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